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場論中的「卡西米爾效應」,華裔科學家想用來實現無摩擦軸承

2021-01-08 軟軟de麵包店

通過改變兩個物體的間隙大小,物理學家已經可以靈活調整卡西米爾力為排斥力或吸引力,用來創造一個無需外部能量驅動的最低勢能平衡系統,這項技術將運用於納米機械系統的製造和保障運行。

那麼究竟什麼是「卡西米爾效應」呢?這得從量子場論開始講起了。

量子場論

如今的物理界將引力、電磁力等作用都用「場」的概念來描述,而在牛頓時代卻不是這樣。牛頓的引力是超距作用的,他認為引力的變化會瞬間傳遞給任何距離的物體。如果太陽突然爆炸了,引力的變化就會在爆炸瞬間傳遞給地球,地球的軌道也將立刻做出改變。

引力波模型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則告訴我們,信息的傳播速度不可以超過光速,引力或任何其他作用也是如此。他在廣義相對論中又對引力場做了準確描述,引力作用的傳播本質上是「空間扭曲」的傳播,也即「引力波」。引力波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所以如果太陽爆炸,要等到8分20秒後(光從太陽傳播到地球花費的時間)我們才會看到太陽爆炸的場景,引力變化對地球的影響也才剛剛開始。

經典場論一般將場描述為空間或時間中每一點所賦予的物理量,這個定義基於連續的時間和空間,但量子理論顯然不這麼認為,時間和空間應該也是量子化的。經典場經過量子化後產生新的理論——量子場論,它陳述了各式各樣的基本場(如電磁場)在空間中每個點處處被量子化的現象。

「正則」的說法,空間中每點的場其實是一個諧振子,量子化則意味著每點有一個量子諧振子。場的激發則對應到粒子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因而空間中的每一點都具有一顆粒子所應該擁有的屬性,如:自旋、極化、能量等等。

真空漲落

這樣的理論圖像會使真空也具有極其複雜的結構。從德國物理學家沃納·海森堡的「不確定原理」可以推導出真空中存在「量子漲落」。看似空無一物的真空中,其實在不斷生成無數「粒子-反粒子」的虛粒子對,粒子對借取能量而生成,又在短時間內湮滅歸還了能量。由於持續的時間非常之短,粒子也「有借有還」,所以我們看到的宏觀世界仍然是「能量守恆」的。

暴漲宇宙模型

1973年由美國教師愛德華·特萊恩在《自然》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指出「宇宙源自真空中的量子漲落」,本來宇宙是一片虛無,是量子漲落「借」來的能量產生了宇宙中的物質。德國物理學家帕斯誇爾·約爾旦也認為宇宙中恆星的質量對應著正能量,其引力勢則對應負能量(這裡負能量是因為引力勢能使引力場中其他物體所具有的能量,相當於恆星把能量貢獻出去了,所以算起來是「負」的),二者剛好大小相等、相消為零。提出過「宇宙暴漲理論」的美國物理學家阿蘭·古斯,後來以比較令人信服的論據完善了特萊恩的推論。

卡西米爾效應

由此,我們知道了量子場論中的真空不再那麼「空」了。真空其實也有能量,簡諧振子的量子化過程,指出真空還存在有一個最低的能量值,稱作零點能,這個最低能量是通過將空間中的所有的駐波能量加和計算得到的,因此此值並不為零。

這時如果你放入兩塊金屬板(或兩塊介電材料板),就會擾動真空中原有的駐波,形成新的能量分布。如果你將金屬板挨得非常近(縫隙小到納米級別),則金屬板外側的駐波集合將大於縫隙中的駐波集合,也即金屬板內外產生能量差,導致真空漲落對板產生向內的壓力,表現為兩塊金屬板相互吸引,這就是卡西米爾效應。在納米領域,卡西米爾也會導致常見的納米顆粒團聚現象。

說完理論,談點實驗

20世紀50年代,就有科學家預測,如果將卡西米爾實驗中的真空替換為流體環境,並將兩塊板之一換成比流體折射率低的材料,就能使兩塊板互相排斥,製造出排斥的卡西米爾力。

單純的排斥力並不比單純的吸引力更有用,不過要是能創造出可調的卡西米爾力,既可排斥也可吸引,那我們也許無需能量就能頂起一顆微粒。

2010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亞歷杭德羅·羅德裡格斯教授與其同事提出了一款實現「卡西米爾平衡」的方案。首先需要一款流體,還要含有塗層的一款材料,並且從多種材料和拓撲結構方案中找到合適的組合,就能使流體中的卡西米爾力達到平衡。

而今年的一項新研究已經通過該方案第一次實現了「卡西米爾平衡」的展示,該研究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華裔材料學家張翔主導,該成果發表於7月份的《科學》期刊上。張翔團隊將金片和金箔放入乙醇中,其中的金片塗覆了一定厚度的聚四氟乙烯(也叫特氟龍,常用的不粘鍋塗層材料),位於底部,而在之上的是一張納米級厚度的金箔。金箔可以懸浮在金片之上,而經典理論不能解釋這個現象。

