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平鮋、馬面魨,威海新增3處省級水產原種場

2021-01-07 大眾網

  分別是榮成海帶良種場、榮成許氏平鮋原種場、文登綠鰭馬面魨原種場

  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公布2018年度新認定省級原、良種場名單,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成海帶省級良種場、榮成市東興水產有限公司-榮成許氏平鮋省級原種場、文登區海和水產育苗有限公司-文登綠鰭馬面魨省級原種場躋身其中。

  同時,山東海漁水產良種引進開發中心-省級海蜇原種場、馬山集團有限公司-省級榮成長蛸原種場、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省級榮成皺紋盤鮑良種場、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省級櫛孔扇貝良種場、山東好當家海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省級榮成刺參良種場、山東好當家海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省級榮成海蜇良種場等6處省級原、良種場通過省級複查驗收。

  截至目前,威海全市國家級水產原種場數量達到5處,佔全省33%。省級水產原、良種場總數達到13處(原種場8處,良種場5處),佔全省21%,數量穩居全省前列。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高洪超

推薦閱讀

2018年,被稱為山東的「動能轉換年」,延續GDP破7萬億的進取之勢,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起航。從新舊動能力量「博弈」的舊強新弱,轉變為目前新舊趨於平衡,並逐步向新強舊弱加速發展,轉折源於國家既謀當下也謀長遠的戰略考量——去年1月3日,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詳細]

2017年、2018年,濟南兩年打通了55條瓶頸路,困擾市民多年的出行問題得到解決。最新數據顯示,濟南的擁堵程度逐季度下降,如今排名第30,瓶頸路的打通功不可沒。此前工業北路、玉函路、北園高架等經常擁堵的道路,也因為近兩年瓶頸路的打通擁堵指數不斷下降,省城交通路網...[詳細]

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用人導向,發揮幹部考核評價激勵鞭策作用,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撐腰鼓勁……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五年來,隨著幹部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我省廣大幹部作風明顯好轉,精神狀態大為提升,擔當作為、幹事創業、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氛圍日益濃厚。[詳細]

青島到北京的運行時間明顯縮短,最快用時由此前走膠濟客專的4小時28分減少為走濟青高鐵的3小時33分,青島與北京由此進入了「3小時交通圈」。[詳細]

9日有大範圍降水,氣溫前低後高周六迎來小寒節氣,也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的到來。渤海南風轉北風5~6級,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和中部北風5~6級;半島地區北風短時南風3~4級,其他地區南風轉北風2~3級。[詳細]

山東16市市級機構改革方案通過。民營經濟局亮相青島在青島市人民政府機構設置表中,「民營經濟發展局」赫然在列,成為青島市機構改革組建的新部門,主要負責民營經濟發展綜合協調、發展促進、服務保障、雙招雙引、民營企業黨建等職責。[詳細]

