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飢餓站臺》看地球未來:合理分配才是人類最好的「生存法則」

2020-12-05 壹時光電影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剛剛過去的這一天是世界地球日。現如今,資源爭奪已經成為全球重大問題之一,珍惜資源,善待地球,已經不再是一句空話!

電影《飢餓站臺》就給所有人講訴了一個關於資源爭奪的故事。

電影一經上映迅速火爆全網,關於影片的講解眾說紛紜,引發了觀眾們激烈的討論。

有的人說它是講述人性的電影,而有的人說它是關於階級的故事。

每一種說法都好像可以站穩腳跟,令人信服。

而這些觀點並不能很完美的解釋電影中的一些劇情,導致很多人說電影裡有很多bug、完全看不懂這部電影之類的吐槽,從而給電影打上了「爛尾」的標籤。

其實,整部電影的結局是開放性的,電影本身的隱喻也是多元的,我們可以換一種角度來看導演想表達的想法。拋去政治的外衣,不談人性的黑暗,你會發現這部電影表達的另一層含義是非常「顯而易見」的。

看完整部電影,最大的感悟就是對生存環境和資源爭奪之間的關係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1、333層的監獄,卻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滿載著食物的升降臺每天從第一層緩緩落下,在每一層都停留短暫的時間供人進食,一直運到最底層。

而這樣卻出現了一種怪象:上層人想吃多少都可以,中層人只能吃剩飯,而底層人為了生存只能人吃人。

看似只要一個合理分配就可以讓所有人都存活下去的方法,卻被那些所謂的「上層人」所不接受。

他們掠奪了大部分的食物,導致食物越往下就越少,到了底層已經連殘羹剩飯都沒得吃,底層人只能靠相互殘殺吃對方的肉來生存下去。

雖然也有人試圖打破這種規則,但是卻發現頂層是他永遠也去不了的地方。

在提出合理分配,每個人只吃自己一份的時候,卻遭到了「上層人」無情的拒絕。

理由是在低層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可憐他們,所以他們寧願撐死,也不想去做所謂的合理分配。

很多人說這是由於階級分化而導致的結果,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可以吃飽喝足,而底層的人卻連生存的資格都沒有。

但我認為電影想表達的遠遠不止這些,雖然有關於人性的探討,但是也有對人類生存的警示。

2、從問題根本看到的啟示

監獄裡所有人的生存環境就像是人類生存現狀的縮影,它所表達的多層含義以及與具有的現實意義,都讓它不僅僅是一部單純的人性片。

拋開那些隱晦的劇情,從問題的根本入手,從現實的角度剖析。那麼電影本身的寓言性質會更加明顯。

那就是關於地球未來和資源爭奪的矛盾存在。

我們可以把整個監獄看成是人類的生存體系。管理層烹飪的食物象徵著地球現有的資源,以及一些緩慢增加的可再生資源,每一層分別看成一個時代,升降臺則是一個運轉時間軸,隨著時間的推移,帶著有限的資源去供每一個時代的人生存下去。

就如電影中一樣,這些資源顯然是不夠「上層人」瘋狂索取的,但是卻足以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存活下去,而這之間只差了一個合理分配。

由此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不管怎麼安排,由於不合理的分配,監獄之中始終充滿了怨恨和暴力犯罪。

他們並沒有想著去改變,而是滿懷期待自己可以被分配到頂層,又或者是去抱怨管理層準備的食物不夠多。

其實這並不是管理層的錯,而是人們的思維畸變導致的結果。

同樣的情節在現實生活有也有發生,從人類的歷史上看,地球的資源顯然也是不夠用的。

人類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大量使用煤炭燃燒作為能源供應,再到現在各種礦產資源和化學資源的使用,可以說地球的資源已經消耗大半,再加上資源的再生能力很差,消耗的速度已經完全大於了再生的速度。消耗殆盡只是時間問題,卻很少有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依舊在一味的索取。

目前人類就像是在電影裡的中間層一樣,我們已經告別了資源富足的時代,只能勉強靠著著僅剩的資源繼續發展下去。

但是人口爆炸已經超過了地球所能承受的限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源的枯竭,越到底層的生活環境會越惡劣。

3、從電影看現實:合理分配資源才是人類最好的「生存法則」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合理分配資源,在保證當前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給後面的人留有生存的餘地。

而不是如電影中的「上層人」一樣,為了一時的飽腹感和自私,直到將食物塞到喉嚨才肯罷休,殊不知這樣做自己有一天也會掉到看不見的「底層」。

就像電影裡面的那句話:富有的人只會擁有財富,那他不會得到快樂,要懂得花錢,而且不能揮霍無度,要知道怎樣合理安排用度」。

人類如今面對能源枯竭這個巨大挑戰,已經關乎到所有人生死存亡,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合理分配現有的資源,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這才是人類最好的「生存法則」。

