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魚,認準這5種買,無法用淡水魚冒充,都是野生海魚,放心吃
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愛吃魚,認準這5種買,無法用淡水魚冒充,都是野生海魚,放心吃!』
日常生活中,除了家禽、畜肉,魚肉也是我們經常吃的一類食材。魚肉肉質軟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還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只含少量脂肪,是非常理想的保健食材。
魚肉的做法也很多,比如紅燒、清蒸、糖醋、水煮、燉湯等,無論怎麼做,我都愛吃。
小時候,我吃的魚就比較多,都是外公從河裡釣的,全是野生魚。如今隨著環境的改變,野生魚越來越少,市場上買的淡水魚基本上都是養殖的,只有一些海魚是純野生的。
海魚是在大海裡生長的魚類,由於生長環境不一樣,營養、味道都比淡水魚要好得多,肉質更加鮮嫩,喜歡吃魚可以買海魚。不過,魚販子也知道人們喜歡吃野生的海魚,經常用養殖魚來冒充野生魚,如果不懂魚,很容易上當買錯。
有5種海魚全是野生的,不能人工養殖,而且非常有特點,魚販子無法忽悠你,認準買不會錯。
1、帶魚
帶魚是常見的海魚之一,因身體像一條長長的帶子,所以叫帶魚。它的外形很有特點,因為生活在深海裡,魚身是扁平的,無法用淡水魚冒充。
同時,帶魚也不能人工養殖,因為深海的壓強很大,被捕撈上岸後壓強減小,帶魚會因為內臟爆裂而死。所以,我們從沒見過活帶魚,都是冷凍的。帶魚的價格不貴,10塊多1斤,沒有小刺。表面的銀色不是魚鱗,而是一層特殊的脂肪,營養價值高。
2、小黃花魚
黃花魚和帶魚都是我國的四大海產之一,黃花魚有大黃花魚、小黃花魚2種。
大黃魚如今已經可以人工養殖,而小黃魚主要是海裡捕撈的,所以小黃花魚是野生魚。小黃魚是暖溫性底層結群洄遊魚類,生活在海水底層,不能人工養殖,所以也沒見過活的小黃魚。
3、馬面魚
馬面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民間俗稱為橡皮魚、麵包魚,因為我們看到它時已經被剝皮了,所以也叫剝皮魚。馬面魚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營養豐富,是非常優質的食材。由於馬面魚生活在較寒冷的海域,捕撈作業都非常困難,更不能人工養殖。
4、鮁魚
鮁魚學名「藍點馬鮫」,魚身光滑,呈紡錘狀,背部為藍黑色,布滿藍色斑點,腹部為銀灰色。
新鮮鮁魚肉質厚實、肥嫩,彈性極佳,肉多刺少,味道鮮美,營養也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
鮁魚生活在80~150米的海域,壓強大,所以離開大海就會死去,鮁魚也沒有活的。如果人工養殖,成本比直接捕撈要高得多,非常不划算,所以現在能買到的鮁魚都是野生的,魚販子無法用淡水魚冒充。
5、紅杉魚
紅杉魚,也叫金絲魚、六齒金線魚,魚身中央有金黃色的縱紋而得名。體形較小,長17~25釐米,體重150~200克,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海。
紅杉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做法也非常多,油煎、紅燒、清蒸、燉煮都很好吃,亦可曬成魚乾。紅杉魚也生活在幾十米深的海水裡,壓強很大,上岸後得了「減壓病」,會立即死掉,因此目前人工還不能養殖紅杉魚。由於捕撈成本高,所以紅杉魚的價格也高達幾十元一斤。
喜歡吃魚,就認準這5種魚買,無法用淡水魚冒充,都是野生海魚,營養高,味道鮮。
今天的文章對您有用嗎?如果覺得有用,請大家給我點讚、評論、轉、關注,讓更多的人都學到技巧,下次我會繼續給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