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耗兒魚不是重慶特產?

2020-12-06 騰訊網

吃魚不會吐刺一直是我,一個海的女兒的恥辱。

沿海地區長大,嘴裡從來缺不了魚,尤其是這個季節,正好是煙臺的開漁季。黃海渤海奔騰的海浪,會源源不斷地向本地貢獻新鮮肥胖的海鮮。

開漁後的市場,最不缺的就是魚

*瀋陽美食偵探

起初是奶奶事無巨細替我挑刺,後來成了我耐不住粗心,被魚刺卡住了嗓子。這一卡嚇壞了奶奶,燒魚此消失在了餐桌上。

直到有一天,廚房的鐵盆突然躺了些許一命嗚呼的陌生面孔:灰不拉幾的皮膚,如日本漫畫一般的大眼睛,頭上還有根獨角獸才會擁有的刺

「奶奶這是什麼?」

「扒皮狼,沒什麼刺,買回來讓你嘗嘗。」

「扒皮狼??」

它是不是海中之狼我不知道,但絕對算魚裡長相清奇的代表。試探性的伸出手,那皮的感覺前所未有,非常不像真實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觸感。沒有魚鱗,沒有粘液,滑但是不像絲綢,澀但不像砂紙

正當我摸來摸去難以自拔的時候,奶奶說她要開始扒皮了。

只見奶奶一手薅住魚尾,另一隻手嘶啦就把魚皮從下掀起,像撕不乾膠貼畫那樣容易。啞光的灰色皮膚之下,粉白的魚肉暴露了出來,看起來無辜又善良,甚至有那麼一瞬間,我替它的命運感到惋惜。

依舊是家燒,當醬香在廚房升起,我驀的懷念起從前的燒雜魚。滋味是鮮美的,只怪我不會吐刺。

魚上桌了,奶奶給我夾了一塊,我仔細端詳了一會,還真的沒刺。送進嘴巴,卻不是那麼個滋味。怎麼說呢,吃起來是魚的感覺沒錯,但肉太粗,不入味,還有很重的體味。準確的說是海的味道,只不過不是鮮,更像是腥。

*三國耗兒魚

從那以後,我就對扒皮狼打上了一個拒絕。龍應臺怎麼說來著:我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它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它用背影告訴我:不必追。

所幸之後也沒在魚市或餐館裡見過扒皮狼,吃魚的需求也被其他魚填滿:比如沒有細刺的偏口(牙鮃),烹完之後化骨無形的舌頭魚(半滑舌鰨),一根主刺貫通的銀帶魚……

*香香美食

只要肉多刺少,樣樣都可以是心頭好。燜燒的時候,加勺豆醬,再篤一塊豆腐進去,咕嘟咕嘟,各種叫不出名字的魚的鮮味在湯汁裡相交融,連豆腐都變成了過舌美味。

我再也沒有想起過那條灰不溜秋、長相滑稽的魚。

緣分是個挺奇怪的東西,心心念念的人和物要花光了運氣才能碰到,以為此生再也不見的,反而轉角就能撞個滿懷

大學的時候,和我玩得最好的是我們班長,一個愛吃但賊瘦的重慶崽。每年寒假我都會飛去重慶找他,名義上是探望朋友,實則讓他帶去各種嗨吃重慶美味。

*沸騰吧火鍋

第一頓必定是火鍋,哪怕紅眼航班飛去,總有卡卡拐拐的火鍋店還在開門迎客。回想第一次吃牛油火鍋,我對於它無邊無際的驚訝:上到豬天梯,下到耗兒魚,當真什麼都能涮。

點豬天梯純粹因為好奇,原來豬的上顎軟骨也能吃!而耗兒魚,則是我們班長的傾情力薦。當時的他,用他沾了麻油的食指,狠狠地戳著那頁紙菜單:「耗兒魚,吃這個,不好吃我大頭朝下走給你看!」

*味覺大師

毒誓都發了,怎麼也得嘗嘗,雖說我是第一次在火鍋裡涮魚,但是重慶有江,魚估計也新鮮的有滋有味。

一碗碗裝在土陶碗裡的涮料應聲上桌,我尋覓了一周都沒見到魚的痕跡,直到老闆娘端來一碗感覺在冷櫃裡走過了春夏秋冬的冰坨坨——去年我家冰箱除霜功能壞了之後就是這景象——「耗兒魚來了」

*作者供圖

我一時不知道怎麼應對面前的情況。

還是班長人狠話不多,抓起冰坨就往鍋底扔,「耗兒魚得煮一會,入味才好吃」。見他一副見慣了大場面的樣子,我就沒敢多嘴。

十幾分鐘過後,鍋裡終於有了點魚的樣子,說「有了點」不是謙虛,這魚沒有頭,沒有皮,小小一隻連著尾鰭,我平時我吃的魚尾都比這大。

*作者供圖

吃唄,沒有細刺,牛油裹挾著香料,讓魚肉變得火辣。沒有淡水魚的腥氣,也沒有什麼不新鮮的味道,還真的挺好吃。停頓了幾秒,等著回味上來,陌生而又熟悉,心裡有個直覺告訴我,這是海魚。

海的味道我知道,但我不知道的是:耗兒魚究竟是什麼魚?

