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奇異的卡西米爾效應在真空中傳遞熱量

2021-02-08 煎蛋

量子物理學再次顛覆了經典物理學常識:在真空空間中傳遞熱量本身——通常來說,這需要原子或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這項研究利用了怪異的卡西米爾效應(Casimir effect):真空空間並不是真的真空,而是充滿了微小的量子漲落。

科學家先前已經證明,卡西米爾效應可在真空中移動納米粒子,在兩個物體間產生壓力。這項最新研究表明,它也可參與熱效應。

這一發現可能會改進納米級電子組件甚至量子計算機的設計方式,隨著我們設備越來越小,我們需要在最小的元件單元上對溫度進行控制。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機械工程師Xiang Zhang說:「熱量通常是通過原子或分子或所謂聲子的振動在固體中傳導的,但是在真空中沒有物理介質。所以,多年來,教科書告訴我們聲子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發現,聲子確實可以通過看不見的量子漲落在真空中轉移。」

他們在真空室內相距幾百納米的兩片鍍金氮化矽膜上證明了這一點。即使兩片膜之間完全沒有任何介質,光子的能量(熱輻射)又可以忽略不計,但加熱其中一片膜也會導致另一片膜變熱。

無法在更大尺度上重現上述結果——所以真空袋,保溫杯之類的物品依然可以發揮作用——但在極微小尺度上,影響可能是深遠的。

為了完成實驗,必須經過精密地調配與維護:從精準控溫到保持實驗室腔室完全無塵。

科學家認為,如果可以在真空中傳遞熱量,那麼也可以傳遞聲音。畢竟,它們本質上都是聲子的振動效果。

不過,那就是另外的實驗了。目前,該團隊正在研究如何利用這種特殊的量子效應來管理未來計算機和電子產品中的熱流。

史丹福大學的機械工程師Hao-Kun Li說:「新的傳熱機制為納米級的熱管理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機會,這對於高速計算和數據存儲非常重要。現在,我們可以設計量子真空以提取集成電路中的熱量。」

