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羅京、李鈺、熊頓等名人都因患淋巴瘤而英年早逝,也導致不少人認為患上淋巴瘤是對生命終結的宣布,但事實並非如此,「淋巴瘤並不可怕,五年生存率平均可達到40%以上,規範化與人體化治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的淋巴瘤義診活動上,內科主任姜文奇教授說道。
羅京、李鈺、熊頓等名人都因患淋巴瘤而英年早逝,也導致不少人認為患上淋巴瘤是對生命終結的宣布,但事實並非如此,「淋巴瘤並不可怕,五年生存率平均可達到40%以上,規範化與人體化治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的淋巴瘤義診活動上,內科主任姜文奇教授說道。
姜文奇教授在進行淋巴瘤義診活動
黃慧強教授進行淋巴瘤知識講座
淋巴瘤是全球增長最為迅速的惡性腫瘤之一
據悉,淋巴瘤是全球增長最為迅速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我國淋巴瘤發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且每年新發淋巴瘤患者約為8.4萬人,死亡人數超過4.7萬,面對這樣嚴峻的現狀,推動淋巴瘤規範化與個體化治療刻不容緩。
姜文奇教授介紹,作為一類起源於淋巴結和(或)結外淋巴組織的惡性疾病,淋巴瘤主要表現為體表無痛性淋巴結腫大且質地較硬,肝脾腫大,伴發熱、盜汗、消瘦、瘙癢等全身症狀。
與其它癌症不同,淋巴瘤的好發年齡有兩個高峰,一個是青少年時期,一個是老年時期,而為何造成淋巴瘤近年來迅速增長?姜文奇教授表示,主要與遺傳、環境、飲食汙染、現代社會精神壓力大、生活不規律、感染因素(EB病毒、幽門螺旋桿菌等)、輻射、裝修汙染等因素相關。
部分亞型的淋巴瘤甚至成為可以完全治癒的惡性腫瘤
據了解,目前隨著診斷技術和設備水平的不斷進步,放化療方案的優化組合,各類靶向藥物如美羅華、萬珂、依魯替尼等的出現,已經使惡性淋巴瘤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周期延長,部分亞型的淋巴瘤甚至成為可以完全治癒的惡性腫瘤。內科副主任黃慧強教授舉例道,如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堅持8療程利妥昔單抗聯合CHOP(環磷醯胺+多柔比星+長春新鹼+潑尼松)方案的標準治療,5年無事件生存率達到47%,10年為34%,較對照組單純CHOP方案提高了79%。
43.5%的患者可獲10年長期生存,比CHOP方案提高了55%。對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收治的882例處治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研究顯示,中位隨訪74.1個月,接受R-CHOP方案和CHOP方案治療患者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5.4%和83.3%,完全緩解率分別為76.0%和53.6%,在接受R-CHOP方案治療的患者中,60歲以下患者的6年總生存率達83.%,而60歲以上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達69.1%,達到國外先進水平。
淋巴瘤患者的三大疑問
化療的毒副作用大嗎?
對於淋巴瘤患者,免疫化療為首選治療方式,但傳統化療帶來的毒副作用,常讓不少患者憂心忡忡,對此黃慧強教授表示,新的化療藥物出現讓毒副作用已經明顯下降,此外針對常見的毒副反應都有可緩解的針對策略,患者無需太擔心,但需提醒的是,如果患者在化療期間出現發燒,則必須去醫院進行複診,切勿掉以輕心。
淋巴瘤能不能治好?
在電影《滾蛋吧!腫瘤君》的橋段中,梁醫生一句「淋巴瘤非常難治癒,5年生存率只有20%」,曾引發大家一陣恐慌,甚至不少網友把淋巴瘤等同於絕症,黃慧強教授指出,目前根據最新的分子分型,淋巴瘤可分為100多種,不同類型的淋巴瘤治療效果不同,總的來說,霍奇金淋巴瘤佔淋巴瘤的9%-10%,是一組療效相對較好的惡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佔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分類複雜,預後情況而定。
淋巴瘤的治療藥物越新越好?
隨著淋巴瘤患者的醫學知識加強,不少患者能接觸到最新的治療藥物,但該新藥是否合用?黃慧強教授認為,舊藥有時比新藥更可靠,經過臨床多年應用更為成熟,盲目使用新藥是否能帶來有利值得商榷。(通訊員:黃金娟、歐曉芳)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