問班長,他也只是知道這不是嘉陵江裡的魚。「耗兒魚就是耗兒魚咯,從我小時候第一次吃就叫耗兒魚」。

搜尋引擎解救了我,當我輸入耗兒魚,網際網路說「耗兒魚」其實是一種學名叫「綠鰭馬面魨」的海魚

*吃貨研究所

靠!我連名字都讀不順。

但圖片加載的一剎那,一種宿命擊中了我。原來早在十多年前,我就與耗兒魚狹路相逢——這不就是當年和我相愛相殺的扒皮狼嗎!

其實綠鰭馬面魨扒皮狼耗兒魚都是同一個東西,只不過因為灰溜溜的顏色、尖嘴猴腮的樣子像個耗子,才會被重慶人稱為耗兒魚。

*吃貨研究所

沒想到啊沒想到,十多年後,它換了模樣,沒了頭,沒了皮,沒了那根獨角獸般的刺,又再次重回我的面前。

也不能怪我,重慶人把它也叫「三去耗兒魚」,即去皮、去頭、去內臟。在耗兒魚剛進入重慶的那段時日,冷鏈運輸還沒有普及,只保留可食用的魚身和魚尾,可以讓魚在運輸的過程中不易變質,烹飪時也不需要預處理,一舉兩得。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耗兒魚是作為友誼的見證而進入山城的。當時國家經濟還主要靠內需拉動,城市與城市之間因此也會一幫一,結成友誼城市,促進兩座城市間的資源流通,重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與山東產生了聯結

*搜狐

海產資源豐富的山東半島,不乏綠鰭馬面魨的身影,但就像我童年的經歷一樣,傳統的烹飪方法沒能讓它們變得更加美味,漸漸受到人們的冷落,一小部分會被曬成魚乾,一小部分會被人們買走,更多的綠鰭馬面魨面臨著滯銷的下場。

但另一頭的重慶,本就身處內陸,海魚資源不多,之前廣受追捧的黃魚,因為過度捕撈,產量斷崖式下跌,價格也開始一路高漲。

*搜狐

或許就是命運,綠鰭馬面魨成功的補了缺口,開始踏上了南下的旅途。

在重慶,各種大麻大辣辛香爽快的味道都可以轉嫁到耗兒魚的身上:火鍋、乾鍋、泡椒、仔姜、水煮,耗兒魚自帶的戾氣消減了三分,寬油與急火,反而讓肉質有了一種緊實的爽口,久煮不散。

不得不說,重慶人,有你的!

而且自打那次火鍋相遇之後,我又去試了冷鍋耗兒魚燒烤耗兒魚

*福桃九分飽

冷鍋店裡的大師傅把已經在紅油裡打過滾的耗兒魚端上桌,一條條在鍋裡沉浮,撈一勺湯,灑進料碟來蘸食,油酥豌豆、芹菜末和大頭菜裹著魚,急急咽下,香的不擺了。

還有南岸的一家燒烤耗兒魚,竹籤直直穿過魚身,炭火上邊烤邊撒料,密密麻麻的的海椒花椒像是給耗兒魚包了漿,不是一般的麻與辣,還記得那晚我喝了一打重慶山城才止住了上頭的衝勁。

*風味人間

一隻海魚,要跨過多少座山,翻過多少片海,才能從當年默默無名的配角,最終變成川渝人民餐桌上的美味?這裡面最要感謝的,恐怕就是那次因友誼而起的「北魚南送」。

這種由食物建立起來的友誼,變成人們的飲食日常,就像物種的動態流動,鋪墊成為交流的橋梁,經由此,我們的味覺記憶不斷變得多維與立體,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悲傷可以自行料理,而歡樂的滋味如果要充分體會,有人分享才行」。不知怎的,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裡盤旋不去。

