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輝研究員團隊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20-09-18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吳克輝研究員團隊

榮獲2019年度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項目名稱「矽烯的發現與物性研究」

獲獎人:吳克輝、陳嵐、馮寶傑、程鵬、孟勝

研究團隊通過精確的分子束外延控制和界面對二維材料的穩定化作用,於2011年實現了矽原子在銀襯底上的二維生長,在國際上首次實驗獲得了矽烯。矽烯是繼石墨烯之後發現的第二種單元素二維材料,同時也是首個非層狀二維材料。矽烯的發現激發了人們對單元素二維材料研究的興趣,國際上開始了單元素二維材料的研究熱潮,展現出了二維材料在未來基礎和應用研究中的重要前景。


矽烯在銀襯底上的成功合成及其相圖

矽烯的可逆氫化

近年來,該團隊對矽烯的一系列基本物理性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觀察到了矽烯存在線性動量能量色散,並發現了矽烯中的準粒子存在背散射抑制,支持了理論預言矽烯有著與石墨烯相似的電子態。實驗實現了矽烯的整體氫化,並得到長程有序的氫化結構,提供了一種可以有效調控矽烯電子特性的方法。這一系列工作奠定了矽烯的物性研究和應用的基礎。

吳克輝研究員為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材料製備與表徵平臺的負責人。孟勝研究員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材料計算與資料庫平臺的負責人。

材料製備與表徵平臺根據實際需求,分為材料製備與材料表徵兩個方面,具體包含材料製備、電子顯微鏡、掃描探針表徵、光譜測量、電學測量與調控、磁性材料與器件6個子平臺和1個機加工中心,力圖打造國際頂尖、功能完備的材料製備及顯微結構、力熱光電綜合表徵平臺。

平臺建成後將面向全國開放材料測試服務,各儀器設備都配以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專業、深度的樣品測試表徵及解析服務,為基礎科學研究、應用開發研究的提供強有力的「左右手」。

有關諮詢、預約、合作可聯繫吳慧老師,郵箱為:wuhui@sslab.org.cn。

材料計算與資料庫平臺主要著力於高性能計算、科學計算軟體開發、材料大數據、基於計算和數據的材料研發。核心目的是運用先進的理論方法和計算技術,以解決材料產業中的實際科學問題為出發點,以發展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材料領域為重點目標,大力推進量子材料、合金材料、能源材料、光學材料等與製造業息息相關的材料科學領域,為「中國製造2025」戰略目標服務。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突出「標杆人才」
    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記者蓋博銘)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2019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突出「標杆人才」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記者蓋博銘)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喜訊 | 中國農大獲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我校沈建忠院士主持完成的「可轉移多黏菌素耐藥基因mcr的發現及其傳播機制研究」項目獲得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北京農學院科研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9月10日教師節之際,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北京農學院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沈元月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脫落酸調控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的生理及分子機制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上午舉行 薛其坤胡偉武榮獲北京科技最高獎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上午舉行。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發布,11人獲首批中關村獎人物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日前發布,薛其坤、胡偉武等11人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等獎項,系中關村人物獎設立以來首批獲獎者。首批11人獲中關村獎人物獎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市政府批准,授予薛其坤、胡偉武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授予文再文等6人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授予喬斯特·喬納斯等3人北京市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最全獲獎名單來了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薛其坤、胡偉武等11位專家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屆人物獎。同時,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共154項成果獲獎。包括自然科學獎1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12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2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
  • 11人、154項成果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彰顯北京科技創新風向標
    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歐利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最全獲獎名單來了!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薛其坤、胡偉武等11位專家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屆人物獎。同時,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共154項成果獲獎。包括自然科學獎1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12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2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獲獎名單!
  • @你,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最全獲獎名單來了!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薛其坤、胡偉武等11位專家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屆人物獎。同時,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共154項成果獲獎。包括自然科學獎1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12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2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公布,這兩個人獲得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薛其坤、胡偉武被授予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市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市政府批准,授予薛其坤、胡偉武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授予文再文等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調整獎金標準,最高獎金300萬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9月10日)舉行,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的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在大會上頒發。記者獲悉,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今年也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突出貢獻中關村獎300萬元/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50萬元/人,全部屬獲獎人個人所得。
  • 資訊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最全獲獎名單來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薛其坤、胡偉武等11位專家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屆人物獎。同時,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共154項成果獲獎 。包括自然科學獎1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12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2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 獲獎名單來嘍! 開不開心?期不期待?
  • 金滔教授團隊喜獲2018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9年5月14日,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2018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共299項,其中一等獎28項(包括自然科學獎7項、科技進步獎21項,技術發明獎空缺)、二等獎95項、三等獎176項。浙江大學製冷與低溫研究所金滔教授團隊完成的「面向低品位熱源的熱聲熱機機理及系統優化研究」成果榮獲2018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永信至誠榮獲一等獎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獎勵為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由海澱區人民政府提名,永信至誠牽頭,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北京郵電大學、浙江大學等單位聯合完成的「基於平行仿真的大規模網絡靶場構建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永信至誠蔡晶晶作為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代表上臺領獎。
  • 一等獎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南昌航空大學五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9月2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等省領導以及在贛兩院院士出席大會並為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獎。大會共表彰獲獎項目148項,其中,自然科學獎50項、技術發明獎8項、科學技術進步獎90項。南昌航空大學以第一單位榮獲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一等獎獲獎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 清華大學、清核朝華等參與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其中,清華大學與清華控股成員企業華控技術轉移旗下北京清核朝華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參與項目「新型放射性廢液處理技術及裝置研製」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北科院四項成果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11位科學家和154項成果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其中北京自然博物館牽頭完成的《晚中生代哺乳動物生態適應研究》項目獲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我院與院屬單位參與完成的《建築室內PM2.5汙染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基於微色譜的快速準確高靈敏氣體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和《超大城市燃氣管網風險監測與管控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歐利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2019年度福建科學技術獎揭曉 廈門60項科技成果獲獎
    日前,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正式公布,我市共獲得包括福建省自然科學獎、福建省技術發明獎及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在內的60項優秀科技成果,佔全省獲獎總數近1/3,其中由我市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40項,作為參與單位完成的獲獎項目2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