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嵐山:突出項目攻堅抓落實
項目建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事關經濟增長和發展後勁,事關民生改善,事關全局和長遠。數據顯示,嵐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6.07億元,同比增長7 。 9%;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53.2億元,同比增長9.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總產值和增加值增幅分別高於全市5.1個百分點和7.5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1997.8億元、同比增長41%,利潤114 。 9億元、同比增長43.3%。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34.62億元,同比增長8.7%。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如何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撬動高質量發展?嵐山區前三季度給出成績的同時也給出了答案:全力打好重點項目建設攻堅戰,以龍頭項目為引領,產業效能倍增;拉長產業鏈條,園區配套提速升級;營商環境得到改善,變被動審批為主動服務。
龍頭項目引領產業效能倍增
嵐山區堅決執行省市決策、規劃,努力把精鋼基地打造成科技研發的集聚地、工業旅遊的目的地和綠色發展的新標杆,聚力抓好以日鋼和山鋼為重點的龍頭產業和龍頭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日鋼公司累計完成各類投資近50億元,新上5#ESP生產線以及節能減排改造等項目。1—9月份完成產值921.2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營業收入1453.6億元、同比增長39.3%。山鋼的一期二步項目產能發揮,1—9月份完成產值243.3億元、同比增長46.6%,實現營業收入258.8億元、同比增長74%。
創新是點燃發展的加速器。創新發展,兩大鋼企邁出的每一步都堅實有力。
——日鋼集團與中國鋼研籤訂了《年產50萬噸氫冶金及高端鋼材製造項目合作協議》,與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了《海爾卡奧斯、日鋼集團戰略合作協議》。前者項目建成投產後的產品是航天航空工業、軍事工業、精密冶金工業等高科技製造行業的首選原料;後者則借助工業網際網路雲平臺整合鋼鐵行業產業鏈,促進上下遊企業由傳統地方生產向融入國際化平臺的網際網路企業轉型。
——山鋼日照和聯通籤訂《5G聯合創新合作協議》,5G工業網際網路在冶金無人化升級技術應用項目已完成三處應用環境基站建設,其中煉鐵區域鐵水車場景、原料區域堆取料機無人駕駛場景、冷軋無人行車場景均已投入使用。
除了這兩個龍頭企業,其他企業表現也不遑多讓:冠卓重工自主生產的首臺國產自主品牌大口徑超低溫LNG船用裝卸臂,結束了國內該型號裝卸臂依靠進口的歷史。
在日照市首屆「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中,山鋼日照的冷軋優質低碳鋼的研發和推廣、華源索具的艦載機固定用G120鍛造鏈鎖產品、航宇的破冰船不鏽鋼螺旋槳均獲銅獎;冠卓重工的雷射靠泊系統、智能登船梯、智能快速脫纜鉤、智能型LNG超低溫船用裝卸臂獲得優秀獎。
截至目前,全區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8家,隱形冠軍企業4家,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5家,省級「一企一技術」創新企業12家,市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31家,市級「一企一技術」創新企業21家,納入瞪羚企業資料庫的企業達6家。
產業鏈條拉長園區配套提速
今年以來,嵐山區緊盯鋼鐵這一臨港龍頭產業,圍繞兩大鋼企的配套發展,以「產業鏈延伸」為抓手,集中精力布局「吃鋼嚼鐵」項目,不斷「建鏈、補鏈、強鏈」,大力招引上下遊產業及配套產業,著力打造千億級先進鋼鐵製造基地。
——作為省重大項目的日照金屬表面處理中心生態產業園項目,年產10萬噸熱浸鍍鋅生產線於今年8月底舉行了點火投產儀式。
——作為日鋼集團ESP產線的配套延伸產業鏈,總投資5.8億元的日照寶華新材料兩條年產120萬噸連續平整酸洗生產線項目正加快施工進度,計劃今年年底按期投產。
目前,嵐山加速建設6大板塊、14類細分產業的鋼鐵配套產業園區,已吸引了上海冠卓重工、北京利爾高溫耐材、山東廣盈實業等30多家涉及高端裝備製造、智能製造、汽車家電配件等眾多高精尖「吃鋼嚼鐵」項目落戶,1—10月份已完成投資28億元。通過不斷優化鋼鐵生態圈,拉長產業鏈條,初步形成了以山鋼日鋼為「龍頭」、以鋼鐵深加工企業為「龍身」、以鋼鐵生產服務業為「龍尾」的合理化產業布局。
一花獨放不是春。嵐山區還圍繞木材、食品藥品、化工等特色臨港產業,以延伸產業上下遊鏈條和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加大深加工項目招引與推進力度,不斷壯大臨港產業集群,聚力實現臨港產業高端、綠色、高質量發展。
嵐山區大項目推進服務中心主任李紀錫表示,目前,嵐山臨港產業形成了以鋼鐵為主導,化工、木材、食品藥品、物流、高端裝備等產業為支撐的臨港產業集群,伴隨各產業鏈條的不斷完善,將進一步為嵐山積蓄增長動能,厚植髮展優勢,實現經濟發展新突破。
營商環境改善被動審批變主動服務
項目招得來,如何快落地、快推進是關鍵。從推進「一次辦好」到深化「一窗受理」改革,從「信用承諾制審批」到構建差異化分級分類新型市場監管體系,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出臺是嵐山區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該區依託全市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現數據聯通共享,工程建設類項目通過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即可完成項目建設審批全流程辦理,整個流程壓縮至90個工作日左右,主流程審批時間控制在33個工作日以內。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及材料應壓必壓、應減必減,施工許可材料由原來的18項壓縮到5項,壓減72.2%。
「我們的目標是把辦事環節、提交材料、辦理時限分別再壓減一半,讓企業辦事『跑一次』為上限,『不用跑』為常態,進一步完善幫辦代辦機制,全力服務重點項目。」嵐山區行政審批局局長薄偉說。
年初疫情之下,嵐山招商危中尋機,迅速建立了政企線上溝通對接機制,將招商推介活動由面對面轉為屏對屏、線連線。充分發揮日照(上海)協同創新中心、嵐山(北京)協同招引中心等駐外機構「橋頭堡」優勢,通過打造雲上會客廳,開展線上評審、線上簽約,實施不見面審批等方式,主動對接省市外商會、諮詢機構和企業,梳理有價值的投資項目,實現招商工作不斷檔、不掉線。
在抓好改善營商環境,讓客商有更好投資創業「軟環境」的基礎上,該區圍繞工業基地的實際,一手抓轉型升級,取締落後產能,建立能源轉化體系,一手抓排放管控,執行最嚴格的排放標準,保持「零容忍」的督察與問責力度。同時,圍繞目前交通現狀,狠抓全區集疏運體系立體化建設。嵐羅高速計劃於年底建成通車,油氣管廊明年上半年將投入使用,疏港高速、疏港鐵路、坪嵐鐵路春節前後就要開工建設,為全區產業布局提供堅實基礎保障。
(文章來源:日照日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