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上。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量子真空漲落和卡西米爾效應——真空的能量(計算過程)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描述真空量子能量的一些重要結果。量子能量存在於整個宇宙的背景中。具體地說,我將在量子場論(QFT)中解釋所謂的卡西米爾效應。卡西米爾效應是由於電磁場的量子真空漲落而作用於兩個緊密平行的不帶電導體板之間的一種小的引力。
  • 真空也能傳遞聲音?科學家最新一項發現,或將改變聲音認知
    當物體發生振動時,比如敲打桌子,這種振動會帶動空氣中的分子出現有規律的振動,由此聲波會在空氣中傳播開來。如果沒有介質,振動就無法傳播,所以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這種力在量子場論中具有根本理論意義,在納米尺度和微米尺度技術中具有實際重要意義。近期,有人預測卡西米爾效應可以誘導相鄰物體之間的聲子傳遞,甚至可以通過真空間隙傳遞熱量。熱量通常是通過原子或分子的振動或聲子在固體中傳導的,如果卡西米爾效應能夠通過實驗證實,那麼意味著聲音(聲子)確可在真空中傳遞。
  • 量子效應的宏觀體現——卡西米爾效應 | 量子群英傳
    那好,既然真空中有這麼多具有能量的虛粒子,我們可不可以探測到它們的存在?有人又進一步地異想天開:能不能把這些能量釋放一些出來,供人類利用呢?如圖23-2所示,卡西米爾效應指的是真空中兩片中性(不帶電)的金屬板會出現吸力而互相靠近的現象。理想情形下,要求平板是無窮大和無窮薄的。這種似乎是無中生有的吸引力,在經典理論中是不會出現的,一般被解釋為是量子場論的一個重要結果,因為它證實了零點能的存在。
  • 逆轉卡西米爾效應
    ○ 在真空中的兩塊理想的、不帶電的金屬板。我們很可能認為,應該什麼都不會發生,畢竟真空之中什麼都沒有。但量子力學卻告訴我們,真空並不空,它充滿了電磁場的量子漲落——虛光子會不斷地出現和消失。這是因為它們之間充滿了包含能量的電磁波,當它們相互靠近時,真空中的一些波會逐漸被擠壓出去,使得周圍空間的能量高於金屬板之間的能量,推動它們繼續靠近,從而表現得像是存在一種吸引力。這個效應被稱為卡西米爾效應。
  • 《自然》:第4類熱傳遞,或為納米器件帶來「量子冷卻」
    熱輻射是電磁波在奔向我們,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所以熱輻射並不依託於物質載體,而熱對流需要依託空氣,熱傳導需要靠手與電暖器的直接接觸。宇宙尺度的真空中,熱傳遞必須靠熱輻射,太陽系大大小小的天體,都在圍著太陽烤火。那麼納米尺度呢?除了熱輻射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的傳熱方式呢?經典力學支配著宇宙空間,量子力學支配著納米世界。
  • 量子場論中的「卡西米爾效應」,華裔科學家想用來實現無摩擦軸承
    那麼究竟什麼是「卡西米爾效應」呢?這得從量子場論開始講起了。量子場論如今的物理界將引力、電磁力等作用都用「場」的概念來描述,而在牛頓時代卻不是這樣。牛頓的引力是超距作用的,他認為引力的變化會瞬間傳遞給任何距離的物體。如果太陽突然爆炸了,引力的變化就會在爆炸瞬間傳遞給地球,地球的軌道也將立刻做出改變。
  • 逆轉卡西米爾效應,諾獎得主的新發現!
    博科園:本文物理學類試想一下,如果把一對不帶電的金屬板平行且近距離地放置在真空中,會發生什麼?在真空中的兩塊理想的、不帶電的金屬板。我們很可能認為,應該什麼都不會發生,畢竟真空之中什麼都沒有。但量子力學卻告訴我們,真空並不空,它充滿了電磁場的量子漲落——虛光子會不斷地出現和消失。1948年,荷蘭理論物理學家卡西米爾(Hendrick Casimir)預言,當這樣的兩塊金屬板相距很近時,會相互吸引。這是因為它們之間充滿了包含能量的電磁波,當它們相互靠近時,真空中的一些波會逐漸被擠壓出去,使得周圍空間的能量高於金屬板之間的能量,推動它們繼續靠近,從而表現得像是存在一種吸引力。
  • 真空不導熱,太陽光卻能將熱量傳遞到地球?假如真空導熱呢?
    我們把這個問題稍微修改下,如果真空導熱,那麼太陽還能將熱量傳遞給地球嗎?我們還能看到宇宙盡頭的光線啊?熱量傳導有幾種模式,如果真空導熱會怎麼樣?熱量傳遞模式我們知道有三種,分別是傳導、對流和輻射,在地球上大多數時候這幾種狀況會同時發生,因為存在熱量傳遞的介質,比如空氣、實體物質和,而輻射卻不需要介質,只要不檔著輻射源即可!
  • 真空竟能熱傳導,甚至能傳播聲音!華人團隊新研究登上Nature
    他們用實驗證明了:熱量可以跨越幾百納米的完全真空,從一片金屬傳導到另一片金屬上。這一發現未來在可能在晶片散熱設計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熱傳導本質是分子之間相互傳遞動能,而真空中沒有任何原子分子。所以人們一直認為,真空中是不存在熱傳導的,傳遞熱量只能像太陽那樣熱輻射才行。
  • 真空聲子傳熱:改寫教科書的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了
