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形成的垃圾島如一"怪物"徘徊在美國海岸

2020-12-04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網11月7日訊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11月6日報導,由於日本地震和海嘯形成的垃圾堆很快就會由德克薩斯州到達美國西海岸。

據科學家一個非常粗略的估計,在德克薩斯州(700000平方公裡),有不少於1000000噸垃圾。現在這些垃圾位於夏威夷和加州之間,正緩緩飄向金州方向,距金州海岸線不到3千公裡。

福克斯新聞通訊社稱它是「一種有毒的怪物」。與此同時,科學家說在太平洋上還分散著數百萬噸垃圾。如果我們想像一下,太平洋上的垃圾與德克薩斯州的垃圾「匯合」,那麼他的面積將有可能超過美國,他的重量將不低於500萬噸。

垃圾島包含了所有或者幾乎所有:房屋,電器,船隻還有其他很多很多東西。自從2011年3月日本發生毀滅性地震和海嘯後,所有這些都從日本東海岸衝刷到海洋。

<獨立報>寫道:科學家時時觀察著垃圾島,但仍警告說,垃圾島的行為不可預測,在未來的近幾年他可能出現在美國西海岸的任何地方,以及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之間的任何地方。

據日本環境部估計,海嘯衝刷進太平洋大概500萬噸垃圾和雜物。然而,他們認為進入海洋的垃圾不會超過總垃圾面積的30%。剩下的仍然環繞著日本。(實習編譯:許燕)

