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神奇?試問人類基因突變會獲得超能力麼?

2020-11-29 科技世界網

蜘蛛俠是美國漫畫中的超級英雄,他本名彼得·班傑明·帕克,原是一位普通的高中生,後意外的被一隻受過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傷後,獲得了蜘蛛一般的超能力。

這種被輻射感染的蜘蛛咬傷後,使得人類自身的基因組發生突變的科幻場景,是否具有科學依據呢?

如果只是蜘蛛毒素的作用,恐怕難以實現;然而,如果考慮到蜘蛛體內存在另外一種生物——逆轉錄病毒,那麼,情況有可能會這樣發展。逆轉錄病毒在生命過程活動中,有一個從RNA到DNA的逆轉錄過程,即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病毒基因整合到人類細胞的遺傳物質中,而輻射可引起病毒逆轉錄的變異頻率和重組速率的大幅度提升。

逆轉錄病毒為RNA病毒,它們的基因組編碼在一條單鏈RNA上,病毒具有穿透細胞的能力,可有效地感染幹細胞、組織細胞、皮膚細胞等多種類型的細胞;當病毒進入細胞,通過逆轉錄作用,RNA即轉變為雙鏈DNA分子,DNA進入細胞核並整合在宿主細胞基因組中。以病毒作為載體通過感染的方式可以將外源功能DNA導入到人的細胞染色體中。

由此,他獲得了超凡力量和敏捷速度,可以在物體表面上行動自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位打擊犯罪的超級英雄「蜘蛛俠」誕生了。

除此之外,人類基因變異還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嗎?

再舉個美國漫畫中的例子。核物理學家羅柏特·布魯斯·班納博士在一次意外中被γ炸彈放射線大量輻射,身體產生驚天異變,一旦他情緒憤怒心率驟增的時候就會變成綠巨人。

γ射線真的可以誘發基因突變嗎?生物體在受輻射條件下,將誘發生物體的DNA鏈上發生鹼基序列或結構的改變,由於鹼基序列或結構的變化導致了所編碼蛋白質的合成或酶的活性,生物體隨之發生性狀的改變。

正常的生物具有修復DNA損傷的能力,而在電離輻射的作用下,由於其所誘發的基因突變頻率與射線的劑量大體成正比例;若少數未經修復的損傷發生複製,則錯誤信息的DNA鹼基順序會被編入到後代的DNA中去,於是就導致變異。

一般來說,核爆炸會產生貫穿輻射,主要由強γ射線和中子流組成。由於γ射線的波長非常短,頻率高,因此具有非常大的能量而且穿透本領極強。人體受到γ射線照射時,γ射線可以進入到人體的內部,並與體內細胞發生電離作用,甚至導致基因突變,而產生機體的重大變異。因此,班納博士能獲得驚人的力量和速度,超強的精力和耐力以及非凡的重生治癒能力,成為不可思議的「綠巨人」浩克。

當然,能夠使基因發生突變的方式不止這兩種,而且,也並非每一種變異都可以像科幻中那樣獲得超能力,基因的變異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這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成功的。

 

【動物】研究發現獵豹出現促使奔跑加快的基因突變

據外媒報導,非洲獵豹在非洲平原奔跑時速可達到100公裡,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陸地動物。獵豹為什麼會如此快速奔跑呢?目前,科學家對一頭名叫Chewbaaka的獵豹進行了基因測序,發現獵豹在世代繁殖中出現了11個基因突變,並促使獵豹奔跑速度加快。

結合獵豹細長的腿、空氣動力結構頭骨、增大的心臟以及像「跑鞋」的半伸縮爪子,使獵豹能夠快速奔跑,追趕捕獲獵物。這項研究是由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基因生物信息中心狄奧多西-多布贊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帶領一支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

據悉,Chewbaaka是納米比亞一頭僅10天的「孤兒」,之後人工飼養了16年,這是野生獵豹平均壽命的兩倍。研究小組發現自獵豹首次出現的300萬年前裡,出現了11個基因突變,這些變化增強了獵豹肌肉收縮和壓力反應,從而增強了它們快速奔跑的能力。

