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打鬼》——香港武俠片的借屍還魂

2021-01-11 影文齋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殭屍片橫空出世,成為港片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當時的殭屍片火到那種程度呢?有傳聞道:當時在香港的山頭上,蹦蹦跳跳的全是拍戲的殭屍大軍。作為一個獨特的片種,殭屍片橫跨動作,喜劇,恐怖,驚悚的領域,在當時飽受廣羅大眾的熱愛。為什麼大家愛殭屍片?殭屍片的獨特之處在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鬼打鬼》這部經典電影的角度,扒一扒當年殭屍片的輝煌。

本土化的恐怖元素

在《鬼打鬼》中,都在故事基礎上加入了大量本土的恐怖元素,例如民間傳說,小說,鄉野傳聞,民間恐怖故事等。這樣的恐怖元素自帶IP,具有大量的群眾基礎——誰小時候沒聽過來自父母的志怪故事,沒聽過來自坊間的恐怖傳聞?而電影需要做的就是將觀眾心中對於恐怖的模糊印象具象化,呈現在熒幕上。這是繼中國功夫後,又一中國傳統元素被引入電影。

茅山術施法

《鬼打鬼》的故事核心是姦夫老爺意圖除掉姦婦的丈夫。在這樣一場追殺戲中,除了傳統的買通官府追蹤,還引入了茅山術中的害人方式。神怪元素的引入增強了電影的靈異氛圍。

鏡中鬼

作為試水的片子,《鬼打鬼》在影片開始加入了全世界人民都耳熟能詳的鏡子靈異元素,在影片中的體現則是鏡子中的鬼怪,在影片開始就勾起觀眾的興趣,並且交代了故事的世界基礎:有鬼,真的。

鏡子中出現女鬼

茅山術的引入

影片中衝突的直接體現在於茅山師兄弟之間的對手戲:師兄收人錢財用茅山術殺人,師弟本著「茅山術是救人」的原則幫扶主角逃脫師兄的陷害。茅山術的引入,讓對功夫片早已審美疲勞的觀眾找到了新的興奮點,也讓傳統武術多了借力點,有更多元化的表現方式。

師兄與師弟因理念不同發生衝突

傳統殭屍的首次出現

借使茅山術,師兄復活了祠堂中的殭屍對付主角。殭屍作為最為具象化的恐怖點吸引了觀眾的注意,而恐怖的外表也增添了電影恐怖的氛圍,使人又害怕又想看。主角與殭屍的鬥智鬥勇是影片的第一個高潮戲,影片借用小說與傳聞中的細節,為殭屍的粉墨登場增添了神秘性。

「一更時分沒有什麼。」

「一敲二更,你就爬上正梁,無論發生什麼事,你都不要出聲。」

二更時殭屍可以俯身探底

「三更會很靜,一到四更,你就躺在棺材下面。」

四更時殭屍可以上梁

「五更天都亮啦,天亮就沒事了。」

而殭屍出場的裝束,也統領從此之後所以殭屍片的標準——清朝官服。清朝官服的莊重與嚴肅,配合殭屍僵直生硬的特性,產生了奇妙的反應,增添了恐怖性。而殭屍五感不靈,體不能曲的特點,又增添了喜劇性。兩者疊加,讓人慾罷不能。

傳統功夫的創新表達

在《鬼打鬼》之前武打片紅極香港,而《鬼打鬼》作為以武打為核心的恐怖片,動作設計不可謂不精妙。

在《鬼打鬼》中,最讓人害怕又最讓人想笑的情節莫過於主角張大膽與殭屍的打鬥,由洪金寶飾演的張大膽不僅武術功底了得,還天生長著一張喜劇臉。而殭屍的動作僵硬,打起拳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卻又讓人忍不住發笑。而武術指導為殭屍設計的動作十分貼切殭屍的特點:動作僵硬,怪力亂神。所以在影片中呈現的武打效果極具真實感,無論是從藝術表現還是專業武術的角度來看,都讓人嘆為觀止。

