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魚,屬於頭索動物亞門鰓口科,沒有脊椎骨,不屬於魚類。文昌魚是生物演化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它揭示了現存脊椎動物的起源。
文昌魚成熟個體平均體長大約5釐米左右,壽命約2年8個月左右。
身體半透明。同脊椎動物一樣,文昌魚具有一條沿背部下行的神經索,並具有呈條帶狀的肌節。然而,和脊椎動物不同的是,文昌魚的背神經索不是由骨骼所保護,而是由許多柱狀細胞所在組成的具有韌性的膜狀結構所緊密包圍,這種起支撐作用的結構比脊椎簡單得多,又被稱為脊索。
文昌魚的脊索和脊椎動物的脊椎不同,它一直延伸進入頭部,故文昌魚所屬的亞門被稱作頭索動物亞門(Cephalochordata),其中「cephalo-」在拉丁文的意思就是「與頭部相連」。
文昌魚於頭部被稱為腦室的神經索部分比較粗大,但並不是腦部。並文昌魚嘴的前端長有口笠觸手,起到感覺器官和過濾進入口中的海水的作用。文昌魚擁有血管系統,但沒有心臟,血液由一部分血管的脈動帶動。
中國青島、廈門是文昌魚的兩個主要棲息地。此外,整個東南亞沿海均有發現文昌魚。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裡達州也有分布。
它們對地質要求比較嚴格,通常僅在有機質含量較低的粗中砂和中砂中大量出現。人為破壞所造成的棲息地環境改變有可能造成文昌魚種群的消失。此外,由於文昌魚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為東南亞一帶的傳統食物,商業性的捕撈也加速了文昌魚資源的枯竭。
文昌魚現為中國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