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中國未來的生存法則(深度好文)

2020-12-05 百話財經

1

這個時代變化有多快?從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到網際網路發明,不過44年;從門戶網站到電子商務的崛起,不過5年;從智慧型手機普及到微商遍地,不過1年;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時代?

這不是金星撞火星,也不是火星撞地球,而是「新世界」在撞擊「舊世界」!

先來回憶一下前幾年發生的事吧:

網店革了實體店的命;滴滴革了計程車的命;自媒體革了報紙的命;直播革了電視的命;微信革了移動的命;支付寶還要革銀行的命;

同時發生的還有:

外地人正在入侵本地人;新城區正在取代老城區;90後開始碾壓70後;平臺化正在代替公司化。

這就是網際網路不斷吞噬傳統行業,也是「新世界」對「舊世界」的猛烈撞擊!

2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科技革命、網際網路浪潮、經濟危機、地區衝突等等不斷加劇,它們爭先恐後的給世界洗牌。

柯達、諾基亞可以一夜間倒下去;索尼、松下可以瞬間在市場上消失;家樂福、沃爾瑪可以說走就走;就連阿里、百度、騰訊,京東、隨時可能淪為傳統企業;無論你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總有一款危機適合你。

所謂百年企業在這個年代只是一個傳說;無論你是一個多麼牛X的人,總有一種革新針對你。

機器人要取代藍領、人工智慧要取代白領;這是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我們身處新舊世界交替的夾縫裡,每一個人都在夾縫裡求生存。我們不安,我們彷徨、我們期待。

3

每一個時代,都成全了一部分人,也淘汰了一批人。第一批被成全的膽大的人,比如:

90年代去深圳擺地攤的人,如今都是大老闆;04年開淘寶店的人,堅持下來年銷售額輕鬆過千萬;05年開始炒房子的人,如今固定資產動不動好幾個億;07年開始炒股的,幾乎都是坐等著賺錢;

第二批被成全的是嗅覺靈敏的人,比如:

10年玩微博的人都成了大V;12年開始四處轉帖做公眾號的人,如今都融資成功了;14年做微商的人都成了網紅;15年開滴滴的人動不動月入好幾萬;16年做直播的人即使農村出身也已經紅了!

如今,世界正在成全第三批人,他們應該是一群這樣的人:有文化、有知識;懂創新、會創造;讀懂時代、迎接變革;攜帶正能量,願意改變世界!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片與內容無關

4

世界先後在四個階段不斷循環:

1、 快魚吃慢魚2、 大魚吃小魚3、 大魚變慢魚4、 小魚吃大魚。

所謂快魚吃慢魚,是指最先抓住先機的人會淘汰掉慢知慢覺的人。

所謂大魚吃小魚,是指這些先行者成功後,開始壟斷和掌控所有的資源,這時很多小公司生存越來越艱難。

所謂大魚變慢魚;是指當這些大公司走向穩固之後,開始船大難掉頭,創新速度越來越慢。

所謂小魚吃大魚,是指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無數條小魚開始把目標聚焦到細微的目標,然後分頭行動,就如同螞蟻雄兵一樣,結果導致大魚的食物被蠶食。

這就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之前稱之為個體崛起,現在更應該稱為「超級個體」。

進一步來說:網際網路釋放了我們的個性,催生了大量自由職業者,無數平臺的崛起,使你有機會參與創造和價值輸出。你越有能力、越有特點、越有特長,就越不需要依附某個公司。

今後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經濟體,個人的創造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相反,那些資質平平的泛泛之輩,或者始終找不到定位的人,可能只能依附於組織的安排、別人的指使才能生存,所以工薪階層必將淪為社會的最底層。

中國正在淘汰那些依靠特權、資源、一時機遇並且思維還在僵化的人。轉型之痛,就好比一個新生兒即將呱呱落地,此時媽媽正在咬著牙挺過最後的疼痛。不要著急,這只是一場產前陣痛。

未來中國,將實現了按需定製、按興趣組隊、按人群服務、小批量製作、不斷迭代,所以也不存在產能過剩。天真的變了,你還在原地踏步嗎?