結語

改變永遠都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要我們主動去實現,等到我們發現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改變的地步,或許就會像電影中的站臺一樣緩緩落入無盡的黑暗和絕望之中。

相關焦點

  • 反烏託邦電影《飢餓站臺》引人反思:飢餓面前生存和理想哪個重要
    反烏託邦電影《飢餓站臺》引人反思:飢餓面前生存和理想哪個重要近日,一部反烏託邦國度的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上線,上線後以高諷刺的寓意和反烏託邦國度的拍攝角度,引起一眾影迷關注。開篇男主醒來的時候同一名老人待在48層,這層的食物雖然充實,但是男主漸漸地發現,在食物的分配上並沒有合理的機制。男主指出問題並計劃好合理的方法但發現人們並不會聽他的。隨後男主和老人被分配到了171層,不同於48層一樣的豐富食物,他們在長時間沒有進食的時候,老人試圖殺掉男主。但是被「下樓」找兒子的女子救下。
  • 《飢餓站臺》:在惡中選擇善,才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希望
    我們無法理解自己所指責如果恰巧發生自己身上的事件會呈什麼狀態,《飢餓站臺》這部電影用淺顯易懂的冷酷的告訴你,並給了你一種忠告或者說是一種期盼,「偉大的人如果有惡習,那麼他的惡習影響也大。富有的人如果不慷慨,那麼他只是吝嗇的乞丐。富有的人只會擁有財富,那他不會得到快樂。」
  • 《飢餓站臺》影評:殘酷的人性實驗,真實的社會寓言
    近些年,西班牙懸疑佳作頻出,比如《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死無對證》、《被遺忘的孩子》、《電話亭》....再到我們今天要講的《飢餓站臺》,它們豆瓣評分至少都在7以上,也深得中國影迷的喜愛。在自由文明的國度,我們會說:「人人生而平等」,但我們清楚的很,這只是一句「烏託邦」式的理想口號,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的人就出生在羅馬,人是分三六九等的。
  • 飢餓站臺:層層監獄,層層都是人性……
    作者 | 一隻堅果兒鯨看 | ID: hualujk面對飢餓與死亡,你會堅守人性之善還是釋放人性之惡?最近,有一部西班牙小眾電影非常火爆,雖然,成本不高,場景不多,但勝在電影的概念新奇與寓意生動,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它就是——《飢餓站臺》《飢餓站臺》是一部
  • 地球到底能養活多少人?消除飢餓,人類還面臨種種難題
    人類種植糧食已經有1萬多年了,但至今仍不能使人人都吃飽肚子。6.9億人口仍然忍受著飢餓的折磨,10億人口因營養過剩遭受肥胖等富貴病的困擾,世界糧食鴻溝長期存在。展望未來,人類何時全面告別飢餓?如何告別飢餓?我們仍然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人類要徹底告別飢餓,至少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 飢餓站臺,一個更殘酷更血腥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飢餓站臺》的設定無疑是最大的噱頭:有一座幾百層的監獄,每層樓的中間都有一個大洞,最高層的廚師會做好足夠讓所有人生存的食物,這桌大餐逐層下降,在每層停留幾分鐘時間。但是被分配到上層的人並不會管下層人的死活,他們大吃大喝,隨意浪費食物,以至於每次食物在50層左右就會被消耗完。
  • 人類消除飢餓面臨的種種難題丨21讀書
    展望未來,人類何時全面告別飢餓?如何告別飢餓?我們仍然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人類要徹底告別飢餓至少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我們研究認為,解決人類糧食安全問題,需要技術,需要政策,需要投入,更需要國際合作,最終解決還需要人類文明的提升。只有擁有土地、技術、財富的國家向土地、水資源、技術、資金嚴重不足的國家或人群給予無私的援助與支持,才能給人類告別飢餓帶來一線希望,可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仍然橫行的世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人類能不能少生產一些武器,多生產一些糧食?
  • 看完這西班牙R級片,我內心複雜地寫下了這篇文章
    ——《飢餓站臺》。而每過一段時間,人們就會被迷暈,重新分配層數。男主角在其中見慣了人性的貪婪與邪惡,與獄友一起踏上了合理分配食物之路。因為整個人類社會都在按照八二法則嚴格運行。即大部分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裡,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況且即便從現在開始將人類財富平均分配到每個人手裡,很快還是會重現貧富差距。
  • 電影《飢餓站臺》:333層煉獄,層層分食的貪婪,堂吉訶德的救贖
