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腦洞「幻想」出來的奇異星是什麼樣的星?

2020-04-24 宇宙小百科

當一顆大質量恆星走到生命的盡頭時,它就會在一場被稱為超新星的劇烈爆炸中結束其光輝的生命。爆炸後留下的是:中子星或黑洞。但是,如果殘骸的質量大到不能成為黑洞,也不能成為中子星呢?它會變成什麼?

科學家利用腦洞「幻想」出來的奇異星是什麼樣的星?

事實上,一直到最近天文學家們都不認為在中子星和黑洞之間會存在一個「灰色地帶」,大質量恆星死亡的產物必定是中子星和黑洞這兩者之一。

科學家利用腦洞「幻想」出來的奇異星是什麼樣的星?

然而現在興許有一種奇特的恆星能填補這一空白。雖然他們還沒有被觀察到,天文學家相信奇怪的恆星(也被稱為夸克星)應該存在,而科學家只是剛剛開始意識到這些物體到底有多奇怪。

「奇異」的誕生

首先,中子星、夸克星和黑洞都是由同一種機制產生的——超新星爆炸。但這三顆行星的質量都在增加,超新星中產生它們的恆星的質量也在增加。

那麼,如果一顆恆星爆炸了,它的產物如何能成為中子星呢?構成中子星的中子物質有一種特殊的性質,叫做中子簡併度。它們可以產生向外的中子簡併壓。當中子星自身向內的重力和向外的中子簡併壓平衡時,中子星就在你的眼前了。

科學家利用腦洞「幻想」出來的奇異星是什麼樣的星?

如果從超新星中誕生的這顆中子星質量太大,中子簡併壓無法抵擋向內的引力,結果會如何呢?在這種情況下,夸克就會挺身而出取代中子,防止天體進一步「坍縮」。這裡所說的「夸克」是比中子更小的物質單位,1個中子由3個夸克組成:2個下夸克和1個上夸克。

當夸克簡併壓和引力間達到平衡之後,一顆夸克星就此誕生。這時自由的上夸克和下夸克就會轉變成奇異夸克。因此,夸克星其實是由奇異夸克物質所組成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它們還被稱為奇異星。

不同尋常的發現

科學家利用腦洞「幻想」出來的奇異星是什麼樣的星?

迄今傳統觀點一直認為夸克星的尺寸應該比中子星小。這看上去似乎是合理的,因為夸克星是在中子星的基礎上進一步坍縮而成的,這使得其中的物質會變得更加緻密,於是佔用的體積就會減少。但根據一個由德國、瑞士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合作小組的最新計算,夸克星實際上可能會比它們的「表兄」中子星大。但這怎麼可能呢?

這些複雜的計算牽涉到中子星和夸克星的「狀態方程」,它描述了組成這兩類天體的物質本身的性質。他們的計算結果顯示,一顆質量為太陽2.5倍的夸克星會比質量為太陽2.5的中子星要來得大。這一發現對於尋找潛在的夸克星而言是非常有趣的。如果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具有2.5倍太陽質量的大型中子星的話,也許他們真正看到的其實是一顆夸克星。

科學家利用腦洞「幻想」出來的奇異星是什麼樣的星?

一旦發現了夸克星,它不僅對於天文學家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在歐洲核子中心工作的物理學家而言也是如此,他們可以藉此獲得自然產生的「奇異夸克物質」的大量信息。雖然大型強子對撞機可以製造出高溫「夸克膠子等離子體」,但實驗室裡至今還無法製造出奇異夸克物質,所以夸克星的發現將會惠及天體物理學家和粒子物理學家。

然而,故事還沒有結束。奇異星還能更「奇異」。

大爆炸實驗室?

在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為夸克星進行了仔細地「體檢」,並且試圖把它推向極限。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給最大質量的夸克星再添加一點物質的話會發生什麼?在它「坍縮」成黑洞前是否還存在一個超越於夸克星之外的狀態?

根據已知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一顆大質量的夸克星會具有足夠的引力能來「燃燒」奇異物質。在強引力的作用下,夸克星核心裡的夸克也許會被快速地「燃燒」,進而轉變成純粹的能量和中微子。

但真正令人著迷的地方是,由於夸克星極為緻密,甚至連在通常情況下能穿透一切的中微子也無法逃離。於是,燃燒夸克所產生的這些能量和中微子就會形成向外的壓力來抵抗引力。科學家們將這樣一顆夸克星稱為「弱電星」。計算發現弱電星這種穩定狀態大約可以持續1千萬年,而同時它可以以蘋果大小的「身材」擁有重達兩個地球的質量。

科學家利用腦洞「幻想」出來的奇異星是什麼樣的星?

