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獎!姜文奇教授領導的淋巴瘤臨床研究團隊獲2020年度獎

2020-11-19 皇家麗

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科技獎人才獎成果報告會於2020年11月15日上午在廣交會威斯汀酒店宴會廳圓滿召開。


經中國抗癌協會專業組評審(初評)、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終評)、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勵領導小組審定,本年度共評選出一等獎共5項,其中基礎醫學1項、臨床外科2項、臨床內科2項;二等獎10項,其中基礎醫學2項、臨床外科5項、臨床內科3項。



黃慧強、姜文奇、貝錦新、李志銘、張玉晶、蔡清清、夏忠軍、高巖、管忠震等專家共同完成的《中國惡性淋巴瘤創新基礎與臨床應用系列研究》榮獲一等獎。



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是經國家科技部批准的全國腫瘤醫學研究領域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科技獎勵。授予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在腫瘤防治醫學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醫學科技工作者和單位。獲獎項目匯集了我國腫瘤醫學領域中的最新、最優秀的研究成果,代表了本領域中的最高學術水平。


姜文奇教授

皇家麗腫瘤醫院院長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內科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腫瘤內科首席專家。

歷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兼大內科主任、國家抗腫瘤新藥臨床試驗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深圳大學醫學院首任院長、博鰲恆大國際醫院暨美國哈佛大學布萊根醫院附屬醫院院長等。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終身榮譽獎,以及「中大名醫」「嶺南名醫」和「羊城好醫生」等榮譽稱號。現任廣東省政協常委。

兼任中國醫師協會第一屆腫瘤學分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第三屆淋巴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第四屆臨床腫瘤化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港澳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醫學會腫瘤內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相關焦點

