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放大招:改變基因序列,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生存率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11-27 17:49:05 來源: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舉報

  據《科學進展》雜誌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裡,研究人員開發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基因編輯法,其通過基因編輯操作將癌細胞破壞,從而使癌細胞失效並防止永久複製。

  研究結果顯示:CRISPR/Cas9基因編輯法用於治療侵入性癌症效果非常顯著,人類離治癒癌症又跨進了一大步。

  一、基因編輯,成功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的生存率

  特拉維夫大學生物醫學、癌症研究學院負責研發的副院長丹·皮爾教授表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主要通過基因編輯工具精準改變基因組序列,如果遇到一些因基因突變引起的癌症等重大遺傳疾病,可以通過它來糾正DNA序列,幫助治療癌症。

  為了驗證該技術在治療癌症上的可行性,研究人員選擇了非常具有侵入性的膠質母細胞瘤和婦科中致命性高的轉移性卵巢癌,這兩種難治性高、生存率低的癌症來開展小鼠研究與實驗。

  

  結果發現:患有膠質母細胞瘤的小鼠,原本預計壽命僅為15個月5年生存率僅為3%,而在規範使用該技術進行單次治療後,可有效延長平均一倍的壽命,將其總生存率提高了約30%

  而卵巢癌方面,同樣也有喜人的消息,卵巢癌晚期只有不到30%的生存率,在使用該技術規範治療後,將患病小鼠的生存率提高為80%

  該研究的成果,也為治療其他類的型癌症帶來了新的希望。

  二、何為基因編輯法?還有哪些基因編輯法?

  今年,備受矚目的諾貝爾獎化學獎於10月7日揭曉,最終花落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nne Doudna,獲獎理由便是開發了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法。這項獎項證明了基因編輯法顯著效果,也促進了癌症治療領域的發展。

  

  該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法是繼「鋅指核酸內切酶(ZFN)」、「類轉錄激活因子效應物核酸酶(TALEN)」之後出現的第三代「基因組定點編輯技術」。由於其是創新技術,因此成本更加低、製作更為簡便、快捷更高效等優點。所以,也更受科研、醫療等領域的喜愛。

  這項備受關注的基因編輯技術,是由細菌和古細菌等微生物中的基因組序列,可以通過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進行有選擇地被編輯或調控。假設,當基因突變引發癌症,可以對突變基因組序列進行編輯,從而幫助治療癌症。

  由於基因編輯法的多項優勢,所以自從問世以來,在醫學科研領域的應用可以說是非常廣泛,不僅僅是可以治療癌症,在其他疾病上同樣也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三、神奇基因編輯法,對4種疾病亦有效果

  瘧疾:據調查顯示,2015年,此病發病人數為2.12億,死亡約42.9萬人,情勢不容樂觀,因此為了從源頭上解決該疾病,相關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基因編輯,包括改造雄蚊讓其雄性後代增多,改善雌蚊降低生育力,從而有效減緩瘧疾的病發率。

  愛滋病:在消滅愛滋病毒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它善於突變並不斷複製,進而產生大量的遺傳變異,而天普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經實驗發現:CRISPR可以把病毒從感染的細胞上剪斷,關閉病毒複製的能力

  亨廷頓病:這類疾病主要是由於基因缺陷引起,是一種致命的遺傳性疾病。而研究顯示:採用CRISPR剪斷亨廷頓基因中產生有毒突變的部分後,發現小鼠大腦中有毒碎片數量減少神經元開始癒合。因此,該技術可能對亨廷頓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主要是因為抗肌萎縮蛋白基因發生突變所致,美國相關研究人員利用改進版CRISPR工具CRISPR-Cpf1,糾正了導致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的突變

  目前,該技術還在繼續深入研究中,相信不久將來會為醫學界和科學界帶來希望。

  四、延伸:同為基因治癌的靶向治療,也是治癌利器!

