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不僅能發光發熱,還地球上的生物生存提供了必備的溫度和光明。從地球上看,太陽就像是一個不停燃燒著的大火球。但實際上,太陽並不會發光,而是通過核聚變產生的熱量。產生的這些熱量通過外太空的真空地帶,然後到穿越地球的大氣層,所以我們才能感受到熱量和光明。但是我們都知道,真空中是不能夠傳遞熱量的,那麼太陽的熱量是如何傳回到地球的,我們在地球感受到的熱又是什麼?
原來,太陽在經過核聚變之後,產生的熱量是依著光波的形式傳輸的,在傳輸的過程中形成電磁波,向周圍星球上面擴散。其中,這些電磁波非常的雜,不是由一種形態組成的,而是有紅外線、紫外線和X射線組成,雖然真空中不能夠傳輸熱量,但是卻不影響這些射線的傳播。因為電磁波的傳輸是不需要任何介質的,故而能夠在真空中傳輸。而且這些電磁波的傳輸速度非常快,很快就能夠傳輸到地球,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光和感受到的熱量。
電磁波傳呼到地球後,還需要經過轉換才能變成我們地球上的光和熱量。當這些電磁波到達地球後被地球周圍的大氣層吸收,由於這些能量非常多,在穿越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熱量,最終形成熱能,也就是地球上的溫度和陽光。我們感受到的陽光非常的溫暖舒適,難道這就是太陽的本來溫度嗎?
事實不是這樣的,這些電磁波的量非常大,我們地球上接收到的能量非常小。在太空的傳輸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在穿越大氣層的時候,大氣層能夠束縛50%的太陽熱量。這就使得我們在地球上感受到的溫度非常適合人類生存。經過了這麼多的消耗和衰減,才有了現在的溫度。而太陽距離地區那麼遠,可見中間過程消耗的能量巨大,也說明了太陽散發出來的能量的威力。
所以說,太陽的能量雖然不能直接在真空狀態下傳輸,但是可以通過電磁波的形式,間接的傳輸到地球上面。雖然這種電磁波的傳輸方式在傳輸的過程中也消耗了很多能量,但也給地球創造了合適的溫度,使得地球上適合生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