5

如果你有很多經驗和積累,請先甩掉它,因為它們正在變成一種累贅和負擔。

如果你初出江湖一無所有,請不要膽怯,因為這嶄新的世界就是為你而準備。

對於有的人來說,這是最壞的時代,因為一切都變的開放、公開,混天度日的人再也無法藏匿、抱殘守舊的人將寸步難行。

對於有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因為一切尺度都變成了價值尺度,創新者會如魚得水,創造者將大行其道。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那是一個三無的世界:無生意可做、無工可打、無縫可鑽。

所謂無生意可做,舊世界的信息是不對稱的,這導致社會的「供給」和「需求」始終是錯位的,這就需要「生意人」去對接,並從中謀利。而在新世界裡,網際網路把信息變的對稱,使「供給」和「需求」精準連接。「中間環節」和「賺差價」都不存在了。

所謂無工可打,舊世界遵循的是大工業邏輯,有的人只需要執行命令並不需要承擔結果。這就是打工的本質。而在新世界裡,個體開始崛起、公司開始平臺化,你必須主動思考和去解決問題,並發揮特長為社會創造價值,否則你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所謂無縫可鑽,在舊世界裡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導致每個行業都有潛規則,這讓很多人可以通過不正當途徑獲得灰色收入。而在新世界裡,法律、法規變越來越完善,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每個人都應該適應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展開活動。

歸根結底,在舊世界裡,每個人只需要是一個「價值傳輸點」;而在新世界裡,每個人必須是一個「價值放大點」。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片與內容無關

6

網際網路浪潮下的新世界,就好像文藝復興下的歐洲。

文藝復興讓西方人們從宗教的教義和戒律束縛中解脫,發現人不是教會的玩物,而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沉睡的靈魂被喚醒,所以有了「人文主義」。這直接導致了後來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等世界性大事件;

而網際網路的本質就是一種自由、共享、和協作,它使人們從傳統社會秩序的枷鎖裡解脫,發現人不是社會活動中的零件,而是世界的中心,是萬物的價值尺度,於是個體開始崛起,組織開始下沉,這叫「人本主義」。世界正在被推倒重建,我們實在無法預設未來能發生的事情。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是新舊世界的鬥爭,也是新興階層和守舊者的鬥爭。

古今中外,為何很多守舊者都不能壽終正寢?因為他們總是不會輕易交出自己的權力,而新興階層迫切的需要給新世界制定新規則,他們必須掀翻守舊者們乘坐的那條船。

7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切在洗牌、一切都在覺醒!

五千年來,中國人的夢想無非就是大同世界,嚮往的是自由、平等、大愛,如今網際網路正在一個個落實這些目標。

論及自由,當你充分發掘自身潛力,你完全可以做一名自由職業者,讓興趣和職業統一起來。

論及平等,傳統社會金字塔式結構變的越來越扁平,細分領域越來越多,多元領域共同崛起,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個體越來越獨立,糾纏越來越少。

論及大愛,傳統社會裡每個人都竭力從社會裡汲取營養,而如今的商業邏輯是:你要想有存在價值,必須先創造價值。而且當你做到一定程度,你還得幫助別人實現價值。

中國正在進入最好的時代!

