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引言:水被我們認為是生命之源,而地球上的海洋則被認為是生命的搖籃,言下之意就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在海洋中誕生的,那麼陸地生物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被廣泛接受的答案就是海洋生物演化而來的,有一種體內既有鰾又有肺的生物成為了有力的證據。
人類通過不斷地在自然界發現遠古生物的化石來研究史前生物是怎樣,的,史前的地球又是一副什麼樣的場景。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研究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和演化過程,其中被廣泛接受的說法是地球最初的生命起源於海洋中的單細胞簡單生物,它們經過漫長時間的演化之後逐漸進化成多細胞生物。對於只有幾百萬年歷史的人類來說,地球生物的演化史是極其漫長的,因此我們想要了解清楚整個生物史的發展脈絡並不簡單。
種種研究表明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在海洋裡誕生的,而當一些海洋生物發展到一定時期之後,它們開始嘗試往陸地上發展。從對古生物的考古研究情況看來,在這一過渡時期中的海洋生物普遍都存在魚鰭逐漸演化成肢體的現象。那麼是哪種生物帶頭走上陸地的呢?目前大部分專家認為一種名為「總鰭魚」的遠古魚類很可能就是如今大多數陸地生物的祖先,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呢?
相信很多朋友聽到更多的遠古魚類是鄧氏魚、劍齒鯊等龐然大物,對於總鰭魚像是前所未聞。總鰭魚知名度不高是有原因的,因為它們出現得早也消失得早。根據研究發現,最早的總鰭魚應該在泥盆紀早期就出現了,然後它們經歷了一個繁榮的發展階段後又迅速衰落了下來,到了白堊紀幾乎所有的總鰭魚都滅絕了。然而就是這樣一種短暫存在於地球生物史上的物種卻拉開了海洋生物走向陸地的序幕。
古生物學家表示,從多種研究情況看來,總鰭魚中一類名為骨鱗魚的生物體內已經同時出現了鰾和肺,要知道鰾是魚在水中用來交換氣體的器官,而肺更多是陸地生物體內獨特的構造。既然骨鱗魚已經同時出現了鰾和肺,這說明這個物種已經開始在陸地上生活了。但它們在這一時期的魚鰭堅硬程度還不足以形成肢體,因此它們在水中能夠利用肉質的魚鰭來輔助遊泳,這一點和如今的海豹十分相似。
在後來的研究中,有古生物學家發現在非洲東南部的海洋中還保存著來自4億年前總鰭魚的一個分支,它們就是矛尾魚。研究人員通過將矛尾魚的身體構造與總鰭魚的化石進行對比,發現它們在身體構造上存在較多的相似之處。而且和總鰭魚一樣,矛尾魚也是一種較為兇殘的食肉動物,它們一般以烏賊和小型魚類為食。
據記載,矛尾魚的發現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30年代末,起初並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種生物存在的重要性,隨著對從海洋到陸地過渡時期的古生物深入研究,矛尾魚重新回歸人類的視野。很多學者表示,矛尾魚的發現填補了人類在研究海洋生物向陸地生物過渡時期的其中一個空白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