相關焦點

  • 日本大地震海嘯廢物入海 形成人工垃圾島
    廢物在海上形成垃圾島。  中化新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隨著太平洋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科學家最新發現,東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將大量廢棄物捲入海,恐形成永久的「人工垃圾島」。  研究人員在北太平洋環流、也就是所謂的太平洋垃圾帶附近進行30天考察,並用無人機拍攝全景畫面。首次發現這個問題的美國科學家摩爾表示,研究人員正處身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地點之一。
  • 日本大地震漂流物聚成垃圾島:大如德克薩斯州 重百萬噸
    人民網11月7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網站消息,日本在2011年遭逢地震和海嘯攻擊後,產生了大量「垃圾島」,如今正朝著美國方向緩慢漂移。 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稱,一個位於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的「垃圾島」,重量可能超過百萬噸,面積甚至等同整個德克薩斯州。
  • 日本海嘯殘骸形成長約百餘公裡垃圾島(組圖)
    ,顯示日本強震引發的海嘯將房屋、汽車和各種殘骸捲入太平洋,形成「垃圾島」,正漂向美國西岸。13日拍攝的空照圖,顯示被日本海嘯捲入大平洋的各種殘骸漂流在海上。    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11日報導,日本海嘯衝走的房屋、汽車與人體等殘骸正形成大片的垃圾島,長約111公裡,目前正在往美國西岸漂流,可能傷害海面船隻,引發太平洋航線混亂。
  • 太平洋上漂浮巨大垃圾島約138萬平方公裡
    在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竟然有兩個美國德克薩斯州(德克薩斯州面積約69萬平方公裡)那麼大!  據美國媒體報導,海洋專家說,這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垃圾島飄蕩在舊金山和夏威夷之間的廣闊水域,主要由生活垃圾構成,其中80%都是廢棄的塑料製品,主要來自陸地,重達350萬噸。科學家們認為,人們隨手丟棄的廢舊塑膠袋通過下水道進入海洋,不斷運動的洋流將它們聚集在一起,最終形成了這座龐大的「垃圾島」。
  • 日本地震現罕見怪魚 盤點全球深海恐怖怪獸(組圖)
    日本漁民近日捕獲的巨口鯊。  中新網4月19日電日本漁民於當地時間15日,在三重縣尾鷲市港口附近五公裡的地方捕到了一隻體長達5.2米的極其罕見的深海巨口鯊魚。而在4月1日這裡發生了6.1級地震,因此有專家推斷稱,可能是因為地殼變動造成深海魚跑來近海。
  • 日本東海岸附近發生7.1級地震
    日本當局表示,日本東海岸發生了7.1級地震,但尚未發布海嘯預警。星期六的地震造成日本東部沿海部分地區強烈搖晃,東京有強烈震感,但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導。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有50多人受傷,但他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 科學家:美國西海岸50年內或爆發9級強震,海嘯可能跨洋衝擊日本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早在2017年底,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就敏銳地意識到,一場大地震可能會重創美國西海岸,美加共1140萬人口面臨直接威脅。據統計分析,卡斯卡迪亞俯衝帶每隔200-530年便會誘發一場特大地震,上一次便是發生在1700年的9級地震。在那次大地震中,卡斯卡迪亞斷層滑移了20米,在美國和加拿大西海岸撕開了一道長達1000公裡的口子,形成的海嘯甚至橫跨太平洋,最終威脅到5000公裡外的日本。
  • 太平洋垃圾島是如何形成的?
    如今也常常可以在網上看到一些披露觸目驚心環境汙染的報導和新聞,比如在加利福尼亞州與夏威夷之間的海域,有一個「太平洋垃圾島   據科學家們考察:那些被廢棄的空塑膠袋通過下水道進入海洋,而不斷運動的洋流又使它們聚集,並最終形成現在看到的「垃圾島」。而海洋專家說,「這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垃圾島主要由生活垃圾構成,其中80%都是廢棄的塑料製品,主要來自陸地,重達350萬噸」。
  • 巨型日本「垃圾島」正漂向美國西海岸
    原標題:日本巨型垃圾島漂向美國  面積或將超過美國一個巨型日本「垃圾島」正漂向美國西海岸,它的主要構成是2011年日本海嘯的殘留物,重量可能超過100萬噸,覆蓋面積與美國德克薩斯州相同。「垃圾島」被稱為「有毒的怪物」,現位於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距海岸1700英裡。
  • 日本大海嘯成就史上最大規模生物遷移,從日本跨洋跑到美國西海岸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了巨大的海嘯,高達40.4米(132.5英尺),仿佛一幢延綿不絕的15層樓房砸向日本東海岸。
  • 日本東海岸發生9.0級地震_中國網
    中國網訊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京附近的一家煉油廠在地震中發生大火。整個廠區幾乎被大火吞滅,目前還不清楚是否造成人員傷亡。 北京時間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發生了9.0級地震,目前已經造成至少20人死亡,多人受傷。此次地震是7年來對日本破壞性最大的地震。地震後,發生了多次餘震,一次包括7.4級餘震。
  • 日本東海岸地震 震源深度10公裡多地震感強烈
    日本東海岸地震 震源深度10公裡多地震感強烈時間:2015-02-18 20:55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東海岸地震 震源深度10公裡多地震感強烈 日本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邊緣,這一全長4萬公裡的地震帶像一個巨大的環,圍繞著太平洋分布。
  • 日本海岸出現「地震魚」!這是地震的前兆嗎?專家:到時候就知道
    在日本境內,還有一座非常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近日,日本媒體就傳出了富士山可能發生火山噴發的報告。不僅如此,由於日本四周都是海洋,所以還容易遭受到海嘯的轟擊,比如曾經的3·11日本大地震就引發了巨大的海嘯。由於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日本人對於地震這種事,已經是相當習慣了。
  • 日本漁民捕獲巨型狼魚 體長2米形如怪物(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在日本北海道海岸附近,漁民白坂浩在展示其捕捉到的巨大狼魚。(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6日報導,日本漁民白坂浩(Hirasaka Hiroshi)日前在福島核電站附近的北海道海域捕獲一條巨大狼魚。這條魚體長近2米,嘴巴足可吞下一個小孩,如同科幻電影中的怪物。白坂浩說:「在3個月內我兩次乘飛機到北海道,但這完全值得。這個傢伙超酷。」
  • 漁民捕獲罕見巨口鯊 哪些海中「怪物」浮出水面?
    大部分都是在日本、菲律賓和臺灣發現的,第一次捕獲大嘴鯊是在夏威夷的海岸。  由於近年來多地地震頻發,使得深海處的「怪魚」或人們從未見過的「怪物」出現在靠近海岸的地方,令人們嘖嘖稱奇。  日本海岸現白色「怪物」 形似白鯨
  • 漁民捕獲罕見巨口鯊 盤點海中的「怪物」(圖)
    大部分都是在日本、菲律賓和臺灣發現的,第一次捕獲大嘴鯊是在夏威夷的海岸。  由於近年來多地地震頻發,使得深海處的「怪魚」或人們從未見過的「怪物」出現在靠近海岸的地方,令人們嘖嘖稱奇。  日本海岸現白色「怪物」 形似白鯨  日本於2011年發生大地震及海嘯後,有生還者拍下一頭「怪物」被衝上海岸。
  • 美國加州發現的這條石鯛魚原來是從日本「搭便車」來的
    美國加州蒙特雷灣寒冷、渾濁的海水中,潛水員們發現了一條離家很遠的魚。在過去幾年間,一條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黑白條紋石鯛魚,數次被目睹在蒙特雷附近海灣的海藻床上獨自徘徊。這種原產於日本、韓國和中國的石鯛魚,為何出現在了橫跨一整個大平洋的北美海岸?
  • 美國西海岸的地震活動與地震柱構造(中文版)
    本文根據美國ANSS地震目錄資料,採用地震地熱說的原理和方法,對美國西海岸地區進行數據處理,做出了研究區的總體地震、殼下地震、殼內強震和火山活動的平面分布圖像、三維立體圖像、殼下地震時序圖,以及它們與聖安德列斯斷層關係的理論解釋。
  • 太平洋出現特大地震,美國拉響海嘯警報,日本或將自食排核汙惡果
    現在美國這個疫情「重災區」也開始面對各種自然災害。美國大火依然在肆虐沒有得到撲滅,現在太平洋又開始發生超級地震,海嘯衝向美國境內海岸。在當地時間10月19日,美國國家海嘯預警中心拉響海嘯警告。在拉響警告之後,美國居住在海岸邊的民眾將會進行緊急疏散,避免造成人員傷亡。
  • 日本2500萬噸殘骸飄向太平洋將形成"垃圾島"
    據英國媒體6月23日報導,法國某環保組織估計,日本3月11日發生的9級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造成2500萬噸殘骸湧入大海。幾年之內,這些殘骸會在太平洋東部和西部各形成一個「垃圾島」。  數百萬噸的殘骸從日本東北部湧入大海,包括漁船、汽車、貨櫃、冰箱、塑料製品、木材以及橡膠等;其中的船隻、汽車等交通工具還會漏油,工業用品容器中也會往外洩露農藥、化學製品和其他種類繁多的汙染物。  據悉,這些殘骸的移動速度大約是每天5至10英裡,穿過太平洋的時間約為12個月。殘骸不僅會對環境造成很大汙染,對海上船舶和野生動物也將構成較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