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也能通過真空傳播?你的物理書又該改寫了

2020-12-05 虎嗅APP


上周,12月11日,《自然》雜誌報導了一項足以撕掉全世界物理課本的研究:聲音能夠在真空裡傳播!


我們初中的物理課本說: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所以真空中是無法傳播聲音的。


到高中之後,我們的物理書又進一步解釋道:聲音的本質是物質分子的振動所引起的一種波,因為真空是空的,當然也就沒有物質分子的振動,所以振動的聲波就傳不過去。


實驗事實是不會錯的,那麼我們的教科書錯了嗎?


其實在上面這段話裡,我們「理所應當」地認為真空是全空的。但是,在量子世界裡,沒有任何事情是理所應當的。


那麼,真空裡到底有什麼?這和聲音在真空中傳播有什麼關係?


別急,我們馬上就來說一說關於「真空不空」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我們將會看到,真空裡的東西不但能傳播聲音,還是讓壁虎能夠趴在牆上的原因,更是大名鼎鼎的霍金輻射的源頭。


彈簧與小球:量子場論的緣起


約100年前,人們已經知道,原子中的電子如果吸收能量,那麼自己的能量就會升高;如果想跳回原來的狀態,必須要通過釋放一份電磁波的形式來釋放能量,這份波被愛因斯坦稱為光子。


這個現象就好比人如果吃了葡萄皮,那麼他可以吐出一個葡萄皮,比較平淡無奇。


但人們還發現,有時電子不用吸收能量,也會主動釋放光子,這一現象叫做自發發射。這就類似一個人沒有吃葡萄皮,但是也能吐葡萄皮,這個現象就比較詭異。


1927年,物理學的一代宗師狄拉克給出了一個解釋。他認為:真空中雖然看起來沒有葡萄也沒有葡萄皮,但這只是表面現象。真空中存在著許多的「葡萄-葡萄皮」組成的對子,它們產生得很快,消失得也很快,差不多同時發生,使得真空表現得像是沒有葡萄一樣。


現在假想一個「葡萄-葡萄皮」對子出現在你嘴邊,此時恰好葡萄掉進了你的嘴裡,於是你吸收了一個葡萄,而真空中就剩下了一個葡萄皮。所以看起來就好像你雖然沒吃任何東西卻吐了一個葡萄皮一樣,只不過這個葡萄是真空投餵給你的,我們只觀察到了剩下的皮而已。



玻爾曾說:「在所有的物理學家中,狄拉克擁有最純潔的靈魂。」

狄拉克堅持認為物理方程應該擁有完美的數學形式,並以此信條來指導自己的研究。

對於「醜陋」數學的拒絕使他後來的研究逐漸偏離了主流。

圖為1930年前後的狄拉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一假說由於完美解釋了自發發射而獲得了成功。經過一系列修正和重塑之後,這


其主要觀點也很簡單:首先,對於任何物質來說,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場」,例如光子對應電磁場,電子對應電子場。場可以看作是由許多被彈簧連著的小球組成的,每個場都充滿著整個空間。



然後,由於彈簧的存在,所以每個小球都在不停振動,科學家稱之為「漲落」。如果這個振動太劇烈使得彈簧被拉斷,那麼就會得到自由的小球。例如,電子場的漲落可以產生一個電子。



水波的漲落可以偶爾產生一個水珠,而這個水珠又快速落回水波裡,場的漲落產生粒子的過程與此類似

(圖片來源:http://bostonreview.net/)


最後,自由小球重新回到小球陣列中。自由小球不斷地從空間中快速產生又消失,從而使得空間中整體而言不存自由的小球,維持一個整體的平衡。


卡西米爾效應


每個新理論出現之後,科學家總是急於尋找驗證它的方法。1948年,荷蘭理論物理學家卡西米爾通過純理論計算找到了一種驗證上述理論的方法,這就是著名的卡西米爾效應。


設想有一個大的真空空間,其中有兩個平行金屬板。由於兩板之間的空間相對於板外來說比較小,因此如果量子場論是正確的,那麼板間的場裡含有的小球數應該少於板外空間。那麼,板間的小球對板的撞擊力應該小於板外小球對板的撞擊力,所以板會受到外界的擠壓力。


很快,這一理論預測的現象就被觀測到了。在真空中的平行金屬板受到了真空施加的擠壓力。


也就是說,真空裡確實有很多小球!真空不是空的!


