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每個晴天都能感受到陽光帶來的熱量,特別是在夏天,南方大地的太陽熱情似火,讓每個人都開始想著冬天,畢竟冬天的冷是可以多穿衣服禦寒,但是夏天就很無奈了,要是停電只能硬抗著。但是實際上,由於太陽和地球之間距離有1.5億公裡,而大氣層和地球磁場的保護,地球表面接收到的熱量相對太陽本身輻射的熱量來說,根本微不足道。其實,地球核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更高。
太陽的表面溫度大約為5700K,而地球的地核溫度也高達7000K左右,也就是最高有68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這比太陽表面的溫度更高,為什麼我們卻沒有感受到多少來自地核的溫度呢?我們知道,在地球上,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像喜馬拉雅山常年都是積雪覆蓋,難道這是因為更高的地方更遠離地核?其實這只是空氣隨著海拔變高而變得稀薄,從而引發的溫度變化而已。
我們知道固體傳熱比空氣傳熱更好,地球表面到地核之間的距離不過6千多千米,為什麼卻沒有太陽1.5億公裡傳來的熱量高呢?其實太陽的熱量在傳遞的時候,由於太空中幾乎處於真空,熱量損失很小,所以才會有足夠的餘溫傳遞到地球。另外,太陽的傳熱除了大氣層和地磁場的阻擋,沒有多少阻力,很容易進入地球,我們接受的是直接的陽光照射,地球則不一樣。
地球的表面是一層厚厚的地殼,雖然在地底也有很多熔巖的存在,但是卻沒有讓地殼變得熾熱,那麼是不是地殼的原因阻隔了大多數的熱量呢?其實熱量在傳遞的時候,會散失,地核中的熱量在傳到地幔中之後,就會被地幔本身吸收絕大部分,真正在接觸到地殼的時候,剩下的熱量已經很少了,地殼的密度比地幔和地核小很多,散熱能力更強,傳熱能力更差,所以在地表感受的溫度才會那麼低。
地球作為我們目前唯一能夠生存的星球,許多的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生命生存條件,看似地球這樣的星球宇宙中有不少,但是能夠同時達成全部條件剛好的,現在一顆都沒找到,就連克卜勒452b這樣的超級地球,也只是高度相似而已。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們的觀點和小編一起參與討論吧!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