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名貴特產「文昌魚」

2021-01-14 廈門玩樂攻略



本期內容


文昌魚


文昌魚是廈門的名貴特產,俗名鱷魚蟲,它的主要產地在廈門市同安縣劉五店,並因劉五店海嶼上有個文昌魚閣而得名。劉五店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昌魚場;近年來,在廈門島東部的前村埔與大擔之間,又發現文昌魚新漁場。
廈門文昌魚體形小,只有三四釐米至五六釐米長,每千克有近萬尾之多,全身半透明,頭尾兩頭尖,國外又稱「雙尖魚」,是高級的食用蛋白,其蛋白含量達70%,而且含有多種無機鹽和碘質,肉質鮮嫩,味道清津甜美,製成幹品,可存放一二年。

廈門宴會重要冷盤之一「土筍凍」
土筍凍


特點: 這是一種由海產加工而成的凍品。土筍能夠成凍,是因為它含有膠質。它是環節動物,學名星蟲,身長二、三寸,有內臟,還有心臟器官。經過熬煮,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凍。閩南各地海濱盛產土筍凍,廈門和海滄出產的尤為肥美,壓破洗淨製作成凍後,其肉清脆、味美甘鮮。晶潤的土筍凍,配上好醬油、香醋、甜醬、辣椒醬、芥辣、蒜蓉、海蜇等;還可有芫荽、白蘿蔔絲、辣椒絲、番茄片,則成色香味俱佳,現在已成為大小宴會的重要冷盤之一。




您看此文用.秒,轉發只需1秒呦~.

關注我,每天可以收看精彩內容哦!

以上文字均轉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共享

讀懂中國做更好的自己

我們死磕最該被關注的真,我們發現最富有創意的善,我們挖掘潛藏著的美。

一起玩吧歡迎投稿薦稿

可寫上薦稿理由展示個人品位,可附上您喜歡的作品。一經採用,即有驚喜禮品;閱讀量達100000+,還有驚喜獎品!

