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過渡金屬納米複合材料榮獲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20-09-04 研究員果哥

9月2日,江西省一年一度的科技盛會——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南昌召開,148項「江西創造」閃耀全省最高科技殿堂。其中,江西師範大學盧章輝教授帶領的團隊設計併合成的一新型過渡金屬納米複合材料榮獲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江西師範大學盧章輝教授做實驗。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載體。然而現階段氫的製取比較昂貴,氫的存儲更是氫能源利用領域的研究難點之一。

江西師範大學盧章輝教授帶領的80後團隊針對硼基和氮基化學儲氫材料,設計併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過渡金屬納米複合材料,用於儲氫材料高效催化產氫。此次科技獎勵大會上,盧章輝團隊的這一成果獲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科研人員唯有專注,堅持在一個研究方向做深做透,才可能攀登科學高峰。」盧章輝說。

盧章輝教授現為江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入選學校首批「青年英才計劃」和「正大學者」(特崗教授),江西省「遠航工程」資助對象,江西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江西省 「贛鄱陽英才555工程」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目前研究興趣集中在納米催化、化學儲氫材料、儲能與能量轉換材料等研究方向。

據了解,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是為了隆重表彰為本省科技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而舉辦,本次148項三大獎(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技進步獎)獎勵項目中,學術上屬於國際先進或國際領先、技術發明屬國內外首創的重大技術發現,或者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先進水平的項目數達到46項,佔比31.1%。(來源:江西日報)

相關焦點

  • 一等獎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南昌航空大學五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9月2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等省領導以及在贛兩院院士出席大會並為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獎。大會共表彰獲獎項目148項,其中,自然科學獎50項、技術發明獎8項、科學技術進步獎90項。南昌航空大學以第一單位榮獲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一等獎獲獎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公示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推薦名單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關於評選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27號)文件要求,中國複合材料學會評獎工作委員會對自主申報材料與依託科學技術獎、青年獎等獎項建立的人才庫遴選的提名人選材料進行了評審,擬推薦:清華大學黨智敏教授、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馮志海研究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北京化工大學張立群教授為「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 齊雲山公司一項目榮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網站正式公布《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決定》,由南昌大學和江西齊雲山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南酸棗產業化關鍵技術和裝備創新與應用」項目,榮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齊雲山公司2014年經省科技廳批准組建了江西省南酸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通過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公司擁有「南酸棗剝皮機」、「一種低糖南酸棗糕的製作方法」、「一種南酸棗樹高位嫁接的方法」等六項國家發明專利,二十餘項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公司培育的齊雲山1號、齊雲山7號、齊雲山13號、齊雲山17號四個南酸棗新品種被國家林業局授於植物新品種權證書;新研發的南酸棗果酒、南酸棗果醋和高纖南酸棗夾心軟糖通過了江西省重點新產品鑑定
  • ​通過過渡金屬電催化駕馭自由基化學
    ​通過過渡金屬電催化駕馭自由基化學 2021-01-13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濟民可信集團榮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7月8日,《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決定》在江西省人民政府網站正式公布,江西濟民可信集團有限公司牽頭開展的「中藥大品種金水寶系列產品產業化關鍵技術體系創建及其應用」榮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為今年江西省製藥領域唯一的一等獎項目,也為下一步衝擊國家科技進步獎打下堅實基礎。
  • 誠志寶龍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清華控股成員企業誠志股份旗下誠志寶龍「城市路網移動汙染源在線監測方法與綜合監管平臺」項目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證書該獎項是對項目應用效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對誠志寶龍科研實力與創新成果的高度認可。
  • 我校黃維院士團隊獲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院長黃維院士領銜的「柔性電極的高效製備、功能調控及其儲能器件」項目獲得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該項目主要完成人為我校黃維院士、賴文勇教授、馬延文教授、揚州大學龐歡教授、我校程濤博士。
  • 江西省:3項稀土成果獲得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
    7月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授予9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6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5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授予6項成果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成果省技術發明獎三等獎;授予14項成果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8項成果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48項成果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南開大學陳永勝教授團隊成果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領銜完成的「面向能源轉化與存儲的有機和碳納米材料研究」項目(主要完成人:陳永勝、萬相見、黃毅、田建國、王成揚)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十幾年來,陳永勝研究團隊圍繞高性能能源轉化和儲存有機與碳納米功能材料開展了系統研究,提出了具有確定分子結構的寡聚光伏材料和具有石墨烯本徵性質的三維交聯石墨烯體相材料的設計理念,設計發展了多種新型有機光伏、碳納米及高分子複合材料;系統研究了分子單元、骨架構建、連接方式等對材料性能的影響,闡明了相應的結構——性能關係;獲得了多種高效新材料,構築了多個系列的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及能量存儲與轉化器件
  • 來看看這些年獲得的自然科學獎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的獎項,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之一,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在1956年設立之初,有3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他們就是華羅庚、吳文俊和錢學森。
  • 金滔教授團隊喜獲2018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8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共299項,其中一等獎28項(包括自然科學獎7項、科技進步獎21項,技術發明獎空缺)、二等獎95項、三等獎176項。浙江大學製冷與低溫研究所金滔教授團隊完成的「面向低品位熱源的熱聲熱機機理及系統優化研究」成果榮獲2018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能源緊缺與環境惡化是當今最受關注的兩大問題,威脅全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
  • 吳克輝研究員團隊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吳克輝研究員團隊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名稱「矽烯的發現與物性研究」獲獎人:吳克輝、陳嵐、馮寶傑、程鵬、孟勝
  • 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名單出爐,這些科研成果入選!
    頭條哥從省政府網站獲悉,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名單公布。授予「視頻圖像特徵表達與智能分析」等9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TRPV1的心血管保護作用和機制研究」等16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耦合非線性振子系統的優化減振控制機理研究」等25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 軟體所獲2019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軟體所獲2019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2020-01-07 軟體研究所 【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的「安全認證協議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項目榮獲
  • 5位院士校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南京大學在這項榜單中雄踞全國第一!
    195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首次設立。作為中國五個國家級科學技術獎之一,極具含金量。近日,第三方機構發布了&34;榜單。據統計,一等獎設立64年來南京大學共有5位校友獲得榮譽,居國內高校第一。國家自然科學獎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的獎項,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之一,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
  • 三大獎初評結果公示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很難得嗎
    三大獎初評結果公示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很難得嗎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示「三大獎」初評結果,包括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以及2019年度初評通過、因異議處理中止評審,現已調查處理完畢,按規則提交2020年度評審的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項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
  •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2016-06-15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梁長浩課題組最近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
  • 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名單出爐
    記者7月8日獲悉,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名單出爐。根據《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省政府決定對2019年度為江西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給予獎勵。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共授獎148項優秀科技成果,其中,授予「視頻圖像特徵表達與智能分析」等9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高純度蜂膠的萃取、製備、純化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等6項成果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授予「高難度消化內鏡手術相關併發症防治的關鍵技術及臨床應用」等14項成果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