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工大這一團隊項目榮獲浙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多年來,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陳勝勇教授團隊一直致力於場景目標運動狀態的視覺分析方法研究。7月17日,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傳來喜報:「視覺系統中的目標物運動狀態分析」項目榮獲浙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
東北農業大學主持的5項成果喜獲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11月26日,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揭曉,東北農業大學共有5項成果喜獲一等獎,8項成果獲得二等獎,位列全省第二位,創東北農業大學歷史新高。 在本次獲獎項目中,江連洲教授的《大豆蛋白質結構解析與柔性化加工理論創新及應用》、單安山教授的《飼用型抗菌肽構效關係的研究》、王金武教授的《水稻秸稈整株全量翻埋還田關鍵技術及裝備》、付強教授的《寒區水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王振華教授的《早熟、高產、優質、耐密玉米新品種東農254 的選育與推廣》等項目獲得一等獎。
-
浙工大這一團隊項目榮獲浙江省自然科學...
多年來,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陳勝勇教授團隊一直致力於場景目標運動狀態的視覺分析方法研究。7月17日,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傳來喜報:「視覺系統中的目標物運動狀態分析」項目榮獲浙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
我校黃維院士團隊獲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8月15日,2019年度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院長黃維院士領銜的「柔性電極的高效製備、功能調控及其儲能器件」項目獲得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該項目主要完成人為我校黃維院士、賴文勇教授、馬延文教授、揚州大學龐歡教授、我校程濤博士。
-
王英偉教授團隊喜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期間的評審結果,我院麻醉科主任王英偉教授領銜的《全麻藥誘導新生動物神經細胞選擇性凋亡的機制及對嬰幼兒認知功能影響的臨床多中心研究》課題申請喜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王英偉教授的團隊長期致力於全麻和鎮痛機制以及全麻藥神經毒性的研究。
-
安徽醫科大學獲兩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原標題:安徽醫科大學獲兩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獲獎總數創新高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繼2018年度榮獲兩項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安醫大此次再獲2019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
-
喜訊 | 中國農大獲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我校沈建忠院士主持完成的「可轉移多黏菌素耐藥基因mcr的發現及其傳播機制研究」項目獲得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吳克輝研究員團隊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吳克輝研究員團隊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名稱「矽烯的發現與物性研究」獲獎人:吳克輝、陳嵐、馮寶傑、程鵬、孟勝研究團隊通過精確的分子束外延控制和界面對二維材料的穩定化作用,於2011年實現了矽原子在銀襯底上的二維生長,在國際上首次實驗獲得了矽烯。
-
看起來溫州科技後勁足,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得獎分析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7月17日在杭州舉行,會議公布了「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共計297項科技創新成果獲獎。這次會議設置的獎項有:浙江科技大獎2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自然科學獎43項,其中一等獎
-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獲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中國植物志》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74項人),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此前已連續空缺2年),即為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華南植物園、昆明植物所聯合申報的「在10位獲獎人當中,植物所有5位,分別是錢崇澍、王文採、陳藝林、陳心啟和崔鴻賓;華南植物園有2位,分別是陳煥鏞和胡啟明;昆明植物所有2位,分別是吳徵鎰院士和李錫文;還有一位是中山大學的張宏達教授。植物所黨委書記趙錫嘉帶隊參加了頒獎大會,陳心啟研究員上臺領獎。胡錦濤向陳心啟頒發了獲獎證書。
-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實現「六連冠」 基礎研究成果「多點開花」
由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領銜的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實驗團隊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取得突破性成果,1月8日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繼鐵基超導、多光子糾纏、中微子振蕩後,我國物理學再次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
浙江工業大學15項科技成果獲浙江省科技獎勵大會表彰!
◎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全景7月17日上午,2019年度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等省領導向浙江省科技大獎獲得者和一等獎獲獎代表頒獎。會上,浙工大共有15項科技成果獲表彰,其中獲一等獎成果4項,創學校首次同一年度包攬浙江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三大獎一等獎的歷史最好成績,另獲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
-
浙工大這一團隊項目榮獲浙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多年來,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陳勝勇教授團隊一直致力於場景目標運動狀態的視覺分析方法研究。7月17日,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傳來喜報:「視覺系統中的目標物運動狀態分析」項目榮獲浙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
斬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所百年名校的2019年突破連連!
1月10日,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大會將本年度唯一一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團隊,以表彰其原創性成果「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有多牛?據統計,近10年來,包括南開在內,僅有4所高校牽頭斬獲這一獎項。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
-
一衡陽籍教授喜獲2020年度 「地球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等5位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分別獲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各個獎項,獎金100萬元。北京大學關啟安等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金20萬元。
-
我院喜獲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11項
近日,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在省科學技術廳網站發布「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決定」,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喜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11項,其中「基於婦科重點病種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協同創新體系的建立」項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為我院第11次獲得省級一等獎。
-
新型過渡金屬納米複合材料榮獲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其中,江西師範大學盧章輝教授帶領的團隊設計併合成的一新型過渡金屬納米複合材料榮獲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江西師範大學盧章輝教授做實驗。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載體。江西師範大學盧章輝教授帶領的80後團隊針對硼基和氮基化學儲氫材料,設計併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過渡金屬納米複合材料,用於儲氫材料高效催化產氫。此次科技獎勵大會上,盧章輝團隊的這一成果獲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科研人員唯有專注,堅持在一個研究方向做深做透,才可能攀登科學高峰。」盧章輝說。
-
一等獎!姜文奇教授領導的淋巴瘤臨床研究團隊獲2020年度獎
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科技獎人才獎成果報告會於2020年11月15日上午在廣交會威斯汀酒店宴會廳圓滿召開。經中國抗癌協會專業組評審(初評)、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終評)、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勵領導小組審定,本年度共評選出一等獎共
-
四川硬核教授:一舉打破國外壟斷,再獲國家重大表彰!
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的項目"油氣鑽井高效鑽頭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榮獲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朱海燕教授榮獲"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劉清友,1965年10月出生,重慶開縣人。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並負責學校行政全面工作。
-
南開大學周其林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來自南開大學的周其林、謝建華、朱守非以及王立新團隊,憑藉「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項目,榮獲今年唯一一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高選擇性、高效率、適用範圍廣的手性催化劑成為周其林和其團隊的目標,經過20年的潛心研究,他們設計發展了一類全新的手性螺環配體骨架結構,在此基礎上合成了系列手性螺環催化劑。手性螺環催化劑,不僅選擇性高,效率也非常高,成為為數不多的一類「優勢手性催化劑」。比如在酮化合物的不對稱氫化中,手性螺環銥催化劑的催化轉化數達到了455萬,是目前「最高效的手性分子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