殭屍會武打,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在最後一幕請神打架,無論是孫悟空的抓耳撓腮,還是紅孩兒的執槍昂首,動作指導為每個神仙設計的動作都極其符合神仙的性格特點,讓觀眾一看就知道:「就是這個神仙。」導演為武術披上神話的外衣,在短短的幾分鐘打戲中故意而不刻意地切換打鬥風格,可以說是極具創造力。

孫悟空上身
紅孩兒上身

《鬼打鬼》在播出之後就引起了極具的轟動,武俠,恐怖,喜劇等多樣元素的富集讓這部電影成為了1980年年度票房總冠軍,為殭屍片的井噴打下群眾基礎。而造就香港近十年,100多部電影的殭屍狂潮的,除了它,還有無人不知的經典——《殭屍先生》

下一期,我們就來聊聊《殭屍先生》這部僅有96分鐘的電影,為殭屍片的爆發奠定了怎樣的基礎,開啟了巨大的殭屍片時代。如果你期待接下來的內容,還請支持並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香港殭屍片鼻祖《鬼打鬼》你所不知道的幕後冷知識和第二結局
    鬼打鬼修復版海報提到香港殭屍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殭屍道長林正英,但是不得不提的是香港殭屍片的興起,一個人功不可沒,那就是洪金寶。殭屍先生林正英,香港殭屍片1980年,洪金寶在嘉禾的支持下,創立「寶禾電影公司」,是往後五、六年間,嘉禾最重要的電影公司,而「寶禾」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這部開靈幻功夫喜劇先河的《鬼打鬼》,《鬼打鬼》又啟發了後續如《人嚇人》、《人嚇鬼》和《殭屍先生》等大賣特賣的同類作品,使得靈幻功夫喜劇成為香港電影中頗為人津津樂道的類型。
  • 香港電影最輝煌時期的女神,唯獨她沒有武俠片代表作
    香港的女兒——梅豔芳武俠片代表作:1993年《新仙鶴神針》在香港眾多藝人當中,梅豔芳的名字是最能引發人們不同感慨的一個,這不僅是因為她獨步歌壇影界的藝術成就,更在於她集浮華與悲涼於一生的人生傳奇和獨具氣質的人格魅力。梅豔芳一生坎坷,從遭受欺凌的底層歌女到備受尊重的一代歌后,憑藉不懈奮鬥取得了巨大成功,宛如香港那座城市變遷的縮影。
  • 香港殭屍片為什麼如此經典
    ,是如何的演變,融合,形成了一套香港獨有的電影類型,又是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開始逐漸走向落寞,成為網絡「大電影」的取材聖地。,導致香港殭屍電影的類型成長進程一度中斷。建國以後,香港迎來了一波武俠電影的浪潮,僅1949年至1959年這十年時間就拍攝了297部武俠電影,在這樣的背景,殭屍電影以武俠,功夫片的形式開始「借屍還魂」,1974年,香港邵氏公司和英國鹹馬公司合作拍攝的一部《七金屍》就是典型披著「殭屍「外衣的功夫片;在同一時期,功夫片開始加入一些喜劇元素,比如李小龍的《猛龍過江》中,就有因為語言交流的不通而鬧出的一系列笑話
  • 內地首部3D武俠片:《少林寺》牧羊女主演,李連杰的大師兄也在
    《俠女十三妹》是一部1980年代罕見的中日合拍的商業片,也是內地第一部3D武俠片,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日本公司聯合攝製的。影片由中國導演楊啟天、日本導演村川透聯合執導,於1986年上映。本片前後歷時2年,投資幾百萬人民幣。
  • 林青霞鞏俐張敏三大美女打造最養眼武俠片,比武功更拼顏值
    【集齊林青霞鞏俐張敏三大美女,《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成最浪漫柔美武俠片】1993年是香港武俠電影年,全年全港出品的武俠電影超過50部,佔到了當年上映的全部電影數量的五分之一強。到了1993年正式爆發,並不會武功的張國榮梁家輝梁朝偉等演技明星都紛紛主演武俠片,同樣,林青霞梅豔芳關之琳張敏王祖賢邱淑貞等美女明星也紛紛變身女俠上陣。趕上了這波武俠片熱潮,多少也能添一分光彩,分一分收成;而因為演員檔期等各種原因,錯過這個年份,只能排到1994年,結果卻大不相同。
