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憑空虛構?香港殭屍片為什麼如此經典

2020-12-06 零號風球

在香港電影的類型中,有一種電影讓人既害怕又覺得搞笑,在緊張刺激之餘,還能感受到中國傳統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就是以林正英為代表的殭屍片,從1936年香港南粵影片出品的《午夜殭屍》到1984年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再到2013年麥浚龍拍攝的《殭屍》,我們可以看到這類電影在長達七十多年的時間跨度裡,是如何的演變,融合,形成了一套香港獨有的電影類型,又是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開始逐漸走向落寞,成為網絡「大電影」的取材聖地。

殭屍電影的出現,並不是人們憑空想像的,早在清朝乾隆年間,曾寫過美食集的才子袁枚就寫過一本專門記載鬼神怪異之事的《子不語》,被視為上下幾千年來集大成者的殭屍大全,除此之外,在「鐵齒銅牙」紀曉嵐所寫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對於殭屍的記載也是不在少數,而這更是為現代殭屍片中的一些細節提供了理論上的詮釋。

1922年,德國導演F-W-茂瑙拍攝了《諾斯費拉圖》的影片,他以表現主義的手法,運用獨特的光線,把恐怖氣氛發揮到了極致,影片中的吸血鬼面容消瘦,臉色蒼白,身形枯槁,這也是吸血鬼首次在大熒幕中亮相。

1936年,南粵影片公司拍攝了一部《午夜殭屍》,就此拉開了香港殭屍題材電影的序幕,隨後的40年中,相繼出現了《三千年地底殭屍》,《湘西趕屍記》,《屍變》,《鬼屋殭屍》,《殭屍復仇》等與殭屍有關的影片,這些電影從本質上看,在情節,邏輯設定上,還是對於同一時期西方吸血殭屍片的追逐和模仿;1949年4月,香港發起了第三次電影清潔運動,尚處於萌芽時期的殭屍類電影被劃分到宣傳封建迷信的類別中,導致香港殭屍電影的類型成長進程一度中斷。

建國以後,香港迎來了一波武俠電影的浪潮,僅1949年至1959年這十年時間就拍攝了297部武俠電影,在這樣的背景,殭屍電影以武俠,功夫片的形式開始「借屍還魂」,1974年,香港邵氏公司和英國鹹馬公司合作拍攝的一部《七金屍》就是典型披著「殭屍「外衣的功夫片;在同一時期,功夫片開始加入一些喜劇元素,比如李小龍的《猛龍過江》中,就有因為語言交流的不通而鬧出的一系列笑話,特別在1978年,由袁和平擔任導演,成龍主演的《蛇形刁手》,將功夫和喜劇的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開創了香港功夫喜劇的先河。

