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它剝皮魚還是扒皮魚、特仔魚還是馬面魨,這樣做最地道

2021-01-07 騰訊網

剝皮魚?扒皮魚?特仔魚?馬面魨?

大剝皮魚-馬面魨-特婆

剝皮魚-圓特

剝皮魚-八卦特

剝皮魚-馬面特

剝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潮汕俗名:特仔

有些地方叫它橡皮魚、豬油、皮匠魚、麵包魚、燒燒角

但是由於海域的不一樣品種也不一樣,在潮汕常見有上面所列那幾種:特婆、圓特、八卦特、馬面特。

剝皮魚營養價值高含多種胺基酸,其營養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對於老人、發育階段的孩童、體弱多病及有腸胃疾病患者而言,很適合作為補充營養的來源,但是因為營養太高所以容易上火,所以孩童食用時注意用量,剝皮魚烹飪簡單味道鮮美,烹飪方法很多種,正宗的潮汕做法卻是這一種,在潮汕這種烹飪方式是最美味的。

不管它叫什麼特,烹飪時與姜、豆醬最搭,做出來的美味最為地道。

下面以圓特為例,技術薑絲豆醬與剝皮魚如何完美的搭配在一起,這樣做地道容易又美味。

剝皮魚剝皮去內臟洗淨備用(剝皮魚皮還是比較難剝,能夠買現成剝好的做起來更方便哦)

生薑洗淨切成薑絲備用

準備一碟普寧豆醬(一般超市,市場都有得買一瓶就幾塊錢)