實驗原理解釋

由於聚四氟乙烯的折射率低於乙醇,金箔與聚四氟乙烯之間會產生排斥的卡西米爾力,而金箔與金箔間會產生吸引的卡西米爾力。

當金箔非常靠近塗有聚四氟乙烯的金片時,金箔距離塗層比距離底部的金片近得多,此時斥力相對更強,金箔被推開。而隨著金箔的遠離,塗層產生的斥力與底部金片產生的引力變得相當,直到進一步引力佔據主導,反而使金箔減速甚至朝底部運動。

總之,金箔將在斥力與引力的來回爭奪中,在乙醇溶液中往返震蕩並不斷衰減能量,最終金箔將停在斥力與引力剛好相等的位置。此平衡狀態下的金箔高度,會隨聚四氟乙烯塗層的厚度增加而增加。

應用到硬碟的磁頭技術中

機械硬碟的磁頭

張翔認為這種「卡西米爾平衡」的方案存在多種技術應用,「如果計算機硬碟中的磁頭以幾米每秒的速度移動在碟片的原子級平面上方,那麼卡西米爾力會將它們吸在一起從而導致硬碟崩潰,」他說。「導致計算機硬碟崩潰的元兇之一就是靜摩擦力,另外在矽谷還有很多納米機械裝置失敗的例子,如果有辦法做到無摩擦軸承,那將非常令人期待。」

卡西米爾力原本只能產生引力,就仿佛這個世界上只有正電荷沒有負電荷一樣,必然是單調乏味的。直到有人發現了排斥性的卡西米爾力,就能如同正、負電荷共同構成原子一樣發揮奇效。把本質如此複雜的卡西米爾力,用來創造一個簡單的平衡系統,甚至裝到硬碟裡,物理真是大道至簡、非常有趣。

