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黃維院士團隊獲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8月15日,2019年度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院長黃維院士領銜的「柔性電極的高效製備、功能調控及其儲能器件」項目獲得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該項目主要完成人為我校黃維院士、賴文勇教授、馬延文教授、揚州大學龐歡教授、我校程濤博士。
-
斬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所百年名校的2019年突破連連!
1月10日,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大會將本年度唯一一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團隊,以表彰其原創性成果「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有多牛?據統計,近10年來,包括南開在內,僅有4所高校牽頭斬獲這一獎項。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網8月17日電 8月15日下午,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大會舉行了「2019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七屆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2020)遴選活動」入選論文等表彰儀式。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網8月17日電 8月15日下午,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大會舉行了「2019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七屆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2020)遴選活動」入選論文等表彰儀式。
-
喜訊 | 中國農大獲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我校沈建忠院士主持完成的「可轉移多黏菌素耐藥基因mcr的發現及其傳播機制研究」項目獲得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安徽醫科大學獲兩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原標題:安徽醫科大學獲兩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獲獎總數創新高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繼2018年度榮獲兩項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安醫大此次再獲2019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
-
同濟牽頭完成的24項成果(人)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3項...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共授獎308項(人)。獲科學技術普及獎一等獎1項,項目是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範理宏教授主持完成的《基於心腦血管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大眾健康素養系列科普方法與技術的研發與推廣》。與土木工程學院袁勇教授長期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和人才聯合培養的國際結構混凝土學會終身榮譽會員、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比利時根特大學「中國平臺」主任、我校講座教授盧克·塔爾維(Luc Taerwe)教授,獲上海市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
電子科技大學5年獲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本期推送,就來回顧一下近五年來電子科技大學所獲得的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謝建良教授、蔣亞東教授、邱昆教授(從左至右)參加大會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電子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3項大獎。這是電子科技大學繼2014年在這一領域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後,取得的又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國家獎。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 今天(15日),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舉行了「2019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七屆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2020)遴選活動」入選論文等表彰儀式。
-
吳克輝研究員團隊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吳克輝研究員團隊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名稱「矽烯的發現與物性研究」獲獎人:吳克輝、陳嵐、馮寶傑、程鵬、孟勝研究團隊通過精確的分子束外延控制和界面對二維材料的穩定化作用,於2011年實現了矽原子在銀襯底上的二維生長,在國際上首次實驗獲得了矽烯。
-
薛其坤、胡偉武獲最高獎!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全名單公布
三、調整後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自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起實施。 2016年到2019年,「龍芯」用四年時間完成在市場中的第二輪試錯迭代,並在電子政務、工業控制等領域打開市場局面。同時,第三代處理器產品3A4000/3B4000成功推出,辦公信息化應用全面展開。2019年各類CPU出貨量達到幾十萬片。
-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獲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溫家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李克強主持大會。
-
西電5年獲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高新波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楊銀堂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李建東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石光明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35項技術獲「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
9月15—16日,由中國化工學會主辦、中國石油集團承辦的「2020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辦。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等出席並致辭。
-
南大13項成果獲2019年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祝世寧院士獲首屆「基礎...
揚子晚報網6月10日訊(記者 楊甜子)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於6月10日下午舉行,南京大學祝世寧院士獲得江蘇省首屆「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南京大學共獲得4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人獲江蘇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發布,11人獲首批中關村獎人物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日前發布,薛其坤、胡偉武等11人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等獎項,系中關村人物獎設立以來首批獲獎者。首批11人獲中關村獎人物獎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市政府批准,授予薛其坤、胡偉武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授予文再文等6人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授予喬斯特·喬納斯等3人北京市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科學技術獎勵頒獎,澳科大月球行星研究項目獲自然科學獎項一等獎
本次頒獎典禮共有16項目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三類獎項。澳科大在自然科學獎中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科技進步獎中獲得二等獎。在研究生科技研發奬方面,共有13名澳科大研究生獲獎。 澳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月球、小行星、巨行星的表面特徵、內部結構研究」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是本次自然科學獎唯一一個一等獎獲獎項目,主要完成人為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祝夢華副教授和實驗室主任張可可講座教授。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今天揭曉!北大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傑出青年中關村獎3人
編者按2020年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勵名單,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2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6人,國際合作中關村獎3人,自然科學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
-
9項一等獎!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12月5日,中國通信學會公布了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名單。授予《衛星動態按需覆蓋通信技術》等9項成果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授予《面向通信行業的九天人工智慧平臺及應用》等12項成果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授予《基於三維仿真的4G/5G無線網絡智能規劃調度系統研發與應用》等14項成果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株洲所時代新材榮獲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復材網 近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雲南昆明舉行,「面向平價上網的大型低風速複合材料風電葉片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一等獎,時代新材為該項目主要完成單位。 該項目由中材科技、株洲所時代新材、中復連眾、國防科大和北京鑑衡共同完成,屬於新能源和新材料學科交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