  • 借屍還魂?人格分裂?人是不是真的有三魂七魄
    倘若這個時候有魂魄進入剛離魂的身體裡,便可借屍還魂。借屍還魂又叫借屍還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出名的借屍還魂事件源於八仙之一的鐵拐李得道成仙的傳說。傳聞鐵拐李本名李玄,離魂潮山,命徒弟守在肉身前,可徒弟守了六天便焚屍回家奔喪,使其身體被毀。無奈之下,只能借一跛腳屍首還魂。此外,在我國古代,歷朝歷代都不乏借屍還魂的傳說。
  • 中國十大未解之謎——朱秀華借屍還魂
    上期講到十大未解之謎位列首位的,雙魚玉佩事件,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同樣被列為中國十大未解之謎的,朱秀華借屍還魂的故事。看到標題,相信很多人都有所熟悉,因為這件事,在當年可謂是驚動了大半個中國,一時間眾說紛紜,玄而又玄,更是與離奇的靈異事件掛鈎,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朱秀華借屍還魂的故事,到底有何詭異之處。
  • 朱秀華借屍還魂並非個例 但這事有科學依據嗎?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卻是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1949年,臺灣吳秋先生突然發現自己的太太林罔腰不省人事,莫名死去。然而在出殯當天,林罔腰突然復活,但口中卻宣稱自己是朱秀華。朱秀華自稱自己當年在金門被海盜殺死,如今借屍復活。仔細想想,這事簡直是最好的傳奇小說,海島、借屍、復活!一路下來簡直比好萊塢大片還刺激。
  • 上映6天被下架,胡金銓最後一部武俠片,卻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邵氏三大導演之一的胡金銓,擅長拍攝意境高遠的唯美武俠片。他的作品大多藝術價值極高,他也有著極為「自我」的追求。只是這類風格作品並不受當時的觀眾所喜好,上映後十有八九票房慘敗,其導演生涯也充滿了悲劇色彩。
  • 臺灣三大真實靈異事件 朱秀華借屍還魂轟動全球
    臺灣真實靈異事件,雖然臺灣地方並不大,不過在臺灣真實靈異事件還真不少,包括震驚全國的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還有臺灣最有名的鬼屋太白樓等等,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幾個最恐怖的臺灣真實靈異事件吧。
  • 震驚世界的《朱秀華借屍還魂案》揭秘——六道輪迴真實存在!
    震驚世界的《朱秀華借屍還魂案》揭秘——六道輪迴真實存在!佛法之真諦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萬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講真,講實,講宇宙萬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驚世新聞:震驚世界的《朱秀華借屍還魂案》時隔四十多年,年近九十歲的朱秀華已然健在。這是一個千真萬確的真實事件!
  • 《新仙鶴神針》:儘管被改得面目全非,仍舊令現今武俠片望塵莫及
    只不過,儘管被改得面目全非,《新仙鶴神針》仍舊令現如今的武俠片望塵莫及。現如今的武俠片已經很少了,能被觀眾記住名字的更是寥寥無幾,能稱之為經典的就一部也無了。也許再過幾年,武俠片不說靈魂,連形式都要被年輕觀眾們忘記了。而對於稍稍有些年紀的觀眾來說,武俠片的記憶也將越來越淡,到最後可能只剩下八、九十年代港產武俠片中的幾部代表作品,比如這一部《新仙鶴神針》。
  • 10部經典香港殭屍片盤點,再難延續的時代烙印
