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的下午,十年難得一遇的日環食上演,想必都很多人都已經看到了這次的日環食。而在歷史上,也有許多罕見天文現象的發生,但由於古人的知識水平有限,只能把天象看作為上天的指示。在中國古代往往把日全食、日環食與天災人禍相關聯,認為是上天對人間的警告。那麼,日全食、日環食是否與災害有所關聯呢?
今年這場疫情蔓延至全球,至今也未能消退。這場「日環食」是不是與疫情有所關聯呢?恰巧就在2008年的8月1日,發生了一次百年難得一遇的日全食,但那一年對於中國來說,卻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剛迎來2008年不久,南方就遇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風雪;接著,5月12日的汶川又發生了芮氏8.0級的特大地震,無數人在這場地震被奪取了生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這兩次日食現象都發生在災害頻發的年份,難免會讓人聯想到日食現象是否真如古人所說,會預兆著災難的到來?
日食現象按照現代天體物理學的理解,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當太陽-月亮-地球運行到一條直線時,月亮就會遮擋住太陽,導致地球的部分地區觀測不到太陽。這次發生的「日環食」,又叫金環曰食,是由於月球距離地球較遠,而不能全部遮擋住太陽而形成的。
最早有記載的日全食發生在公元前1948年,據《尚書》記載,夏代一位天文官因整日沉溺於酒色,漏報日食,被砍首以警示玩忽職守者。按照中國傳統,日全食是亡國之君的大兇之兆,所以古人是非常害怕日全食的。管子曾說:「日掌陽,月掌陰,星掌和。陽為德,陰為刑,和為事。是故日食,則失德之國惡之」。中國第一預言奇書《推背圖》的作者,唐代的李淳風在《乙巳佔》也說過:「日食,必有亡國死君之災。」每當發生日全食,君王無不擔驚受怕,都會下「罪己詔」,檢討自己的過失,並儉以養德、大赦天下,來躲避上天的懲罰。在《後漢書》中記載,在漢桓帝建和三年五月發生日食,「日食毀缺,陽光晦暗」,漢桓帝驚慌失措,滿朝文武紛紛上書勸諫,於是桓帝便頒布 「罪己詔」,並讓獲罪發配邊疆的人員免去罪行,以示修德。
按古代天人合一的說法,人類的政治、倫理等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之間似乎有著某種對應關係。但這終究只是迷信而已,日食現象本就是非常常見的天象,這些只是歷史的巧合而已。雖然按照科學的角度,今年的「日環食」與這次的疫情並無關聯,但我們依舊不能放鬆警惕,要遵守相關部門的防疫要求,防止疫情的再次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