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共振檢測過敏原?國外被爆偽科學國內成香餑餑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生物共振檢測:國外被爆偽科學 國內卻成香餑餑

  「走廊裡介紹的過敏檢測還有嗎?」科技日報記者問。

  「生物共振檢測?沒有了,更新的技術出來了,那個就不用了。」醫生一邊敲鍵盤填寫電子病歷,一邊答道。

  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皮膚科門診外的宣傳欄上,該院皮膚科特色醫療介紹的第一條赫然寫著:「我科採用生物共振儀,可對400多種過敏原進行無創檢測及脫敏治療。」

  這是從2003年開始引進中國的一種德國檢測設備,至今活躍在國內多家醫院。然而所謂的生物共振技術,卻在最近被爆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偽科學」。

  「特色醫療」不約而同停用

  8月12日至14日,科技日報記者暗訪4家北京地區的醫院,其中2家三甲醫院,1家三乙醫院,1家民營醫院。這些醫院都在官網聲稱,可以利用進口的生物共振治療儀來檢測過敏原。

  「聽說咱們醫院有進口的儀器,不抽血就能檢測過敏原?」記者在民航總醫院諮詢皮膚科醫生。

  此前有網友爆料,曾在這家醫院用生物共振治療儀查過敏原,並曬出了檢測結果。民航總醫院官網在介紹該院皮膚科的特色醫療時,標題便是「德國BICOM生物共振系統對常見過敏性疾病過敏原的檢測」。

  「那個機器已經壞了,查不了。原來是450元一次。」醫生不假思索地說。

  「以後還可以進行這項檢測嗎?」

  「這個機器是進口的,很多零件都壞了,估計修不好了。」醫生回答。

  也許是巧合,記者在4家醫院問起這個檢測項目時,答案竟不約而同地一致:現在不做了。雖然如此,記者在全國多家醫院官網搜索到推薦介紹此類生物共振治療儀的信息。有的甚至放在首頁醒目位置。

  出現在這些醫院官網上的生物共振治療儀,主要有兩個品牌,百康(BICOM)和摩拉(MORA),均來自德國。它們均聲稱,能存儲40多類共計5000多種常見過敏原和藥物電磁信息,且檢測過程無創傷、無痛苦。

  至於其原理,則更加不明覺厲:可以檢測人體生物電磁信息,分離出人體病理信息並「反轉後回輸給人體」消除病理性信息。通過這種方式,既能實現過敏原的檢測,又能實現病人的脫敏。

  生物共振真的可以查過敏?

  「這種儀器進入國內很多年,確實很多醫院在用,而且聽說在某些地區,醫保可以報銷。」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石海雲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記者查詢發現,百康和摩拉生物共振治療儀分別在2003年和2005年通過國家監管部門批准。它們的適用範圍都是對患者過敏性疾病的治療。

  在醫藥器材交易網站上,可以找到生物共振治療儀的銷售信息。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線銷售的德國百康生物共振治療儀,報價為92.8萬元一臺,「三天內發貨」。

  「主流科學家認為它沒有依據。」談到生物共振治療儀的功能,石海雲說。

  石海雲介紹,正規的過敏原檢測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體外試驗,就是先抽血,再檢測血清裡的特異性抗體。「如果某種過敏原對人體致敏,人體會產生特異性的過敏原抗體,又叫IgE抗體。這種方法的原理就是尋找體內特異性的IgE抗體。」石海雲解釋說。

  另一種是體內試驗,讓過敏原與人體發生接觸,包括皮膚點刺試驗和斑貼試驗等。「如果對某種物質過敏,過敏原會與人體產生的IgE抗體發生反應,間接反映到皮膚上。」石海雲說,這樣就可以判斷人體對某種過敏原是否過敏。

  「但是生物共振技術,我們不知道它的機理是什麼。查過敏原是查體內特異性抗體,生物共振技術卻說要查頻譜,到底有什麼道理,大家也不知道。」石海雲笑著說,「我覺得這個東西應該是個保健品吧。」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前任會長朱學駿也曾在微博上介紹,查過敏原較為正確的方法是血特異性IgE檢測,皮膚點刺可作為過篩試驗。「國內有些醫院開展的生物共振試驗,並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結果是很不可靠的。」朱學駿在微博上表示。

