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印象中應該是靠海近的地方水產比較豐富,魚蝦蟹貝產量會豐富。但東北這個不靠海的地方,水產種類卻也繁多。雖然東北不靠海,但是卻靠著烏蘇里江、黑龍江和牡丹江等眾多水系。要說東北有名的水產,那還是平原腹地地域遼闊的黑龍江最為出名,各種淡水魚資源非常豐富。東北捕魚和南方也不太一樣,這邊是冬季捕撈或者開江時捕撈,人們特別愛在開春時打撈開江魚。經過一冬天的飢餓,魚的廢物和脂肪都排掉了,肉質緊實異常鮮嫩。在中國,開江魚也是非常有名的,很多人會特意趕在開江時到東北吃上一頓魚宴,今天小編就介紹一下這邊幾種淡水魚的美食給你。
首先說鰲花魚,肉質非常細嫩又不多刺,肉質成瓣兒又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它是中國有名的淡水魚,很多魚的做法都是用它來做。在東北這邊,最常見的做法是清蒸,也有清燉和糖醋做法,小編覺得清蒸是最好吃的,值得一試。做法也是比較簡單的,處理乾淨魚放上蔥姜蒜就可以上鍋蒸,十分鐘取出後用煮過的蒸魚豉油澆在上面就可以,處理魚的時候也可以倒些黃酒去腥,還能使魚味兒更鮮。
醬嘎牙子是東北人非常愛吃的魚,因為魚在江裡成群的遊時會發出嘎嘎的聲音,所以黑龍江人都就這樣叫它,但其實它叫黃顙魚。它和鰲花一樣,是這邊水域裡比較名貴的品種,肉鮮嫩又少刺兒,做湯或者燉著吃都好,東北最出名的是用醬來燉。醬不是普通的醬,而是自家醃製的大醬,用豬油熱鍋後放蔥姜和大醬炒香後加水,魚不用煎直接下鍋燉,因為肉質特別細,煎了就散掉了,出鍋撒上香菜和小蔥花,味道獨特,是任何地方都做不出的特色口味。
鯽魚在東北並不這樣叫,人們習慣叫它鯽瓜子,它是這邊水域比較常見的一種魚,肉質肥嫩。鯽魚的做法很多,在東北最常見的就是紅燒或者做成湯吃,小編不怎麼愛吃鯽魚,因為刺兒實在是太多了,吃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要被扎。但是用它來燉湯卻是特別好的,和豆腐一起非常清淡鮮嫩,燉出來的湯是白色的,看著就賊有營養,並且它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坐月子的產婦是非常適合喝這個湯的,大補又催奶。
鯉魚在東北是最常吃的一種魚,一般嫌鯽魚刺兒多的時候都選擇鯉魚來吃,在東北人們也對它又特別的稱呼,叫鯉拐子。東北的江鯉魚是最具特色的東北魚類美食,很多東北特色菜都是用它做的,像得莫利魚、家燉魚、東北紅燒鯉魚等,都是比較好吃。在東北一條魚還能做出很多不同的吃法。在東北的鯉魚裡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品種,因為它的魚鱗特別而得名三道鱗,它比其他鯉魚的肉更鮮,而且魚鱗少好處理,所以很多人都愛買這個魚。
除了這些大魚,在東北還有一種小魚兒也是非常有名的,是泥鰍魚。以前人們吃泥鰍都直接挽起褲腳去河溝裡抓撈,小編不敢下水,都是看別人邊玩邊抓,泥鰍魚又小又滑是很難抓的,一般都用網去撈。用東北的大醬來燉泥鰍,放一點豆腐進去,真的又香又嫩,如果泥鰍小,還可以做成魚醬拌米飯吃。
最後說大馬哈魚,東北最東端的撫遠的特產,它並不是在冬天捕的,而是在每年的九月到十一月。這邊是大馬哈魚的故鄉,它本身是愛在冷水裡產卵的魚,出生在這邊的淡水裡,卻遊到海水中長大,然後再回到這邊。它是東北有名的特產,很多南方朋友到這邊會特意去吃一次這個魚。它有很多種吃法,東北常見的是炸魚塊兒和燉魚塊兒,小編小時候吃的最多的是醃的大馬哈魚肉,然後蒸熟了吃。大馬哈魚籽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也是東北的特產。
開江魚在東北非常的重要,每年各江口捕撈開江魚時都會圍滿人,隨著一聲巨響江面裂開捕撈上來的第一網的魚大家都會哄搶著購買,因為古時候流傳下來的吃先的說法,吃開江的第一網魚代表著能拔頭籌,四季財源不斷且平安吉利。在大家的印象中東北是眾所周知的產量基地,但其實產魚也很多,所以塞北魚米之鄉說的就是這了。在東北逢年過節是必須吃魚的,圖的是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而且吃魚是不能翻面的,這是忌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