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茅山殭屍拳》,《鬼打鬼》等影片巧妙地將功夫喜劇元素相結合,不僅打破了萌芽時期的殭屍片少娛樂,重說教的藩籬,更作為一種固定的敘事元素被其後的殭屍片沿用;1982年的《人嚇人》,1984年的《人嚇鬼》等基本上也延續了《鬼打鬼》等風格,整體上以趕屍,道士鬥法等富有傳統文化色彩的行為來結構故事情節,也基本形成了獨特的類型敘事機制,開創了殭屍影片題材上靈異,喜劇,功夫元素融合的先河,並為港產殭屍片類型在不久之後的最終生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淺談香港經典殭屍片,追憶香港影壇傳奇人物(上)
    回憶童年,我的零用錢幾乎是收集起來只為了能在周末去碟片店租一張殭屍系列的電影看,好懷念小時候窩在被窩裡看香港殭屍電影的日子!長大後依舊最愛的是恐怖片,但是不得不說,現在的國產恐怖片裡已經找不到喜歡的感覺了,所以經典延續在回憶裡了,為了紀念我的青春,紀念我所懷念的英叔,今天我要帶大家一起重溫幾部英叔的香港經典殭屍片。
  • 盤點最經典的香港殭屍電影
    下面小編就推薦幾部經典的殭屍類型電影1、殭屍先生導演: 劉觀偉上映日期:1985-11-07主演: 林正英 / 許冠英 / 錢小豪 / 李賽鳳 / 樓南光《殭屍先生》是香港靈幻功夫片的顛峰之作,開啟了香港的「殭屍大時代」梗概:富貴鄉紳任發(黃蝦 飾)先父當年威逼利誘求得一塊風水寶地,經風水先生指點,其父下葬二十年後起墳遷葬
  • 殭屍片風靡全球:假如西方喪屍大戰東方殭屍,誰會贏?
    ▲ 電影《殭屍先生》為什麼香港能夠開創出這樣一個偉大的類型電影呢?這其實和中國的殭屍文化息息相關。殭屍,堪稱純粹的中國「特產」。中國殭屍和西方喪屍文化,二者相隔千裡,卻都在幾百年後發揚光大,遠看相似卻又大大不同。1、跳行相信不少人心中有個疑問,為什麼喪屍會走路,而殭屍卻只能跳行?這要從他們的源頭說起。
  • 一代人的記憶,殭屍片中的經典!原來是它!
    今天小冥想給大家推薦是一部香港經典殭屍片~關於香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美好回憶,而在小冥記憶深處塵封已久的回憶,無疑是小時候追過的香港電影了。而說到香港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香港武俠片、動作片,而在我的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便是香港殭屍電影(由林正英主演的)。
  • 香港殭屍片巔峰,林正英嘔心瀝血的《一眉道人》
    自從1985年的《殭屍先生》開始,香港殭屍片便迅速邁入「大躍進」時代,在短短5時間內,這個獨特的片種因為跟風之作泛濫,迅速走向沒落,直到1997年林正英的去世後,殭屍片徹底謝幕,再也沒有翻身。《殭屍先生》劇照而在近17年的時間裡,不下百部的殭屍片跟風之作,除了胡編亂造外毫無進步,只有林正英一個人,盡辦法在殭屍片內容上做突破和拓展,可見林正英至今仍讓很多影迷懷念和遺憾,不是沒有理由的。
  • 10部經典香港殭屍片盤點,再難延續的時代烙印
    提起香港電影,很多都是想到警匪片、喜劇片、武俠片,然而有一個獨特的類型片卻在香港80、90年代突然興起,那就是殭屍片。提起殭屍片,則不得不提起殭屍片的代表人物,林正英。那個手持桃木劍、身穿道袍,一身正氣的茅山道士形象。自英叔走後,殭屍片也逐漸沒落,至今已鮮有佳作問世。
  • 宇宙中存在「殭屍」?是的!「殭屍行星」真的存在!
    在許多70後、80後,甚至是90後的記憶中,殭屍,永遠佔有著一個重要的地位。在上個世紀後期,香港殭屍片盛行,大家在驚豔於午馬、林正英等老一輩藝術家的演技時,也被其中那穿著清朝官服,一蹦一跳,見人就咬的殭屍嚇得不輕。
  • 林正英的《殭屍先生》,國產殭屍片的經典之作
    它屬於身披黃袍、手持木劍的茅山道士,也屬於青面獠牙、蹦蹦跳跳的古怪殭屍。殭屍片作為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最為火熱的題材,曾有過一段十分輝煌的時代。成為了不少80、90後的童年回憶。那就是被譽為香港殭屍片「開山祖師」、香港影壇傳奇人物的林正英老師。今天小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正是林正英老師的經典之作。那就是《殭屍先生》。
  • 香港好看的恐怖電視劇盤點,殭屍道長是乃無可複製經典
    中國恐怖片以香港電影而聞名。從情節和恐怖元素來看,更符合觀眾的口味。甚至一些電視劇也打破了許多收視記錄。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香港恐怖電視系列節目。如果你對它感興趣,你可以重溫經典。1、《殭屍道長》這部電視劇是林正英的經典之作。當時,香港殭屍電影從20世紀80年代的高峰期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的衰退時期,此時觀眾對茅山道教非常厭煩。亞視推出《殭屍道長》反擊。
  • 近20年評分最高的鬼片,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
