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殭屍片鼻祖《鬼打鬼》你所不知道的幕後冷知識和第二結局

2021-01-11 懷舊港臺電影

鬼打鬼修復版海報

提到香港殭屍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殭屍道長林正英,但是不得不提的是香港殭屍片的興起,一個人功不可沒,那就是洪金寶。

殭屍先生林正英,香港殭屍片

1980年,洪金寶在嘉禾的支持下,創立「寶禾電影公司」,是往後五、六年間,嘉禾最重要的電影公司,而「寶禾」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這部開靈幻功夫喜劇先河的《鬼打鬼》,《鬼打鬼》又啟發了後續如《人嚇人》、《人嚇鬼》和《殭屍先生》等大賣特賣的同類作品,使得靈幻功夫喜劇成為香港電影中頗為人津津樂道的類型。

寶禾電影公司LOGO

《鬼打鬼》的故事構想源於出身戲班的洪金寶記憶中的奇聞,電影橋段主要取材自中國鄉野傳說和民間故事,明顯也受到同樣在1980年推出的鬼片《撞到正》影響。七十年代末的香港電影新浪潮中,香港鬼片逐漸走出新風貌,新浪潮導演多以西方的拍攝手法詮釋本土題材,如許鞍華就以實景取景,多重的敘事角度和類似廣告片的攝影風格,來處理她的第二部電影《撞到正》,電影中的戲班禁忌、找替死鬼、鬼上身、陰陽眼、問米和作法等民俗素材,將市井趣味拍得活潑且深具人情味。

撞到正鬼片 香港老電影

出身戲班的洪金寶受此啟發,著手向鄉野迷信取材,但畢竟洪金寶的出身背景與許鞍華截然不同,雖然兩者同樣將駭人鬼神和喜劇元素共冶一爐,洪金寶的影片架構仍脫胎自他拍慣的功夫喜劇,呈現出來的成果也各異其趣,和同期新浪潮中較具實驗性的鬼片風格相比,洪金寶的《鬼打鬼》或《人嚇人》手法仍較傳統,但對於民俗和鬼神之說的探究,以及對資料收集的重視,也比七十年代流水作業的鬼片深入。

香港殭屍片林正英

《鬼打鬼》可以視為功夫喜劇的變種,比後續作品更接近功夫喜劇的模式,除了拜師和報仇等基本情節外,無論人物塑造或影片的敘事結構皆然,《鬼打鬼》明顯重橋段不重整體結構,影片的分段多到有點煩和雜的地步,洪金寶曾謂拍《鬼打鬼》前做了大量資料蒐集,多到片中只用了十分之二、三,我能理解那種做了很多準備工夫後想拼命秀出來給人看的心情,因此《鬼打鬼》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橋段中花招百出的鬼神說法,令人目不暇接,片中種種離奇見聞也吸引了獵奇的外國影迷,連法國的《Playboy》都曾以專題報導片中的茅山法術。

片中也有眾多大咖客串,比如鍾發 林正英 午馬 陳龍 杜少明 黃哈 太保等等等等。

林正英 午馬客串鬼打鬼

有人說:「恐怖片是惡夢的實體化」,洪金寶的幾部三字鬼片都以惡夢破題,其中真的有恐怖感的只有《鬼打鬼》的開頭,這個夢很簡短,兩隻罐子裡的鬼好不容易等到有人經過,爭著要經過的胖子當自己的替身,老的那隻鬼更迫不及待的從胖子身上咬下一口肉,胖子大驚逃命,鬼魅卻如影隨形...《鬼打鬼》有很多毛骨悚然的鏡頭,鏡子裡面目可憎的女鬼、爬滿蟲子的腐屍,既是對傳統恐怖片的套路傳承,又具有濃烈的邪典氣息。

香港殭屍片鬼打鬼

其實鬼打鬼還有另外一個結局,那就是臺灣版。七、八十年代的臺灣電檢制度下,鬼片很容易因為宣揚迷信而遭動刀甚至禁映,最常見的辦法就是結局變成主角在作夢,片中情節都是南柯一夢純屬虛構,顯然這種表面工夫當時新聞局還挺受落的,所以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一直有人如法炮製,當然現在國產恐怖片一般都是做夢或者精神錯亂。《鬼打鬼》裡有關迷信的資料這麼飽滿,上映前當然也怕被刁難,於是最後多了這段張大膽夢醒的結局,成了臺版獨一無二的地方。

