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活著作為核心信仰 美團真的適合黑暗森林法則嗎?

2020-11-29 驅動中國

知名小說《三體》曾經想像了一幅名為「黑暗森林」的宇宙圖景,在這座森林裡,一切他人都是威脅,不能讓其生存。這幅圖景建立在兩個公理之上,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雖然這只是科幻作品的想像場景,但或許已經有企業在嘗試將其付諸於實踐。11月22日美團高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言論,引發了行業的熱議。在這次採訪中,美團高管坦誠地表示「活著就是我們特別核心的信仰」,並對阿里收購餓了麼事件透露了一些奧秘,一時間讓不少從業者都在對美團的價值觀產生懷疑。

11月23日,美團開盤就大跌8.19%。雖然美團高管言論可能對美團股價大跌也產生一定印象,但最核心的原因或許還是與美團2018年Q3季度財報大有關係。根據美團的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Q3季度,美團營收與虧損都在大幅增長,營業收入達到191億元,同比增長97.2%;毛利總額46億元,同比增長33.2%。其中期內虧損833億元,調整後淨虧損為25億元,與上年同期9.55億同比增加。

這樣一來,其實從美團高管的採訪,就或許可以看出美團的理念與美團股價下跌其實也有著很深的聯繫。那麼,以活著為核心信仰,這種理念在網際網路行業中究竟值不值得提倡呢?作為一個市值已經數千億的巨頭,美團這種以活著的理念會對其有著怎樣的影響呢?這或許也影響著美團的未來。

雖然成為市值3000億港元的巨頭 但美團或許仍殘留著「小賣部思維」

毋庸置疑的是,經過了千團大戰之後,美團在團購領域的核心地位其實已經強勢建立起來。但問題就在於美團的目標並沒有止於其團購和外賣,在圍繞生活服務不斷去衍生新業務的過程中,儘管也讓美團找到了一些新的發展方向,但同時也透露了巨頭美團的「小賣部思維」。

什麼是小賣部思維呢?我們知道,路邊的小賣部老闆每天思考的,就是明天自己的店還活不活得下去?對面的鋪子現在在賣什麼,哪種貨暢銷,自己要不要進點貨?隔壁家生意現在怎麼樣,它們那裡紅火會不會讓自己受到影響?

其實如果仔細對比,從美團高管的採訪中,美團就透露了一點點這種思維。在採訪中,美團把 「活著就是我們特別核心的信仰」 ;除了主營的外賣和酒旅,還在打車、充電寶、共享單車、電影票這一個接一個的風口「試一試」;幫餓了麼抬一下價但是 「就怕真成交了」,不知道是真的「看不過去」還是想襯託一下美團的估值?這些心思,是不是和小賣部想的一樣?

可是。小賣部做的是一個小生意,美團目前做的可是千億級的生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成為行業頭部企業的美團,其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整個行業,如果美團總以生存為核心目的,那本身還不是在做開放生態的美團,如何能夠對這個行業和從業者帶來更多促進體驗的事情呢?如果時不時抱著一些小賣部式的算盤,恐怕真的會激起網際網路商業世界的「猜疑鏈」,讓更多中小型企業為了生存而擔憂。所以,如果到了千億規模還一直只擔心自己活著,那這樣的企業還是有些可怕。

主流平臺都有兼濟天下理想 而不是讓別人生意不好做

想活著並沒有錯,但有時候只求自己活著做出的行為,尤其是在行業裡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後,別人的生意或許就會因此產生巨大的損失,美團的「無邊界」擴張,就給外界帶來了很多不受待見的變化。

舉個例子,美團打入充電寶行業,給投資人、創業者其實都釋放了一個看好這個領域的信號,並且縱然還不公測內推就改變了行業生態,這是美團對行業所擁有的影響力。但當美團覺得充電寶對自身戰略協同的價值有限突然關閉後,因美團而進入充電寶業務的投資人和創業者或許就只能無奈地留下一地雞毛。

說到底,美團是一家平臺企業,而且還是一個輕鬆就影響得太多群體商業利益的平臺。如果說像隨意撤回充電寶業務給平臺外的人帶來不利影響其實和美團還沒有直接關係,但美團平臺內部各方群體的的利益被影響,這就有可能讓相信美團的自己人也被影響生意。

據廣州日報《有商戶投訴外賣市場存在「二選一」?美團稱尊重商家自主選擇權》報導顯示:美團存在要求商家二選一的情況,對不配合的商家曾採取修改配送範圍的限制方式,消費者只能去湖裡點外賣。用這種方式來形成對競爭對手的優勢、獲取利益,不知是否做到了為平臺各方服務?其獲利的來源是不是基於為客戶帶來的增值?