前期工作做好了,現在開始烹飪美味,做法非常簡單

鍋中少許油,先將薑絲爆香再放入剝皮魚兩面分別都煎一下,倒入豆瓣醬炒均勻後,再倒少許清水,蓋上鍋蓋燜5分鐘即可出鍋灑上蔥花完美。

做法簡單,味道正宗

溫馨提示

剝皮魚剝皮需要技巧,一般人不會剝,建議買剝好皮的剝皮魚烹飪,這樣省時省力方便很多。

相關焦點

  • 耗兒魚:真不知道上輩子欠了重慶人什麼!
    /大多數情況下,「耗兒魚」指得其實是一種叫「綠鰭馬面魨」的海魚,它屬於「剝皮魚」大家族的一員。「剝皮魚」是個泛稱,也俗稱橡皮魚、扒皮魚,通常包括了魨形目、鱗魨科下屬的好幾種海魚。看上去有點可愛的「剝皮魚」這類魚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魚體表有一層粗糙的、磨砂質感的、堅韌且富有彈性的魚皮,所以食用前需要先將魚皮剝去,因而得名「剝皮魚」。常見的剝皮魚比如:綠鰭馬面魨、黃鰭馬面魨、絲背細鱗魨、密斑馬面魨、單角革魨和中華單棘魨等。
  • 南北可養,綠鰭馬面魨充滿著巨大的想像空間
    從沿海地區熟知的「剝皮魚」「海老鼠」「海雞魚」,到川渝吃火鍋欲罷不能的「耗兒魚」,這條魚的市場潛力充滿著巨大的想像空間!它就是——綠鰭馬面魨,曾經是我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大傳統捕撈產品。  綠鰭馬面魨  幸運的是,黃海所的陳四清研究員等領頭的團隊堅持十幾年攻關,近些年已經攻克了綠鰭馬面魨規模化苗種繁育技術!
  • 有趣的海魚類型之綠鰭馬面魨、黃鰭馬面魨
    綠鰭馬面魨,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沿海,是我國重要的海產經濟魚之一,南海產的體型比較小,而黃海、渤海產的比較大,最大能夠有三個巴掌那麼大,俗稱燒烤魚、馬面魚。辨識綠鰭馬面魨也不難,它之所被俗稱為馬面魚,主要是因為它的臉直長,鰓孔很小,嘴小,跟馬臉很相似。
  • 一種長相特別的深海魚,沒有頭也沒有皮,卻是僅次於帶魚的高檔貨
    其中最為出名的深海魚,大概就是帶魚了,而還有一種魚,它在產量上是僅次於帶魚,且滋味也不輸給帶魚,甚至可以說更加甜美,不過因為它比較獨特的外觀,卻是讓很多人因此錯過了它,它就是扒皮魚了。綠鰭馬面魨扒皮魚也叫馬面魚、耗兒魚、無頭魚等等,其實它的學名是綠鰭馬面魨
  • 這種魚樣子很醜,卻全身都是寶,肉嫩鮮滑,味道鮮美
    它肉質不像其他魚類帶有血色,而是肉質雪白,晶瑩通透,所以說它外表很醜卻有內在美。馬面魚也有人叫剝皮魚,橡皮魚,馬面魨。為什麼這樣叫呢?因為它有著一張灰色粗糙如砂紙的魚皮,要吃它必須要把這層魚皮扒掉才能烹飪,扒皮後會露出雪白的魚肉,魚肉蛋白質含量非常高,魚肝可以製作魚肝油。
  • 生長五個月「遊」上餐桌當「網紅」全國都愛咱青島的這個「魨」!
    文/圖 半島記者 張婧 毛梓權大眼睛,小嘴巴,大長臉,還有綠色的鰭,這種長相很萌的魚就是做烤魚片最好的材料——綠鰭馬面魨,又叫「麵包魚」、「剝皮魚」、「海老鼠」。那時在沿海地區,它只賣到五分錢到七分錢一斤,在老百姓眼裡是很平常的魚,以至於不那麼稀罕。所以它就被去頭去皮去內臟,冰凍後發往內地,因為它冰凍肉質不變,在內地就被普遍接受了。不少青島人兒時記憶中的一種烤魚片,就是由馬面魨烤制而成的。「這個魚原來是做烤魚片最好的魚,因為它就兩瓣肉。左右兩邊沒有刺兒,中間一個扁的脊椎骨,不扎嘴。」陳四清介紹說,馬面魨在四川涮火鍋非常火,當地人管它叫「耗兒魚」。
  • 海洋中的「小丑魚」 物美價廉易吸收
    不知道大夥有沒有聽說過剝皮魚?剝皮魚,又叫馬面魚,學名是綠鰭馬面魨。剝皮魚在我國沿海都有分布,以東海產量最多,在東山島也是頗有名氣的一種魚類了。 剝皮魚 剝皮魚外表看起來是有點不好看,被稱為「小丑魚」也不為怪,但長得醜味道好卻是它的優勢了
  • 耗兒魚不是重慶特產?
    「扒皮狼,沒什麼刺,買回來讓你嘗嘗。」 「扒皮狼??」 它是不是海中之狼我不知道,但絕對算魚裡長相清奇的代表。試探性的伸出手,那皮的感覺前所未有,非常不像真實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觸感。沒有魚鱗,沒有粘液,滑但是不像絲綢,澀但不像砂紙。
  • 鰻魚試圖吞下一條魨魚 最後魨魚在其嘴裡膨脹使其窒息死亡
    鰻魚試圖吞下一條魨魚 最後魨魚在其嘴裡膨脹使其窒息死亡(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一條貪婪的鰻魚試圖吞下一條它吃不掉的魨魚,最後是魨魚在其嘴裡膨脹使其窒息而亡。柯比解釋說,鰻魚可能試圖以豪豬魚(編者按:魨魚的一種,又名刺魨)為食,而後豪豬魚膨脹開來作為防禦。柯比說,大多數魚都是用頭後面的魚鰓來呼吸,而鰻魚卻是通過嘴巴吸水,很像人類呼吸空氣一樣。柯比總結說,很可能是魨魚卡在了喉嚨口讓鰻魚窒息而死。
