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2億光年外的星系中,發現最年輕恆星複合體,才200萬歲!
天文學家對巨型螺旋星系UGC 11973中的年輕恆星複合體進行了光度和光譜觀測,這一觀測結果,為了解這些恆星複合體的性質提供了重要見解,其研究發表在《arxiv》期刊上。UGC 11973距離地球約1.92億光年,是一個半徑約為228000光年的螺旋星系,恆星總質量約為940億太陽質量,絕對星等為-22.0。
-
在5500光年外的星系團中,發現441顆恆星,平均年齡80萬歲
這項研究發表在《arXiv》上,揭示了對這個研究較少的星系團本質有了更深入了解,並確定了它的數百個潛在成員。存在於巨型分子雲複合體中的豐富星團,可能對更好地理解恆星演化過程非常重要,這些星團由巨型OB星主導,容納著數千顆恆星。
-
在5500光年外的星系團中,發現441顆恆星,平均年齡80萬歲!
存在於巨型分子雲複合體中的豐富星團,可能對更好地理解恆星演化過程非常重要,這些星團由巨型OB星主導,容納著數千顆恆星。位於距地球約5500光年的IRAS 09002-473號星系團,就是這樣一個處於早期演化階段的富饒星團。觀測表明,它是一個年輕的星團。現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Konstantin Getman領導一組天文學家分析了IRAS 09002-473Chandra觀測以及光學和紅外測量的數據。
-
科學家發現134億光年外的最古老星系,卻可能沒有生命存在!
目前北京大學的天文團隊確認了134億光年外的GNz11星系可能是最古老的星系,這也是人類發現距離最遙遠的星系,GNz11星系大約是宇宙大爆發4億年後就誕生出來了,天文學家們研究了GNz11星系的紅移才最終確認了這個星系的距離,它發出的暗紅色光芒在空間中穿越了134億光年的距離才到達地球上。
-
10億光年的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
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是一個容納本超星系團的超星系團或大尺度纖維狀結構。1987年,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學院的天文學家布倫特·塔利確認了這個複合體。估計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的尺度大約是10億光年長,1億5千萬光年寬。它是已知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結構,但不及史隆長城(13億7千萬光年)、克勞斯-坎普薩諾超大類星體群(20億光年)、U1.11LQG (25億光年)、Huge-LQG(40億光年)和武仙-北冕座長城(100億光年)長。
-
108億光年外,哈勃發現星系「大戰」的遺蹟,一星系被打出巨洞
本文所講的正是這其中之一,即:在108億光年外,哈勃發現星系「大戰」的遺蹟,一星系被打出巨洞哈勃的觀測數據顯示,「R5519」星系距離我們大約有108億光年,這是一個比我們銀河系小得多的星系,其直徑約為4.2萬光年,而引人注目的是,在結合了夏威夷WM凱克天文臺收集的光譜數據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後,天文學家發現「R5519」星系的恆星絕大部分都分布在外圍區域,而在它的中心區域卻是一個直徑約為1.7萬光年的巨洞,在這裡幾乎沒有什麼恆星,整個星系呈現出非常罕見的「甜甜圈」形狀。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大恆星,體積是太陽50億倍,地球連塵埃都不如
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人類眼裡已經很大的太陽在宇宙最大的天體面前不值得一提,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一顆迄今為止最大的天體,同時它也是宇宙中最大的恆星,這顆恆星就是盾牌座UY,盾牌座UY有多大呢?盾牌座UY、大犬座VY和太陽大小對比它的直徑為24億公裡,周長為接近75億公裡,以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最高速度為70萬公裡每小時),圍繞盾牌座UY一周需要整整1年多時間,即使以光速圍繞盾牌座UY一周也需要7個多小時,是太陽發出的光到地球所需要時間(8分多鐘)的50多倍,而盾牌座UY的體積更是大得驚人,它的體積是太陽的50多億倍,地球的2億億倍,名副其實的宇宙第一大恆星
-
宇宙中最大的天體被發現,直徑達到23億公裡,可以裝下50億個太陽
太陽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因此太陽才是真正的巨無霸天體。不過正所謂「天外有天」,如果把太陽放在整個宇宙中,你就會發現相對於人類來說大到難以想像的太陽竟然如此渺小,它渺小到什麼程度呢?拉凱尼亞超星系團而星系團的上一級結構為超星系團,超星系團就是由星系團組成的星系大集群,最基本單位是星系團,目前宇宙中最大的超星系團是一個叫拉凱尼亞的超星系團,它的直徑高達5.2億光年,在這個超星系團裡面含有1000個星系團,按照一個星系團包含100個星系計算,拉凱尼亞的超星系團至少含有100000
-
99億光年外,一個黑洞噴發的氣體,在100萬光年外形成了4顆恆星
不過,最新的一項研究卻發現了一個出乎意料的事實:99億光年外,一個星系中心的黑洞噴發的氣體,在距離黑洞100萬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間,形成了4顆巨大的恆星!Gilli)主持的,該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黑洞,該黑洞噴發的物質導致在100萬光年外的多個星系中形成了4顆新的恆星。
-
宇宙中發現最大結構,直徑可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文/仗劍走天涯 宇宙中發現最大結構,直徑可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在人類看來,地球非常的龐大,但其實這都是相對概念在做鬼,如果和宇宙太空相比,那麼其實地球是非常渺小的。進入到21世紀以來,人類開始了對於地外文明、地外星球和宇宙浩瀚的探索。
-
在59億光年外,鳳凰星系團中心:發現氣體冷卻和黑洞噴流共存
important}天文學家探測到位於鳳凰星系團中心的星系中有一個黑洞噴出熱氣射流,該星系團位於59億光年外的鳳凰座,這對於理解星系團中的星系、氣體和黑洞的共同演化是一個重要的發現然而,冷卻的氣體和恆星通常不會在附近星系團的中心觀察到,這表明一定有某種機制加熱了星系團內的氣體,阻止了恆星的形成。熱源的一個潛在候選者是中央(中心)星系中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加速的高速氣體射流。鳳凰星系團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它確實顯示出中央星系周圍有緻密的冷卻氣體和大質量恆星形成的跡象。
-
為什麼哈勃能看到100億光年外的星系,但卻看不清冥王星?