歡迎商家提供福利

我們只認可良心商家提供的有品質無公害產品。歡迎自信符合這一要求的商家勾搭好報接受檢閱提供福利。

洽談信箱

koreakor@qq.com

投稿微信

weisee




相關焦點

  • 廈門的傳統名貴特產——歐厝文昌魚
    歐厝海邊的文昌魚保護區文昌魚,不是魚   文昌魚是廈門的傳統名貴特產,俗名鱷魚蟲,又名蛞蝓魚,以鮮美著稱。文昌魚體形小,只有三釐米至六釐米長,每千克有四、五千尾之多,全身半透明,頭尾兩頭尖,外形上具有通透玲瓏的美感,國外又稱「雙尖魚」。事實上文昌魚不是魚,只是外形像小魚,是比魚類低等的動物,屬於古老的脊索動物。   1923年,時任廈門大學教授的美國生物學家萊德在考察廈門郊縣海區時,第一次在同安劉五店海域發現中國文昌魚。
  • 廈門被「拆分」出來的轄區,文昌魚享譽全國,又是一員「猛將」!
    廈門被「拆分」出來的轄區,文昌魚享譽全國,又是一員」猛將「!廈門市是福建省東南沿海城市,屬地級市,也是計劃單列市,初期經濟特區地位比較特殊。廈門是一個海島城市,由許多大小島嶼組成,建有國際大港廈門港,貨櫃吞吐量居世界第十四位,海運貿易相當繁榮。著名的鼓浪嶼、南普陀寺等景點都在廈門。湖裡區是廈門老區,位於廈門市的北部。陸地面積不大,居住人口卻相當密集,2019年常住人口102.6萬人,GDP為1297.3億元。
  • 廈門特產_廈門有什麼特產
    每次出門旅行,除了沉浸良辰美景之中,很多人都會選擇購買當地特產。特產這個東西,蘊含著深厚的當地風俗和文化,從一個小小的特產裡,仿佛能看透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廈門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城市,處處充滿著文藝小清新,但要說起廈門特產,很多人怕是也想不出具體有哪些吧?嘿嘿,這時候看看我這篇科普小作文,應該能多有一些了解啦。
  • 為什麼文昌魚不是魚?
    並文昌魚嘴的前端長有口笠觸手,起到感覺器官和過濾進入口中的海水的作用。文昌魚擁有血管系統,但沒有心臟,血液由一部分血管的脈動帶動。中國青島、廈門是文昌魚的兩個主要棲息地。此外,整個東南亞沿海均有發現文昌魚。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裡達州也有分布。
  • 沒有頭的與和頭長角尾長刺的魚
    沒有頭的與和頭長角尾長刺的魚沒有頭的文昌魚文昌魚是我國的特產,早已享譽世界。文昌魚是世界上稀有的脊索動物,全身有一條脊索貫通全體,沒有頭骨,也沒有脊椎骨、鱗片,體形似小魚,側扁,兩端尖。前端有眼點,下面為前庭和口,前庭外緣有須多條。文昌魚細細長長的,長約4~5釐米,身軀柔軟,而且是半透明的。
  • 「活化石」文昌魚 臺灣金門繁殖成功(圖)
    原標題:「活化石」文昌魚 臺灣金門繁殖成功(圖) 文昌魚  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生物演化研究的重要物種之一的文昌魚在臺灣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在室內繁殖成功並保存。文昌魚外觀形態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並沒有明顯變化,因此有「活化石」之稱。  金門公園管理處在2010年5月曾委託學者調查研究金門沿岸文昌魚生態,在金門西側與南側海域的料羅灣、金烈水道與小金門周遭海域規劃34個測站採集文昌魚,只在3個底質為中等佳到尚佳的粗砂環境測站中,有文昌魚捕獲的紀錄。
  • 環島路千人掘地三尺挖花蛤 文昌魚的家"鏟"不忍睹
    呼籲  沒了家四處逃竄,容易被天敵吃掉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方永強教授是研究文昌魚的專家,他說,文昌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廈門,文昌魚主要把家安在了環島路沿線的前埔-黃厝海域,此地已經被確定為文昌魚四大保護區之一,另外還有大小嶝海域、鱷魚嶼保護區和靠近金門的保護區。
  • 廣東茂名海區發現大量恐龍時代海洋生物文昌魚
    廣東茂名海區發現大量恐龍時代海洋生物文昌魚
  • 特產譜之江中豪貴:兇殘食肉魚,一生只繁殖一次,產卵後悲壯死去
    今天介紹的特產是水產品,是一種極具傳奇色彩的魚類。有四大理由,讓人對這種水特產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它生活在海洋,卻死在江河,是冷水性溯河產卵泅遊魚類。第二,他一生只繁殖一次,為了繁殖,要付出生命。第三,它生性兇猛,是肉食性魚類,江河中的霸主。
  • 中國最名貴的5條魚,第5條魚全身都是寶,但價格昂貴!你吃過嗎?
    中國最名貴的5條魚,第5條魚全身都是寶,但價格昂貴!你吃過嗎?魚肉吃起來細嫩爽滑,裡面還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而且所含脂肪也沒有豬肉那麼多,所以深受很多人的喜愛,尤其是在這樣一個炎炎夏季,當然要多吃這種,又不油膩,又不用擔心長胖的食物,可是說到魚類,我們普通人會想到的就是草魚、白鰱、鯉魚,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五種魚,可以說是中國最名貴的五種魚,一般人根本沒有聽說過,吃過三種以上,不是漁民就是土豪!
  • 兇猛的土魚也名貴
    兇猛的土魚也名貴出處:致富經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8-07-15 11:41:00   2008年6月5日,記者到湖南省資興市白廊鄉採訪,發現這裡很多網箱中都飄著些死魚,網箱主人卻若無其事、不慌不忙。  記者:「這魚怎麼都死了?」  文小龍:「這個消毒的時候,把它拉上來的時候,那個魚跳得厲害,就碰到這些網,碰到這個牆了。」