面對用戶,說是為了滿足「懶人經濟」,讓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面對商家,說是為商家賦能,共同完成「偉大而平凡的事情」。只有面對商業的時候,骨子裡說出來的才是要自己「活著」,這種打破邊界的方式,總是難以讓人信服。

2010年,美團方面還義憤填膺表示:「有什麼業務是騰訊不做的嗎?」但到了現在,為了活著,美團不斷打破邊界。時過境遷,騰訊想做受人尊敬的企業,把半條命交給了合作夥伴,但加入騰訊陣營的美團,似乎卻沒有好好吸納騰訊開放的理念,因為如果一個平臺公司在成為千億級巨頭之後還只是想著自己活著,而不是去賦予平臺各大利益群體更多的機會,去讓更多的人可以活著,那這本質其實就是在做好自己生意的同時,卻可能讓別人沒法做生意了。

我們看騰訊、阿里、亞馬遜,他們都是有著兼濟天下的理想,不斷去驅動自己為行業內的從業方提供服務,通過讓被服務的客戶賺到錢,從中分得一杯羹。美團如果真的只是想掙錢,只是想活著,那他真正要獨立成為一個偉大的平臺,或許需要從價值觀上進行優化。

如果一切都只是為了活著,企業價值觀會不會無處安放呢?

為了活著,美團可以用各種方式「開源節流」。

據鳳凰科技《上市在即,美團再度被曝:大規模遷移員工勞動關係》一文報導顯示:上市前夕,美團逐步提高了對商戶的抽成,並出現了要商家二選一的情況,一次用來改善美團的營收狀況。

同時,鳳凰科技這篇文章還透露:美團在上市前將半數員工剝離上市公司主體,從北京三快替換到天津三快。具體情況就是,自今年5月起,美團外賣業務在全國進行人事合同變更動作,在推行過程中未告知變更具體緣由,但在CM層級及以下均要求線下紙質版/線上電子版強制換籤。目前線下已確認城市有:上海、西安、南京、武漢等城市,人員正在逐漸分流給天津三塊,上海三塊等地方公司。

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多企業上市過程對勞動關係進行調整這還是一個能夠接受的行業規則,但如果沒有在勞動關係轉移的過程中對員工進行說明,並且還為了數據好看提升商戶的抽車,甚至以二選一的方式傷害平臺與商家的關係,這其實就會對平臺後續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如果說為了自己活著傷害了自己平臺還不會對行業有什麼影響,但為了商業去擴充自己邊界的時候,還可能會惡化平臺與其他平臺的關係,這對行業體系可能就會是一直顛覆或毀壞的情況。

同屬於騰訊陣營的企業,滴滴與美團本應是兩個互相支持的平臺。但滴滴程維向《財經》透露,他和王興吃飯的那天,飯局上王興隻字未提,他看新聞才知道美團打車在南京上線。

美團打車用價格戰打入市場,隨後又悄無聲息地暫停擴張,淺嘗輒止,這其實不僅影響了美團與滴滴的關係,還對整個行業體系出現了不好的影響。當美團打車突然到來鬆動行業的穩定土壤,用戶和司機們都非常期待美團的到來,雖然這裡面可能有牌照的問題,但事實就是美團打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能改善用戶的實際體驗,沒能滿足司機們對其的高期待,並不沒有對網約車行業進行積極促進作用,反而讓不少司機最後離開了網約車這個行業。

一邊是把活著當作核心的信仰,另一邊是在不斷的擴張,但創造不了相應的價值。美團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對他們來說簡單粗暴也管用,但與推導黑暗森林法則的兩條公理也越來越接近了。

不過,長期來看,這麼做的話自己也會收到一些反噬,並且從自身生意方面也會大受影響,從而讓以利己主義的資本們都降低對美團的看好價值。這次財報發出,股價大跌,彭博社發文認為美團在與阿里巴巴的食品配送大戰中損失慘重。其中,Ample Capital資產管理總監Alex Wong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團的盈利表現會非常糟糕。

對此,筆者認為,依託於強大的市場份額,美團因為巨額的虧損而停滯不前的可能性還是很低。但以活著為核心信仰的價值觀,這卻會成為美團平臺的發展瓶頸。

如果只談活著,說到底其實就是沒有價值觀,沒有使命,只有不斷的獲取利潤。但是索取的,總要和創造的相匹配。希望美團能夠像自己批判過的騰訊、阿里一樣,成為巨頭的同時也把自己當做一個商業社會的建設者、連接器,不要讓後來的創業者再像當年的屠龍少年一樣,指著新生代巨頭指指點點——美團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文 |小謙,小謙筆記(http://xiaoqianbiji.com/)創始人,網際網路觀察員,數十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微信請聯繫net1996,轉載請註明版權