相關焦點

  • 中國未來的生存法則,這13句話請銘記在心
    天變了,世道變了這個社會越來越不一樣了要想能在未來立足必須讀懂未來的生存法則1:關於安逸未來的世界,永遠不會有安逸的生活第一階段是膽大的淘汰膽小的;80年代誰膽子大,誰敢闖都成功了第二階段是機靈的淘汰遲緩的;90年代誰先發現機會,誰就成功了;第三階段是有文化的淘汰沒文化的;這就是當下的情況,這個時代要成功,一定得有文化,善於學習的人才能引領社會進步。
  •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就是生存的法則
    電影的整個布局是用動物的視角去的,將人類社會比作是動物的世界,用動物世界中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來形容人類世界。李易峰所飾演的鄭開司,幼年父親消失,母親病重,高額的醫藥費使他的生活非常的拮据。在遊戲廳做著兼職小丑的鄭開司經常會出現小丑的畫面,童年的陰影使他一直無法擺脫。
  • 《我們的法則》生存探索之旅
    大型實地生存考驗記錄節目《我們的法則》自6月11日起,每周六21點檔在安徽衛視震撼播出明星探索叢林歷險記,由孫藝洲、熊黛林、黃子韜、李亞鵬、邢傲偉、吳奇隆及小瀋陽七人組成的「叢林家族」歷經三十多個小時的飛行抵達馬達加斯加,還未來得及欣賞這片神秘的叢林島國,明星們就要面臨史無前例的叢林困境生存體驗
  • 股市生存法則:六大股市生存法則 別告訴我你不會
    儘管這是絕大部分散戶的宿命,但是作為不一樣的你,如果學會了股市生存法則,我想你就能夠排在賺錢散戶金字塔的頂端吧。廢話少說,以下奉獻上六大股市生存法則,幫你賺大錢,別告訴我你不會!股市生存法則股市生存法則一、趨勢定律在準備買入股票前,首先應對大盤的運行趨勢有明確判斷。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股票都隨大盤趨勢運行。
  • 網際網路金融趨勢下的三大生存法則
    生存法則一:信任趨勢在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在金融領域,以「中農工建交」為主體的國有商業銀行體系,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政府不僅是最大的股東,也是成為金融信用體系的最終擔保人。今天的新聞(馬雲和總理的談話)也恰恰說明這一點:中國經濟的信心很大程度上來自企業家的信心,而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信任。」
  • 科幻電影教你未來怎麼活 未來世界裡的九大生存法則
    科幻電影有時候真的給我們描繪了一些很可怕的場景,仿佛那已經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未來。我們能夠通過科幻電影中學會些什麼呢?如何才能讓人類社會、人類這個物種長久地生存下去?
  • 生命之花(深度好文)
    生命之花(深度好文)佛曰:只有內心的平靜才能讓靈魂得以附體,讓真正的生命之花得以綻放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穆尼,曾受盡人間折磨苦難,從不退縮,一心苦行六年,致力尋找解脫人生痛苦的辦法,但卻無果,後以思考代替苦行,靜坐菩提樹下四十九天,終於在靜思中頓悟,創建了歷史文明的佛教並發揚光大,這就是心靜的力量。
  • 宮鬥生存法則
    宮鬥生存法則,這是一款非常休閒有趣的角色扮演遊戲,在這款遊戲當中,玩家可以選擇不同的人物形象身份進行體驗,遊戲當中不同的人物身份會有不一樣的機遇,同時也非常考驗玩家的操作技術,在深宮後院當中,面對各種不同的明爭暗鬥非常具有挑戰性。
  • 《我們的法則》導演:體驗生存還原真實狀態
    《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在內的綜藝真人秀取得不俗成績的同時,也將中國電視製作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面對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該如何讓這類綜藝繼續良好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到了《我們的法則》總導演李浩:「《我們的法則》是一檔全新形態的實境觀察類節目,有著觀察的特性、紀錄片的特性,有別於其他類型的節目。」同時李浩也強調了一檔節目中價值觀是堅定的內核,「必須是好的正能量的。」
  • 愛奇藝獨播《我們的法則》 打響實境生存題材綜藝大門
    6月18日,被網友趣稱為「史上最虐真人秀」《我們的法則》第二期如期而至。據CSM35城數據顯示,第二期收視率達1.398%。截至目前,節目在其獨播平臺愛奇藝亦斬獲兩期播放超5600萬的不俗成績,在網臺聯動的加持下,《我們的法則》已經成功打開國內實境生存題材的大門。