  • 北京科技大學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近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公布了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共有44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5項、二等獎37項和科普類獎2項,我校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是我校首次榮獲環保科技一等獎。
  • 安徽醫科大學獲兩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原標題:安徽醫科大學獲兩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獲獎總數創新高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繼2018年度榮獲兩項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安醫大此次再獲2019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
  • 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當選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周威)2020年11月15日,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舉行換屆選舉大會,經過民主選舉,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馮繼鋒教授當選為新一屆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當選為候任主任委員
  • 祝賀吳以嶺院士領導的團隊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對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了表彰。河北省共有16項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不含專項項目),其中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吳以嶺院士團隊主持完成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和中國百篇最具影響的國際學術論文獎,獲得中國五四青年獎章和山東省五四青年獎章,獲評美國心臟病學院Fellow(FACC)、歐洲心臟病學會Fellow(FESC)、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國家首批「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以及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近日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炎症反應和穩定斑塊的新機制、發現了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和血管緊張素1-7(Ang1-7)對於AS早期和晚期斑塊、糖尿病性心肌病和糖尿病性腎病的保護作用和分子機制並提出了ASCVD治療中ACE2-Ang1-7新軸線的概念、提出了ACE2耗竭是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心肺損傷的關鍵機制,在新冠感染合併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對照研究中證明應用腎素
  • 北大教授程和平、顏學慶、季加孚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編者按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2006年全時回國後,繼續做出以「鈣閃爍」和「納米鈣火花」為代表的重要成果,同期開啟了新的研究方向,發表了關於「超氧炫/線粒體炫」(Mitoflash)的系列原創性工作,為研究細胞活性氧信號及其調控開拓了新視野,獲國際心臟學會「研究成就獎」。
  • 金滔教授團隊喜獲2018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8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共299項,其中一等獎28項(包括自然科學獎7項、科技進步獎21項,技術發明獎空缺)、二等獎95項、三等獎176項。浙江大學製冷與低溫研究所金滔教授團隊完成的「面向低品位熱源的熱聲熱機機理及系統優化研究」成果榮獲2018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能源緊缺與環境惡化是當今最受關注的兩大問題,威脅全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
  • 東部戰區總醫院盧光明教授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2020年11月3日,備受關注的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作為我國權威的科技獎勵,這場頒獎大會無疑是科技界的盛事。東部戰區總醫院放射診斷科盧光明教授獲何梁何利獎,他成為何梁何利獎的首位放射學家。「振奮!感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科技工作者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待。」面對鮮花和掌聲,頒獎現場的盧光明教授謙虛而感恩,「更加體會到科技強國、科技強軍的強烈使命感,要只爭朝夕,更加努力。」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程黎明教授團隊獲2019年度...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程黎明教授團隊獲2019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2019-12-27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工業大學榮獲多項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交匯點訊 近日,2020年全國石油和化工科技創新大會在杭州召開。會上隆重表彰了2020年度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創新的獲獎單位和個人。南京工業大學榮獲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各類獎項(人選)共8項/人,其中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獲創新團隊獎1項;獲「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3人;「石油和化工行業專利獎」金獎1項。認定為2020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工程研究中心」1個。
  • 淋巴瘤難治?專家闢謠:五年生存率超四成
    核心提示:羅京、李鈺、熊頓等名人都因患淋巴瘤而英年早逝,也導致不少人認為患上淋巴瘤是對生命終結的宣布,但事實並非如此,「淋巴瘤並不可怕,五年生存率平均可達到40%以上,規範化與人體化治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的淋巴瘤義診活動上,內科主任姜文奇教授說道。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南大13項成果獲2019年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祝世寧院士獲首屆「基礎...
    揚子晚報網6月10日訊(記者 楊甜子)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於6月10日下午舉行,南京大學祝世寧院士獲得江蘇省首屆「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南京大學共獲得4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人獲江蘇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 我院李松林研究員團隊 獲2020年度江蘇省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我院李松林研究員團隊 獲2020年度江蘇省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日期:2020年11月11日 11月6日,我院中藥質量和代謝組研究室李松林研究員團隊申報的「基於液-質聯用的多組學整合分析策略構建及在中藥整體質/效/毒評價中的示範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江蘇省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 交大鬱昱教授獲2020年度「科學探索獎」!
    電院鬱昱教授榮獲2020年數學物理學領域「科學探索獎」,成為我校今年該獎項的唯一獲得者,並將在未來5年獲得300萬元科研獎金!鬱昱,博士,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密碼學相關的研究。2003年獲得復旦大學計算機系學士學位,2006年獲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在T-Systems和比利時魯汶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1年回國後,曾分別在華東師範大學和清華大學任教,多項研究成果一作發表在密碼三大會:CRYPTO、EUROCRYPT、ASIACRYPT和ACM CCS、IEEE S&P、TCC等密碼與信息安全的代表性會議上。
  • 河北省中西醫結合醫藥研究院院長賈振華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以嶺藥業供圖長城網11月3日訊(記者 煙成群 通訊員 孫陽陽)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河北省中西醫結合醫藥研究院院長賈振華教授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產業創新獎」,以表彰他為中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所做的傑出貢獻。
  • 我校黃維院士團隊獲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8月15日,2019年度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院長黃維院士領銜的「柔性電極的高效製備、功能調控及其儲能器件」項目獲得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該項目主要完成人為我校黃維院士、賴文勇教授、馬延文教授、揚州大學龐歡教授、我校程濤博士。
  • 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3日訊(記者 秦思思)今(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中國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結構工程師學會會士、重慶大學周緒紅教授長期致力於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工作,在鋼結構和鋼-混凝土混合結構體系研發、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 吳以嶺院士領銜科研團隊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也是年度生命科學領域的最高獎,「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研究」的重要價值不言而喻。 面對這一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疾病,吳以嶺院士帶領科研團隊自2005年始,依託兩項國家973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從微血管角度闡述CVD的發病機制和有效治療途徑。吳以嶺院士團隊歷時十餘年,分別從理論、機制、臨床三個方面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