實現間接能量代謝的某些基因表明選擇性奔跑加速,並有助於獵豹適應高速追趕獵物。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基因生物學雜誌》上。

共有5種基因具有「選擇性特徵」,它們分別是:ADORA1,RGS2,SCN5A,ADRA1和CACNA1C,涉及到調控心臟和肌肉收縮。TAOK2和ADORA1基因涉及到應激反應,某些基因複製表明基因區域和部分候選基因可能影響獵豹的能量、營養和感官適應性。

研究人員稱,這些選擇性、擴展性和複製性基因將解釋獵豹如何適應高速奔跑和短期忍耐力。對Chewbaaka獵豹的DNA研究顯示,這頭獵豹比野生獵豹少5%的基因多樣性,意味著它們在生育健康後代和抵禦疾病方面處於劣勢。

 

【醫學】心臟病發作風險的基因突變因素

90%的心臟驟停患者會因此而猝死,雖然通過植入心臟起搏器能夠防止心臟性猝死的發生,但是大部分病人在發作前都不清楚自己存在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的風險。因此如何更早、更準確地發現這些高危病人至關重要。

最近,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病協會年會上公布,他們發現GNAS基因的多態性與室性心動過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和心臟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相關。

這項研究包括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研究人員對1145名身上安裝了心臟起搏器的病人的基因多態性進行研究。他們著重檢測了病人體內GNB3、GNAQ和GNAS這三個基因上的7種不同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與室性心動過速的關聯。

研究發現在GNAS基因上的兩個SNP顯著增加室性心動過速的風險。在研究的第二部分中,研究人員考察了1335名心臟性猝死者的基因多態性,試圖驗證與室性心動過速相關的GNAS基因上的SNP是否也與心臟性猝死相關。研究結果表明GNAS c.393C>T這一GNAS基因上的SNP,與心臟性猝死有明顯的相關性。這項研究結果表明,GNAS基因的多態性可用於預測病人的室性心動過速和心臟性猝死的風險。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對GNAS基因的檢測能夠幫助更準確地發現有心臟性猝死風險的高危病人,給他們提前裝上心臟起搏器來挽救他們的生命。在另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基因DBH上的兩種單位點突變---啟動子上的rs1611115和外顯子2上的rs1108580---能夠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而且,他們還發現單個突變的影響非常小,但是這兩種突變同時存在時,兩者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從而使得身體具備抵抗心臟病發作的能力。

通過將這兩種導致DBH基因表達下降的點突變與三組病人臨床記錄數據進行比較,他們發現在在這三組病人當中,同時攜帶這兩種點突變的病人心臟病發作風險降低了2到5倍,而且大約20%的病人同時攜帶這兩種點突變。這項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臨床醫生或許需要測試一下病人的DBH基因活性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是否下降,從而確定病人是否受益於β受體阻滯劑藥物的治療。

而在此之前,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可導致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的Titin基因突變。DCM是遺傳性心臟衰竭的一個主要原因。在250個人當中預計就有1個人患有DCM。DCM會導致心肌變薄弱,常常導致心臟衰竭。之前已有研究表明,導致Titin基因編碼蛋白縮短或截斷的突變是DCM產生的最常見原因,大約四分之一的病例是由此引起的。但是該基因的截短突變是常見的:大約50個人當中就有1個有,它們大多數是有害的,從而很難開發一種有用的遺傳測試來區分導致DCM的突變。

研究人員測定了5267名志願者的Titin基因序列,包括健康志願者和DCM患者,並分析了心臟組織樣本中的Titin蛋白水平。研究結果表明,導致DCM的突變發生在基因序列的遠端。健康個體中的基因突變往往發生在基因中那些不包含在最終蛋白質的DNA片段中,從而使得表達出來的Titin蛋白依然保持功能性。而且,他們還首次提供了Titin基因突變的一個全面目錄,這些突變當中有一些與DCM有關,有一些是無害的。