  • 疫情之後,中國正在到來的10大生存法則!
    這場新冠肺炎之後,社會的生存法則將發生徹底變化,它改變了人類的生意、生活、生命!下面10大生存法則請記住:1:關於忽悠這已經不是那個靠使勁忽悠就可以搞定客戶的時代了;這已經不是那個靠大膽承諾就可以搞定姑娘的時代了;這已經不是那個靠自吹自擂就可以吃遍天下的時代了
  • 人類生存的三大法則,叢林,禮法,自律
    天冷加衣,天熱減衣,這是上天的法則,四季輪迴,周而復始。現在很多影視作品把人性放在一個環境裡考驗,這無疑是可笑的。人類處於某一種生存環境,就會使用或者遵守遵守某一個環境的法則。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或動物的第一天性就是求生。一切能夠求生的方法都會被採用和嘗試,方法本身沒有正邪善惡。老虎吃鹿,大樹遮擋小樹,一切都是自然。一切方法都是為了創造生存下去的條件。
  • 「1」時代把握三大生存法則
    底部猜想反覆破滅、心理支撐最終失守、宏觀環境尚未明確、多空博弈錯綜複雜……面對撲朔迷離的市場,與其繼續忐忑地費力猜底,不如切實把握三大市場生存法則:正視經濟L底,適應對衝新格局,耐心布局「危中機」。  在經濟結構調整、政策預調微調大背景下,中國經濟正在逐步告別高速增長時代,即使經濟見底,恐怕很難出現昔日的「V」型反轉,「L」型企穩或是大概率事件。
  • 獨孤訣之後宮生存法則
    《獨孤訣之後宮生存法則》是一款養成類的手遊,遊戲中有著後宮生存的玩法,玩家需要在皇宮中和任何人打交道,並且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讓你能夠在皇宮中生存下去,還能夠和各種男神相遇,你會選擇哪一位呢,最後成為皇后。
  • 大自然的法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劃了一道線,要他在不擦掉這條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  搏擊高手苦思不解,最後還是放棄繼續思考,請教師父。  師父在原先那條線的旁邊,又劃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較之下,原先的那條線看來變得短了許多。  師父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重點,不在於如何攻擊對方的弱點。
  • 「New VUCA」——VUCA時代的生存法則
    很多人驚呼VUCA時代來勢洶洶,其實是因為我們在相對穩定、明確、簡單、清晰的環境裡待得太久了。回溯歷史,絕大多數年代人類都是在VUCA的環境裡奮力生存——史前時代,我們的祖先居無定所,長達數百萬年裡一直都是過著漂泊的生活,而穩定、明確、簡單、清晰,即使有也是轉瞬即逝。
  • 《靈籠》「三大生存法則」帶給人類的,到底是生存還是毀滅?
    《靈籠》開播以來確實受到了非常多人的關注,可以說它自身的質量也非常之高,每一集都有著大片的既視感,同時它的主題也非常的高深,可以說是非常的承重,末日下的生存還是自由。到中章結束後,所謂的三大法則都沒有明確的提示,但是它們的目的卻是非常明確就是為了生存下去,不惜一切的生存下去。
  • 從《飢餓站臺》看地球未來:合理分配才是人類最好的「生存法則」
    看完整部電影,最大的感悟就是對生存環境和資源爭奪之間的關係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1、333層的監獄,卻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滿載著食物的升降臺每天從第一層緩緩落下,在每一層都停留短暫的時間供人進食,一直運到最底層。
  • 《終身學習》:10個你必須掌握的未來生存法則
    因為對知識的焦慮和成長的渴望,我閱讀了《終身學習》這本書。整體感覺書中的內容並不像書名這麼厲害,整本書更像是一盆拼湊的、還沒燉熟的雞湯。全書只有十條空洞的原則和幾個難辨真假的案例。單純講觀念的書,很容易陷入這樣的境地,因為不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人很難真正理解這些法則的重要性。大部分人在6歲的時候就聽過「一寸光陰一寸金」,但是大部分人在60歲的時候才會真正感受到時間的寶貴。這是所有人都要經歷的認知過程,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給小孩子講時間寶貴、給年輕人講健康重要、給老年人講個人成長,都不是正確的姿勢。
  • 「熊市」中的三大生存法則
    「熊市」中的三大生存法則當投資面臨熊市時,不少投資者就開始慌亂了,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資產。因此,往往總是焦心不已。但事實上,在熊市中有三大生存法則,只要遵循好這些法則,也就無需過於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