現在壓軸戲要上演了——弱電星的核心具有極端高的密度——只有大爆炸之後十億分之一秒的宇宙才能與之匹敵。這些極端的天體將會像是一個迷你的宇宙大爆炸實驗室,在其中的高壓之下電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四種基本作用力中的兩種,另外兩種為引力和強相互作用力)會非常接近,幾乎無法區分。這為進一步深入認識自然界的基本作用力提供了絕佳的機會,甚至還有可能會引發新的物理學革命。

奇怪的「奇異星」很怪異,以至於不能相信它們真的存在於宇宙中,但是天文學家們正在盡一切努力尋找它們。隨著下一代望遠鏡和其他儀器的投入使用,這些奇怪的物體可能會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利用腦洞「幻想」出來的奇異星是什麼樣的星?
    事實上,一直到最近天文學家們都不認為在中子星和黑洞之間會存在一個「灰色地帶」,大質量恆星死亡的產物必定是中子星和黑洞這兩者之一。然而現在興許有一種奇特的恆星能填補這一空白。雖然他們還沒有被觀察到,天文學家相信奇怪的恆星(也被稱為夸克星)應該存在,而科學家只是剛剛開始意識到這些物體到底有多奇怪。
  • 中子星產生的奇異物質,科學家推它將是無敵的
    科學家推測,宇宙中就有這樣的物質,它存在於中子星的核心被稱為奇異物質。要想知道奇異物質是什麼?那就要從最基礎的中子星開始說起。 |什麼是中子星?不過奇異物質存在於中子星內部,只有當兩顆中子星相互碰撞或者是被黑洞撕裂的時候才會灑出來。奇異物質它和中子星的核心一樣緻密,最小能有原子那麼小。它會在太空中飄蕩幾百萬年甚至幾十億年那麼久直到它撞上一顆恆星或行星,再將這顆天體上所有的物質都變成奇異物質。
  • 五本都市異能小說,各種腦洞大爆炸,幻想無極限
    哈嘍大家好,我是陳少,今天和大家分享五本都市異能類小說1、《腦洞大爆·炸》作者:魔性滄月·都市·完結簡介:幻想既現實,意yin既真理。『百分百一箭三雕』,『強行防禦反擊』,『絕對無敵口令』,『瞪誰誰懷孕被動』······一道超級伽馬射線爆開了白歌的腦洞,使他可以對現實植入異常設定。從他腦洞連通現實的那一刻開始,白歌有意無意的為這個世界,帶來了許許多多莫名其妙的異常事物。
  • 137億年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們腦洞大開,提出了很多猜想
    但令人困惑的是,關於宇宙的過去,大爆炸理論似乎只描述到奇點就停止了,而137億年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卻沒有給出清晰的答案。 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總不可能什麼都沒有吧?
  • 維度認知世界,腦洞打開穿越時間的秘密幻想
    這個思想的提出給科學家和數學家新的思路。隨著「維度」一詞的火熱,慢慢的理念開始變得紛雜,猜想夾雜幻想更是讓「維度」一詞蒙上了神秘的面紗。首先我來講講在網絡中流傳的維度腦洞並且基於此所延伸出的理論,我們生活在三維的空間中,其中從比較特殊的「負一維」(最低維度,也是一切多胞形的最終基礎)開始,單位是4×10^-293;到「零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單位是10^-99(普朗克單位)可以看做一個點;到「一維」,我們所理解的線;「二維」,線所組成的平面;「三維」是面組成的立體。
  • 【E.N.】有這樣一位腦洞大開的科學家,想利用整個太陽的能源
    別著急,有這樣一位腦洞大開的科學家,他叫做弗裡曼·戴森,他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大家稱之為戴森球。了解戴森球之前,先讓我們認識一下卡爾達肖夫指數,卡爾達肖夫指數是一種用來量度文明的指標,1964年,蘇聯科學家卡爾達肖夫首先提出。Ⅰ級文明可以駕馭行星級別的能量,Ⅱ級文明可以駕馭恆星級別的能量,Ⅲ級文明可以駕馭星系級別的能量。
  • 利用球狀星團,科學家得出了這個數字
    這項研究是巴塞隆納大學(ICCUB)宇宙科學研究所的博士前研究員David Valcin領導他來自西班牙、法國及美國的同事們進行的,他們利用了銀河系中的球狀星團,得出了這個數字,並且已經將論文提交到《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學雜誌》等待審核。球狀星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恆星集合,它們的特點也非常明顯。它們與疏散星團是相對的兩種星團,比後者的恆星密度更大。
  • 太陽和月亮一起出現會是什麼樣《幻想戰姬》告訴你
    《幻想戰姬》是一款以中國、日本、印度三國神話傳說故事為背景的水墨風RPG手遊大作。由日本古代的神話故事記載,古時開天闢地之祖伊邪那岐在洗臉時生出了三姐弟,分別為治理高天原的天照大神,治理夜之食原的月讀和治理海原的須佐之男。這三姐弟可是日本最初的三位神,《幻想戰姬》裡都是什麼樣呢?
  • 穿越時空不再僅僅是幻想,你又了解多少?
    你是否幻想過有一天能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彌補遺憾,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但是我告訴你,即使回到過去,你只是一個觀眾,並不能去改變什麼。 2.利用大質量天體引力讓時空扭曲。 試驗證明是1919年發生日食時的觀測結果證實太陽的質量使星光彎曲。還有引力透鏡也印證了大質量天體導致的光的扭曲。