  • 海洋百科 促進兒童腦部發育的魚——吻仔魚
    俗名:魚勿仔魚、苦蚵仔盛產期:全年皆有外形:外形細小透明狀,長度約1 ~3釐米,身體顏色偏黃色。市場上所購買的吻仔魚,多是煮熟的,因為這樣比較容易保存。不過在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重視的現今,如果要避免吃到含有漂白劑的吻仔魚,最好還是買魚身透明,也就是未煮熟的吻仔魚。新鮮的吻仔魚買回家之後,切記不要用水洗過,要保持海水含量、比較容易保存其鮮度。可以一次買很多吻仔魚,依每一餐主食所需要的量,分別用保鮮袋裝起來,再裝入保鮮盒之中,放入冷凍庫保存。
  • 綠鰭馬面魨苗種繁育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6日,記者從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海洋漁業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珍稀海洋生物繁育與保護研究團隊,自2006年開始進行綠鰭馬面魨人工繁育試驗研究,在野生親魚馴化、生殖調控、受精卵收集和孵化、苗種培育和餌料轉換等方面逐步攻克難關,近期成功突破了綠鰭馬面魨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現已形成工廠化車間養殖
  • 潮汕一種鮮美的魚,叫熟魚
    文 / 周建苗魚的做法,蒸、煎、炸、煮、燜或切魚生等,花樣百出,為的是保留鮮、甜、香味道。因魚較難保鮮,一般家常的餐桌,人們都是現買活的殺了烹飪,抑或買冰鮮的魚處理後烹飪,還有買魚乾做來吃,卻很少買了就能吃的。
  • 「魨魨圓圓」賀雙節 海洋水族館國慶中秋舉辦魨類魚特展-水族館...
    圖為:將在此次特展中展出的牛角箱魨。  東方網記者曹磊、通訊員費凡9月28日報導:月有陰晴圓缺,魚有「魨魨圓圓」。當國慶與中秋不期而遇,圓月與魨魚也將傳出一段「佳話」。今年十一黃金周,上海海洋水族館為遊客們找到了十餘種體貌渾圓可愛的魨類魚。魨類魚面容可愛且身懷「自我膨脹」的特性,具有團圓美好的寓意,與它們一起共度國慶、中秋佳節,欣喜有趣之餘,還能討到一個團團圓圓的好彩頭。
  • 老漁民推薦6種魚,目前無人工養殖,都是純野生,營養好吃貴也值
    三、馬鮫魚馬鮫魚也是分產地的,有的地區的馬鮫魚比較便宜,有的地區則很貴,而且也根據其個頭大小來決定價格,海南一帶的馬鮫魚較為出名,被沿海一帶的人稱為「串烏」,是最受美食愛好者追捧的 「魚中極品」,產量並不是特別大的,馬鮫魚也是深海魚的一種,目前還是很難人工養殖的,上船即死
  • 最沒有腥味的海魚,營養價值遠在帶魚之上,一直被誤解究竟因為啥
    在所有的肉類中,魚可以說是最健康的一種,民間流傳著一句關於吃肉的說法,就是「四條腿不如兩條腿,兩條腿不如沒有腿」,四條腿指的是豬、牛、羊等牲畜,兩條腿呢,那一定就是雞、鴨、鵝等家禽了,至於沒有腿的,其實說的就是魚,從高蛋白低脂肪的角度來講,魚肉也的確屬於非常營養和健康的肉類了,特別適合經常來吃。
  • 把這魚放進鍋裡煮,鍋都會覺得丟臉
    翻車魨可能是這個星球上幼體到成年體型跨度最大的物種了。剛孵化出的翻車魨僅有2毫米長,擁有原始的尾鰭和明顯的胸鰭,全身布滿小棘刺,如同一粒脾氣不太好的小刺球,這樣的外形有利於它們隨波逐流,浮遊生活。翻車魨的仔魚。
  • 愛吃魚,認準這5種買,無法用淡水魚冒充,都是野生海魚,放心吃
    愛吃魚,認準這5種買,無法用淡水魚冒充,都是野生海魚,放心吃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愛吃魚,認準這5種買,無法用淡水魚冒充,都是野生海魚,放心吃!』日常生活中,除了家禽、畜肉,魚肉也是我們經常吃的一類食材。
  • 初陽解太湖字謎扒皮魚獨膽5雙膽35毒539
    上期太湖字謎謎底832和值13跨度6還是雙跨度,這就說明一切皆有可能,有的時候大家看著跨度連續出雙跨度,可能會認為下期會出單跨度,這個東西一般都選熱不追冷,所以還是解出來啥就要啥,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下面還是繼續來看今天的太湖字謎。
  • 海釣不到魚?9種國內易釣海魚分布
    黑鯛魚別名烏頰魚、黑立、黑鯛、海鮒、黑加吉。硬骨魚綱,鱸形目,鯛科。長約15~30 cm。體橢圓形,側扁。吻尖突。口中大,前位,上下頜等長。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第四鰭棘最強大。臀鰭第二鰭棘強大。體灰褐色,體側具若干條褐色縱紋,各鰭邊緣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