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腦利用不同的腸-腦途徑感知宏量營養素

2021-01-18 科學網

下丘腦利用不同的腸-腦途徑感知宏量營養素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6:30:51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mber L. Alhadeff和J. Nicholas Betley團隊合作發現下丘腦通過多樣腸-腦途徑感知宏量營養素。2021年1月14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在飢餓小鼠中,刺鼠相關蛋白(AgRP)神經元活性受腸道特定部位不同宏量營養素檢測的抑制。研究發現迷走腸-腦信號傳導是脂肪抑制AgRP神經元所必需的。相比之下,脊髓腸-腦信號傳遞了腸道葡萄糖存在的信號。此外,研究人員在腸道和肝門靜脈中發現了介導葡萄糖依賴性AgRP神經元抑制的葡萄糖傳感器。因此,某些宏量營養素會激活不同的途徑來抑制AgRP神經元的活性。

據悉,複雜而協調的腸-腦相互作用嚴格控制食物的攝入量。營養物質迅速調控下丘腦神經元的關鍵細胞活動,這些細胞調節食物的攝入,包括表達飢餓敏感AgRP神經元。因為某些宏量營養素會通過腸道中特定的受體與大腦進行交流,所以研究人員認為宏量營養素可能利用不同的途徑來降低AgRP神經元的活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Hypothalamic detection of macronutrients via multiple gut-brain pathways

Author: Nitsan Goldstein, Aaron D. McKnight, Jamie R.E. Carty, Myrtha Arnold, J. Nicholas Betley, Amber L. Alhadeff

Issue&Volume: 2021-01-14

Abstract: Food intake is tightly regulated by complex and coordinated gut-brain interactions.Nutrients rapidly modulate activity in key populations of hypothalamic neurons thatregulate food intake, including hunger-sensitive agouti-related protein (AgRP)-expressingneurons. Because individual macronutrients engage specific receptors in the gut tocommunicate with the brain, we reasoned that macronutrients may utilize differentpathways to reduce activity in AgRP neurons. Here, we revealed that AgRP neuron activityin hungry mice is inhibited by site-specific intestinal detection of different macronutrients.We showed that vagal gut-brain signaling is required for AgRP neuron inhibition byfat. In contrast, spinal gut-brain signaling relays the presence of intestinal glucose.Further, we identified glucose sensors in the intestine and hepatic portal vein thatmediate glucose-dependent AgRP neuron inhibition. Therefore, distinct pathways areactivated by individual macronutrients to inhibit AgRP neuron activity.

DOI: 10.1016/j.cmet.2020.12.018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0)30716-6