這些結果讓科學家們對DCM的分子基礎有了詳細的了解,並可以利用這一信息來篩查DCM患者的親屬,以發現哪些人具有患上該疾病的高危風險,並幫助他們儘早地管理其病情,而且也有助於人們開發出新的治療方法來預防或治療Titin突變所引起的心臟疾病。

 

【疾病】研究發現近全部乳腺癌相關基因突變

此前,外媒報導了一項對於乳腺癌的最新研究結果,該研究發現了可引起乳腺癌的幾乎全部基因突變,對治療乳腺癌的藥物研究及乳腺癌基因水平的個性化治療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乳腺癌是女性罹患最多的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世界每年有138萬新增病例,同時有45.8萬人因乳腺癌死亡。

由英國桑格研究所主導,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560例乳腺癌患者的全部基因組信息,並從中發現93個可能與腫瘤相關的基因突變,其中的一部分已經由此前研究發現。科學家們表示,除了一些特別罕見的基因突變,可以認為此項研究結果涵蓋了全部可能引起乳腺癌的相關基因。

主持這項研究的英國桑格研究所麥可•斯特拉頓(Michael Stratton)教授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表示,該研究是癌症研究領域裡程碑式的發現。人類基因組約包含2萬個基因,而科學家們現在已經發現了與乳腺癌相關的全部基因——這93個基因的其中一個一旦發生突變,就可能引起乳腺癌。

研究團隊將把這項研究成果分享給各個大學,藥物研究中心,生物科技公司,等以方便這些機構開發出新的治療乳腺癌的靶向藥物。

1990年,研究人員陸續於人類第17號和第13號染色體上發現了乳腺癌1號和2號基因,稱為BRCA1、BRCA2。令BRCA基因為公眾所熟知的,莫過於美國好萊塢著名影星安吉麗娜茱莉在經過篩查之後,切除雙側乳腺及卵巢與輸卵管的事件。朱莉的BRCA1基因突變檢測呈陽性,這意味著她患上乳腺癌的概率大約是87%,患卵巢癌的概率是50%。

近年來,隨著基因檢測成本不斷下降,對遺傳高危女性進行乳腺癌相關基因的基因篩查漸成風潮。可以預見,隨著科學家找到更多與乳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更加精確的基因篩查即將實現。

此項研究的更大意義還在於對於乳腺癌治療藥物的指導意義,英國癌症研究所評論稱。

過去15年中,很多治療乳腺癌的藥物都獲得了發展,類似赫賽汀的靶向藥物已經經過臨床應用到病人的身上。斯特拉頓認為,基於此項研究開發出新藥應用到癌症患者和潛在的高危人群至少要10年。

參與此項研究的另一桑格研究所研究員賽琳娜•尼克-塞納爾(Serena Nik-Zainal)博士則表示,未來,研究者將有能力描繪出每一個被診斷為乳腺癌患者的個體基因組突變情況,並根據不同的個體情況給出更具有更有成功率的治療方案。這表明,此項研究成果將與個性化癌症治療的距離又拉近了一步。

雖然此項研究的本意是力圖發現所有的致癌突變,惠及所有乳腺癌患者,但研究結果卻預示了一個頗不公平的未來。

研究發現,近60%導致乳腺癌的基因突變集中發生在其中的10個基因上,這意味著,大多數科研資金將會投入研究這主要的10個基因,而那些較少發生、甚至罕見的基因突變所引起的乳腺癌所涉患病群體較小,開發藥物的商業前景不足,相關研究可能會因此缺乏資金支持。(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自科技世界網)