  同一技術,國內外境遇冰火兩重天

  在國內和國外,生物共振技術的境遇可謂冰火兩重天。

  與在國內堂而皇之進入多家醫院,甚至被標榜為「特色醫療」不同,石海雲告訴記者,他開會時曾與德國專家聊過生物共振治療儀,「他們說這個在德國並不是主流的東西」。

  國際權威學術機構也認為其宣傳存在誤導。

  2006年,瑞士過敏和免疫協會在德國《皮膚病學雜誌》刊登官方聲明,認為生物共振技術的療效缺乏科學依據,並指出生物共振技術的宣傳具有誤導性。這份聲明總結說,生物共振療法的例子很好地展示了,「偽科學語言可以將毫無意義的廢話描述為科學」。

  在生物共振治療儀的「老家」德國,媒體對該技術也多有關注。2012年德國《南德意志報》官網在報導該技術時介紹,曾有大量科學實驗對生物共振療法進行測試,然而結果都是否定的。因此德國商品檢驗基金會強烈不推薦這種技術,並認為生物共振療法「必須被看做純粹的投機和對病人的誤導」。

  「這種儀器試圖辨別人體在健康和生病狀態下產生的不同的波……然而並沒有科學證據證實這一點。」2013年,德國《明鏡周刊》官網在介紹生物共振療法時說。

  國內外網際網路上關於生物共振技術的內容也形成鮮明對比。在百度百科或互動百科查找與生物共振相關的關鍵詞,可以看到「先進的過敏性疾病診斷治療系統」「系統治療有效率為83%」等說辭。而在維基百科,生物共振療法(Bioresonance therapy)直接被斥為「偽科學」。

  一位不願具名的三甲醫院兒科醫生告訴記者,雖然他所在的醫院沒有引入這種設備,但他了解到很多醫院都在用。而且業內人士基本都知道生物共振治療儀只是一個創收工具,對病人沒有任何益處。這令他非常反感:「用這些連基本原理都不成立的儀器來指導治療,這不是在坑病人嗎?」

  (科技日報 記者 劉園園)

