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鹿與蝙蝠是朋友?

2020-12-06 中國數字科技館

圖片來源:pixabay

在美國雪松溪(Cedar Creek)的生態系統科學保護區中,研究人員從錄像和野外調查中驗證了白尾鹿和一種蝙蝠(未辨別出屬種)之間的共生關係,這種共生關係前所未見。

「這些蝙蝠似乎被鹿身邊的飛蚊吸引了,」明尼蘇達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梅雷迪思·帕爾默(Meredith Palmer)說,她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帕爾默認為,食草哺乳動物和鳥類間的共生關係已經廣為人知,但「哺乳動物之間的共生關係卻非常罕見」。

被馬蠅和鹿蠅叮咬後,白尾鹿不僅感到疼痛,還容易被傳染疾病。蝙蝠的出現減輕了夏季的鹿群面臨的困擾。鹿群似乎扮演了餌料的角色,為蝙蝠提供了一場自助大餐。「這減少了蝙蝠覓食的時間,」帕爾默說,「它們不再需要橫跨整個森林尋找蚊蟲了。」這項研究發表在今年3月的《動物行為學》(Ethology)雜誌上。

克雷格·威利斯(Craig Willis,未參與這項研究)是一名生物學教授,他認為這項發現給害蟲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如果蝙蝠能減少鹿群被蚊蟲叮咬的機率,或許也能幫助人類。」

帕爾默提到,生態學研究常常把重點放在捕食者和獵物的相互關係上,對動物間積極的互助行為研究較少。她認為,關於互利共生關係的課題,「還有很大的(研究)缺口。」

撰文:喬舒亞·拉普·勒納(Joshua Rapp Learn)

