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田鎮有一個人「繞地球跑了幾十個圈」,不是騎著馬(視頻)

2021-01-07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鋒 實習生 劉蘭)清晨六點半,黃承德吃過妻子準備的一大碗馬田米粉,像往常一樣騎著摩託車到「762軌」專線機務段車庫上班,這裡停著4臺380馬力內燃機車,黃承德是這些火車頭的駕駛員,也叫「762軌」火車司機。

「762軌」專線是郴州市永興縣馬田鎮運煤專線,主幹線總共11.5公裡。記者問「你這麼多年知道自己開了多少裡程嗎」,他黝黑的臉龐上是靦腆又自豪的笑,眼睛放光,說,「我開過的裡程應該可以繞地球好多圈了」。火車上長長的汽笛聲已經陪他走過了32個年頭,這是他第36135次往返,沒有厭煩,不知疲倦。他說,這是他的工作。

馬田煤礦始建於1953年,後經改制、重組,成立馬田礦業有限公司,隸屬湖南省煤業集團。「762軌」鐵路由其子公司供銷公司於1962年修建,自運行以來一直是馬田鎮煤炭運輸的主動脈,並通過馬田墟貨運火車站與京廣線相連,近60年來向外輸送煤炭超千萬噸。煤炭產業的發展帶動了馬田經濟,也改變了許許多多馬田人乃至周邊鄉鎮居民的生活。

自有印象起,黃承德就和父母在礦區生活,處處都是與煤礦有關的人和事。艱苦奮鬥的年歲裡,一家人擠在二三十平米的礦區宿舍,父親下井挖煤十幾年,每天早出晚歸,回家時全身上下只有眼球和牙齒是白的,鎮上的人都叫這些下井回來的人「煤黑子」。他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用從礦區拎回來的煤渣燒上一大桶熱水,拼命搓洗身上的煤灰和汗水,直到能看出本來的膚色。

1983年,18歲的黃承德子承父業開始在礦區工作,負責礦井挖掘加固,與父親一起在黑暗中挖掘,黃承德成了「礦二代」。四年後,父親因為身體原因不再下井,調至通風科。黃承德也換崗,成為「762軌」火車司機。這是個在礦區令人羨慕的工種之一,因為乾淨!

成為火車司機後,黃承德駕駛的運輸火車頭從28噸蒸汽機車更新換代為380馬力內燃機車,經年累月使用過的車廂煤灰和汙漬遍布,烏漆鋥亮得泛著光。密密麻麻的儀錶盤、按鈕、開關,黃承德都爛熟於心,30多年經驗讓他對任何情況駕輕就熟。而「安全」是刻在這個沉默內斂的男人心中最高的標尺。

他說,「安全是天」這個可不僅僅是口號,更是礦區所有工人的最高準則。11.5公裡的路程,黃承德要開一個小時,比普通自行車還慢,放學後經常有騎著單車的少年比賽超過這慢悠悠的火車,像風一樣。黃承德連這是誰家的孩子都知道,每天上下班的樂趣之一就是和每個過往的工人、行人打打招呼,久而久之,全鎮的人基本都認識了。

在礦區工作的36年,黃承德與做鐵路養護工人的妻子相識在礦區,然後結婚生子。如今孩子也已長大,只是沒有像父輩一樣留在馬田煤礦,而是在長沙工作。偶爾,黃承德也會在火車停靠站點時發會呆,看著車窗外的村莊、農田,在數十年習以為常的風景中若有所思,若有所失。

在黃承德所在的機運隊副隊長李滿榮的記憶中,上世紀60年代,馬田煤礦在他們父輩手中年產量曾突破過80萬噸,至他們手上最高年產量是68萬噸。現在年產量則穩定在30萬噸,黃承德平均每天只需要往返3趟,每趟運輸煤礦150噸左右。而在鼎盛時期,他一天要跑五六個來回。

馬田礦業後勤部經理李志軍回憶道,1991年,他剛參加下井工作時,馬田煤礦有6000多職工,加上職工家屬近30000人。當時與「762軌」鐵路並行的馬復公路旁一條小巷,早上擠擠挨挨擺攤的菜農們可以排出五六百米的長龍陣,沸反盈天,喧鬧繁華得像個小城市。而今隨著馬田鎮內煤炭資源瀕臨枯竭,只剩下2000人左右,多數下崗和退休工人住進了附近的安置區。

作為一個煤炭資源型鄉鎮,馬田的轉型之路迫在眉睫。根據推動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等政策要求,馬田鎮對320家小煤礦實行關閉整合淘汰方針,現在只保留上橋村礦和梓木村煤礦2個產量、效益較好的煤礦。生態環境也得以改善。對此,馬田鎮黨委書記李國斌感觸頗深。