相關焦點

  • 生物共振檢測過敏原? 國外被爆偽科學國內成香餑餑
    生物共振檢測:國外被爆偽科學 國內卻成香餑餑「走廊裡介紹的過敏檢測還有嗎?」科技日報記者問。「生物共振檢測?沒有了,更新的技術出來了,那個就不用了。」醫生一邊敲鍵盤填寫電子病歷,一邊答道。
  • 生物共振技術被指偽科學,國內很多醫院都在用
    (原標題:生物共振檢測:國外被爆偽科學 國內卻成香餑餑)
  • 德國產生物共振治療儀檢測過敏源 「高科技」or「偽科學」?
    ­  從2003年開始,一種叫做「生物共振波」檢測、治療過敏的技術從德國引進國內,隨後,全國多家醫院甚至三甲醫院都購買了此類設備。­  「生物共振過敏原測試」設備­  與傳統理論不同,「生物共振波」檢測方法認為,一種物質與人體多次接觸後,會產生信息的「生物記憶碼」,這種「記憶碼」就是過敏的「引信」,通過檢測共振波,就能發現人體對何種物質過敏。­  這項技術引進後,已有不少相關領域的專家稱其「聞所未聞」,與過敏理論完全不沾邊。
  • 媒體:戳穿「生物共振波」治過敏的偽科學有多難?
    原標題:戳穿「生物共振波」治過敏的「偽科學」這麼難?有些醫生不願戳破生物共振波治過敏的「偽療法」,有些醫院積極申請一些並不可靠的業務,背後原因或許在於一個字:利。據中國之聲報導,常規的過敏原檢測方法是皮膚測試和抽血化驗兩種。
  • 戳穿「生物共振波」治過敏的「偽科學」這麼難?
    有些醫生不願戳破生物共振波治過敏的「偽療法」,有些醫院積極申請一些並不可靠的業務,背後原因或許在於一個字:利。  據中國之聲報導,常規的過敏原檢測方法是皮膚測試和抽血化驗兩種。然而,從2003年開始,一種叫做「生物共振波」檢測、治療過敏的技術從德國引進國內,隨後,全國多家醫院甚至三甲醫院都購買了此類設備。然而,從其母國——德國傳來的消息卻是,已經有多家學術期刊刊登過該技術不能檢測過敏的文章。  醫學以人的生命為代價,本來不得有任何的敷衍與馬虎。可所謂的「生物共振波治過敏」在咱們這兒的某些醫院通行已久。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情況呢?背後的原因顯然需要「解鎖」。
  • 生物物理治療儀檢測過敏原不靠譜 海口個別醫院仍違規使用
    國家叫停生物物理治療儀檢測過敏原  海口個別醫院仍違規使用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新興醫療儀器設備不斷改善人們的就醫體驗,但也有部分儀器設備存在「偽科學」或者「名不副實」的問題。近日,央廣網報導,生物物理治療儀檢測過敏原不靠譜,國家有關部門下文禁止該類儀器用於過敏原檢測,但全國多地仍有部分醫院違規使用。記者走訪海口多家醫院發現,目前抽血檢測過敏原是各大醫院主流做法,但也有個別醫院仍違規使用生物物理治療儀檢測過敏原。此外,針對市民普遍關心的過敏原檢測「貴」的問題,相關專家也給出說法。
  • 德國生物共振波過敏源檢測被指不靠譜 偽科學變高科技
    德國「生物共振波」過敏源檢測被指不靠譜? 偽科學變身高科技國內登上大雅之堂央廣網北京7月21日消息(記者任夢巖 實習記者孫嘉雨)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感冒發燒了,去醫院打點滴,要打青黴素?先做皮試!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大家都知道,這是為了看看你是不是過敏。
  • 錢江晚報:生物共振波治過敏,為何能忽悠這麼久
    原標題:生物共振波治過敏,為何能忽悠這麼久   據中國之聲報導,從2003年開始,一種叫做「生物共振波」檢測、治療過敏的技術從德國引進國內,隨後,全國多家醫院甚至三甲醫院都購買此類設備。不用抽血、不用皮試,只要患者拿著電極檢測十幾分鐘,就能快速知道你對哪些物質過敏。
  • 生物共振測過敏後續:國家叫停儀器註冊並禁止其檢測過敏原
    央廣網北京12月5日消息(記者任夢巖)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03年一種叫做「生物共振波」檢測、治療過敏的技術從德國引進國內,隨後全國多家醫院甚至三甲醫院都購買了此類設備。據稱,通過檢測所謂的生物共振波,就能發現人體對何種物質過敏。
  • ...一種叫做「生物共振波」檢測、治療過敏的技術從德國引進國內...
    【人民微評:「偽科學」怎麼變成了高科技?】從2003年開始,一種叫做「生物共振波」檢測、治療過敏的技術從德國引進國內,隨後全國多家醫院甚至三甲醫院都購買了此類設備。然而,該技術並未受到德國醫學界正式認可,國內專家對其也提出質疑。
  • 還在做儀器檢測過敏原?國家已叫停 有醫院仍在做
    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年早些時候,中國之聲獨家報導了「生物物理治療儀檢測過敏原被指不靠譜」的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從德國引進的百康、摩拉兩款儀器,被各大醫院廣泛用於過敏原檢測。但有國外論文認為,此類儀器不靠譜,甚至有論文稱該技術是「偽科學」。