    要說最近最讓我感覺到驚喜的劇情懸疑電影,應該就是2019年奈飛出品的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不得不說2019年的奈飛真的是高質高量,無論是在奧斯卡大放異彩的《美國工廠》、《愛爾蘭人》、《婚姻故事》,還是電視劇集《王冠》、《難以置信》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簡單點看,這就是一個外星人造訪地球,然後又離開地球的故事,只是劇情反轉、反轉再反轉,增添了些許黑色與荒誕。現實的荒誕,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電影的內核寧浩曾稱該片的靈感來自於《鄉村教師》,但是實際上,區別挺大,劉慈欣通常故事都是浩瀚且宏大,而寧浩則更偏向於用小人物引入故事。
  • 《飢餓站臺》,為什麼在333層溫度不會發生變化,真相原來是這樣
    最近西班牙小眾電影《飢餓站臺》因為極其赤裸的隱喻而被刷屏。影片以垂直社會階層和資源分配不均為背景,講述著各階層之間的人性。這個監獄明顯是個管理非常教條的監獄,不太可能有太多的人情味出現,況且多數管理者其實並不太了解監獄裡面的真實生活情況,從登記員和廚師長的反應可以看出來。還有相當一大部分觀眾認為333層只是主角幻想出來的,而從拿走食物溫度沒有變化這點來印證。
  • 西班牙驚悚大片《飢餓站臺》,殘酷的人性實驗,真實的社會影射!
    01電影介紹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日前這部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火了,在Netflix上首發就以其令人稱奇的場景設定以及荒誕驚悚的故事走向獲得如數好評。半閉合又半開放式結尾掀起了網絡上熱烈的討論,豆瓣評分7.8超過了全網88%的驚悚片。
  • 《靈籠》解析 三大生存法則背後隱藏的驚天秘密:只為重返地面
    未來,一場史無前例的地質災難摧毀了人類文明,地球生物幾近滅亡。舊世界的一座浮空堡壘因為其特殊性,僥倖度過了這場大災難,天空中的倖存者為它取名為「燈塔」,寓意「照亮人類最後的未來」。2、明確等級機制,所有的一切分配製度都需要按照貢獻點以及上級命令執行(即城主)。3、燈塔通過基因檢測將居民分為上民和塵民,上民身份地位遠遠大於塵民,擁有比塵民更多的生存權利,例如上民擁有繁殖生育被選擇權,在物質方面的待遇也遠遠好於塵民。
  • 《靈籠》「三大生存法則」帶給人類的,到底是生存還是毀滅?
    不過,按照它的要求,人類將完全成為燈塔的一部分,這還是活生生的人嗎?那麼燈塔的三大生存法則,帶領人類走向的到底是生存還是真正的毀滅?這個問題非常承重,也非常的高深,小編只能談一談個人的漸見,望大家指正。燈塔「三大生存法則」到了中章結束,燈塔的「三大生存法則」還是比較具象化的東西。
  • 霍金為什麼警告人類離開地球?看後大吃一驚
    霍金老爺子生前雖然行動不便也無法說話,但是他還是對人類未來的生存危機表示了擔憂。他希望人類最好在200年能夠成功殖民外太空,人類不要把自己命運全部押在地球上。 霍金所說的人類最好能夠在200年內離開地球殖民外太空,並不意味著地球將會在200年內毀滅。而是出於對地球資源的日益緊張和人類自私、貪婪的本性的考慮。
  • 末世之下,《靈籠》三大生存法則壓抑人性,其積極意義是什麼?
    《靈籠》能夠獲得諸多獎項,是因為這部國漫的不是簡單的打鬥番或者是爽翻,其中思考了人類的未來,還有在末世之下,人性是否應該被壓制的大命題。朱熹理學思想中有著著名的「存天理滅人慾」的理論,而燈塔就是在類似這樣的思想下運行的。
  • 七萬年的歲月,地球一共存在過多少人類?數字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地球是一顆物種豐富的生命世界,有著數百萬種各種生命,除了這些生命之外,還有智慧生命人類。而人類的誕生更是讓地球從普通的生命星球升級為文明星球。在生物世界裡,衡量一個種族的強大與否,數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因素。群體龐大的生物,即使不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它們也能夠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下去。
  • 人類生存的三大法則,叢林,禮法,自律
    人類處於某一種生存環境,就會使用或者遵守遵守某一個環境的法則。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或動物的第一天性就是求生。一切能夠求生的方法都會被採用和嘗試,方法本身沒有正邪善惡。老虎吃鹿,大樹遮擋小樹,一切都是自然。一切方法都是為了創造生存下去的條件。
  • 我飢餓的生存鯊魚
    我飢餓的生存鯊魚,這是一款非常休閒有趣的動作闖關遊戲,在這款遊戲當中,玩家將會模擬一隻兇狠的鯊魚進行體驗,在海底當中,你將會面臨各種海底生物的威脅,同時還會有捕獵的人類,你需要小心躲避他們的追捕,遊戲類似於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遊戲原理。
  • 房龍《人類的故事》:人類生存法則——會思考和肯行動才是硬道理
    人類歷史長達數百萬年,究竟是什麼,讓人類生存下來,並且成為地球上最智慧的物種?或者說,人類的生存法則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在著名作家房龍所著的《人類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話,正好給出了他的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