翻譯:董子晨曦

引進來源:科學美國人

相關焦點

  • 白尾鹿、蚊子、蝙蝠和人
    白尾鹿引來害蟲處於第一位的是蚊蟲,還有馬蠅和鹿蠅。這些蚊蠅被白尾鹿搭載。白尾鹿被叮咬後,成了蚊蠅的寄生地,成了各種病菌的攜帶者,很容易被傳染疾病。不僅僅如此,白尾鹿群身體上的蚊蠅還吸引來了大量的蝙蝠。白尾鹿群身體上的蚊蠅給蝙蝠提供了食之不盡的餌料,在夜晚,它們為蝙蝠集中提供了一場饕餮盛宴。由此,蝙蝠和白尾鹿之間存在著共生關係,而二者同是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所攜帶的病菌,更容易在哺乳動物之間跨物種傳播。
  • 鹿堅強出現!白尾鹿被利箭射穿頭部,卻依舊帶傷四處覓食
    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事情,這裡有一隻雌性白尾鹿,它的頭被箭射穿了,但它看起來非常平靜不為所動,幸好她運氣好雖然箭還在頭上但也看不到血跡。俗話說,吃過一次虧,就不會再吃第二次同樣的虧,不過這傢伙膽子倒是很大,因為他中了槍,不怕人,竟然跑到村子的後院去吃飯。
  • 白尾鹿是天生的遊泳能手,能橫穿幾千米的河水
    成熟雄性白尾鹿的鹿角由一根向前彎曲的主梁組成,從這根主梁上,單點向上凸出,而且往往略微向內。也許每1000隻雌鹿角中就有一隻也有小而簡單的鹿角。白尾鹿和黑尾鹿很難區分。黑尾鹿有相似的鹿角,有時會表現出白尾鹿特有的「旗」,但通常較少炫耀。幸運的是,出於識別的目的,黑尾鹿只出現在大分水嶺以西,在那裡白尾鹿並不常見。白尾鹿的鹿角混淆不太可能發生在白尾鹿和深色、粗壯的騾鹿之間。
  • 白尾鹿——天生的遊泳冠軍,能橫穿十四千米的水域
    白尾鹿的家族有多龐大?如果按亞種劃分的話足足有三十八個亞種,也是世界上種類最多的鹿科動物。比如白尾鹿南墨西哥亞種、白尾鹿巴拿馬亞種、白尾鹿指名亞種、白尾鹿堪薩斯亞種等。這種並不怎麼強大的物種幾乎遍布了整個北美洲,以及中美洲地帶,同時在南美洲、亞洲以及非洲的部分地區也有它們活動的身影。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可以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了。
  • 前所未見:鹿不僅會啃骨頭,還會啃人骨
    驚人景象:一隻正在以人類屍體為食的鹿抬頭望了過來,嘴裡還叼著一根人肋骨。攝影:LAURENA.MECKEL/ACADEMIA撰文:DelaneyChambers研究人員在進行人類遺骸野外分解過程的研究期間目睹到,一隻鹿正在咀嚼人類的肋骨。
  • 浙江發現「四不像」:角像鹿、蹄像牛、頭像羊、尾像驢
    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因此又被稱為「四不像」。鏡頭前的中華鬣羚披著長長的鬃毛,駐足林間左顧右盼,似在辨別方向,而後輕快地往遠處走去,消失在密林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麂、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獼猴、中華斑羚、勺雞、中華鬣羚、仙八色鶇、蛇雕等19種。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 | 蒸箱微信廣告投放聯繫|0577-88856266電子郵箱|1181552640@qq.com如有侵權或違規內容,請聯繫我們。
  • 狗臉無尾蝙蝠唱「情歌」 散發難聞氣味求偶
    原來,這些歌手是巴西無尾蝙蝠,日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它們的歌聲混合著鳥鳴和鯨的聲音,是唯一一種在求愛期使用音樂語言的哺乳動物。無尾蝙蝠使用「情歌」和難聞氣味向雌性求偶它們也被稱為墨西哥無尾蝙蝠,在奧斯汀市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的足球場四處可見它們的蹤影。
  • 麋鹿、馴鹿、駝鹿、馬鹿:這些套「鹿」你分得清楚嗎?
    白尾的鹿白尾鹿旋轉跳躍,露出白尾(圖源-Google)白尾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英文名White-tailed deer, 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尾巴有白色毛髮的鹿(仿佛是廢話)。
  • 【獨家·24小時】蝙蝠殺手——白鼻綜合症
    數百個種類的兩棲動物正在漸漸消失,蝙蝠種群正在遭劫,各種鳥類群體也面臨生存危機。給野生動物帶來致命威脅的罪魁禍首原來是病原體。
  • 純白色的蝙蝠你見過嗎,網友發現一窩世界上最小的白蝙蝠
    提起蝙蝠這種動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醜陋」這個詞。包括在很多人類的文學作品中,廢棄的宅子,黑暗的山洞等恐怖的場景往往也有蝙蝠的活動。甚至連西方文學作品中吸血鬼的原型也是來自於蝙蝠。總之這種獨特的翼手目動物給人們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 殭屍鹿的真相
    (百度百科-CWD)鹿類:CWD又稱鹿慢性消耗病、狂鹿症,一種發生在鹿科動物的傳染病。是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一種,由變性普利昂(prion——朊病毒蛋白)引起,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逐漸退化,最終造成腦部組織空洞化。
  • 角像鹿、蹄像牛、頭像羊、尾像驢
    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因此又被稱為「四不像」。鏡頭前的中華鬣羚披著長長的鬃毛,駐足林間左顧右盼,似在辨別方向,而後輕快地往遠處走去,消失在密林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麂、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獼猴、中華斑羚、勺雞、中華鬣羚、仙八色鶇、蛇雕等19種。
  • 潛在的白鼻綜合症疫苗在蝙蝠測試中顯示出前景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由一種被稱為Pseudogymnoascus destructans的真菌引起的白鼻綜合症目前以驚人的速度導致整個北美洲的蝙蝠死亡。然而,科學家最近已證明潛在的疫苗可有效該抵禦疾病。
  • 最強蝸牛蝙蝠怎麼打 蝙蝠打法攻略
    最強蝸牛蝙蝠怎麼射死?用香射死蝙蝠是一個非常好打死蝙蝠的方法,不過對於香的使用數量,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旃檀射死蝙蝠打法攻略,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有更多了解,成功的完成蝙蝠的射殺,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 是「殭屍鹿」嗎?加拿大野生動物被查出致命傳染病
    你聽說過「殭屍鹿」嗎?去年年初,在北美和加拿大兩省都發現了患有CWD的野鹿,目光渙散、瘦骨嶙峋、肢體不協調、流著口水、具有攻擊性,很像電影《釜山行》中出現的「殭屍鹿」。2020年狩獵季就要來了,從8月25日開始,直到12月底結束。
  • 鹿為何被稱為瑞獸?原來它與道教有著這樣的不解之緣
    鹿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有著很深的影響,古代帝王之間指群雄並起,爭奪天下的戰爭稱之為「逐鹿中原」。鹿也代表著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在《詩經》中多有記載。在民間百姓的神仙年畫裡也經常伴隨著鹿的出現。道教認為鹿與「祿」發音相似,鹿不但是一種代表長壽和富貴的瑞獸,同時由於鹿一直生活在山林深處且性情恬淡,與道教的隱士修行相契合。本期就為大家講解鹿與道教的不解之緣。福、祿、壽三星是民間非常喜愛的神仙,不但是因為他們的形象比較親和,還因他們所代表的福、祿與壽正是百姓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
  • 中國人對蝙蝠到底有多少誤解?
    五隻蝙蝠=五福,紅色的蝙蝠=洪福or鴻福,蝙蝠+鹿=福祿,蝙蝠+壽桃=福壽,蝙蝠+錢幣=福在眼前… 那時蝙蝠經常和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人們很快發現蝙蝠活得比誰都久,一隻蝙蝠經常能陪伴好幾代人。
  • 盤點世界上「最酷」的9種蝙蝠
    蝙蝠保護國際協會(Bat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認為大金冠飛狐是需要得到優先保護的物種之一,正在與當地機構開展合作保護它們的棲息地。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哺乳動物:墨西哥無尾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哺乳動物不會跑,但它會飛。
  • 臨沂現大"蝴蝶"足有蝙蝠大? 專家:是綠尾大蠶蛾
    原標題:臨沂現大"蝴蝶"足有蝙蝠大? 專家:是綠尾大蠶蛾「我頭一次見到那麼大的『蝴蝶』!」「當時天有些黑,老遠看像風箏一樣,剛開始我以為是個蝙蝠,後來出於好奇抓到了,感覺又像只蝴蝶。」趙先生說,捕到的這隻「蝴蝶」色彩豔麗,以嫩綠色為主,經捲尺測量,展翅超過16釐米,「看起來挺漂亮的,出於好奇我就帶回來了,但詢問了好多人,大家都不認識。我們都好奇,這是什麼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