相關焦點

  • 外星人真的存在嗎?黑暗森林法則到底說的是什麼?
    外星人真的存在嗎?黑暗森林法則到底說的是什麼?問一個問題:你覺得外星人存在嗎?我認為存在!3 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是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羅輯提出的一個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也是對費米悖論的一個解釋。
  • 3Q大戰10年:叢林法則、黑暗森林與無限遊戲
    大佬和創業者在《三體》小說中,找到了「黑暗森林法則」——大家通過「黑暗森林法則」,強化了競爭和挑戰的正當性。大家更認為,中國網際網路競爭的一場殘酷和慘烈,就是小說裡描述的「黑暗森林」。2013年騰訊推出微信支付,騰訊有關人士也提出了,「我毀滅你,與你無關」的宣傳策略,在他們看來,網際網路黑暗森林裡的競爭,就是「高緯文明碾壓低維文明」,巨頭公司的擴張不是「要不要」,是「能不能」。統治中國網際網路黑暗森林的,一是貪婪,對財富成功的追逐,二是極度的不安全感,只要他人存在就是威脅。王興曾說,「大家的目的不是攻擊或者是其他,而是保證安全和增長」。
  • 外星人真的存在嗎?黑暗森林法則到底說的是什麼?
    問一個問題:你覺得外星人存在嗎?我認為存在!文/三飯1 費米悖論事情要從1950年說起,費米和同事在餐廳聊天的時候,此時話題談及當時美國UFO的話題時,費米就說了,「外星人他們在哪呢?」3 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是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羅輯提出的一個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也是對費米悖論的一個解釋。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 《三體》讀後感5:宇宙中真的存在黑暗森林法則嗎
    整本《三體》都是圍繞著黑暗森林法則展開的,書中最早發現這個法則的是葉文潔,在晚年葉文潔劇透給了羅輯,後來羅輯使用黑暗森林法則暴露了一顆恆星的坐標,在三體人入侵地球的途中這顆恆星被更高等的文明消滅了,證明了黑暗森林法則確實存在,羅輯做了執劍人利用黑暗森林法則威脅三體人。我們先分析一下書中黑暗森林法則形成的原因。
  • 《三體》中極為可怕的黑暗森林法則,它會出現在現實中嗎?
    引言:劉慈欣在《三體》中塑造了一種無形的規則,凡是存在於宇宙中的文明都必須遵守這個規則,它就是「黑暗森林法則」。雖然黑暗森林法則被認為是最殘酷最現實的法則,但它的存在是有必要的。那麼現實的宇宙中是否存在黑暗森林法則呢?
  • 黑暗森林法則,你認為這個理論法則對嗎?
    黑暗森林法則也講到,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個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一位帶槍的獵人。一旦有一個獵人發出了動靜,其他文明會根據猜疑鏈做出的第一反應就是先消滅它。你認為這個理論法則對嗎?如果換做是你你會主動聯繫外星人嗎?不得不說用黑暗森林理論用來解釋「費米悖論」確實是很好的一種思路,但小說和現實畢竟還是有些差距的。
  • 《三體》: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其實,做人也一樣,一個人,如果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過多地暴露自己,那麼,自己也可能因此給自己招災惹禍。所以,在我們身邊,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這樣的人,是一個真正聰明的,厲害的人物啊。
  • 各類文明在宇宙中謀生並不容易,黑暗森林法則真的成立嗎?
    在此基礎上,該書的作者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提到了一個黑暗森林法則,顛覆了人們對宇宙的認知,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啟發。我們需要了解到,黑暗森林法則的基礎是生存和擴張,二者並不是同一個概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明的發展方向。正如大自然中擁有物競天擇的生存法則一樣,宇宙中如果有無數文明存在,同樣存在巨大的競爭。
  • 劉慈欣《三體》中黑暗森林法則:不管落不落後都要挨打?
    在《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中設定了一個黑暗森林法則,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談談這個話題。大劉在一次南國書香節大劉的講座後,我曾問過他這個問題:黑暗森林法則在小說中有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等作為理論支撐,很多讀者也就認定了這樣一個法則
  • 怎樣反駁《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
    大劉在成名作《三體》系列中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則,整套書也是圍繞著這個理論展開的。那麼真的是會這樣嗎?這兩個公理沒有錯,但是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不變,並不一定會讓其他文明的存在,構成對我們的競爭和威脅。就像在一座碩大的倉庫裡,不管是一隻老鼠,還是兩隻老鼠,它們都能吃一輩子。另外一隻老鼠的存在,對原有的老鼠並不構成威脅。雖然物質總量是不變的,但這個總量足夠大到不需要競爭。
  • 黑暗森林理論是真的嗎?把小說設定當真理的人很蠢!
    既然有人覺得整本《三體》的核心黑暗森林理論漏洞百出,那觸手君就來好好和大家一起來說道說道。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他。
  • 《三體》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嗎