    在物理課本上,除了熱輻射,熱傳導、熱對流這兩種通過聲子傳熱的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發生。但在量子物理學家看來,真空並不是一片真正的「虛空」,而是充滿了量子漲落。一項近期發表於《自然》雜誌的實驗就首次證明,量子效應可以讓聲子在真空中傳遞熱量。終於,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被找到了。 撰文 | Charles Q.
  • 真空聲子傳熱:改寫教科書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了
    來源:環球科學量子漲落使得聲子可以在真空中傳遞熱量。(圖片來源:張翔/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還記得熱傳遞的3種方式嗎?在物理課本上,除了熱輻射,熱傳導、熱對流這兩種通過聲子傳熱的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發生。但在量子物理學家看來,真空並不是一片真正的「虛空」,而是充滿了量子漲落。
  • 真空聲子傳熱: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 教科書要被改寫
    在物理課本上,除了熱輻射,熱傳導、熱對流這兩種通過聲子傳熱的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發生。但在量子物理學家看來,真空並不是一片真正的「虛空」,而是充滿了量子漲落。一項近期發表於《自然》雜誌的實驗就首次證明,量子效應可以讓聲子在真空中傳遞熱量。終於,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被找到了。
  • 改寫物理教科書:科學家發現熱輻射之外的第二種真空傳熱方式
    開水的熱量通過茶杯杯體中的原子振動,即聲子傳遞到人的手上 | pixabay當水溫過高,由茶杯傳導到皮膚的劇烈的原子振動會讓人感覺燙手。這時,我們需要的是一隻真空保溫杯,利用真空將保溫杯內外壁隔開。由於真空中沒有介質,原子振動不復存在(即無法通過聲子傳遞熱量)。這樣,保溫杯外壁的溫度就會遠低於內壁,不再燙手了 。
  • 利用量子漲落向真空傳聲;比竇娥還冤的動物學家
    利用量子漲落向真空傳聲 2. 未來,人類需要吃掉多少食物? 3. 比竇娥還冤的動物學家 4. 找到工作,遠離自戀 5.
  • 因為真空是空的所以不能傳播聲音嗎?科學家的發現或改寫物理書!
    在工業和真空科學裡,「真空」指的是,當容器中的壓力低於大氣壓力,低於大氣壓力的部分即為「真空」;另一種說法是,凡壓力低於大氣壓的容器裡的空間,皆稱為「真空」。2019年12月11日,《自然》雜誌報導出了一項轟動一時的理論:聲音可以在真空裡傳播!也就是說,《自然》使全國的物理書都將改寫。事實上,真空中存在物質,還存在很多粒子。
  • 科學家發現一種全新熱傳遞方式,或改寫物理教科書
    其中,熱傳導的本質就是一個分子向另一個分子傳遞動能;熱對流是指流體的宏觀運動導致流體各部分之間發生了相對位移,冷熱流體就會發生互相摻雜,也就實現了熱量傳遞的過程;熱輻射是指物體通過電磁波輻射來傳遞熱量,太陽輻射就是典型的熱輻射。
  • 聲音也能通過真空傳播?你的物理書又該改寫了
    自由小球不斷地從空間中快速產生又消失,從而使得空間中整體而言不存自由的小球,維持一個整體的平衡。卡西米爾效應每個新理論出現之後,科學家總是急於尋找驗證它的方法。1948年,荷蘭理論物理學家卡西米爾通過純理論計算找到了一種驗證上述理論的方法,這就是著名的卡西米爾效應。
  • 熱量不能在真空中傳遞,是怎麼傳輸到地球的?我們感受到的是什麼
    但實際上,太陽並不會發光,而是通過核聚變產生的熱量。產生的這些熱量通過外太空的真空地帶,然後到穿越地球的大氣層,所以我們才能感受到熱量和光明。但是我們都知道,真空中是不能夠傳遞熱量的,那麼太陽的熱量是如何傳回到地球的,我們在地球感受到的熱又是什麼?原來,太陽在經過核聚變之後,產生的熱量是依著光波的形式傳輸的,在傳輸的過程中形成電磁波,向周圍星球上面擴散。
  • 科學家發現新的納米級傳熱方式,聲子通過量子漲落實現真空傳熱
    能成為許多技術進步的源頭的矽谷,它的名字中包含化學元素矽,這絕非是種巧合,矽用於製造電子器件的晶片的材料。這種材料之所以被廣泛使用,是因為其化學性質,它是一種半導體或允許電流通過熱應用的材料。納米級傳熱的最新發現對於開發更複雜的設備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們了能夠理解該發現背後的科學之前,讓我們深入研究一下熱傳遞的基本原理。
  • 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量子力學新發現使它成為事實
    研究表明,由於一種名為卡西米爾相互作用(Casimir interaction)的量子力學現象,熱能可以跨越幾百納米的完全真空。雖然這種相互作用只在很短的尺度上才有意義,但它可能對計算機晶片和其他以散熱為關鍵的納米電子元件的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它也顛覆了我們許多人在高中物理中學到的關於熱傳遞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