由於板間的場漲落產生的粒子少,因此會感受到外面空間產生的壓力,這就是卡西米爾效應

(圖片來源:https://skepticalinquirer.wordpress.com/)


根據狹義相對論,物質和能量的本質是一樣的,真空中有很多小球,就意味著真空中有不為零的能量。科學家能夠計算出真空中能量的數值,稱之為零點能。


可不要小看零點能哦,雖然平時我們感受不到它的作用,但是當兩個金屬板距離很近的時候,真空零點能能夠在金屬板上施加約1個大氣壓的壓強。因此在高級計算機晶片或者太空飛行器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卡西米爾效應的影響。


聲音穿過了真空


量子場論認為,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可以對應一個真空中的場,那麼聲音作為一種振動能量,也可以對應一個振動能量的場。讓我們再次考慮兩個真空中的平行金屬板,它們之間存在上述的振動能量場。如果在一個板上施加振動能量,這個能量會和板間的振動能量場發生交互,從而引起另一片金屬板的振動,這便是聲音的卡西米爾效應。


也就是說,聲音可以通過真空傳播。


在微觀層面上,分子振動也是一種熱現象,因此聲音能穿過真空而傳播,也就意味著熱量也可以跨越真空而傳播



雖然理論上可以預測該效應,但是由於它十分微弱,所以觀測是很困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Zhang lab在巧妙設計的實驗裝置的幫助下,首次觀測到了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現象,也即本文開頭處所提到的研究成果。


這再次證明了量子場論的主要觀點:「真空不空」和「萬物皆場」。


當兩個金屬板間的距離小於500納米時,能夠觀察到高溫物體的溫度(T2)減小而低溫物體的溫度(T1)增加,也就是說熱量(振動能量,也就是聲音的能量)跨越了真空而傳播。實驗排除了對流和輻射的幹擾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黑洞與壁虎


為什麼霍金說黑洞會發出輻射?壁虎又為什麼能夠掛在牆上?這都跟我們今天講的量子場論和卡西米爾效應有關。


霍金利用真空不空的原理預言了黑洞輻射的存在。


他的主要觀點為:黑洞是一種光速都無法逃離其引力的天體。我們考慮黑洞邊緣的空間,由於場的漲落,有可能產生一對正反物質小球。由於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這對小球的速度有可能超過光速。此時若反物質小球落入黑洞,那么正物質小球就有可能掙脫黑洞的束縛而飛出。落入黑洞的反物質小球和黑洞內其它的正物質小球重新結合而使得黑洞的質量減少。


那麼總的結果就是:黑洞質量減少,同時放出了一個正物質小球。這就是黑洞輻射的原理。


該理論打破了人們印象中黑洞「只進不出」的形象,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霍金的史詩級成果之一。





如圖,成對出現的粒子中,如果有一個落入黑洞而另一個逃離黑洞,逃離的那個粒子就成為黑洞輻射

(圖片來源:https://www.physics-astronomy.org/)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小的壁虎竟然也能夠利用卡西米爾效應來爬牆。


壁虎的腳上有數萬根剛毛,每一根都極其細小,小到每根剛毛和牆壁間的距離都只有納米級。前面我們提到過,如果兩個板的間距很小,那麼卡西米爾效應可以施加非常可觀的壓力將兩個板壓在一起。所以,壁虎腳上的數萬組卡西米爾效應將它掛在牆上。



壁虎腳上數納米大小的帽狀結構,為壁虎提供了足夠的卡西米爾效應力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