  • 黃厝文昌魚自然保護區現違法偷捕者 還文昌魚一個清靜的家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郭欽轉 通訊員 許靜)為嚴厲打擊黃厝文昌魚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電魚行為,加強對保護區的管理,昨日18時,市海管辦組織有關單位,開展打擊違法電魚、捕撈文昌魚等非法漁業捕撈行為專項整治行動。
  • 廈門文昌魚保護區名存實亡?(圖)
    2007年起未發現文昌魚  藺海清表示,鱷魚嶼海區歷史上的確有文昌魚,但隨著海域環境變化,該海區已連續5年未發現文昌魚,這一結論在海洋環境質量公報有所體現。不過,記者查閱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官方網站發現,最近更新的2009年廈門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小嶝島-角嶼海區和鱷魚嶼海區連續3年未採集到文昌魚。據此推算,至少在2006年,鱷魚嶼海區採樣仍有發現文昌魚。
  • 這麼漂亮的魚居然是名貴補品,帶你認識大河野魚——龍丁
    觀賞價值高、食用價值高,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兼備;是長江中上遊特產優質的名貴珍稀鰍科魚類,中國特有物種,性平涼補氣,但卻沒有人參的燥熱,被產地人稱為真正的水人參,是體弱者進補之佳品。豆腐鰍魚湯做法1.酒將鰍魚醉死,去內臟,去骨,剁頭,洗淨;1.酒將鰍魚醉死,去內臟,去骨,剁頭,洗淨;7.再放豆腐燒開,小火燜15分鐘,去掉蔥姜;1.酒將鰍魚醉死,去內臟,去骨,剁頭,洗淨;1.酒將鰍魚醉死,去內臟,去骨,剁頭,洗淨;8.大火煮沸,加菜心、精鹽,胡椒粉,雞油,薑末、
  • 廈門「活化石」文昌魚上螢屏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廈門文昌魚。(資料圖)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記者 劉筠)「中國珍稀物種」系列電視紀錄片第5部——《文昌魚》昨晚十點,通過上海紀實頻道《華夏》欄目播出(今日10:00,15:00重播)。《文昌魚》於2012年4月開拍,歷時1年。由於文昌魚個頭很小,加之近年棲息地被嚴重破壞,所以儘管很有名氣,但真正見過文昌魚的人卻很少。
  • 廈門:我市進行增殖放流活動 13萬文昌魚回歸大海
    廈門:我市進行增殖放流活動 13萬文昌魚回歸大海2009-12-12 11: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廈門日報        瀏覽量: 3946 次 我要評論 海洋專家介紹,放流地黃厝海域不僅擁有文昌魚棲息的天然條件,同時也是這種海洋生物最早的故鄉。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盧小寧說,這些魚現在基本上只有一釐米長,長成後,體長最多可達到7釐米。據介紹,今年我市通過親體共繁育了18萬尾左右文昌魚苗。
  • 廈門「活化石」文昌魚上螢屏 揭開水中大熊貓面紗
    廈門文昌魚。(資料圖)  《文昌魚》於2012年4月開拍,歷時1年。由於文昌魚個頭很小,加之近年棲息地被嚴重破壞,所以儘管很有名氣,但真正見過文昌魚的人卻很少。除了青島、廈門兩個產地的沿海漁民有些印象之外,絕大多數人都是只聞其大名而不見其面目。為了揭開文昌魚的神秘面紗,上海紀實頻道赴廈門劉五店取景,首次用影像方式全面記錄文昌魚。  據導演項先堯介紹,由於文昌魚體形細小,動作敏捷,又有水下鑽沙的習性,對拍攝者的耐心、技術和觀察力都是一種挑戰。攝製組通過高速攝影、顯微攝影等手段及其周密的安排,最終獲得了一系列珍貴的鏡頭。
  • 文昌魚人工繁育技術實現突破 廈門文昌魚數量增長
    ­  文昌魚是廈門海域的獨特性指標物種。它是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進化的過渡類型,「身上藏著揭示脊椎動物起源秘密的鑰匙」,素有「活化石」之稱,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和經典的生物學研究模型動物。­  從2004年開始,本著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熱忱與擔當,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技術團隊開始了對文昌魚人工繁育技術的研究探索,並於數月後取得初步的成功,繁育獲得了少量文昌魚鑽砂苗。­  2005年該課題得到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立項資助,當年秋就取得了文昌魚人工繁育批量生產技術試驗的成功,培育獲得文昌魚鑽砂苗23.2萬尾,育苗成活率達20.7%。
  • 中國珍稀物種「活化石」文昌魚被搬入螢屏
    進化觀點認為,文昌魚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億年之久,其大部分特徵類似無脊椎動物,所不同的是文昌魚的背部存在脊索。文昌魚的脊索億萬年之久仍然沒有「升級」為脊椎,令進化論的持有者如獲至寶,文昌魚的脊索被視為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進化的證據,而文昌魚也被視為「存活至今的化石」,一直是生物演化領域的「明星物種」。
  • 廈門文昌魚數量增長 開展技術+保護人工繁育新進展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郭欽轉 通訊員 王依璐 翁國寶)文昌魚是廈門海域的獨特性指標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