相關焦點

  • 如果人類基因突變,能擁有像蜘蛛俠那樣的超能力嗎?
    筆者:三體-小遙大自然十分神奇,它孕育了無數生命,從最初的單細胞生物到如今生機勃勃的生態系統,期間經歷了漫長的時光,而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人們了解到基因是生物細胞中儲存遺傳因素的重要單位,它決定了生物的樣貌、體型等方面。同時,基因也會在某些方面進行「微調」,不同基因的排列組合為這個世界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 人類基因變異到底有多神奇?從「蜘蛛俠」到「綠巨人」
    然而,人類基因組是否有可能發生突變呢?  蜘蛛俠(Spider-Man)是美國漫畫超級英雄,他本名彼得·班傑明·帕克(Peter Benjamin Parker),原是一位普通的高中生,後意外的被一隻受過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傷後,獲得了蜘蛛一般的超能力。
  • 超級英雄獲得超能力的五種方式,有的是種族遺傳,有的靠基因突變
    超級英雄獲得超能力的五種方式,有的是種族遺傳,有的靠基因突變在漫威的宇宙當中,大部分的超級英雄都擁有自己獨特的超能力,只有一小部分完全沒有超能力,靠科技和裝備,比如戰爭機器、鋼鐵俠、鷹眼等角色,而對於那些擁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並非所有人獲得能力的途徑是一樣
  • 人類可不可以通過修改基因片段,從而獲得某些超能力
    其實《X戰警》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變種人」, 英文名叫mutant,特指基因的變化,在電影中變種只是人類的少數,因為變種獲得了與眾不同的超能力,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肯定不會覺得擁有一項超能力是詛咒,反而希望自己哪一天也能夠突然變異一下擁有某一種超能力,那麼基因變異是怎麼一回事,我們能不能基因變異來獲得超能力呢?
  • 基因突變會帶來什麼變化?會像蜘蛛俠一樣,擁有「超能力」嗎?
    基因突變會帶來什麼變化?會像蜘蛛俠一樣,擁有「超能力」嗎?蜘蛛俠是每個孩子心中的英雄,之所以他會變成蜘蛛俠,是受到了一隻蜘蛛的叮咬,讓它的基因發生了變異,所以他才有吐出蜘蛛絲,在高樓大廈間任意穿梭的能力。
  • 基因突變能不能使我們成為超級英雄?
    那麼變異我們究竟能不能成為超級英雄,我們的基因為什麼會變異?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基因】什麼又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組DNA分子突然的,或者遺傳性發生變異現象,基因在結構上發生【鹼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基因就像人類的編碼結構,是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他通過複製把遺傳信息再傳遞給你的後代。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基因突變呢?
  • 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諾獎中的「基因」】   很多電影裡面,主角獲得超能力的方式總被解釋為某些特殊的影響而導致
  • 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諾獎中的「基因」】很多電影裡面,主角獲得超能力的方式總被解釋為某些特殊的影響而導致「基因突變」,例如我們熟悉的蜘蛛俠是被毒蜘蛛咬到,而哥斯拉是受到核爆影響。但是,這些橋段並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在自然界中,基因突變在頻繁發生。
  • 這些基因突變在你身上,那你也算有超能力啦!
    最近幾年裡超級英雄的故事十分賣座,電影裡面因為基因突變而擁有超能力的劇情雖然看上去有些超現實,但現實中還真的可能會發生。我們人類約有兩萬到兩萬四千個基因,但其中有超過99%的遺傳信息都是一致的。這些基因控制著性狀,也就是你的膚色、性別、發色和你所有的形態結構都與基因息息相關。
  • 【諾獎中的「基因」】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諾獎中的「基因」】 很多電影裡面,主角獲得超能力的方式總被解釋為某些特殊的影響而導致「基因突變」,例如我們熟悉的蜘蛛俠是被毒蜘蛛咬到,而哥斯拉是受到核爆影響。但是,這些橋段並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在自然界中,基因突變在頻繁發生。
  • 想有超能力?這8種基因突變可以幫你