壁虎雖然不懂量子場論,但偉大的自然界卻是無所不知的。在美麗而又精妙的自然界面前,無人敢稱全知,無人敢稱偉大。



相關焦點

  • 因為真空是空的所以不能傳播聲音嗎?科學家的發現或改寫物理書!
    「真空」的意義「真空」一詞,意義上是虛空,沒有任何東西存在。但在量子力學的理論裡,世界上沒有絕對虛無的空間。對於「真空」這一名詞實際的意義,物理屆眾說紛紜,不過主要有兩種說法。在工業和真空科學裡,「真空」指的是,當容器中的壓力低於大氣壓力,低於大氣壓力的部分即為「真空」;另一種說法是,凡壓力低於大氣壓的容器裡的空間,皆稱為「真空」。
  • 真空聲子傳熱,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物理書或要被改寫
    目前,許多物理書本上都會寫著熱能的傳播方式有三種,一是傳導,二是對流,三是輻射。除了這三種傳播方式之外,熱能的傳播就沒有其它的方式了。但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熱能的傳播還有著一種全新的方式,即「真空聲子傳熱」。這種全新熱能傳播方式的發現,或許會改寫我們現在的物理課本,同時也會增加我們的認知。甚至,還可能會運用到實際中,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
  • 真空聲子傳熱,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物理書或要被改寫
    特別是物理科學家、數學家以及化學家,其理論的進步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社會的發展,而社會的發展也離不開科學理論的進步,或者說是科學研究的進步。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來自數學基礎上的物理科學、化學科學等。而本次文章所要講述的則是物理學上的一個最新發現,那就是熱能的傳播新方式。目前,許多物理書本上都會寫著熱能的傳播方式有三種,一是傳導,二是對流,三是輻射。
  • 真空也能傳遞聲音?科學家最新一項發現,或將改變聲音認知
    我們初中的物理課本說: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所以真空中是無法傳播聲音的。到高中之後,我們的物理書又進一步解釋道:聲音的本質是物質分子的振動所引起的一種波,因為真空是空的,當然也就沒有物質分子的振動,所以振動的聲波就傳不過去。實驗事實是不會錯的,那麼我們的教科書錯了嗎?
  • 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量子力學新發現使它成為事實
    如果你使用真空隔熱保溫瓶來幫你的咖啡保溫,你可能知道這是一種很好的隔熱材料,因為熱能很難在真空中流動。如果周圍沒有原子或分子,攜帶熱能的原子或分子的振動就無法傳播。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量子力學的古怪之處可以徹底顛覆經典物理學的這一基本原理。這項研究發表在本周的《自然雜誌上。
  • 為什麼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而聲音不能?
    但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它們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那麼,聲音和光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光卻可以呢? 聲波 聲音其實屬於機械波,其本質是機械振動的傳播,而機械振動依賴於介質。當物體發生振動時,比如敲打桌子,這種振動會帶動空氣中的分子出現有規律的振動,由此聲波會在空氣中傳播開來。
  • 光可以在真空環境下傳播,為什麼聲音卻無法在真空中傳播?
    引言:每個具有聽力能力的人生活在充滿各種聲音的世界裡,形形色色的聲音填充了我們的生活,很難想像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無聲的環境中是什麼樣子。如果人類是生活在太空中的話那麼就可以感受到無聲世界是怎樣的,因為聲音無法在真空中傳播。
  • 【物理·微課堂】八年級上冊 · 聲音的傳播
    這一系列的物理微課,都是江西省第一屆「名師杯」中學物理微課大賽的獲獎作品。這些微課囊括了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必考題型、實驗操作等等方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由南昌市豫章中學的黃少紅老師帶來的《聲音的傳播》,本微課作品獲得了此次大賽的初中組二等獎。
  • 初中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3)通過以上兩次實驗的對比,小華得出的結論是。16.(2017秋海澱區校級期中)小方和小園合作探究「固體能否傳播聲音」,他們的探究過程如圖所示:小園在桌子的一側敲擊桌角,小方把耳朵緊貼在相對的桌角且聽到了清晰的敲擊聲,於是得出結論「固體可以傳播聲音」。請你評估:從他們的探究過程能否得出「固體可以傳播聲音」的結論?如果能,寫出理由。
  • 真空竟能熱傳導,甚至能傳播聲音!華人團隊新研究登上Nature