臺灣版結局截圖

觀看連結如下,相信很多小夥伴從未看過。

《鬼打鬼》,你絕對沒有看過的第二個結局。

相關焦點

  • 《鬼打鬼》——香港武俠片的借屍還魂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殭屍片橫空出世,成為港片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當時的殭屍片火到那種程度呢?有傳聞道:當時在香港的山頭上,蹦蹦跳跳的全是拍戲的殭屍大軍。作為一個獨特的片種,殭屍片橫跨動作,喜劇,恐怖,驚悚的領域,在當時飽受廣羅大眾的熱愛。為什麼大家愛殭屍片?殭屍片的獨特之處在哪?
  • 殭屍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憑空虛構?香港殭屍片為什麼如此經典
    在香港電影的類型中,有一種電影讓人既害怕又覺得搞笑,在緊張刺激之餘,還能感受到中國傳統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就是以林正英為代表的殭屍片,從1936年香港南粵影片出品的《午夜殭屍》到1984年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再到2013年麥浚龍拍攝的《殭屍》,我們可以看到這類電影在長達七十多年的時間跨度裡
  • 10部經典香港殭屍片盤點,再難延續的時代烙印
    提起香港電影,很多都是想到警匪片、喜劇片、武俠片,然而有一個獨特的類型片卻在香港80、90年代突然興起,那就是殭屍片。提起殭屍片,則不得不提起殭屍片的代表人物,林正英。那個手持桃木劍、身穿道袍,一身正氣的茅山道士形象。自英叔走後,殭屍片也逐漸沒落,至今已鮮有佳作問世。
  • 國產殭屍片,為什麼會衰落?真的怪林正英嗎?
    一種是短期的,比如一些亞類型,或者特定國家的特定類型片,它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就像通心粉西部片,它的流行只有1960-1970年代那十多年;再比如像70年代美國的血腥砍殺恐怖片(Slasher),它們的出現、流行和衰落,都與特定的時代和環境分不開。
  • 中國殭屍片近幾年的衰落是什麼原因?真的是因為死了個林正英嗎?
    很多人把中國殭屍片的衰落歸結到林正英的去世,但是其實在林正英在世的時候殭屍片已經是窮途末路,林正英在1992年拍攝的《鬼打鬼之黃金道士》香港票房僅128萬,票房上的慘敗,也預示這香港殭屍電影沒落。當時殭屍電影沒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種類型電影已經玩到頭了,其實香港殭屍電影的劇情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很難出新意,自然觀眾會厭倦,它的程式和套路是有限的,玩盡了就沒人愛看了。中國殭屍片自林正英以後就沒有出過太好的作品,說衰落也未嘗不可! 但這並不能說是因為英叔的死而造成的,這麼說太片面了!不可否認的說林正英出演的殭屍片確實影響了一代人,現在可以說成是經典了!
  • 殭屍道長未能倖免
    如果說李小龍、成龍是動作片的標杆,周星馳是喜劇片的標杆,那麼殭屍片的標杆則非林正英莫屬了。當年《一眉道人》、《非洲和尚》、《新殭屍先生》、《殭屍道長》曾讓80年代和90年代一輩人童年留下了很深的回憶。他是香港影壇的傳奇人物,殭屍片的開山祖師,給了我們無數的驚喜和歡笑。
  • 我的世界:殭屍家族徵戰海洋陸地,關於殭屍的這些冷知識你要知道
    你問我是哪一個啊,我是小黃象呀!文/小黃象大家好,我是小黃象。《我的世界》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款超高自由度的沙盒遊戲,玩家可以通過遊戲裡豐富多彩的方塊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世界。《我的世界》因為物品生物等眾多,玩法也多種多樣,所以在遊戲中就有很多玩家不知道的事情,也就是冷知識,今天小黃象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冷知識,看看你了解多少。
  • 林正英:中國式殭屍電影引領者
    香港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便以《午夜殭屍》(1936)打頭,開始東「屍」效顰。自此之後,西方吸血殭屍片的「洋血」便一直留存在香港殭屍片的體內,成為無法排清的「屍毒」。在「殭屍熱潮」洶湧之前,香港殭屍片在慢慢發育,漸漸本土化。邵氏公司的《七金屍》(1974)雖票房不佳,但開創了「功夫殭屍片」。後來,劉家良的《茅山殭屍拳》(1979)又將喜劇和民俗元素灌注其中,只可惜不夠嚇人。
