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奇才",無論是被史書稱為"人才謀略,天下奇才"的郭嘉,還是西漢大將霍去病,抑或是東吳開國之君孫策,都在他們初露鋒芒之時猝然離世,雖然他們的傳奇一直留在後世,但也留下了無盡的嘆息。
4年前,「史學奇才」林嘉文也曾在高考前夕從樓頂跳下,這個被學校老師稱為"老師"的天才少年,為何會走上這條不歸路?
林嘉文1998年出生於陝西西安,母親是小學教師,父親在法學院工作。此外,他的外祖父母是中學的科學教師。他的曾外祖父曾在中學教中文。不難想像,生長在這樣一個充滿文化氛圍的家庭,林嘉雯自然沒有太大的不同。上小學時,林嘉文最大的興趣就是和家人一起看《百家講壇》,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古代的。
漸漸地,林嘉文學會了自己找書看。每天放學後,他會把自己關在書齋裡,沉浸在《資治通鑑》、《呂氏春秋》等歷史著作中。和《秋紀》。林嘉文很喜歡歷史,他認為古人的思維值得深入考察。現代人太浮躁,太功利。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沒有形成完整的大局觀。在溫室中長大的他們對現實社會了解甚少,所以進入社會後會有很大的落差感。
為了培養林嘉文的興趣,父母還在家裡的書架上放了很多歷史書籍,吃飯聊天的時候,他們不忘與他討論。因此,在學習的道路上,林嘉文並不孤單。進入中學後,林嘉雯一直向國史和宋史"進軍",每到歷史課、他總能引經據典,博得滿堂彩。一來二去,連歷史老師劉雅雯也向他鞠躬,她不僅稱林嘉雯為"林老師",還要讓他上臺講課。
2014年,林嘉文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當道家統治中國:道教的政治實踐與漢帝國的迅速崛起》。該書是他利用業餘時間撰寫的,共30萬字。並從道家政治學的角度重新解讀了文帝、景帝如何運用黃老之術使國家迅速崛起。通俗寫作的技巧。兩年後,林嘉文又寫了一本名為《憂喜天下:範仲淹與慶曆新政》的書,並對北宋時期範仲淹領導的第一次變法運動進行了新穎的分析。
連續出版兩本書後,林嘉文成為中國史學界的後起之秀。連李玉民教授都對他讚不絕口。他說,林嘉文是新中國成立後最年輕、最具學術研究能力的學者。此外,賈璉香港也連連感嘆:林嘉文的文風。很難看出這兩本書是出自一個少年之手。其實林嘉文寫書只是出於愛好,他的學習成績很好,不分學科。承認重本是沒有問題的。
2016年,林嘉文即將迎來高考,他的願望是考上北大歷史系。畢業後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中央歐亞研究系。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2月23日,林嘉文從樓頂跳下,結束了年僅18歲的生命。至於他自殺的原因,最準確的說法是抑鬱症,對社會的認識過於成熟。可能會加重他的心理壓力,所以當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時,他會選擇"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