  靶向治療是近些年來,比較流行的一項癌症治療方法,主要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癌細胞內的蛋白分子或者一個基因片段),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

  靶向治療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採取個性化治療方案,已經成為國際目前治療腫瘤的最新手段,可用於肺癌、乳腺癌、白血病、胃癌、結直腸癌、宮頸癌、食管癌、腦膠質瘤等24種癌症的治療。

  總而言之,隨著醫學界不斷創新療法,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因此,建議廣大癌症患者,要正確看待癌症,到正規醫院接受合理規範的治療,將病情控制甚至治癒。同時,也建議大家平時多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癌症篩查意識,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放大招:改變基因序列,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生存率
    一、基因編輯,成功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的生存率特拉維夫大學生物醫學、癌症研究學院負責研發的副院長丹·皮爾教授表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主要通過基因編輯工具精準改變基因組序列,如果遇到一些因基因突變引起的癌症等重大遺傳疾病,可以通過它來糾正
  • 剛得諾貝爾獎就被證明可有效治療癌症,基因編輯技術或先...
    治療,千斤難敵四兩大家最熟知的治療癌症的方法,無疑就是手術和化療。手術就是將癌細胞病灶切除,但這種方法治不了已擴散的癌症,對於某些特定的癌症,如白血病也無可奈何。化療也就是化學藥物治療,其實就是吃藥。這種方式對人體正常細胞的傷害很大,常伴隨著脫髮、出血和嘔吐等症狀。
  • CRISPR基因編輯在活體動物內成功治療癌症,且永久有效
    此外,大多數類型的癌症具有高復發率和耐藥性,因此急需開發新的治療方法。CRISPR-Cas9基因編輯具有永久破壞腫瘤存活基因的潛力,可以克服傳統癌症療法的重複劑量限制,提高治療效果。但Cas9和sgRNA的體積較大,對常規病毒和非病毒遞送系統來說具有一定障礙,且當前用於非肝臟組織和腫瘤的遞送系統所導致的基因編輯率相對較低。
  • CRISPR基因編輯在活體動物上成功治療癌症,且永久有效
    然而,大多數類型癌症的高復發率和耐藥性的發展促使我們不斷開發新的治療方式。值得注意的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從原理上可以永久破壞腫瘤生存基因,從而克服傳統癌症療法的重複劑量限制,提高治療效果。但遺憾的是,CRISPR-Cas9技術用於癌症治療一直受到腫瘤細胞編輯效率低和現有遞送系統潛在毒性的阻礙。
  • 胚胎基因編輯倫理不容,另一項基因編輯技術卻在造福人類!
    人類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可能誘發非常嚴重的倫理問題,即被改寫的生殖細胞會影響其子孫後代,甚至隨著現象的普及、改變整個人類的基因池。科學家以小鼠作為模型,通過基因打靶的方法改變小鼠的特定基因,藉由觀察其表型或者行為變化,研究這個基因的功能。 基因編輯技術實際上是基因打靶技術的「升級換代」。「基因編輯是一種重構基因序列的手法,就像一個製作精良的橡皮擦,能針對出了毛病的基因,進行精準的『擦除』。」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同濟大學麗豐再生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高正良這樣評價基因編輯的作用。
  • 「五年後的世界」:基因編輯技術將徹底改變癌症療法
    這項技術誕生於2012年,其原理如同用剪刀剪切DNA,然後插入或重新排列基因代碼,隨後將產生一系列科幻般的驚人效果:CRISPR能培育出不會傳播瘧疾的蚊子、肌肉異常發達的獵犬,甚至是體型袖珍的迷你豬。在癌症治療方面,這項技術正在展開人體試驗,方法是提取患者的免疫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然後把攜帶了「武器」的細胞重新植入人體,以達到捕殺癌細胞的目標。
  • 癌症治療新研究!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
    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該系統攜帶的一個遺傳信使(信使RNA),可對CRISPR酶Cas9進行編碼,Cas9作為剪切細胞DNA的分子剪刀會剪切癌細胞的DNA,從而使其失效並永久防止複製。
  • 劉如謙放大招:超越CRISPR 可修正89%的致病性基因突變
    但是,目前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仍然顯得有些笨拙。CRISPR基因編輯有時會改變它不應該改變的基因,也就是所謂的脫靶效應,此外,CRISPR基因編輯依賴於DNA雙鏈斷裂,從而可能導致基因編輯後的細胞出現不可預期的混亂,這些缺陷的存在限制了其在基礎研究和農業中的使用,並在醫學上構成安全隱患。
  • 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大幅提高實驗小鼠存活率