    你身體裡超過99%的基因信息和地球上的其他人是完全一樣的。是你的基因決定了你的膚色、性別、頭髮的顏色,以及你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疾病。而正是那不到1%的概率,事情才變得有趣了。特定的基因變異會讓我們當中的一些人獲得一定的特殊能力。對對對,這就是超能力。
  • 這些基因突變能帶來「超能力」:不健身也強壯得像健美運動員
    這些基因突變能帶來「超能力」:不健身也強壯得像健美運動員 「基因突變」對現代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詞彙,但你知道嗎,一些突變的基因可以給你帶來「超能力」哦。
  • 怎樣才能獲得超能力?
    《西遊記》最令人著迷的,莫過於裡面的超能力。騰雲駕霧,變化隱身,呼風喚雨,乃至成仙成佛,這都是超能力。《西遊記》的設定是:獲得超凡入聖的神奇能力,有兩個條件;條件之一,是需要慈悲的、博愛的胸懷。一個人,如果認識到:生命是應該由自己主宰的,而不是由別人控制的,並願意為之努力,那麼他的一隻腳,就邁入了獲得超能力的門檻。道教有一句著名的話:「我命由我不由天。」
  • 黑猩猩進化成人類到底有多難?一隻黑猩猩基因突變,無限接近人類
    黑猩猩進化成人類到底有多難?一隻黑猩猩基因突變,無限接近人類文/圓非日月對於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確實站在一定的角度上來看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從他的進化理論,我們不難看出自然是殘酷的,人類的進化也是一段血淋淋的歷史,若說起這個世界上和人類最為相似的動物,相信很多人都會異口同聲的說,黑猩猩,在他們看來,黑猩猩的基因和人類的相似度是
  • 漫威英雄怎麼獲得超能力?黑豹:吃藥,綠巨人:變異,他:砸錢!
    漫威英雄怎麼獲得超能力?黑豹:吃藥,綠巨人:變異,他:砸錢!在漫威電影中,超級英雄基本都有超能力,個別英雄靠別的戰鬥,那麼漫威英雄怎麼獲得超能力?先來看看綠巨人,他完全是被伽馬射線輻射後變異,然後擁有了變身成綠巨人的超能力的!
  • 人類為什麼喜歡喝酒?基因突變讓人類祖先獲得40倍的酒精代謝速度
    幾乎所有的人種都有長期的飲酒文化和歷史,人類很早就掌握了釀酒的能力,甚至有學者認為酒精對人類進化可能具有重要意義。關於這一點學術界有一個「醉猴假說」,最近有兩項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一個是來自英國的研究,在野外發現非人類靈長動物黑猩猩喜歡喝酒的自然行為。另一個研究發現人類飲酒能力強的突變基因。
  • 想擁有超能力?這8種基因突變能幫你
    圖片來源:《X戰警》(2000年),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你身體裡超過99%的基因信息和地球上的其他人是完全一樣的。是你的基因決定了你的膚色、性別、頭髮的顏色,以及你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疾病。而正是那不到1%的概率,事情才變得有趣了。特定的基因變異會讓我們當中的一些人獲得一定的特殊能力。對對對,這就是超能力。
  • 「超人」真的有可能?科學家發現三種超能力基因突變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30日報導,人類體內目前已經存在的基因突變,也許會減弱X戰警系列電影的科幻色彩。  例如,一些人體內的罕見基因突變使其肌細胞長得更大、並分裂出更多細胞,導致這些人——甚至是兒童——看上去就像健美運動員。  基因突變是構成基因的DNA序列的一個永久性改變,從而使這一序列異於大多數人。
  • 當神奇寶貝們基因突變為龍屬性,巨鉗螳螂化身剪刀龍,霸氣十足!
    當神奇寶貝們基因突變為龍屬性,巨鉗螳螂化身剪刀龍,霸氣十足!神奇寶貝,又稱寶可夢,是神奇寶貝世界中神秘的生物,自古至今和人類共同發展,人類跟那些被馴服的神奇寶貝們一起生活,它們種類繁多,各具風格,擁有不同的屬性和能力,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神奇寶貝們基因突變為龍屬性的作品,希望大家一起來看看,你覺得有趣麼?
  • 一基因突變會引起罕見多系統疾病
    ,當其突變時會引起罕見的多系統疾病Cornelia deLange症候群(CdLS)。  CdLS首次被描述於1933年,據估計每1萬名兒童中有一名受累於該疾病。2004年,Ian Krantz博士和Laird Jackson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宣布NIPBL突變是CdLS的主要原因,約佔60%的「經典」病例。2007年,Deardorff補充發現了另外兩個基因SMC1A和SMC3的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