相關焦點

  • 量子效應的宏觀體現——卡西米爾效應 | 量子群英傳
    聽起來有點像要造永動機,可以暫不考慮,但想出某種方法探測真空能是可行的。早在70多年前就有科學家作此建議,也有許多科學家一直在對此作孜孜不倦地探索。這其中的實例之一就是:卡西米爾提出的卡西米爾效應(Casimir effect)。
  • 逆轉卡西米爾效應
    1948年,荷蘭理論物理學家卡西米爾(Hendrick Casimir)預言,當這樣的兩塊金屬板相距很近時,會相互吸引。這是因為它們之間充滿了包含能量的電磁波,當它們相互靠近時,真空中的一些波會逐漸被擠壓出去,使得周圍空間的能量高於金屬板之間的能量,推動它們繼續靠近,從而表現得像是存在一種吸引力。這個效應被稱為卡西米爾效應。
  • 量子場論中的基本問題
    但後來量子場論成功結合了二者,並描述了自然界四種基本力中的三種: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量子場論也能很好地描述波粒二象性,這樣傳統上認為的粒子就可以解釋為量子場中所對應的能量量子。為此,要描述一種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就需要引入一種量子場。 在定域量子場論的框架下,任何相互作用都不是瞬間發生的,而是通過各種傳播子進行相互作用的。
  • 宇宙中第一個量子場是如何產生的?
    基本常數保持不變、引力似乎在哪都一樣(不是大小)、量子躍遷和相對論效應相同。在所有時間點上,至少在我們可以觀察到的宇宙部分,廣義相對論(控制重力)和量子場論(控制其他已知力)似乎都以完全相同的形式應用。但一直都是這樣嗎?有沒有一段時間,宇宙中沒有相同的量子場,或者根本沒有量子場? 也許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在你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量子場仍然存在。這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
  • 量子真空漲落和卡西米爾效應——真空的能量(計算過程)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描述真空量子能量的一些重要結果。量子能量存在於整個宇宙的背景中。具體地說,我將在量子場論(QFT)中解釋所謂的卡西米爾效應。卡西米爾效應是由於電磁場的量子真空漲落而作用於兩個緊密平行的不帶電導體板之間的一種小的引力。
  • 逆轉卡西米爾效應,諾獎得主的新發現!
    1948年,荷蘭理論物理學家卡西米爾(Hendrick Casimir)預言,當這樣的兩塊金屬板相距很近時,會相互吸引。這是因為它們之間充滿了包含能量的電磁波,當它們相互靠近時,真空中的一些波會逐漸被擠壓出去,使得周圍空間的能量高於金屬板之間的能量,推動它們繼續靠近,從而表現得像是存在一種吸引力。這個效應被稱為卡西米爾效應。
  • 量子場論是什麼?
    原創 戴瑾 返樸原子和晶體中的電子,在不同的能級之間躍遷時,會輻射或者吸收光子。描述和計算這個物理過程,需要研究粒子的產生和消滅的量子場論。這是量子力學中最高深的部分,然而不提場論的量子力學介紹,是不完整的。
  • 宇宙中的量子場最早是何時形成的?
    基本常數相同,引力表現相同,量子轉換與相對論效應也完全相同。在可觀測宇宙中的任意時間點上,廣義相對論(主宰引力)與量子場理論(主宰其它已知力)的應用形式似乎都與地球上別無二致。但情況一直如此嗎?宇宙中的量子場有沒有可能曾經不同過?甚至一度根本沒有量子場?
  • 科學家建立超越廣義相對論的引力量子場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嶽良,打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關於廣義坐標變換不變假設的局限
  • 量子場論是什麼?|展卷
    原子和晶體中的電子,在不同的能級之間躍遷時,會輻射或者吸收光子。描述和計算這個物理過程,需要研究粒子的產生和消滅的量子場論。這是量子力學中最高深的部分,然而不提場論的量子力學介紹,是不完整的。下文經授權選自戴瑾博士著《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4月)第18章,介紹了量子場論這個複雜理論體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 使用量子模擬器構建量子場論
    在理論物理學裡,量子場論(Quantum field theory,簡稱QFT)是結合了量子力學、狹義相對論和經典場論的一套自洽的概念和工具。在粒子物理學和凝聚態物理學中,量子場論可以分別為亞原子粒子和準粒子建立量子力學模型。
  • 量子場論是什麼?|展卷
    ​​原子和晶體中的電子,在不同的能級之間躍遷時,會輻射或者吸收光子。描述和計算這個物理過程,需要研究粒子的產生和消滅的量子場論。這是量子力學中最高深的部分,然而不提場論的量子力學介紹,是不完整的。下文經授權選自戴瑾博士著《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4月)第18章,介紹了量子場論這個複雜理論體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 新年首講 | 數學講座-從吉爾伽美什到卡西米爾效應
    民以生用,王不留行,教出三論,象分四體。史有多宗,觀自眾離,實性兩別,唯以構齊。編碼解碼,理玄無異,合限成窮,約窮化理。兩擘之會,空有即一,量子場論,驗後如彼。君有所疑,不足為奇,欲知詳情,請聽我語。從吉爾伽美什到卡西米爾效應趙博士四川大學基礎數學博士研究生,國信證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 畢業前研究多為微分幾何理論,涉及複變函數,動力系統,可積系統和環簇理論等,畢業後前往深圳從事證券量化投資研究工作。總計參與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DCDS等國際期刊發表三篇論文。
  • 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金奇奐研究組實現囚禁離子系統中量子場論的...
    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金奇奐研究組實現囚禁離子系統中量子場論的量子模擬清華新聞網1月18日電 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量子信息中心金奇奐研究組於1月15日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論文《通過交換波色子的費米子——反費米子散射過程在囚禁離子中的量子模擬實驗》(Experimental
  • 科學網—「量子場論」的啟蒙之作
    如曾謹言的《量子力學》,幾十年來不斷再版,成為我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量子力學教學範本;「物理學基礎知識叢書」中也產生了世界級的物理科普著作。 ——編者 ■杜東生 朱洪元的《量子場論》是1960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這是中國國內最早出版的有關粒子物理基礎理論的書。中國幾代從事粒子物理研究的人都是靠學這本書(還有196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胡寧的《場的量子理論》)起家的。
  • 利用奇異的卡西米爾效應在真空中傳遞熱量
    量子物理學再次顛覆了經典物理學常識:在真空空間中傳遞熱量本身——通常來說,這需要原子或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 量子力學中的量子場論
    僅僅從量子力學的數學公式中就得出了無數驚人的發現,其巨大的成功說明量子力學提供的數學描述反映著更深刻的現實真理,到目前為止,最成功最具預測性的公式就來自量子場論。量子場論把所有的基本粒子描述為存在於宇宙時空,各處基本場中的不同振動模式,量子電動力學則是將這個定義運用到其中一個場上,電磁場。
  • 中國提出引力量子場論:打破廣義相對論局限!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吳嶽良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舉行的前沿科學論壇上,提出引力量子場論。該理論打破以彎曲時空幾何為基礎的廣義相對論的局限,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上。   此前量子場論的建立,使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成功統一。
  • 時空穿越可以實現嗎?科學家:穿越蟲洞有1難題,可期待量子蟲洞
    要形成穩定的「廣義相對論蟲洞」,必須用一種特殊的材料——「負能量」,這種材料目前沒有人見過,就連物理學家都想不出合適的理論來支持它。如果不用「負能量」,而是用我們已知範圍內的任何材料來構築「廣義相對論蟲洞」,得到的結構都極不穩定。這種不穩定的結構,提供的時空穿梭服務只是一張「單程票」——一旦有物體從不穩定的蟲洞穿越過去,蟲洞的結構就很快會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