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呈奎:他是「中國海帶之父」,更是大海的兒子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海帶、紫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然而在半個世紀前,海帶卻是稀罕物。那時,中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大量幹海帶。而今,中國的海帶、紫菜產量已滿足國民需求,在這其中,海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呈奎功不可沒。

曾呈奎曾稱自己是「大海的兒子」,他將一生都獻給了蔚藍色的海洋。自小生活在農村的曾呈奎目睹過農民的艱辛,為自己取號「澤農」。20世紀初,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為了摸清我國海藻資源的「家底」,曾呈奎跑遍祖國萬裏海疆,從最南端的海南島到北國大地遼寧,都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身影。他跋涉在沙灘上,攀緣在礁石中,有時甚至潛入海底尋覓。夜幕降臨,他點起蠟燭,整理標本,編寫資料直到深夜。這一切努力,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綿延的蔚藍海岸線,在曾呈奎眼裡美麗無比,那潮來是海、潮去是灘的廣闊海域,是一片富饒的藍色國土。曾呈奎探索的腳步遍布祖國海域,他先後發明了人工海帶夏苗低溫培育、海帶施肥增產、海帶南移養殖等技術,使冷溫帶的海帶在我國北方溫帶海域、南方暖溫帶和亞熱帶海域都能大規模人工養殖。

海帶大規模栽培的巨大成功,為中國科學家開發利用海洋打響了第一炮,其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紫菜、裙帶菜、龍鬚菜等海藻的栽培,直接推動了以海藻栽培為主的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浪潮的興起。在此基礎上,動物性的貝類、蝦類、魚類養殖浪潮在中國次第興起,一直影響至今。

1978年,國際海藻學會主席率團專程來看望曾呈奎,並出海參觀一望無際的海帶栽培區,外國專家興奮不已。當天,他們就向國外同事發去電報:中國海帶栽培神話是真的,是奇蹟!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紫菜的生長史和孢子來源是個謎團,人工採苗和養殖面臨諸多困難,但它卻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為了搞清紫菜的身世之謎,曾呈奎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深入研究,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56年,曾呈奎與合作者一起證明了紫菜孢子的來源,使紫菜的大量人工栽培成為現實。南北方兩種紫菜的絲狀體培養、全人工採苗和養殖技術迅速取得成功,直接推動了我國海水養殖「一次浪潮」的興起。

在海洋科學研究的茫茫徵途中,曾呈奎像一座燈塔,照亮了後來者前進的方向,指明了研究者前進的道路。2005年1月20日,帶著對海洋科學的深深眷戀,滿含著對祖國人民的殷殷真情,96歲的中國海洋科學界泰鬥曾呈奎走了,但他留下了豐富的海洋科學研發成果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鍾豔平   [責任編輯: 李浩]