李國斌是土生土長的馬田人,家鄉三十多年的變化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李國斌平常喜歡拍照,調研走訪都不忘用手機記錄一下。多次來到馬田煤礦的他每次都要找一兩個新角度拍幾張照。掠過空曠田野的風格外大,吹得大片荒草起伏,落日的光輝勾勒出萬物輪廓,在朦朧裡像回到了舊時電影。「這裡風景美,只要角度好一點,手機也能拍出大片」,李國斌說,言語之間對這片土地的熟稔與熱愛滿溢出來。在他的相冊裡有大量騎著單車穿越鐵軌的少年,藍天白雲下運煤的綠皮小火車,裝卸煤炭的工人,生活在礦區周圍的村民們……如此種種像是讓他回到了和小夥伴一起撿鋼珠、翻鐵路的兒時。

家鄉的這片沃土在這個年輕的鎮黨委書記看來有風險也有機遇。煤炭產業的發展雖然帶來了繁榮興盛,卻也埋下了隱患。生態成為馬田的發展短板之一,他說:「只有治理好生態環境、人居環境,才能建設好生態馬田,助力發展。」

「762軌」鐵路南與107國道、京廣鐵路馬田圩站毗鄰,北穿京珠高速公路,再加上大面積廠房,優越的交通區位讓逐漸荒廢的煤礦產區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李國斌想藉此打造環境美、產業旺、旅遊興、設施全的縣域次中心,他肯定地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馬田的發展要切實保護好青山綠水,讓每一寸土地都生長出綠色和效益。」