    這兩條公理就和數學上的公理一樣,不證自明,接下來黑暗森林法則的所有推理都來自這兩條簡單的公理。我們先從第二條公理出發,宇宙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但生命以指數增長。什麼是指數增長?宇宙中有無數的文明,而第一公理告訴我們,文明首先要生存,如果不生存,那就沒有文明,黑暗森林法則由此誕生,請瞪大眼睛看下文。現在,我們做一個遊戲,假如宇宙中只有我和你兩個文明,我們相距二百光年,我知道你的存在,你不知道我的存在(反之亦然)。
  • 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黑暗森林法則到底靠不靠譜?
    作為中國目前知名度最高的科幻小說,《三體》的文學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科幻題材畢竟有別於其他小說,除了人物和情節之外,科學設定同樣非常重要。在《三體》中,最吸引人也是最重要的設定顯然就是黑暗森林假說。這條法則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們讀者對於它也是極度震撼。甚至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不自覺便會聯想到黑暗森林法則,繼而覺得毛骨悚然。那麼黑暗森林法則,它的真實性,或者說合理性又有多少呢?這也是讀者爭論最多的地方。贊同者將大劉視為天才,反對者則稱這條法則存在巨大的漏洞。我們不妨仔細審視一下黑暗森林法則,看它是否真的存在什麼漏洞。
  • 「黑暗森林法則」究竟是什麼?
    說到黑暗森林法則,一些國內的科幻迷們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即使不熟悉也肯定聽過,這是一個解釋宇宙現象的科幻理論。宇宙如此浩瀚,人類為何在發現外星文明上一直沒有進展?也沒有任何外星文明拜訪地球,要知道即使人類科技達不到,難道其他文明全部都達不到嗎?
  • 黑暗森林法則是何?它與費米悖論是如何解釋外星文明的?
    早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已經開始了對外星文明的探索,一些科學家迫切地想要知道,除了人類,宇宙中還有其他生命存在嗎?但也有一些科學家表示了反對,他們認為,如果外星人真能發現我們人類,那他們的文明程度必然要比我們高,我們如何能夠保證他們不會入侵地球呢?
  • 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
    01  中國著名科幻作家,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獲得者劉慈欣在他的著名科幻長篇小說《三體》裡說過這樣一段話: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其實,做人也一樣,一個人,如果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過多的暴露自己,那麼,自己也可能因此給自己招災惹禍。所以,在我們身邊,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這樣的人,是一個真正聰明的,厲害的人物啊。
  • 宇宙各文明都會遵循「黑暗森林法則」嗎?看看地球生物就知道答案
    引言:黑暗森林法則真實存在於宇宙內?宇宙文明都不約而同地遵循黑暗森林法則?以地球情況為參照,黑暗森林法則真實存在的可能性極小。看過《三體·黑暗森林》一書的朋友或會對書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印象深刻。在作品中,作者將「黑暗森林法則」描述為:宇宙好比是一座巨大的黑暗森林,這片森林內潛藏著無數生命與文明,每種文明都是高度警惕的持槍獵人,在黑暗的森林中謹慎前行。為什麼大家都不願與外界建立聯繫呢?這是因為大家默認,暴露之時便是滅亡之際,一旦暴露,便會受到其他文明的無情掠殺,暴露者的最終結果很可能是徹底消失在宇宙間。
  • 從《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看異質文化間互相理解是可能的嗎?
    在劉慈欣作品《三體》中,他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則,用於解釋宇宙間不同文明之間的相處規則。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大劉以一種深邃的人性洞察力提煉了這樣一個宇宙文明間的根本法則,但這個法則本身是和人類文明、文化所追求的目標不協調。
  • 貫穿《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揭露了宇宙文明進化的秘密
    在目前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人科幻小說那就是《三體》,這本書中講述了宇宙中的規則以及星際文明更替的定律,尤其是在《三體》三部曲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法則貫穿了這三部曲,那就是非常著名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講述了宇宙中的任何文明,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明的失敗之上的,在看似和平的宇宙中,隱藏在許多黑暗的鬥爭之中,宇宙就是森林,內部鬥爭時有發生。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黑暗森林法則,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是費米悖論的延伸。
  • 黑暗森林理論是正確的嗎,也對,也不對
    大劉在其巔峰之作三體三部曲中提出了宇宙文明法則和黑暗森林理論,這個理論和此後進一步的宇宙觀給全世界讀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但關於黑暗森林理論,還是有爭議,有人將其視作真理,反對人類的信息外洩以及與外星文明可能的交流,也有人認為黑暗森林理論只是小說家之言,不必太過當真,大劉也公開表明,這只是一種最糟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