  • 發現超大質量的中子星!天文學和緻密物理學的大進步!
    根據一項研究,科學家已經發現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中子星。中子星是夜空中最奇怪的星體。他們極度的被擠壓:直徑僅僅只有幾英裡質量卻比太陽還大。測量數據已經顯示有一顆名為MSPJ0740+6620的中子星是第一顆質量至少明確太陽質量兩倍的中子星,這可能是這類星體可以達到的最大質量。
  • 來自星星的召喚《洛奇》星之光幻想手帕禮包上線!
    【星之幻想禮包上線】調皮的星星終於忍不住自己想要和米萊西安見面的欲望,從遙遠的宇宙降蹦到愛琳世界,有些小星星非常調皮,他們不停的在米萊西安的手中跳動,或者圍繞在米萊西安的身邊,像一個個歡樂的小精靈,而有些小星星就比較安靜了,從宇宙降臨後,他們直接依附在米萊西安的服飾上,安靜的做一顆閃亮的星~
  • 科學家出來闢謠
    有人說它是「鯨魚的鼻涕」;有的說它可能是「海豬肉」——一種被叫做外衣的海洋生物家族的一部分;有的說它是那種呈麻袋狀的橡膠生物;甚至還有的說這可能是潛於地球的外來物種,這說法倒是被科研小組給否定了,科學家認為這生物的神秘還未達到外來物種的程度
  • 泰坦星是否有生命?計算出來的奇怪外星人
    土星的衛星——泰坦星(土衛六),缺乏土衛二、木衛二那樣的全球性海洋,也沒有相對溫和的星球氣候。  泰坦星上面的湖泊,充滿了甲烷和乙烷,全球溫度都在零下150攝氏度左右。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泰坦星不可能存在生命。
  • 6部另類太空科幻大片,宏大場面,腦洞幻想,爆笑橋段,不容錯過
    這兩天因為家事忙得不可開交,也沒有時間做推送了,好來終於完畢可以休息幾天了,最新出的電影和幾部經典推薦,繼續奉上:《星際特工》這部個人十分期待的科幻大片近日終於出了高清資源,而投資不菲的它此前在上映時也如意料中的撲街了,但是作為呂克貝松一部夢想中的作品,其中部分特效,特別是千星之城的設計和視覺展現
  • 腦洞大!斯坦福科學家發明新裝置:能同時利用太陽的熱量和外太空的...
    腦洞大!斯坦福科學家發明新裝置:能同時利用太陽的熱量和外太空的寒冷  Winnie Lee • 2018-11-12 15:26:43 來源:前瞻網
  • 宇宙題材火爆不息作品熱點 星域網遊前景大好?
    星域題材一直是文化作品的熱點,在遊戲領域,有沙盒類《星戰前夜(EVE》及RTS類《星際爭霸》等經典。影視領域,有《星際迷航》與《星球大戰》系列經久不衰,今年又有新片計劃。這不禁讓小編想到國外的星域題材遊戲的蓬勃發展現狀,並開始暢想國產星域遊戲的未來前景。
  • 科學家公布最終結果,網友:飛升渡劫!
    科學家公布最終結果,網友:飛升渡劫!宇宙的大是我們無法估計的,這世間總是存在著許許多多未知的事物,我們好奇,我們想要一探究竟,光是中國就有很多我們未結開的謎團更別說是宇宙,宇宙間有著和我們地球相似的星球嗎?但無疑宇宙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也許有很多我們未知的文明,只不過現在的我們無法到達那麼遙遠的地方,不能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文明。
  • 100萬年後的人類什麼樣?科學家:或擁有3種「超能力」!
    在地球存在的40多億年的時間裡,人類利用自身的智慧和進化成為了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並且僅僅花費了數百年的時間,就已經實現了上天入地的夢想,可以說人類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按照人類的進化速度來看,未來的人類肯定也會邁入一個新層次,科學家也曾經猜測,在未來的100年至200年內,人類文明也能成功到達一級文明,這個時候有很多人也開啟了自己的腦洞,既然人類在200年內的發展是可以預測到的,那麼100萬年後的人類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人類還能否繼續存在呢?100萬年後的人類是怎樣的?
  • 火星移民,科學家正努力把腦洞變為現實
    而火星移民這個議題,也早早就提上日程,並時不時因為各種專業人士拋出的新腦洞一次次引起熱議。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關於火星移民,都有哪些有趣的腦洞吧。 核彈與氣凝膠,誰更靠譜?相反,他們專注於將火星地球化:利用技術從根本上把火星改造成人類可以生存的地方。許多業內知名人士都曾提出讓火星變暖的想法,甚至是給它重塑一個大氣層。1971年,卡爾·薩根提出將火星冰冠上所有的冷凍水和二氧化碳全部蒸發,由此產生的氣體將使火星變暖。
  • 蟲洞能被創造出來?這是科學家們的幻想嗎?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觀察到蟲洞存在的證據。為了與其他種類的蟲洞進行區分,一般通俗所稱「蟲洞」應被稱為「時空洞」。之後有的科學家提到了可以用負量能量撐大蟲洞使得其可以容得下飛船通過,這個是符合理論的,負能量實際也是存在的,但是及其稀少,至於如何製造負能量目前沒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