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氣象臺重要預報!

2020-11-17 大連發布


這幾天

大連雖然遭遇 霧或霾

但天氣比較溫暖

甚至讓人一度懷疑

這是11月份該有的氣溫嗎?

↓點進去看看汙染天氣何時結束↓


不過!小夥伴們注意了

這種暖和的日子

馬上要按停止鍵了


11月18~19日

大連將出現 強降雨 過程

並伴有 寒潮大風天氣

將可能是1951年以來

歷史同期最強降雨過程



一起來聽聽

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梁軍

介紹本次降雨降溫過程

↓↓↓

強降雨來襲 或破歷史同期極值

據大連市氣象臺預報,受發展加強的氣旋天氣系統影響,預計11月17日半夜至19日上午大連將迎來一次強降雨、寒潮和大風天氣過程。


強降雨

此次降雨過程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全市大部可達大雨到暴雨、部分地區達暴雨到大暴雨量級,將可能是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強降雨過程。但小時雨強最大為10-20毫米,相比夏季強降雨過程要弱一些。


大風

11月18日到20日全區將出現大風天氣。渤海以偏北風為主,風力可達7~8級、陣風9~10級;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和陸地18日有7~8級、陣風9~10級偏南風,11月19日至20日白天海區有6~7級、陣風8~9級偏北風,陸地為5~6級、陣風7~8級;11月20日下午到傍晚風力自西向東逐漸減弱。


降溫

降雨後氣溫明顯下降,由於前期氣溫較高,因此降溫明顯,過程降溫幅度可達12~14 ℃。11月20日氣溫將降至最低,白天最高氣溫4~6℃,夜間最低氣溫南部-1~1℃,北部-4~-2℃;11月21日最高氣溫緩慢回升。


● 建議相關部門重點防範海上大風對漁業生產和海上作業影響;大風和強降溫對設施農業影響;強降雨和大風對城市運行影響。

提醒公眾注意出行安全,防範降雨及大風帶來的不利影響,小心高空墜物,同時注意保暖,及時增添衣物。


預警!風暴潮、海浪消息


大連市海洋預報臺

2020年11月17日11時

發布風暴潮、海浪消息

↓↓↓


● 風暴潮消息:受渤海氣旋和冷空氣共同影響,預計11月18日上午至19日早晨,大連沿岸將出現一次溫帶風暴潮過程。


● 海浪消息:受渤海氣旋和冷空氣共同影響,預計11月18日至19日,渤海及黃海北部將出現一次大浪到巨浪過程。


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市海洋預報臺第一時間向各級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單位發送了風暴潮、海浪消息,按照相關規定持續組織開展海洋自然災害預報預警工作。請各有關單位提前採取防範措施,加強安全保障,並關注海洋預報臺後續風暴潮、海浪預警報。


本條微信由「大連發布」編輯製作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大連發布(微信號:dl-fabu)