    殭屍片絕對是在香港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傳統的殭屍片風格大多都是詼諧幽默,劇情輕鬆搞笑,以林正英系列為代表尤是如此。13年上映的《殭屍》,一反傳統殭屍片的風格,基調哀傷壓抑,憑藉導演麥浚龍的個人風格和原創性,使它成為了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豆瓣7.8分,在所有恐怖片中排第13。
  • 她是香港殭屍片中最美女殭屍,現在退出娛樂圈,卻美成這樣!
    她是香港殭屍片中最美女殭屍,現在退出娛樂圈,卻美成這樣! 在香港電影業發達的年代,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經典的作品。讓人現在想起來依舊熱血沸騰的武打片。看似搞笑無釐頭,可臺詞裡面句句都有深意的搞笑電影,看似非常的恐怖,其實情節讓人笑掉大牙的殭屍片等。
  • 殭屍爸爸去哪兒了
    我同時也是一個文化人類學的愛好者,因此對這些與幽冥之間有些聯繫的文化生態很感興趣,當時我馬上想到了一個人——林正英,獨一無二的殭屍片大師,外號「道長」,更多影迷則親切地稱呼他為「九叔」。香港殭屍片的開山之作,也是至今不可超越的巔峰——1985年的《殭屍先生》裡,他扮演的道長就叫「九叔」。
  • 盤點最經典的香港六部殭屍影片,哪一部才是你心中的最愛?
    林正英已經去世21年了,小編就介紹幾部經典的香港殭屍電影,隨是對林正英的追念TOP6:《屍家重地》上映時間:1990年劉鎮偉嘗到了殭屍的甜頭,在兩年後又推出了這部《屍家重地》,依然是那種充滿喜感的殭屍電影,而片子最後一段類似於奪寶奇兵的故事了。
  • 林正英第一部殭屍片,在臺灣上映時叫暫時停止呼吸
    他是香港粉菊花的徒弟,跟國際明星尊龍,動作導演董瑋都是師兄弟。就形象而言,林正英早期一直是演一些奸角的,在洪金寶沒有開始拍殭屍片之前,曾經客串過《人嚇人》《人嚇鬼》等,但是還只是配角,直到1985年《殭屍先生》橫空出世,才奠定了九叔最經典的道士形象。
  • 靈幻殭屍電影那麼多,為什麼只有林正英的最為經典
    也因此,一直堅持在該題材創作的林正英成為殭屍片代言人,成為靈幻殭屍片的質量保證,林正英的殭屍片即使在今日看來也依然觀賞性十足。靈幻殭屍電影那麼多,為何唯林正英的最為經典?思來想去,大概是林正英先生對殭屍片付出「真心」。
  • 林正英:中國式殭屍電影引領者
    這些熱門的「異類」來到中國,令人花痴,也叫人心慌,但是更勾起一股懷舊情緒,讓人想起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香港殭屍。西方的吸血殭屍類型片有一對固化而生猛的利齒,在世界各地的驚悚電影中都留下了牙印。香港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便以《午夜殭屍》(1936)打頭,開始東「屍」效顰。自此之後,西方吸血殭屍片的「洋血」便一直留存在香港殭屍片的體內,成為無法排清的「屍毒」。
  • 國產殭屍片,為什麼會衰落?真的怪林正英嗎?
    所謂中國殭屍片的高峰,其實就是在某個特定的時期(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在香港(加上臺灣)出現的一批秉承「茅山傳統」的影片。 類型片按照生命力周期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長期的,就像那些大的主流類型,比如喜劇片、犯罪片、恐怖片,它總是一直存在著,永遠有人在拍,或許也會遇到巔峰低谷的起伏,但一般來說,它不會突然消失。
  • 香港殭屍片鼻祖《鬼打鬼》你所不知道的幕後冷知識和第二結局
    鬼打鬼修復版海報提到香港殭屍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殭屍道長林正英,但是不得不提的是香港殭屍片的興起,一個人功不可沒,那就是洪金寶。殭屍先生林正英,香港殭屍片1980年,洪金寶在嘉禾的支持下,創立「寶禾電影公司」,是往後五、六年間,嘉禾最重要的電影公司,而「寶禾」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這部開靈幻功夫喜劇先河的《鬼打鬼》,《鬼打鬼》又啟發了後續如《人嚇人》、《人嚇鬼》和《殭屍先生》等大賣特賣的同類作品,使得靈幻功夫喜劇成為香港電影中頗為人津津樂道的類型。
  • 鬼扯談:為什麼中國殭屍電影中,殭屍們都是穿的清朝的朝服呢?
    殭屍片可以說是80年代、90年代香港影片的經典題材。茅山道長林正英精彩的演繹,讓殭屍電影成為一代人的回憶。在殭屍電影中,你會發現,殭屍都是穿著清朝的官服,這是為什麼?難道清朝的都不得入土為安,詐屍了……關於殭屍為什麼都是身著清朝的朝服,眾說紛紜。大致有如下幾類。
  • 盤點十部經典中國殭屍電影,你看過幾部呢?
    還記得那些童年印象裡跳著走、咬人脖子吸血、暫停呼吸他就發現不了你,身穿清朝官服的殭屍大大家還記得那些身穿清朝官服跳著走咬人脖子吸血的中國殭屍嗎?殭屍電影不僅代表了香港電影的時代,同樣也是屬於幾代人的記憶。現如今雖然有好多仿拍的殭屍類電影,但已經沒那味了,爛的一塌糊塗,一點都不如經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