相關焦點

  • 威海新增2處省級水產原種場|綠鰭馬面魨 、紅鰭東方魨,長啥樣
    9月2日,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19年度新認定的8家省級原良種場名單,威海市慧源水產有限公司威海慧源綠鰭馬面魨省級原種場、銀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威海文登紅鰭東方魨省級原種場成功入列
  • 南北可養,綠鰭馬面魨充滿著巨大的想像空間
    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導,  黃海所陳四清等領頭已悄悄推廣了3年,南北可養,綠鰭馬面魨充滿著巨大的想像空間!  圖/威海銀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從曾經30多萬噸,到目前只有2千多噸,不足歷史產量的1%!從過去的3分/斤,上升到50元/斤,上漲1千多倍!
  • 綠鰭馬面魨苗種繁育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6日,記者從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海洋漁業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珍稀海洋生物繁育與保護研究團隊,自2006年開始進行綠鰭馬面魨人工繁育試驗研究,在野生親魚馴化、生殖調控、受精卵收集和孵化、苗種培育和餌料轉換等方面逐步攻克難關,近期成功突破了綠鰭馬面魨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現已形成工廠化車間養殖
  • 有趣的海魚類型之綠鰭馬面魨、黃鰭馬面魨
    綠鰭馬面魨,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沿海,是我國重要的海產經濟魚之一,南海產的體型比較小,而黃海、渤海產的比較大,最大能夠有三個巴掌那麼大,俗稱燒烤魚、馬面魚。辨識綠鰭馬面魨也不難,它之所被俗稱為馬面魚,主要是因為它的臉直長,鰓孔很小,嘴小,跟馬臉很相似。
  • 全國放魚日:「精緻城市 幸福威海」2020中國·威海首屆海洋放魚節...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張宏博 王彬 威海報導6月6日上午,「精緻城市 幸福威海」2020中國·威海首屆海洋放魚節公益活動暨世界海洋日·「放魚養水 保護生態」主題黨日宣傳活動在山東省威海市小石島國家級海洋牧場舉行。
  • 生長五個月「遊」上餐桌當「網紅」全國都愛咱青島的這個「魨」!
    如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陳四清帶領團隊,在國內同行業中第一個實現百萬尾以上的規模繁育技術,在國際上更是處於領先水平。陳四清團隊自2006年開始綠鰭馬面魨人工繁育試驗研究,從2015年開始攻關綠鰭馬面魨的規模繁殖,在2019年突破了100萬尾、200萬尾的繁殖規模,突破了綠鰭馬面魨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現已形成工廠化車間養殖、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多種模式。蓬萊市海頭村繁殖基地的綠鰭馬面魨。
  • 管它剝皮魚還是扒皮魚、特仔魚還是馬面魨,這樣做最地道
    大剝皮魚-馬面魨-特婆 剝皮魚-馬面特 剝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潮汕俗名:特仔 有些地方叫它橡皮魚、豬油、皮匠魚、麵包魚、燒燒角
  • 寧德新增3家省級院士工作站及1家省級院士示範工作站名單
    在該籤約儀式上,我市3家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被授牌為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1家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被授牌為省級院士專家示範工作站。  據了解,此次我市新增的3家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分別為:寧德市星宇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霞浦欽龍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寧德市閩東醫院院士專家工作站。福建閩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則被授牌為省級院士專家示範工作站。
  • 「中國海帶之父」曾呈奎
    「中國海帶之父」曾呈奎   曾呈奎院士近影邢桂方攝  3月20日,當95歲高齡的曾呈奎從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手中接過省科學技術最高獎時,全場掌聲雷動。這是山東省首次設立的科學技術最高獎。
  • 年產鱉苗兩千萬 紹興建成全國最大中華鱉原種場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一筐筐健碩的甲魚從車上卸下,經專用藥水消毒後,放入一個個大水面池塘裡,很快便四下散開……這是近日記者在位於紹興市越城區陶堰鎮橫旦村的紹興中亞工貿園有限公司下屬的一處中華鱉苗種基地見到的景象
  • 走進玉山黑豬原種場
    本報記者 蔣學華  近日,記者在濛濛細雨中走進玉山縣巖瑞鎮的黑豬原種豬場,只見原種場依山而建,下面是生活區,高處為生產區,辦公區種滿飼草,初冬季節依然滿園青翠,生機勃勃。  「玉山黑豬原種豬場是玉山黑豬的保種選育基地,成立於1956年,是第一批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多次被評為江西省優秀種畜禽場。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一種程序化調控紅鰭東方魨...
    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徐後國等發明的「一種程序化調控紅鰭東方魨膽汁酸分泌的營養學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授權專利號ZL2019109516314。   紅鰭東方魨(Takifugu rubripes)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海水養殖品種之一。
  • 資源億家智能化湘西黑豬原種場投產,太美了!
    2016年9月8日9點18分,北京資源億家生態智能化湘西黑豬原種場投產暨「個十百千萬+」產業精準扶貧工程啟動儀式在永順縣高坪鎮那咱村隆重舉行。湖南省扶貧辦開發指導處處長全永海,湘西州副州長何益群,湘西州駐京辦主任潘秋桂,湘西州農委、黨組副書記谷仙玉,湘西州畜牧水產局局長胡丕忠,吉首市副市長謝黨,永順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提名人田源,永順縣委常委、副縣長李選鋒,北京資源億家集團董事長劉鈞貽等出席儀式。
  •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為海洋水產專門建了個大型「綜合醫院」
    「2020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山東教育採風」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慎行樓的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對於海洋水產來說,這個中心就相當於是專門為他們開設的一個大型「綜合醫院」。
  • 威海1984年成為第一批中國沿海開放城市
    社會民生建設   勞動就業形勢良好     2011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7萬人;就業轉失業人員就業1.6萬人,其中困難群體就業0.3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4 萬人,創業培訓就業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51%。
  • 水產苗種管理辦法
    第七條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水產增養殖生產發展的需要和自然條件及種質資源特點,合理布局和建設水產原、良種場。  國家級或省級原、良種場負責保存或選育種用遺傳材料和親本,向水產苗種繁育單位提供親本。  第八條 用於雜交生產商品苗種的親本必須是純系群體。對可育的雜交種不得用作親本繁育。
  • 農業農村部公告14個水產新品種 暗紋東方魨「中洋1號」入選
    南通網訊 (記者郭亮)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且公示期無異議,6日,農業農村部公告14個水產新品種,海安中洋集團直接參與並主導研發的暗紋東方魨「中洋1號」榜上有名,是全省唯一入選的國家級新品種。
  • 食用河豚「解禁」兩個品種: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
    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這條「解禁令」的出臺之路並不輕鬆,參與起草人表示等了15年。
  • 廣州花都新增9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
    花都新增9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9個村獲稱「廣州最美村莊」當晚活動上,花都共有9家農業企業被授予「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牌匾。2020年新增的9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分別為廣州花卉之都農業有限公司、廣東五龍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科邦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錦華食品有限公司、廣州市果美味食品有限公司、廣州市雅瑤屠宰場有限公司和廣州盒馬先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區內的省、市、區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40家。
  •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有間海洋動物「奶粉庫」 專門培養「水產醫生」
    這間實驗室所在的海洋生物與醫藥系就是培養「水產醫生」的院系。5月11日下午,2018全國網絡媒體山東高校採風團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挖掘學校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方面的人才培養亮點。作為在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水產養殖技術專業的一個重要研發中心,微藻庫為當地的水產養殖解決了許多難題。榮成一家海膽養殖企業使用了學院選育的微藻,讓他的海膽苗提前半個月上市,解決了困擾他多年藥物使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