資料:大連市氣象臺 大連市自然資源局

採集:蓮鈺蓉

視頻:張震華

視頻編輯:徐萍陽

編輯:曲茜 初昱含

校對:鞠傳強 孟穎


相關焦點

  • 大連重要氣象預報
    大連重要氣象預報 2020-06-23 0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連市空氣品質趨勢預報
    12月4日空氣品質預報    區域 空氣品質 指數 首要汙染物    中心城區 優-良 40~70 細顆粒物(PM2.5)    旅順口區 優-良 35~65 細顆粒物(PM2.5)    金普新區 優-良 40~70 細顆粒物(PM2.5)    普蘭店區 優-良 50~80 細顆粒物(PM2.5)
  • 陝西省氣象臺發布重要天氣預報!請關注並擴散!
    陝西省氣象臺發布重要天氣報告寒潮、大風、降雪要來了!陝西省氣象臺特別提示:此次雨雪天氣過程關中、陝南地區降雪量較大,需特別注意防範其導致的道路溼滑、積雪結冰、低能見度等對交通出行的不利影響。提請相關部門做好相應防範準備,減少大風、降溫天氣對人體健康、設施農業、畜牧業等的不利影響。提醒公眾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最新預報預警信息,注意防寒保暖,保障出行安全。
  • 中央氣象臺啟動定量降水預報極大值預報業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寅報導 4月15日,中央氣象臺啟動了在定量降水預報產品中預報並標註雨區中心極大值的工作。此項業務在2014年主汛期到來之前開展,將有效提升中央氣象臺定量降水預報的精細化水平,有針對性地滿足用戶需求,並為決策服務和專業化氣象預報等提供參考。
  • 山東本周末有強降雨 省氣象臺發布重要天氣預報
    本周末(18-19日),山東有大範圍降水,濟南、青島等12城市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請公眾及時關注最新天氣預報,做好防範。今天(16日)10時,山東省氣象臺發布重要天氣預報,受副高邊緣西南暖溼氣流和北方冷空氣共同影響,預計17日夜間開始,山東自西向東有一次大範圍強降水過程,降水主要集中在18日白天到19日上午。
  • 一波降雨在路上 山東省氣象臺發布重要天氣預報
    山東省氣象臺發布重要天氣預報,受切變線影響,預計11日夜間至12日夜間,山東南部、中部和半島南部地區自西向東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過程降水量全省平均20-30毫米。其中菏澤、濟寧、棗莊、臨沂、日照5市25-50毫米,部分地區50毫米以上;聊城、泰安、濰坊、青島、煙臺、威海及濟南、淄博的南部地區1-10毫米,局部25毫米以上。
  • 山東省氣象臺發布重要天氣預報 強降水要來
    山東省氣象臺今天(5日)11時發布重要天氣預報,預計今天下午到明天夜間,山東自西向東將有一次強降水過程,濟南、泰安和青島等11市有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此外,4號颱風「黑格比」主要影響黃海海域,對山東降水影響範圍較小。
  • 最新預報!
    最新預報!暴雨預警大連市氣象臺2020年8月2日14時11分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過去1小時,莊河市的降水量已達到20到30毫米;預計未來2到3小時,還將出現30到40毫米的降水,大連市防汛辦提醒相關地區、部門要密切監視、果斷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
    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官宣:天氣預報是不準的!當時,就把@中央氣象臺給嚇到了:來「颱風」我居然沒有預測到,這是重大失職啊!結果一查,並不是颱風……只是一種強對流天氣。
  •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 我國...
    人民日報記者 劉毅 趙貝佳清晨6點,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腳步匆匆地到崗。中央氣象臺會商室裡,幾名徹夜值守的同事仍在忙碌。他們「無縫對接」。中央氣象臺及山東、河南、安徽、江蘇4省氣象臺的預報員們,一同「會診」天氣變化和影響。最後,馬學款對未來幾天的天氣提出了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意見。當天,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1998年7月,馬學款進入中央氣象臺工作。當時,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陸續發生大洪水。「一畢業,極端天氣就給我上了一課,使我認識到天氣預報確實非常重要,它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他說。
  • 天氣預報準確率原來是這麼算 錯怪氣象臺了
    很多人出門前都會查看下天氣預報,你知道嗎?中央氣象臺的預報的暴雨準確率只有21.8%,連起步更早的美國,其暴雨準確率也僅有27%。而在我們實際感受中,天氣預報的準確率不會這麼低,一般感覺50%以上的預報是正確的,這是為什麼呢?今天,中央氣象臺進行了揭秘。
  • 福建省氣象臺增加製作釣魚島精細化天氣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芳 通訊員張盈盈報導 9月11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後首次播出釣魚島天氣預報。福建省氣象臺增加對釣魚島站點預報的製作頻次,一天五次製作釣魚島的0-168小時城鎮天氣預報,內容包括溫度、降水、風向、風速等天氣要素,除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外,釣魚島天氣預報還通過中國氣象局網站、福建氣象網站、「知天氣」手機軟體及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等渠道對社會公眾發布。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與福建的關係尤為密切。
  • 中央氣象臺網站改版上線 逾400種預報服務
    8月31日消息,近期,中央氣象臺網站(https://www.weather.gov.cn)全新改版上線。新改版的網站每天都會即時發布多個氣象預報服務產品,並在第一時間將氣象預報、警報和監測信息呈現給公眾和專業機構。
  • 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記者走進臨沂氣象臺探秘
    這段時間,天氣預報成了「網紅」,朋友圈裡更是有人質疑,天氣預報為啥總是不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天氣預報是如何「出爐」的?21日,記者帶著這些公眾所關注的問題來到了臨沂市氣象臺,走近預報員,幫大家答疑解惑。
  • 天氣預報一定是準確的嗎?聽聽濟南市氣象臺怎麼說
    天氣一直是市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通過每天的預報,合理安排穿衣、規划行程,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大家每天看到的天氣預報是如何預測出來的,又需要哪些具體的過程呢?28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濟南市氣象臺現場揭秘。
  • 連中央氣象臺都吐嘈預報「不準」,天氣預報還能信嗎?
    昨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了一條微博,公開吐嘈「天氣預報是不準的」,一時間刷爆了朋友圈。事情原來是這樣的:一位演員發微博說自己出海玩帆板遭遇颱風遇險,還好人沒事。沒想到一下就上了熱搜。當時就把俺們萌臺給嚇到了,來「颱風」居然沒有預測到,這是重大失職啊!
  • 智慧氣象揭秘風雲變幻|天氣雷達|劉安寧|氣象臺|氣象預報
    天氣預報肯定有一席之地,作為每天出門前的天氣預警工具,它決定著你是否可能被淋成落湯雞。製作天氣預報是個非常繁瑣的過程,需要依次搜集過去一段時間從地面到高空的氣象數據。這些氣象數據從何而來?又到哪裡去?江蘇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告訴你,天氣預報數據採集於「天地空」,經過分析和會商,一份天氣預報產品就誕生了。
  • 氣象臺樓頂的大球幹啥的?原來天氣預報是這樣來的…晚報直播
    氣象臺樓頂的大球幹啥的?原來天氣預報是這樣來的…晚報直播每次路過位於迎賓大道東側的氣象大廈,那個白色的大球很顯眼。其實這個大球就是咱們天天看到的天氣預報的出處!颱風「利奇馬」在中國東部沿海肆虐,滄州氣象臺準確預報了颱風對滄州的影響。
  • 央視《天氣預報》 最早主持從氣象臺中產生(組圖)
    1956年開始,中國的老百姓可以從廣播裡聽到天氣預報了,《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工人日報》等也會刊登第二天的天氣情況。  改革開放初期,出國考察熱風靡全國,氣象行業也不例外。1979年,中央氣象臺副臺長王世平隨團到日本訪問。日本當地一家氣象臺熱情招待,晚餐被安排在一家極富特色的居酒屋,通往後廚的過道上,還放了一臺電視機,屏幕裡正在播日語新聞。
  • 中央氣象臺如何預報海洋天氣?
    在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裡,氣象人員正用自己的方法揣摩海洋的脾氣,用海洋天氣預報和各種海洋氣象產品服務守護航海船隻和人員的平安。  預報海域範圍廣袤  自2011年起,我國海洋氣象負責預報的海區分為遠海、近海和沿岸海域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