相關焦點

  • 「中國海帶之父」曾呈奎
    「中國海帶之父」曾呈奎 作為世界著名的海洋生物學家、我國海藻學研究的奠基人,曾呈奎獲此獎當之無愧。  他的一系列原創性研究,使我國海帶養殖從零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我17歲那年,在福建漳州看到農民生活很苦,就想著怎樣才能讓農民吃得飽。」出身華僑家庭的他,考大學的第一選擇是與農民有關的專業———廈門大學植物系。後來他到美國留學,1942年從美國密執安大學畢業。
  • 給海帶之父的手稿"安個家"!青島市民向市檔案館無償捐贈曾呈奎院士...
    「青島解放」前夕選擇留下1909年曾呈奎出生在福建廈門的一個華僑世家,但他和青島有著很深的感情。張康德介紹,「1946年,山東大學在青島復校,時任生物系主任的童第周受校長趙太侔之託,聘曾呈奎為山東大學教授。曾呈奎放棄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選擇回國報效祖國。他說,我的海洋事業在中國。」
  • 曾呈奎 中國藍色農業的先驅
    他領軍中國海帶人工養殖,產量由零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他推動藻、蝦、貝、魚等數次水產養殖浪潮,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和惟一一個水產養殖產量超過水產捕撈產量的國家。  他在海藻分類區系領域的研究碩果纍纍,奠定了中國海藻分類學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
  • 感動山東40人40事 | 曾呈奎:培育出正宗中國海帶 被科學界譽為...
    曾呈奎,1946年,他放棄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選擇回國報效祖國。他讓從來不在中國海域生長的海帶,成為中國重要的養殖品種,被科學界譽為「海帶之父」。
  • 中科院院士曾呈奎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青島舉行
    上午8時,紀念曾呈奎110周年誕辰敬獻鮮花儀式舉行。相關人員以及曾呈奎家屬等參加儀式,並依次向中國海洋科研事業的先驅——童第周、曾呈奎雕像敬獻鮮花,全體人員肅立鞠躬,表達對兩位先生的深切懷念之情。獻花儀式結束後,相關負責人為「中國民主同盟傳統教育基地」揭牌。  誕辰紀念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曾呈奎生平事跡視頻片《我是大海的兒子》。相關人員分别致辭。
  • 歸僑曾呈奎院士的海洋人生(圖)
    1909年6月18日,曾呈奎出生於海濱城市廈門的一個華僑世家。他在長達76年的海洋教學和科研中,功績卓著。2005年1月20日,96歲的曾呈奎院士在青島病逝,他的骨灰撒入了大海。        曾呈奎人生的第三次重大選擇,是1956年鄭重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可是經過十年考驗,到1966年曾呈奎的入黨申請通過了基層黨組織討論,並期待上級黨組織批准之際,文化大革命卻將曾呈奎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大特務」,他受到了批鬥和折磨。直到1980年1月8日,他才實現了20多年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夙願,並在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光明日報:追記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1月26日14時10分,載著曾呈奎骨灰盒的「海鷹號」艇在哀鳴般的汽笛聲中,緩緩地在青島匯泉灣畔中科院海洋所附近的水域兜了個圈後,他的骨灰被撒入了他一生眷戀的大海。 他走了。曾呈奎從事海藻生物學研究70餘年,在藻類的分類形態研究上發現了百餘個新種,兩個新屬,一個新科,具體主持和領導了《中國海藻志》的編寫,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威的藻類分類學家之一。 上世紀三十年代,曾呈奎走遍中國的南北沿海,開展中國海藻資源的調查研究,至今在不少國家的博物館內,仍完好地保存著當年他寄去的中國海藻的珍貴標本。
  • 人民日報:一生獻大海——追記曾呈奎(下篇)
    1984年,曾呈奎退居二線擔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卻仍然活躍在科研第一線。做試驗、看標本、寫作、審稿、開會、接待、訪問、出差、出國,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仍嫌不夠用,工作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飯。 曾呈奎精力充沛是出了名的。年輕時,上樓都是一步兩級,下樓騰騰一陣風;平地大步流星,在海濱走巖石如履平地。「只有進入圖書館,他是腳尖點地,進進出出毫無聲息。」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三個兒子,現狀如何
    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說起這些振奮人心的名號,我們就已經知道了這個熟悉的名字——袁隆平。而說起袁老先生的三個兒子,也各個都是出類拔萃,事業有成。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有3個兒子,他們如今都怎樣了?
    而提到我國糧食產業的快速發展,就不得不說到袁隆平,他為研究雜交水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解決了我國大多數人民的溫飽問題。對於袁隆平的貢獻自是令人敬佩,如今他已90高齡,雖然年老了但還能保持年輕的心態,真是吾輩楷模。對於這樣一個極具貢獻的名人,想必大家都對他的家人有所好奇,而「雜交水稻之父」袁爺爺也生有3個兒子,如今他們又都怎樣了?
  • 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他是楊振寧之父,更是楊武之 相比與自己的兒子享譽中外的赫赫有名,作為一名了不起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他一生從事數學教育,用自己的所學教育、培養出了整整兩代的數學人才,為中國的數學領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今社會,人們似乎更加熟悉楊武之的兒子楊振寧。作為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的父親,這個名號似乎更加響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在世人眼中應該是讓他為之驕傲和自豪的兒子直至楊武之在彌留之際都沒能釋懷,原諒自己的兒子。
  • 大海超級食物:海帶芽!高鈣、高膳食纖維 助瘦身、預防骨質疏鬆
    海帶、海帶芽都是常見的食用海藻,營養價值相當豐富,更有大海超級食物美名。海帶、海帶芽含有高鈣、高蛋白質、高膳食纖維及多糖體,幫助清理腸道、改善便秘、瘦身減肥、調節免疫力、預防骨質疏鬆等。海帶、海帶芽 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營養每100克的海帶、海帶芽,熱量僅24大卡、膳食纖維6.1克,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B2、B6、B12、維生素C、維生素E、泛酸、葉酸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尤其鈣、鐵、碘等礦物質含量非常豐富,海帶、海帶芽是預防甲狀腺腫大、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最佳食品。
  • 裙帶菜和海帶的區別 裙帶菜和海帶有什麼區別
    裙帶菜和海帶的區別是什麼呢?裙帶菜內部構造與海帶很相似。有很多人分不清楚裙帶菜和海帶,也不知道它們各自的功效是什麼。下面我們來看看裙帶菜和海帶的區別吧。  1.外形不同:裙帶菜的幼體與海帶的幼體很相似,但長大以後的外形則與海帶具有明顯的區別。海帶為帶狀體,分為固著器、柄和帶片三部分。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3個兒子,如今過得如何?
    "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鏗鏘誓言。他和他所帶領的團隊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中國和世界的水稻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 裙帶菜和海帶的區別 裙帶菜和海帶的不同功效
    裙帶菜和海帶是兩種具有豐富營養的藻類食物,可是有很多人常把這兩種藻類搞混了,認不出來哪種是裙帶菜,哪種是海帶。那裙帶菜和海帶他們有什麼區別呢?裙帶菜和海帶的不同功效分別是怎樣的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裙帶菜和海帶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昆布就是海帶嗎?那裙帶菜是什麼?是海帶的幼年到老年嗎?搞蒙了
    海帶又叫江白菜,海帶菜,素有「長壽菜」之稱。是一種比較大型的可食用的海藻,葉片寬而長,接近根部更厚實,表面滑膩富含膠質。海帶屬於褐藻門——褐藻綱——海帶目——海帶科——海帶屬,怎麼樣,是不是很繁瑣?沒錯,當我看到後也是一驚。昆布屬於褐藻門——褐藻綱——海帶目——翅藻科——昆布屬。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三個兒子,受父親教育影響,個個出類拔萃
    袁隆平,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和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有三個兒子,在他的教育影響之下,個個出類拔萃,成為行業精英。
  • 他是中國遺傳學之父,曾九死一生回國效力,最終為何又出走美國?
    在中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高科技人才的湧現對提高中國綜合國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說近代中國由於種種原因一直落後於世界潮流,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一些熱愛祖國的人為了報效祖國,為了回歸中國,不惜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