馬田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69歲「硬核」老人繞跑地球一圈!
    海滄「最硬核」老人 ——69周歲的林致平 耗時7年10個月跑完40075.7km 整整繞地球一圈!至此,海滄長跑協會會長林致平也完成了繞跑地球第一圈40075.7公裡的目標!!
  • 斷臂跑神:要繞地球跑一圈,已經完成3萬6千公裡?
    今天,有跑步愛好者微博爆料:這位跑步大神,出生在夏威夷的Jason,他要繞地球跑一圈,已經跑了3萬6千公裡,還差4000公裡。
  • 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1年,那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需要幾年?
    地球繞太陽一周需要1年已經成為常識,就連小學生都知道這樣的知識,不過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的時候,太陽攜帶著八大行星在也圍繞它的上一級天體銀河系旋轉,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1年,那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需要幾年呢?
  • 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少公裡?
    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少公裡?在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它們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所花費的時間是不同的。像太陽系最外側的行星海王星繞日一周需要164.79個地球年;而最內側的行星水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只需要大約88天的時間。
  • 地球自轉一圈不是24小時,一年不是繞太陽一圈,到底怎麼回事?
    小夥伴們都有這樣一個常識,地球自轉一圈是24小時,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圈是一年,如果有人現在告訴你並不是這樣的,你肯定會認為這個人是個槓精。但是真實的情況是,這個人說得對,我完全同意這個人的說法!>我們曆法上的一年其實也不是地球繞了太陽轉了360°,而是它只轉了359.986°,不夠一圈。
  • 地球自轉一圈不是24小時,一年不是繞太陽一圈,到底怎麼回事?
    小夥伴們都有這樣一個常識,地球自轉一圈是24小時,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圈是一年,如果有人現在告訴你並不是這樣的,你肯定會認為這個人是個槓精。 但是真實的情況是,這個人說得對,我完全同意這個人的說法!
  • 星太奇:古老師不是笑點太高,只是「反射弧」可繞地球一圈!
    星太奇:古老師不是笑點太高,只是「反射弧」可繞地球一圈!上回說到星太奇等人在學校講鬼故事被古老師抓包,還要被罰跑操場100圈和請家長,唯一可以逃避懲罰的方法就是用一個笑話逗樂古老師,結果奮豆和小桂子都失敗了,事到如今只能由星太奇出場瞭然而星太奇的笑話結果還是只能逗樂自己
  • 笑話段子:有個秀才想買一匹馬,騎著進京趕考
    1、宿舍有一個奇葩,白天睡覺,晚上不睡覺老是發出奇怪的聲音,很多次半夜被他給吵醒。心裡特不爽,於是我和一個舍友把校長的車玻璃砸了。回宿舍那奇葩在睡覺就用他手機給校長發簡訊:''這次是給你個教訓。''4、有個秀才想買一匹馬,騎著進京趕考。來到集市,一個馬主迎上前說:「相公,我這匹馬是千裡駒,一口氣能跑千裡。」秀才一聽,便對馬主說:「京城離此九百裡,你的馬一口氣卻跑千裡,那一百裡路難道讓我走回來嗎?」5、到一家盲人按摩店,進入以後,一位戴墨鏡的盲人接待我,我問:「你真的是盲人嗎?」 按摩師:「當然了大哥!
  • 宇宙最大恆星可容納50億個太陽?科學家:光繞一圈都要7個小時
    目前地球的總人口已經達到75億,面對眾多的人口,經常有人喊出地球人口大爆炸的口號,宣稱地球已經裝不下那麼多人了,地球已經到人口承載極限了,如果從生態方面去看,75億人口對於地球來說確實壓力不小,但是如果從空間角度去看的話,地球其實遠遠達不到飽和的程度,因為科學家計算過,按照一個人佔據
  • 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遠?看了之後別感嘆人生!
    地球圍繞太陽轉,這是眾所周知的,每圍繞太陽轉一圈就是一年,那麼在這一年中,地球一共跑了多遠呢?
  • 每年開車"繞地球1圈" 濟南這位老司機堅持了26年
      他每年開車「繞1圈地球」,堅持了26年,這是個啥牛人?本期「濟南凡人說」,記者帶您走近一位傳奇「老司機」——濟南公交一分公司3路線駕駛員管力峰。今年48歲的老管,累計為市民駕駛公交裡程超過10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跑了26圈。   濟南公交一分公司3路線駕駛員管力峰。
  • 為什麼在跑馬拉松的圈子裡有一句話是「半馬不是馬」?
    特別是一些沒有經過全馬系統訓練的,或者沒有怎麼跑過全馬的小白來講,他們不懂得體力分配,往往前半程就把體力耗盡了,後半程就只能勉強維持了。 對於馬拉松的跑者而言,能夠挑戰完成一次馬拉松便是某一階段的終極目標,半馬很多時候只是一個過渡,也是我們衡定自己跑步能力的一個尺標
  • 月球每月繞地球一圈,為何月食和日食不是每月都有?
    月食發生的時候,月亮從太陽、地球的後面經過,進入了地球在太空中投下的陰影中,就形成了月食。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5時48分46秒,這個過程非常緩慢。而月球繞地球運動一圈的周期非常短只需要29.5天的時間,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月球總是會從太陽和地球的中間經過,或者是從太陽、地球的另一側經過。
  • 月球每月繞地球一圈,為何月食和日食不是每月都有?
    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5時48分46秒,這個過程非常緩慢。而月球繞地球運動一圈的周期非常短只需要29.5天的時間,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月球總是會從太陽和地球的中間經過,或者是從太陽、地球的另一側經過。
  • 喜茶們火了,香飄飄還能繞地球幾圈?
    一年賣出十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三圈,中國銷售量最高的奶茶,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挑戰者,面對市場上眼花繚亂的奶茶種類,它越來越乏力。 當「新中式茶飲」成為茶飲賽道的主旋律,香飄飄的「品牌故事」如何繼續?
  • 致敬 江蘇男子12年跑步4萬多公裡 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
    9月27日,是傳統佳節中秋節,可對於鹽城濱海籍青年李衛民來說,是一個特別難忘而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據了解,此次比賽共有來自世界各地131個國家的44225名選手參加。從零下20度的吉林到北京、到廈門、再到清邁,過去的12年裡,今年42歲,身高1.74米,體重66公斤的李衛民參加了50多場馬拉松比賽,共跑了4萬多公裡,路程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圈多。
  • 69歲爺爺,7年多跑步4萬公裡,繞地球1圈!爺爺是真的牛!
    和《愛跑步的男人最有魅力!》,分享跑步相關內容。今天跑步女神小編分享: 69歲林老,7年多跑步4萬公裡,整整繞地球一圈!跑友們都給他點讚! 2020年7月,對喜歡跑步的林致平大哥而言,特別有意義,因為林大哥的小目標"完成繞跑地球第一圈!」成功實現啦!耗時7年10個月!
  • 跑5.5年等於繞地球一圈?20條跑步冷知識,知道一半算我輸!
    一起來看看咚妞搜集到的有趣知識點吧,下次就可以拿去跟跑友吹牛用了哈哈哈哈哈 ~ 16:穿紅色衣服的跑者更容易獲得好成績。
  • 月球繞地球一圈是一月,地球繞太陽是一年,那太陽繞銀河系呢?
    文/瑤堇雲詩月球繞地球一圈是一月,地球繞太陽是一年,那太陽繞銀河系呢?人類的科技最近的發展起來,從還不知道人類生存的地方叫地球,現在是已經能夠進入到太空進行的研究,而且對周圍的一些星球都進行了探測,就像人類看到的那些照片一樣,如果不是通過那些探測器的拍攝,恐怕是除了天文學家之外,很少有人能夠見識到地球外面的世界啊。
  • 鹿晗運動季成果報告:步數可繞地球4.25圈(圖)
    大家的第一步邁得也是很不錯,截止7月22日,總步數達3.4億,共17萬公裡,可繞地球4.25圈,真的是real厲害!鹿晗也在跟著大家一起進步哦,愛心手勢伏地挺身有沒有驚豔到你呢?第二周「追星鹿」再次上線,ICC賽場播放鹿晗的《超級冠軍》,粉絲能做成這樣也真是沒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