日前,由中國
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徐後國等發明的「一種程序化調控紅鰭東方魨膽汁酸分泌的
營養學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授權專利號ZL2019109516314。
紅鰭東方魨(Takifugu rubripes)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海水養殖品種之一。紅鰭東方魨沒有腹部脂肪組織,肌肉脂肪含量很低(鮮重在0.5-1.0%之間),因此,幾乎所有的脂肪存儲於其肝臟中,維持該魚肝臟中的正常脂肪代謝對維持正常的魚體生理代謝具有重要的意義。膽汁酸在肝細胞內由膽固醇轉化而來,膽汁酸在脂肪的吸收、轉運和代謝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飼料營養學實踐和飼料生產中,通過調節膽汁酸來調節魚體肝臟脂肪代謝的手段還非常缺乏。
該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根據魚體大小和飼料脂肪含量程序化調控紅鰭東方魨膽汁酸分泌的營養學方法,所述方法針對紅鰭東方魨獨特的脂肪存儲和代謝特點,通過數據分析計算和大量驗證實驗探索出在不同魚體大小和不同飼料脂肪含量條件下一系列膽汁酸調節物質(牛磺酸、半胱氨酸、鵝去氧膽酸、豬去氧膽酸及豬膽酸)在紅鰭東方魨飼料中的動態使用劑量及組合使用方法,實現了對紅鰭東方魨膽汁酸分泌的程序化、精準和動態調控,彌補了該領域現有技術的不足。該技術基於對紅鰭東方魨飼料中功能性營養素的調配,可操作性強;且成本在可控範圍內,經濟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