  • 香港恐怖片內地接壤記:三年五部片,票房成績參差不一
    摘要: 香港恐怖片發端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形成潮流和類型,主要有奇案恐怖片,如許鞍華的《瘋劫》、邱禮濤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還有喜劇動作恐怖片,洪金寶的《鬼打鬼》、林正英的「殭屍」系列,1984年黃百鳴推出都市青春鬼怪喜劇《開心鬼》,樹立了港產恐怖片的又一新類型。
  • 殭屍豬人會被巖漿燙死?《我的世界》你絕對不知道的四大冷知識!
    大家好,這裡是正在琢磨《我的世界》冷知識的方塊菌~《我的世界》中有各種各樣不為人知的小知識!哪怕是10年mc老玩家,恐怕都不敢保證自己知道遊戲中所有的冷知識!本期呢,方塊菌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可能連老玩家都不知道的冷知識——什麼,你說下面的這些你都知道?噓,不要說出來,給方塊菌一個面子哈~1、 礦車和床普通的上床睡覺大家應該都會了!但你們見過不用床也能睡覺嗎?
  • 92年周星馳的輝煌下,林正英一部殭屍片,只賣了106萬港幣
    《音樂殭屍》又名《天外天音樂精靈》,由偉成電影製作公司出品,唐偉成執導、副導演田啟文、動作設計唐偉成和馮克安,林正英、馮淬帆、李麗珍、李家聲、熊欣欣、曹查理、太保、黃少勉等聯合出演,於1992年9月4日在香港上映,斬獲106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121位,實在有點慘不忍睹。
  • 淺談香港經典殭屍片,追憶香港影壇傳奇人物(上)
    對於童年的回憶,除了老冰棍和兒時玩伴外,記憶最深刻的竟然是恐怖片,那個年代的恐怖片除了《山村老屍》能讓我有毛骨悚然的回憶外,其他的都是樂趣,源於我看的大多數是林正英的殭屍系列電影,他的恐怖片加入很多幽默搞笑的片段,讓原本不可能比並存的喜劇和恐怖融於一體,打破了傳統的恐怖片的固定模式,使劇情緊湊
  • 盤點最經典的香港六部殭屍影片,哪一部才是你心中的最愛?
    劇本依然是劉鎮偉和王家衛搞,他們倆還在裡面跑了龍套,繼續走青春化殭屍片的路子,劉鎮偉不在走林正英師傅徒弟模式,而是走耍寶拍檔路線。在劉鎮偉的手下,殭屍已經不是那種見人就咬沒有腦子的怪物,而是可以偽裝成正常人,需要的時候才呲出獠牙,而且這裡的女殭屍對異性的愛撫特別受用,真是有夠搞的。劉鎮偉在這部片子裡基本拋棄了傳統殭屍片的怪力亂神套路,而更專注於鬧劇橋段的營造。
  • 《殭屍先生》:一曲盛極而衰的悲歌
    更讓人興奮的是,電影不但數量多質量上也令人滿意,而且涵蓋了世界範圍主流的類型以及香港所特有的「靈幻功夫片」。說到「靈幻功夫片」,不得不提的演員是林正英,而說到林正英,不得不提的則是1985年由他出演的電影《殭屍先生》。
  • 林正英的殭屍片大全17部,收藏起來慢慢看!
    今天我們來重溫一下英叔的殭屍片;《人嚇鬼》1984年:影片描述了一個戲班碰上一個潮州鬼,得知潮州鬼生前被人分屍,時候才冤魂不散。不了挖錯屍骸,挖到另一個惡鬼的屍骸。最終通過扮天師嚇走惡鬼。《人嚇鬼》是鬼打鬼系列最後一部,包括《鬼打鬼》、《人嚇人》。
  • 中國殭屍屆的鼻祖,總有一部曾經嚇尿過你
    林正英,中國香港著名動作演員和武術指導,提起他的名字,很多人都會想起殭屍片。
  • 靈幻殭屍電影那麼多,為什麼只有林正英的最為經典
    如果要說什麼電影對八九零後影響最深,那一定是成龍的動作片、周星馳的喜劇片、周潤發的警匪片、李連杰的武俠片和林正英的靈幻殭屍片。1985年由劉觀偉執導,林正英、錢小豪、許冠英主演的《殭屍先生》被認為是靈幻殭屍片的鼻祖,該片一經上映即取得不俗的票房,更是掀起爭拍殭屍片的狂潮。
  • 不看到最後不知道結局的五部香港電影,第二部改編自真實事件
    個人喜歡那種充滿懸疑元素的影片,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不看到最後不知道結局的五部香港電影。1、《邪》:桂治洪執導,也是其代表作品,他被譽為香港禽獸導演始祖。本片故事比較完整,可以分三段,前半段是女主人和僕人之女聯合殺死丈夫,中段是女主人被丈夫「鬼魂」嚇死,最後一段是女主人「鬼魂」復仇。其實這裡所謂的鬼魂不過都是人假扮的而已,僕人之女和丈夫原來是情人關係,而女主人「鬼魂」只不過是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