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虹口區涼城新村的徐先生向記者反映,汶水東路從粵秀路至共和新路段雙向都沒有非機動車道,他從家往來軌交1號線汶水路站,只得繞路騎行。更讓人擔憂的是,這段路上機非混行情況比比皆是,很是危險。
非機動車道 突然「斷了頭」
記者騎著電瓶車從汶水東路廣粵路路口向西出發前往1號線汶水路站,出發後騎行約300米,至汶水東路959號門口時,非機動車道就突然匯入了汶水東路機動車右轉輔道,一時讓人進退兩難。
圖說:非機動車道「突然」匯入了汶水東路機動車右轉輔道 新民晚報記者 季晟禎 攝(下同)
記者注意到,不少騎車人為圖方便,會繼續沿汶水東路向西騎行,選擇與機動車搶道。據現場觀察,汶水東路自粵秀路至共和新路段雙向的確均未設置非機動車道。若要沿汶水東路騎行至位於共和新路的1號線汶水路站,只能從相鄰的江場路、平型關路繞行。
南北繞路 時間路程翻倍
根據徐先生的建議,記者分別嘗試從南、北兩片區域騎行路線。
圖說:記者北行騎車圖
若向北繞行,從汶水東路粵秀路右轉,向北騎行至江場路左轉,向西騎行至平型關路右轉,再次向北騎行至江場路左轉,然後向西騎行至共和新路左轉,最後向南騎行至汶水路地鐵站,全程約2.7公裡,耗時約13分鐘。
圖說:記者南行騎車圖
返程時由南繞行,沿共和新路向南騎行至永和東路左轉,接著向東騎行至平型關路左轉,向北穿越汶水東路後繼續往北騎行至江場路右轉,再向東騎行至粵秀路右轉,最終向南騎行至汶水東路左轉,駛上非機動車道。這種繞行方案路程同樣接近3公裡,耗時約15分鐘。
圖說:理論最短路線圖
而從粵秀路至1號線汶水路站,若沿汶水東路一直騎行,路程「縮水」至1.3公裡,耗時僅6分鐘。在汶水路共和新路口,雖設有醒目的非機動車禁行標誌,但是仍阻擋不了眾多騎車人冒險闖入機動車道,在滾滾車流中左衝右突。
圖說:在汶水東路共和西路路口,短短幾分鐘內,數人騎車闖入禁行區域
冒險往前衝 用生命在騎行
一些市民表示,因為對道路情況不熟悉,才會貿然闖進「禁區」。還有的市民直言,為圖方便節省時間,只能懷著僥倖心理與機動車「混戰」。不少市民提出:汶水東路上方就是中環高架路,而在中環建成後,部分地面道路初期確實沒有設置非機動車道。但在後期,為方便出行,部分道路增設了非機動車道。例如,在軍工路周家嘴路向北的路段,之前也屬於非機動車禁行區域,後來相關部門利用人行道,闢出了一條非機動車道,這樣不僅消除了機非混行的安全隱患,同時也完善了慢行交通系統。 為此,他們呼籲:相關部門能否借鑑成功經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該路段增設非機動車道,以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新民晚報記者 季晟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