  • 180元查100項過敏原?生物共振儀查400項過敏原?專家教你辨真偽...
    但郭胤仕坦言,目前國內有很多「五花八門」的過敏原檢測方法,有時候難辨真偽,連非本專業的醫生也不甚了解,患者的了解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比如德國某「生物共振檢測儀」。聲稱不抽血、不扎針,能查出400到上千種過敏原,而且說還能脫敏,徹底告別過敏。
  • 生物共振儀測過敏原 嚴重不靠譜
    勘誤:  生物共振脫敏儀不科學、不可信  記者曾在一家醫院目睹過「生物共振脫敏儀」的檢測和治療經過。檢測儀器的探針與患者的手指相接觸,據稱「通過檢測人體內存在的過敏信號可與何種過敏原的信號實現共振,從而找到導致受檢者過敏的過敏原和過敏程度。」治療則耗時更久,將探針與孩子的前胸及後背相接觸,號稱此舉可將過敏原所產生的「生物共振信息波」反轉並放大,回輸入人體,通過消減過敏信號,將過敏痕跡抹去,經過多次治療,即使患者以後再遇見上述物質,也會變得較為「麻木」,從而不再出現過敏反應。
  • 生物共振儀能查出過敏原?專家:不靠譜
    不過,記者調查中發現,如今各個醫院過敏原檢測方法不盡相同,一些醫院更是高調宣傳一種號稱無痛無創的生物共振儀檢測方法。但眾多專家表示,這種生物共振脫敏儀不科學、不可信。 生物共振儀受部分醫生推薦 劉女士三歲半的兒子老是流鼻涕,她懷疑是過敏引起的,於是帶著兒子去某三甲醫院做過敏原檢測。
  • 「生物共振波」過敏原檢測儀被指國際無人用、國內受熱捧
    央廣網北京7月22日消息(記者任夢巖 實習記者孫嘉雨)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不用抽血、不用皮試,只要患者拿著電極檢測十幾分鐘,一臺所謂的「生物共振波」檢測儀,就能快速知道你對哪些物質過敏。如此「先進」的過敏原檢測儀自2003年從德國引進後,得到了廣泛推廣,全國多家三甲醫院都在使用這樣的儀器。
  • 浩歐博:過敏檢測龍頭 酶聯免疫法產品打破國外壟斷
    酶聯免疫法產品打破國外壟斷,過敏檢測業務支撐業績增長目前,過敏檢測的主要市場為IgE檢測領域。研究顯示,由於人體血液中IgE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僅為IgG免疫球蛋白的四萬分之一,因此導致過敏IgE檢測難度較大,使過敏原檢測技術具有一定壁壘,因而此前國內過敏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均被歐美進口品牌產品所佔據。
  • 浩歐博:過敏檢測涵蓋56種過敏原,儀器設備供應商相對集中
    每經記者:黃鑫磊 每經編輯:陳俊傑公司全稱:江蘇浩歐博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WEIJUN LI、JOHN LI及陳濤控股股東:海瑞祥天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營: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屬行業:醫藥製造業
  • 生物共振治療儀超範圍使用被叫停,還有多少「神奇儀器」需要打假
    只看要點就夠了)   1、從對摩拉、百康等「生物共振治療儀」的檢驗檢測過程中,看不出任何能夠有效識別抗原-抗體反應的步驟,而其宣稱的「過敏信號」說,也從未得到任何臨床指南和專業教材的承認。
  • 任何過敏原檢測 都不能直接確定過敏原
    單純過敏原檢測不能確定過敏原  前面提到,過敏性疾病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異常免疫反應,可見,避開過敏原,可有效預防過敏性疾病,這屬於二級預防。  然而,過敏原無處不在。王思勤主任介紹,據文獻記載,目前約有2萬種過敏原,其中常見的有一兩千種,最常見的有六七十種。這些過敏原主要分為:1.吸入性過敏原,如花粉、蟎蟲、動物毛皮、黴菌、真菌等。
  • 過敏原怎麼查,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
    由於過敏分很多種類型,治療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只有進行了過敏原檢測才能確診或排除對什麼過敏過,而過敏原的確定對過敏性溼疹、鼻炎、哮喘食物過敏等疾病的治療則是至關重要的。,還是潛伏在體內到達一定含量才發生過敏的延遲性過敏原,在專門的過敏原檢測下,只要是在檢測範圍中它們都會無所遁形,目前在香港過敏原檢測最高能一次性單項檢測出222項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