哈勃觀測到了宇宙「邊緣」的星系,那些遙遠星系發出的光到達地球時已經非常微弱,亮度只有人眼所能看到的100億分之一。哈勃發現的最遠星系是134億光年外的GN-z11(目前固有距離320億光年),這幾乎是哈勃所能觀測到的最遠極限,也接近了所能觀測到的宇宙極限。
-
螺旋星系鼻祖在120億光年外被發現:中心隆起暗示已被黑洞佔領
編者按:SPT0418-47星系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螺旋星系之一,形成時間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後3.8億至4億年之間,堪稱螺旋星系的鼻祖,與我們的距離超過120億光年。深入觀測SPT0418-47星系存在中心隆起,暗示其中心已經被黑洞佔領。
-
在59億光年外,鳳凰星系團的中心:發現氣體冷卻和黑洞噴流共存!
天文學家探測到位於鳳凰星系團中心的星系中有一個黑洞噴出熱氣射流,該星系團位於59億光年外的鳳凰座,這對於理解星系團中的星系、氣體和黑洞的共同演化是一個重要的發現。星系在空間中並不是隨機分布的,通過相互引力,星系聚集在一起形成被稱為星系團的集合,星系之間的空間並不完全是空的。
-
108億光年外,一星系被「轟」出巨洞,疑似星際大戰遺蹟
導語:108億光年外,一星系被「轟」出巨洞,疑似星際大戰遺蹟!今天小編和大家來了解的就是關於哈勃發現的星系大戰的遺蹟,據說這個遺蹟在108億光年外,那麼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並且通過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個星系的恆星大部分都是停留在外圍區,而中心卻是一個巨大的洞。這個巨洞的直徑大概有1.7萬光年,裡面基本上沒有恆星,整個狀態分布和其他的恆星是完全相反的。
-
宇宙中最炫麗的五個星系,你認為哪個星系才是最漂亮的?
人類發明望遠鏡以來就發現宇宙極其浩瀚無垠,在920億光年的直徑範圍裡其中包含的星係數量甚至比地球上的沙子還要多,人們曾經驚嘆銀河系的美麗,然而從後來觀察到的星系中有許多星系也有著極其炫麗的外觀,下面就是人們認為所有發現的星系中最漂亮的五個星系。
-
宇宙中發現最大結構:直徑可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進入到21世紀以來,人類開始了對於地外文明、地外星球和宇宙浩瀚的探索。最終卻更發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如果人類身處的地球和太空相比都是這麼的渺小,那麼在宇宙太空當中,到底有什麼樣的事物才算是偉岸呢!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了宇宙最大結構,直徑可以達到100億光年,甚至銀河系和他相比連塵埃都算不上。
-
在52.5億光年外,發現一個在黑洞「吞噬」過程中倖存的星系!
黑洞被認為吞噬了太多的周圍物質,以至於它們終結了宿主星系的生命。在這個過程中,黑洞創造了一種被稱為類星體的高能量天體,此前人們認為類星體可以阻止恆星的誕生。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能夠在類星體「貪婪」吞噬力量中倖存下來的星系:倖存原因是持續誕生新的恆星(每年大約有100顆太陽大小的恆星)。
-
在52.5億光年外,發現一個在黑洞「吞噬」過程中倖存的星系
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能夠在類星體「貪婪」吞噬力量中倖存下來的星系:倖存原因是持續誕生新的恆星(每年大約有100顆太陽大小的恆星)。紅外天文平流層天文臺(SOFIA)的這一發現可以解釋,儘管宇宙由不再形成恆星的星系主導,星系也變得如此龐大。
-
迷失在1.5億光年的空洞之中!宇宙最孤獨星系了解一下
NGC 6503距離我們約1800萬光年,和銀河系一樣也是旋渦星系,但尺寸要小得多,直徑僅30000光年。下圖為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NGC 6503,紅色的塵埃氣體雲和藍色的恆星形成區散落在星系旋臂上,看上去異常壯美。不過,比起NGC 6503美豔的外觀,更引人注目的是它所處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