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帶之父」曾呈奎

2021-01-10 搜狐網
「中國海帶之父」曾呈奎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23日06:23  人民網
  曾呈奎院士近影邢桂方攝

  3月20日,當95歲高齡的曾呈奎從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手中接過省科學技術最高獎時,全場掌聲雷動。這是山東省首次設立的科學技術最高獎。作為世界著名的海洋生物學家、我國海藻學研究的奠基人,曾呈奎獲此獎當之無愧。

  他的一系列原創性研究,使我國海帶養殖從零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我17歲那年,在福建漳州看到農民生活很苦,就想著怎樣才能讓農民吃得飽。」出身華僑家庭的他,考大學的第一選擇是與農民有關的專業———廈門大學植物系。後來他到美國留學,1942年從美國密執安大學畢業。四年後,他懷著報效祖國的強烈願望,毅然回國。

  新中國成立後,曾呈奎與著名實驗生物學家童第周、著名動物學家張璽一起,籌建了國內第一個專門的海洋科學研究機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及其前身海洋生物研究室。

  他跑遍華夏的萬裏海疆,先後發明人工海帶夏苗低溫培育、海帶施肥增產、海帶南移養殖等技術,使冷溫帶的海帶在我國北方溫帶海域、南方暖溫帶和亞熱帶海域都能進行大規模人工養殖。

  從1958年起,青島市掀起了海帶養殖的第一次浪潮,改變了漁業生產單一捕撈的歷史,使我國海帶養殖從零開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目前,我國的海帶產量佔世界的95%。曾呈奎也被譽為「中國海帶之父」。

  他證明了紫菜孢子的來源,使我國紫菜年產量位居世界前列,推動了我國海水養殖又一次「浪潮」的興起

  1956年,曾呈奎教授和他的合作者證明了紫菜孢子的來源,使紫菜的大量人工栽培成為現實。目前,我國紫菜的年產量位居世界前列。

  紫菜的長期育苗生產,面臨著缺乏良種和優質苗網育成率低等技術問題。曾呈奎教授和他的合作者又啟動了「紫菜種苗工程」,為促進紫菜種植業全面升級換代提供了技術支撐,並在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建立了國家級紫菜原種場。目前,「紫菜種苗工程」良種導入生產技術體系已進入實際應用,累計創利稅約3.4億元,創外匯近1億美元;同時,還帶動了一批相關產業發展,在沿海一些省市,出現了近十個千萬元紫菜種植戶和幾十個百萬元種植戶。

  他率先提出「海洋水產生產農牧化」設想。他的研究奠定了中國海藻分類學在國際學術界的領先地位

  20世紀70年代,針對我國海洋漁業資源過度捕撈的問題,曾呈奎率先系統地提出了「海洋水產生產農牧化」的設想。他親自領導了在膠州灣進行的海洋水產農牧化實驗。他先後發現了上百個新種、2個新屬、1個新科和原綠藻門的新紀錄,奠定了中國海藻分類學在國際學術界的領先地位。

  曾呈奎還是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1956年,他在青島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生產褐藻膠的車間。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對海藻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用海藻生產出褐藻膠、瓊膠、碘等,並將這些產品用於藥品、食品和飼料生產,使我國成為在國際上僅次於美國的褐藻膠生產大國。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我國的海洋生物養殖產量世界第一,但是如果計算人均產量還不多,需要努力再努力。」曾呈奎表示,在有生之年,他將在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研究上,在科技人才培養和海洋科學發展戰略上,儘自己所能,爭取再立新功。

  曾呈奎小傳

  1909年生於廈門。1942年畢業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人民日報》 (2003年04月23日第五版)