相關焦點

  • 今日Nature雙發:聚焦菌群-免疫互作和腸神經
    在人體中是否也存在類似的受生殖信號(比如生殖激素,以及在孕期改變的腸內分泌激素)調控從而促進攝食的神經機制,值得探索。2020-10-20, doi: 10.1002/med.21740宏量營養素平衡對多囊卵巢症候群小鼠症狀的影響
  • 各種碳納米管的宏量製備方法大合集
    實現碳納米管的各種應用, 首先要實現結構和性能可控的碳納米管批量製備,而宏量製備的核心是在緩和的條件下獲得高質量、高純度的碳納米管。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幾種碳納米管的宏量製備。多壁碳納米管的宏量製備多壁碳納米管指管壁數大於2的納米碳管,常用的宏量製備方法是CVD 法。
  • 下丘腦新穎信號調節海馬記憶
    下丘腦新穎信號調節海馬記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3:01:31 日本理研腦科學中心Thomas J. McHugh和Shuo Chen研究組合作發現下丘腦新穎信號調節海馬記憶。
  • Nature |下丘腦的SuM核是傳遞新信號的「新奇中心」
    哺乳動物大腦也因而進化出新信號來增強注意力、感知力和記憶力【1】。如果考慮到不同物種間對新信息反應的保守性以及下丘腦和海馬(hippocampus)之間的聯繫,可以推測該區域可能在感知新信息和影響更高級的認知功能中發揮作用。
  • 營養素,身體的構造材料
    人類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生活和勞動需要,必須不斷從外界攝入必要的物質,用以供給能量、構成機體組織、調節生理活動等,這種所攝取的必要物質被稱為營養素,主要包括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七大營養素,其中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宏量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被稱為微量營養素。目前已知的有40-45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且存在於各類食品中。
  • 單原子催化劑宏量製備哪家強?已從實驗室邁向工業界
    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原子利用效率高,在某些反應中,表現出非常優異的性能以及特殊的選擇性,從而備受廣大研究者的青睞。然而,很多人認為單原子催化劑離商業化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不同尺寸的金屬物種的電子結構和幾何結構的比較。圖片來源:Chem.
  • Nature子刊重磅:健康老年腸菌,讓年輕人「煥發新生」
    比如,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Medicine 》上,就有兩篇文章進一步闡明了乳酸桿菌的不同作用。他們利用現代遺傳技術,首次系統地描述了構成這一途徑的細胞類型。 研究人員通過選擇性刺激小鼠體內不同類型的迷走神經細胞,發現:在腸內刺激IGLE拉伸受體,比刺激胃拉伸受體更能消除飢餓小鼠的食慾。
  • 利用外泌體通過咪唑二肽的腦腸相關激活
    原因是人類所攝取的肌肽在腸上皮細胞或通過腸道後殘留在血液中後,被一種稱為肌肽酶的肌肽降解酶分解為β-Ala與L-His,而不是以肌肽的形式直接到達大腦發揮作用。也就是說,通過攝入肌肽改善大腦功能的效果,並非由肌肽直接送達,而是從腸道中通過某種信號傳達至大腦中。此即「腦腸相關」的激活(圖2)。圖2.
  • 專家點評|下丘腦-神經垂體內分泌系統的三維精細結構及中樞功能
    研究人員巧妙地將逆向示蹤病毒注射至大鼠的神經垂體,利用病毒沿軸突高效逆向轉運的特性,點亮整個HNS。隨後利用自主開發的螢光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fMOST)技術,對大鼠全腦進行成像並首次完成了HNS高解析度的三維重構(圖2)。
  • 浙大/華科合作解析下丘腦-神經垂體內分泌系統的三維精細結構
    下丘腦存在著一群特殊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它們既保留了神經元的放電特性,又能夠釋放激素入血,作用於外周的靶器官,在調節機體生長發育、代謝生殖和內環境穩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圖1.下丘腦大細胞性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軸突直接延伸至垂體後葉,即神經垂體,構成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HNS)帶著這些問題,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段樹民院士和高志華教授的團隊巧妙地將逆向示蹤病毒注射至大鼠的神經垂體,利用病毒沿軸突高效逆向轉運的特性
  • 杏仁核和下丘腦在攻擊行為中的作用
    涉及攻擊行為的兩個腦區是杏仁核和下丘腦。攻擊行為的主要治療有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用於治療的藥物多種多樣,但藥物都可能產生較大的副作用,而且對一部分人無效,稱為藥物耐受。出現藥物耐受時,則寄希望於立體定向毀損和腦深部電刺激(DBS)等手術,可改善患者的症狀和生活質量。但手術的臨床結果常難以解釋,減少攻擊行為的機制不清楚。
  • Nat Commun:下丘腦炎症是如何參與糖尿病表型的?
    同樣,在齧齒動物模型和人類中,下丘腦炎症對於飲食肥胖和相關代謝紊亂的發病機制十分重要。 下丘腦炎症最近已被牽連進更大範圍的代謝性疾病,從肥胖擴大到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候群。多個分子介質或途徑已被確定為下丘腦炎症的關鍵成員,包括營養元素,細胞因子,趨化因子,信號分子,內質網和氧化應激,和自噬失調。
  • 三種營養素幫你快速排便,一通到底!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改變,已經讓不少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腸胃疾病,便秘是現在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通常以白領人群居多,很可能是因為平時飲食太過精細,喝水量不夠,也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排便習慣,最終就會引起便秘。
  • ...撰文揭示下丘腦orexin神經系統在REM睡眠穩定維持中的重要作用
    >2020年7月21日,陸軍軍醫大學(原第三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教研室張駿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題為《Orexin signaling modulates synchronized excitation in the sublaterodorsal tegmental nucleus to stabilize REM sleep》的研究論著,首次明確報導下丘腦
  • 中科院團隊成功建立二維金屬氧化物宏量製備新方法
    相關成果以Facile Mass Production of Self-Supported Two-Dimensional Transitional Metal Oxides for Catalytical Applications(《簡易宏量製備適用於電催化應用的自支撐二維過渡金屬氧化物》)為題發表在化學領域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 (《化學通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