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設「九大強國」需合力攻堅抓落實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不同板塊分別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建設「人才強國、科技強國、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貿易強國、海洋強國、文化強國」。同時,還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體育強國」等遠景目標。把一個個「強國」建設好,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就有紮實的基礎、可靠的保證。
以「質量強國」為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好字當頭、質量第一。實施「質量強國」戰略是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必然選擇,也是國家強大的必由之路。
再來看「人才強國」,國家興盛,人才為本。人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主要創造者和傳播者。當前,我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依靠人才興邦,走人才強國之路,大力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
就「科技強國」而言,我們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後面亦步亦趨。為此,必須深耕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優化學科布局和研發布局,讓企業成為真正的創新主體,等等。
「十四五」時期,實施強國戰略既有堅實的基礎、難得的機遇,也需要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合力攻堅抓落實。
一要堅持戰略定力。
實施強國戰略會面臨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特別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具有戰略自信。要堅決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要不為噪音所擾、不為雜音所惑、不為各種錯誤觀點所左右、不為各種猶豫徘徊彷徨所羈絆,咬定青山不放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二要堅持問題導向。
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工作的導向。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盯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什麼問題突出就著力解決什麼問題,哪個環節薄弱就著力加強哪個環節,開動腦筋破解實施強國戰略中長期解決不了的難題。
三要堅持系統觀念。
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實施強國戰略必須將系統觀念貫穿全過程各領域,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使各項強國戰略的實施互相聯動、協同發力。(作者單位:中共上海市委黨校)
(文章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DF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