相關焦點

  • 曾呈奎:他是「中國海帶之父」,更是大海的兒子
    海帶、紫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然而在半個世紀前,海帶卻是稀罕物。那時,中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大量幹海帶。而今,中國的海帶、紫菜產量已滿足國民需求,在這其中,海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呈奎功不可沒。
  • 給海帶之父的手稿"安個家"!青島市民向市檔案館無償捐贈曾呈奎院士...
    張康德介紹,「1946年,山東大學在青島復校,時任生物系主任的童第周受校長趙太侔之託,聘曾呈奎為山東大學教授。曾呈奎放棄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選擇回國報效祖國。他說,我的海洋事業在中國。」曾呈奎院士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工作證。曾呈奎的生活、研究大部分都在青島,張康德透露,在青島解放前夕,曾呈奎是國民黨政府所要爭取到中國臺灣去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妻子和子女也在中國臺灣,他面臨著人生的艱難選擇。」
  • 感動山東40人40事 | 曾呈奎:培育出正宗中國海帶 被科學界譽為...
    曾呈奎,1946年,他放棄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選擇回國報效祖國。他讓從來不在中國海域生長的海帶,成為中國重要的養殖品種,被科學界譽為「海帶之父」。
  • 曾呈奎 中國藍色農業的先驅
    他領軍中國海帶人工養殖,產量由零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他推動藻、蝦、貝、魚等數次水產養殖浪潮,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和惟一一個水產養殖產量超過水產捕撈產量的國家。  他在海藻分類區系領域的研究碩果纍纍,奠定了中國海藻分類學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
  • 歸僑曾呈奎院士的海洋人生(圖)
    1958年開始,中國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大規模海洋綜合調查,共調集600多名科技人員和50多艘船隻參加,曾呈奎作為這次調查領導小組的副組長,功不可沒。        20世紀60年代初,曾呈奎與赫崇本等7名著名科學家聯名向國務院寫報告,建議成立國家海洋局,並規劃了其管理、研究的任務。國務院很快批准成立了國家海洋局,從此中國海洋國土有了專門的政府機構管理。
  • 光明日報:追記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如果說毅然留在大陸,投身新中國的海洋科學事業是曾呈奎人生中的第二次重大抉擇,那麼,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則是他人生中的又一次選擇。1956年,曾呈奎第一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10年的「考驗」,他的入黨申請在1966年通過了基層黨組織的討論。就在他期待上級黨組織批准之際,「文革」開始了,他被關進了「牛棚」。「文革」結束後,他再一次向黨組織提交了申請。
  • 中科院院士曾呈奎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青島舉行
    中科院院士鄭守儀、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乃勝,以及科技部、農業農村部、民盟中央、中國僑聯、民盟山東省委、山東省僑聯、山東省科協、青島市海洋發展局、青島藍谷管理局、民盟青島市委、青島市僑聯、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關領導專家,曾呈奎家屬,海洋所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在職職工、離退休老同志等150餘人參加活動。
  • 人民日報:一生獻大海——追記曾呈奎(下篇)
    在美國留學時曾被同學戲稱為「那個不睡覺的中國學生」的曾呈奎確實休息很少。可是人總不能不休息啊。那就抓住零碎時間隨時休息。這種「分段休息法」換來的是渾身使不完的勁。他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恨不得一天能掰成兩天過。
  • 曾呈奎院士:寄語21世紀的中國海洋科技(圖)
    曾呈奎院士中國的海洋科技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與新中國成立前非常薄弱的基礎相比,可以說是進步巨大。但如果冷靜地從當前的全球角度來比較,與發達國家的海洋科技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儘管全面趕上和超過先進國家還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努力,為了中國近期和長遠的利益,我們應當而且必須立即行動起來,針對我國最需要解決的海洋科技問題,選定恰當的目標,有計劃有目標地發展我國自己的海洋科技研究。
  • 緬懷童第周、曾呈奎等老一輩科學家!中科院海洋所開展傳承優秀作風...
    4月4日清明節當天,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開展「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傳承優秀作風學風」主題活動,旨在緬懷童第周、曾呈奎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海洋事業奉獻一生的崇高科學精神,弘揚「耕海探洋、唯實求真,博學創新、厚德致遠」的所訓所風。
  • 想養海帶做 「涼拌海帶絲」 ,就看這篇報告!
    (二)海帶加工及貿易情況 01 海帶貿易現狀 根據中國海關資料庫顯示,我國海帶貿易分為生鮮海帶貿易(HS編碼為12122110)和鹽漬海帶貿易(HS編碼為20089932)。
  • 昆布和海帶的區別
    1、植物來源不同昆布從植物學上說它們不是一種植物,它們二者都是海帶目的,而海帶是海帶目海帶科的,而昆布是海帶目翅藻科的,所以它們它們的關係有點像「堂兄弟」之間的關係。而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海帶的,在日語中把海帶目統稱為昆布,所以常常導致它們經常被混淆。
  • 昆布就是海帶嗎?那裙帶菜是什麼?是海帶的幼年到老年嗎?搞蒙了
    海帶又叫江白菜,海帶菜,素有「長壽菜」之稱。是一種比較大型的可食用的海藻,葉片寬而長,接近根部更厚實,表面滑膩富含膠質。海帶屬於褐藻門——褐藻綱——海帶目——海帶科——海帶屬,怎麼樣,是不是很繁瑣?沒錯,當我看到後也是一驚。昆布屬於褐藻門——褐藻綱——海帶目——翅藻科——昆布屬。
  • 海帶能阻擋潛艇?專家稱美核潛常來中國近海
    【中國的水下危機:日美澳對華潛艇絞殺戰】【環球時報記者 邱永崢】近日一場有關「海帶能否阻擋潛艇」的爭論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話題。《環球時報》記者為此採訪海帶種植專業戶和潛艇專家,以解讀這一網絡熱議話題背後的疑惑。
  • 掃盲貼:昆布到底是不是海帶
    磚家拍磚:每次說到昆布和海帶,食材君就犯暈,為了搞清楚,食材君花了幾天時間,好好研究了一下,最後的結果竟然是—
  • 裙帶菜和海帶的區別 裙帶菜和海帶的不同功效
    裙帶菜和海帶是兩種具有豐富營養的藻類食物,可是有很多人常把這兩種藻類搞混了,認不出來哪種是裙帶菜,哪種是海帶。那裙帶菜和海帶他們有什麼區別呢?裙帶菜和海帶的不同功效分別是怎樣的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裙帶菜和海帶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食物篇~昆布與海帶的區別
    首先,我的觀點是昆布和海帶不是同一種好吃的。從植物學劃分:昆布與海帶同屬於褐藻門、褐藻綱、海帶目。而不同的是,海帶屬於海帶科海帶屬,而昆布屬於翅藻科昆布屬。註:昆布屬有兩個種,我國僅一種,名叫 Ecklonia Kurome Okem其次,從成分組成看:昆布含有的小分子多糖似乎更多些。至於生長的海域的話,昆布的生長環境也要更乾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