作者:林愛肉

排版:風味君

頭圖:王老虎

圖片部分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耗兒魚:真不知道上輩子欠了重慶人什麼!
    「耗兒魚最安逸」01「耗兒魚」究竟長啥樣? / 為啥總是剝了皮的樣子? /大多數情況下,「耗兒魚」指得其實是一種叫「綠鰭馬面魨」的海魚,它屬於「剝皮魚」大家族的一員。日料中的「皮剝」和「皮剝肝拌物」 03吊鍋耗兒魚 / 最巴適,最安逸! /耗兒魚通常也就巴掌兒大小,相比大個頭的,小隻的耗兒魚更受重慶人歡迎。仰仗發達的物流水平和保鮮技術,如今的耗兒魚新鮮度遠勝從前。
  • 為什麼我們買的「耗兒魚」沒有頭?
    這種魚不是別的,就是本人和身邊小夥伴們非常愛吃的「耗兒魚」,學名馬面魚甚至有專愛吃魚頭的朋友說:「就應該把耗兒魚的腦殼一起賣給我,不就滿足了我們這些魚頭控了嘛。」
  • 耗兒魚,對提高身體素質和維持人體,代謝都有很大的好處
    耗兒魚屬幹海鮮的一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肉質肥厚刺少,高清圖片賞析(1)。耗兒魚屬幹海鮮的一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肉質肥厚刺少,高清圖片賞析(2)。耗兒魚屬幹海鮮的一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肉質肥厚刺少,高清圖片賞析(3)。
  • 重慶火鍋排名第一:有味道才地道,在寒冬綻放的美味火鍋
    身為重慶美食代表,這個冬天火鍋在各個網絡平臺上刷屏!今天,吃貨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重慶口碑前十火鍋——重慶十七門火鍋美食,一起來感受重慶火鍋魅力吧!十七門火鍋深受消費者偏愛,門口食客絡繹不絕,這都是因為正宗的牛油鍋底才有了如此正宗的味道、濃鬱醇正、香氣撲鼻的鍋底!
  • 重慶沒上火鍋排行榜的的火鍋店,開在小區門口,每天都客滿
    在重慶,一年四季都在吃火鍋,特別是冬天,每周至少要吃個兩三頓。南橋寺聚慧雅苑門口有家火鍋店,在重慶的火鍋店裡,他家連名都排不上吧,卻在小區門口相當的火爆,大冬天的晚上連門口都是坐滿了人。幸好老姐提前打電話預約了樓上窗口的位置,才讓我們舒服地吃了頓火鍋。
  • 特產譜之江中豪貴:兇殘食肉魚,一生只繁殖一次,產卵後悲壯死去
    今天介紹的特產是水產品,是一種極具傳奇色彩的魚類。有四大理由,讓人對這種水特產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它生活在海洋,卻死在江河,是冷水性溯河產卵泅遊魚類。第二,他一生只繁殖一次,為了繁殖,要付出生命。第三,它生性兇猛,是肉食性魚類,江河中的霸主。
  • 廈門名貴特產「文昌魚」
    本期內容文昌魚
  • 苦惱過年帶點啥西安特產回家?看這一篇就夠了~
    每年回家過年先愁車票,車票get完以後又要考慮給家裡帶點啥特產?好吃+西安特色這絕對是必須要考慮到的!再過不到半個月就放假了!解決了回家的車票問題後回家帶個啥成了最大的問題今天華寶就給大家盤點一波過年必帶回家的西安特產買年貨?
  • 人稱「象皮魚」,口感美味肉質細膩,一斤賣20元,還有很多作用
    而在這兩年裡,水產品的價格也在走高,畢竟豬肉的價格持續上漲,很多人轉向吃魚,畢竟其中的脂肪成分不是太多,它的肉質也頗為美味可口,其中的蛋白質成分比較多。今年的鯽魚就迎來了大漲,野生的已經賣到了20元一斤,很多人感慨吃不起,今天要說的這種魚就是耗兒魚。一、特性從20世紀80年代來,海洋中捕撈的耗兒魚就多了起來,在眾多海洋魚類中排名第二,廣泛的分布在渤海、黃海、東海等地區。
  • 這種「無頭魚」很便宜,但不要有偏見,營養價值超乎你想像
    在眾多的冷凍魚中,有一種魚特別被人看不起,因為這種魚沒有魚頭,很少人能夠看到他的頭,所以它被人們叫做無頭魚,但他真正的名字是叫耗兒魚。這種魚看起來有點像耗子,而且頭部長得有點像馬,所以它也被叫做馬面魚,它是一種海魚,產量僅次於帶魚,所以它的價格也是非常便宜的,但它的營養價值卻比帶魚還要高,其中蛋白質的含量可以與黃魚和銀鯧魚相當。