    據《科學進展》雜誌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
  • 陳根:基因編輯入場癌症治療,可使癌細胞永久失活
    大多數癌症藥物需要重複給藥,這增加了治療相關的毒性和治療成本,並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這樣的背景下,CRISPR-Cas9基因編輯由於有可能永久破壞腫瘤存活基因,被寄予克服傳統癌症療法的重複給藥限制,提高治療效果的希望。
  • 《自然》子刊:基因編輯研發管線深度盤點
    CRISPR-Cas基因編輯系統因為它的簡便和可編程性,在問世以後就得到了學術界和研發界的廣泛應用。然而,基因編輯的工具並不只有CRISPR。目前,多項基於其它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的研發項目也已經進行臨床開發階段。其中之一是鋅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 ZFNs),這類核酸內切酶並不依靠RNA,而是依靠鋅指蛋白來識別特定DNA序列。
  • 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
    據《科學進展》雜誌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       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
  • 華大基因尹燁:對待腫瘤,防大於治是更好的方式
    主持人:DNA的鏈條是一個化學的結構,核酸只是英文的縮寫不同而已,而基因是表達一定意義和功能的信息的片段或者編碼,比如說我的膚色、我的發色這可能都是在你的細胞內河所決定的,而悉達多·穆克吉寫過腫瘤相關的書籍,在癌症傳當中如果您讀過應該有所了解,腫瘤的發生跟基因的突變有關係的,腫瘤治療的過程也有很多基因的療法,尤其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詞彙叫做基因編輯,是否可以用基因治療的方式在未來五到十年讓大部分的腫瘤都可以被治癒呢
  • 基因編輯:「改變生命遺傳信息不僅是哲學理論,更有廣泛實踐意義」
    與傳統的TALEN和ZFN技術相比,CRISPR/Cas9系統更便捷、高效,應用也更廣泛,目前該技術成功應用於人類細胞、斑馬魚、小鼠以及細菌的基因組精確修飾。然而,基因編輯仍然是非常新穎的技術。近日,生物谷圍繞基因編輯研究及亮點技術CRISPR特別採訪了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張昱博士,張昱在基因編輯領域有多年科研經驗,對基因編輯及癌症關係研究認識深刻。
  • 基因編輯簡史
    本文首發於美柏醫健,作者Fernweh;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基因編輯(Gene editing)是指特異性改變基因序列,利用酶,特別是核酸酶來對DNA鏈(DNA strand)進行剪切,移除已有的DNA,或者插入代替的DNA。
  • 從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回歸Crispr
    在基因編輯的早期,生物學家有一種類似於印刷機的分子工具箱。也就是說,改變DNA是一個複雜的、勞動密集型的過程,它需要將基因導入到與目標細胞結合的病毒上。這涉及到相當多的學科交叉。如今,科學家們擁有了像微軟Word那樣的基因編輯工具,使得編輯DNA對他們來說就像軟體工程師修改代碼一樣容易。是什麼推動了基因編輯的迅猛發展呢?
  • 基因編輯:改變地球上所有事物
    「CRISPR」是一組名詞的首字母縮寫,其全稱為「成簇的規律性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這項技術可以對基因組進行編輯,是一種可以改變DNA的生物學系統。因此,世界許多遺傳學家和生化學家普遍認為,這是一項可以改變所有人生命及地球上一切事物的技術,也是一項可以改變未來一切的偉大技術。
  • 癌症不傳染但可能會遺傳 「三早」提高患癌生存率
    王東林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例癌症傳染的臨床報導。而實踐中,腫瘤醫院裡長期與癌症患者接觸的醫生和護士,癌症發病率並不比一般人高。因此,可以確定癌症不會通過親吻、接觸、性、共用餐具等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行傳染。
  •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靶向治療進展_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_基因表達...
    儘管近年來CD20單抗(美羅華)聯合傳統化療方案(R-CH0P)顯著提高了療效,但對於高危DLBCL病例,3年生存率仍低於60%,有待進一步提高。本文總結近年來DLBCL的主要生物學研究進展及2015年靶向治療方面的重要臨床研究結果,探討DLBCL未來的治療方向。
  • 跳躍:「跳躍基因」如何改變基因編輯
    央法傳媒網,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一種類似剪刀的工具來完成複雜的基因編輯任務,但是一種新發現的使用「跳躍基因」的技術可以提供一種無縫的、更安全的替代方法。基因編輯是改變DNA的一部分的過程,DNA是控制有機體如何發育和行為的代碼。它可以糾正或刪除代碼的部分,或插入部分,原因包括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