    魚羊 慄子 曉查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現在,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認知,很可能要被打破了。UC伯克利的華人科學家們發現,兩片金屬之間即使是真空,也可以傳導熱量和聲音。我們使用的保溫杯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把夾層抽成真空,從而阻止了熱量的傳導。但這一登上Nature的研究顛覆了古典物理學的基本原則。論文通訊作者張翔教授還表示,由於分子振動也是聲音傳播的基礎,因此這一發現暗示了聲音也可以通過真空傳播。
  • 七三課堂: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物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生活也缺不了各種各樣的聲音。今天,七三課堂為大家整理了「聲現象」的系統知識,希望能夠給努力學習的你帶來幫助。七三課堂知識講解: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七三課堂演示: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聲音的產生與聽到聲音。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傳播,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太空人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跟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聲速的計算公式是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因為聲音在傳播時需要通過介質傳遞聲波。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在固體中傳播速度快,在氣體中傳播速度慢,而且傳播速度還與溫度有關。
  • 初二物理教育,第二章聲現象,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所以聲音很重要,我們學習一些和聲有關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那你知道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傳到我們耳朵被我們聽到的嗎?現在很多家長會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大家知道他們是怎麼發聲的嗎?以古箏為例,細心觀察的你一定能發現,在彈奏古箏的時候琴弦在不停的振動。在鼓面上放一些小豆子,敲擊鼓面,發出鼓聲,小豆子彈跳起來。
  • 改寫物理教科書:科學家發現熱輻射之外的第二種真空傳熱方式
    真空可以傳熱嗎?最近,科學家們通過一個巧妙的實驗,發現了熱傳遞的新方式——真空傳「聲」,即原子振動能可通過「量子漲落」在真空中傳播。這給包括集成晶片散熱在內的一些棘手問題提供了解決思路。可是,讓無數科學家都困惑不解的量子力學,卻總能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觀點。就在上個月,科學家們通過實驗證明:在數百納米的微觀尺度(距離)內,真空也是可以傳遞聲子的。並且,通過這種全新方式的熱量傳遞,比熱輻射要有效率得多。這是怎麼回事呢?
  • 宇宙是真空狀態, 到底能不能聽到聲音?
    當你在電影院觀看宇宙大戰的電影時,你是否會想到武器發出的聲音以及宇宙飛船被飛彈擊中,發生巨大爆炸產生的聲響。
  • 你知道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嗎
    你知道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嗎聲音的傳播最關鍵的因素是要有介質,介質指的是所有固體液體和氣體,這是聲音能傳播的前提。
  • 聲音傳播的極限速度是多少?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為我們指出了宇宙的速度極限——真空中的光速。但是,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而在所有介質中絕對最高音速是多少呢?測量每種材料中的聲速是不現實的,但是科學家現在設法根據自然定律中的基本常數為聲音的傳播確定了速度上限。
  • 聲音最大能有多大?
    《奇妙量子世界:人人都能看懂的量子科學漫畫》由潘建偉院士創立的墨子沙龍與科普大V Sheldon聯合創作,本書通過幽默的漫畫形式官方解讀了量子科學的前沿發展。書中不僅介紹了前沿的量子衛星、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糾纏、還介紹了量子力學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趣談和軼事。
  • 神秘的撓場與真空零點能
    (17)用今天的科學語言解釋,這種能源就是真空零點能,或稱空間能、自由能、宇宙能等。也這種粒子在絕對零度時的振動(零點振動)所具有的能量就是零點能。(18)電荷和質量分別是電場和磁場在物質(包括物理真空)上的表現,那麼自旋可稱為自旋場在物質上的表現。(19)撓場的存在已被許多實驗事實所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