  • 重慶火鍋的九宮格你真的會吃麼?
    最近重慶的穿樓輕軌李子壩,千與千尋洪崖洞等等景點都成為網絡上的網紅。但是重慶的另一樣東西卻是到重慶旅遊必體驗的,那就是火鍋。說到火鍋,所有人想到的都是重慶火鍋的麻辣,重慶特有的氣候造就了,重慶火鍋特有的味道。許多人都知道到重慶要吃火鍋,但是你們都知道重慶火鍋的九宮格的吃法嗎?
  • 重慶南川發現「冠魚狗」 是魚?是狗?其實是鳥!
    {"title":"重慶南川發現「冠魚狗」 是魚?是狗?其實是鳥!"「冠魚狗」 是魚? 廣告 新華社消息,冠魚狗不是狗而是鳥
  • 天空下起了「魚雨」,不一會地上全是魚,看看還有啥?
    天空下起了「魚雨」,不一會地上全是魚,看看還有啥?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視頻,很多朋友聽到天上會有魚掉下來的時候都覺得是一個笑話,大家都知道魚在水離開了就生活不了,天上根本不會有,但是一天發生過這種奇怪的魚魚,讓人感到十分有趣,為什麼魚會從天上下來了?
  • 這魚長得真漂亮,也很美味,肉鮮嫩刺兒又少,孩子吃相當不錯
    我家的一日三餐,我自己認為雖然沒有啥太高檔的食材,但我是用心用愛去做,合理搭配,總的來說孩子營養還是能夠滿足的。高中的孩子用腦太多,各種魚類要經常吃,我兒子很多魚都不喜歡吃,究其原因主要是魚刺多吃魚太麻煩,而並不是魚不好吃,於是我會經常給孩子買魚刺兒比較少的魚,比如金槍魚、三文魚、龍利魚、鯧魚、黃花魚等等,讓孩子多吃點魚,對促進大腦發育和增強記憶力是很有好處的。
  • 抖音帶火的重慶,美景美食實至名歸!美女是真多!
    在重慶如果迷路的話進行問路,得到的不是東南西北的方向,而是前後左右上下的方位,不要懷疑上下的真實性,在重慶就是能夠這麼任性,二十層樓不需要電梯也就只有在大重慶才能夠完美辦到,而且每一層都離馬路不遠。在重慶不要擔心冬天有霧霾,重慶的冬天總是霧氣瀰漫,給不要灰霾太多的空間。
  • 海南海口龍華區知名特產有哪些 適合帶走的龍華特產
    在龍華區這裡,人文景觀,自然資源都非常豐富,那這裡的知名特產你知道有哪些嗎?最適合帶走的,送人的龍華特產又有哪些你知道嗎?沒關係,接下來就跟我一起來了解了解這裡的特產吧!衝泡出來的椰子粉味道濃鬱,椰香味兒十足,口味純正,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
  • 東北特產「吃貨」魚,食量大愛吃肉,全身斑點,壽命長達200年!
    比如東北特產的吃貨魚,不僅食量大而且非常愛吃肉,全身斑點,壽命長達200年。這種魚是一種東北特產的淡水魚,這種魚的嘴長得像鴨嘴一樣大而且是扁平的,下頜突出,全身都是斑點,我們管這種魚叫做狗魚。狗魚是淡水魚中生性最粗暴的肉食魚,它不僅會襲擊別的魚外,還會襲擊蛙,就連鼠和野鴨它也不放過。而且狗魚的食量非常大,據說一天可以吃和自己體重相當的食物。
  • 東北的這些水產不輸任何地方,有些魚你可能都沒吃過哦!
    它和鰲花一樣,是這邊水域裡比較名貴的品種,肉鮮嫩又少刺兒,做湯或者燉著吃都好,東北最出名的是用醬來燉。醬不是普通的醬,而是自家醃製的大醬,用豬油熱鍋後放蔥姜和大醬炒香後加水,魚不用煎直接下鍋燉,因為肉質特別細,煎了就散掉了,出鍋撒上香菜和小蔥花,味道獨特,是任何地方都做不出的特色口味。
  • 重慶這個小山村裡,居然藏了一片童話般的熱帶雨林!
    五月的重慶,你不知道春天從何時結束,也說不清夏天從哪天開始。但就在這恍然之間,窗外早已是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圖源 | 華龍網—新重慶該基地種植的植物自然以景觀熱帶植物為主。除了常見的棕櫚,還有金葵、老人葵、棕葵、海棗、金竹等。
  • 重慶這幾條魚,好吃得不擺了
    1.水煮魚水煮魚發源於渝北區翠雲鄉嘉陵江邊,也叫江水煮江魚、水煮魚片,用的多是草魚、白鰱魚和花鰱魚等。這道菜借鑑了水煮肉片和火鍋魚的烹飪技法,魚肉鮮嫩,麻辣厚重。重慶知名連鎖品牌有翠雲水煮魚,機場附近也有多家主營水煮魚的餐館,不少路邊小餐館也能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