    提起香港電影,很多都是想到警匪片、喜劇片、武俠片,然而有一個獨特的類型片卻在香港80、90年代突然興起,那就是殭屍片。提起殭屍片,則不得不提起殭屍片的代表人物,林正英。那個手持桃木劍、身穿道袍,一身正氣的茅山道士形象。自英叔走後,殭屍片也逐漸沒落,至今已鮮有佳作問世。
  • 香港四大才子倪匡,率性而為自由灑脫,卻曾逃亡2000裡
    如今「香港四大才子」已經仙逝兩位,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說起倪匡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熟悉,但如果說起他的作品恐怕很多人都耳熟能詳,衛斯理、原振俠、六指琴魔等著名角色都出自他的筆下。他早年間寫武俠小說,和金庸、古龍是至交好友,而他最出名的還是科幻小說,開創了香港電影的一代神話。
  • 60年前的朱秀華事件:「借屍還魂」變17歲少女?大膽推測真相
    《拾遺怪談》系列專欄第004篇:借屍還魂歷史九點半 | 文60年前的臺灣雲林縣麥寮鄉,發生了一樁令人匪夷所思的奇案:37歲婦人「死而復生」,卻成了17歲少女。林罔腰「死而復生」後,對著身邊親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好,我叫朱秀華,我是借屍還魂的」。其實,當大家第一次聽到林罔腰如此說時,表現的並沒有很震驚,只當是林罔腰的胡話,又或是死而復生後的臆想?然而,林罔腰後來的一系列操作,讓親友們實在無法解釋。
  • 早在30年前,徐克就拍了部香港版的犬屋敷
    提起導演徐克相信你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新龍門客棧》、《黃飛鴻》等武俠片作為一名開創香港的新武俠的電影導演憑藉電影敘事中奇、險、詭、異的風格使很多喜歡他的人都親切地稱他為徐老怪但你一定不知道,一貫擅長武俠片的導演徐克曾經也為迎合市場,嘗試過科幻題材這部早年由徐克自導自演的《鐵甲無敵瑪利亞》卡司陣容也是相當給力,除了導演徐克,還有我們熟悉的葉倩文和梁朝偉及林正英
  • 追憶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1980至今-年度票房前十)1980年篇
    以「雙周一成」「二梁二劉三癲狂」為代表的香港電影橫掃臺灣、日本、韓國、東南亞,伴隨我們這一代人成長。那個年代香港電影的魅力,總讓我欲罷不能的時不時的回味一番,也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和我一樣。97香港回歸,香港和內地的交往更為密切,到2003年,CEPA的籤訂,內地不再把港片視為進口片。
  • ...借屍還魂竟真實發生了:1959年震動蔣介石的朱秀華還魂事件(你不...
    原標題:【薩沙講史堂第七百三十一期】借屍還魂竟真實發生了:1959年震動蔣介石的朱秀華還魂事件(你不知道的靈異事件第39講) 借屍還魂,我想諸位都知道是什麼東西?然而,你知道曾千真萬確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嗎?1959年中國臺灣的朱秀華女士經歷了借屍還魂,這事連我們的蔣委員長都知道了。聽薩沙說一說吧。
  • 他是香港電影的黃金配角,給成龍、嶽華當綠葉,演太監出神入化
    在香港電影發展的黃金時代,誕生了很多一線當家小生如「邵氏雙璧」嶽華、狄龍,武打小生薑大衛、汪禹、英年早逝的傅聲,演技獨到的劉永、羅烈;一線花旦如井莉、周潤發前妻餘安安、陳萍、傾國傾城的林黛,等等。今天無二君說一下香港電影的黃金配角——苗天!提到苗天這個名字,很多人並不熟悉,尤其是沒看過香港、臺灣老電影的人。苗天作為臺灣藝人,1925年出生於大陸,曾經當過小學教員。因為抗日戰爭的爆發,響應國民政府「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抗日號召,入青年軍202師政治隊,開始接觸舞臺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