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音盛鳴,禪香繚繞,又到一年祈福時。
昨日(農曆十一月初六),適逢「祖師公生」,三平祖師文化民俗(非遺傳承)活動在平和三平寺盛大舉行,千人同唱《我愛你中國》、「福臨三平」民俗廟會、「佑澤八方」吉祥祭典、嘉賓信眾共頌《三平祖師頌》、品嘗平安齋等活動熱鬧上演,海內外嘉賓信眾、各分廟代表和各地遊客逾萬人參與其中,一起追尋三平祖師公的千年足跡,共同紀念三平祖師,傳承祖師民俗信俗。
整場活動精彩紛呈,體現原創元素,從祖師祭典儀軌到節目展演的音樂創作都是專門創作,為信眾們奉獻了一場精妙絕倫的民俗與藝術相融合的盛典。
此次活動由平和縣三平寺管委會主辦,廈門日報社·城市捷報承辦。
【多彩信俗熱鬧上演踏「福」門、傳「福」音、書法家送「福」】
腳踏蓮花過福門、擊「柚」鼓傳福音、名家寫春聯送「福」……昨日上午9時,「福臨三平」民俗廟會熱鬧開場,在「叮叮噹噹」的鈴聲中,嘉賓信眾遊客陸續穿過「福門」,在創意籤到處投放含有祖師禪語的籤到球,到蓮花池邊放生、系福帶,並參與到廟會各類「非遺」項目與時尚科技相融合的各項互動節目中。捏糖人、麵塑人、中國結等傳統手工,吸引了眾多遊客參與製作;十位中書協,福建省、廈門市書協的書法名家現場揮毫潑墨,為大家送「福」;穿漢服體驗拍照區內,遊客們穿上了精美的漢服,在古色古香的背景中,即刻拍攝,即刻取走照片,完成一場千年穿越之旅……
此外,「醍醐灌頂」功夫茶即興表演、小機器人和神奇「魔鏡」等科技產品也紛紛亮相,吸引遊客駐足觀賞。城市捷報融媒體團隊全程直播,來自廈門攝影家協會航拍團隊等全程採風,記錄精彩時刻。
【祖師之緣交往紐帶千餘海內外信眾齊誦《祖師聖偈》】
祖師之緣,燈燈相續,光照大千。這是海內外三平祖師分廟及信眾相聚的一場盛會,也是海內外信眾增進友誼、增強團結、密切交往的紐帶。「南無十方諸如來,三平祖師坐蓮臺;廣濟眾生福門開,守護國土觀自在。」昨日上午10點整,一群身穿天女服裝的爐香贊演員在舞臺上翩然起舞,祭祀大典莊重開場,主祭官悟明帶領現場海內外的嘉賓信眾千餘人,齊聲誦念《祖師聖偈》祈願文,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安樂。「乾坤茫茫,混沌未分;一陽初動,萬物共生……」與此同時,100位嘉賓手捧蓮花燈,分別從祖師文化園主舞臺高臺和福門踩蓮花大道走向祖師供臺,在禪意十足的《傳蓮花燈》樂曲中,嘉賓們將蓮花燈傳到供臺,禪音嫋嫋、鼓樂合鳴,平和縣三平寺管委會特別創作的《三平祖師典文》共誦聲在祖師文化園久久迴蕩,以莊嚴古樸的儀禮傳承三平祖師信俗。
【民俗韻味根脈傳承書法、舞蹈、太極同臺亮相】
民俗節目齊上陣,文化盛宴獻祖師。祭祀活動結束後,現場下了一場喜慶的「紅包雨」,結合平和當地特色的節目展演精彩呈現。快閃節目《我愛你中國》激情開場,以此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悠揚的旋律中,現場觀眾揮舞著國旗,齊聲歌唱《中國我愛你》。緊接著,身著漢服的兒童手持竹簡書,在嘉賓的帶領下,共同誦讀《三平祖師頌》,感悟中華經典。由悟明老師創作的群舞《中華情思》則結合唱和誦的演繹方式,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
最引人注目的是原創性大型節目《傳承》,全程磅礴大氣,現場書法、民族舞蹈和太極同臺亮相!舞臺上,優美曼妙的舞姿和剛柔並濟的太極同時進行,葉曼林、顏群生兩位書法家潑墨揮毫,在動靜結合中,展現出中華民族張弛有道的傳統文化。
太極表演由黃仁生教練組織的平和「太極人生」團隊演繹。近年來,平和縣大力開展「揚正氣、樹新風」練太極活動,打造八小時外健康生活方式,興起一片習練太極的熱潮,成為平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千年古剎三平寺還是一個紅色聖地,這裡留下了許多紅色記憶和紅色故事。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三團和獨立第九團在這裡勝利會師。活動最後,全場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同時放飛白鴿,祈福平安,福佑八方,祝願祖國繁榮富強,共同唱響新時代。
【相關連結】
三平寺接待信眾每年超百萬人次
三平祖師公文化傳播有多廣?信眾又有多少呢?
千百年來,特別是明清時期,隨著閩粵地區人口的外遷,三平祖師文化被傳播到臺港澳以及東南亞地區,三平祖師信眾已超億人,奉祀三平祖師的廟宇遍布於海內外。2014年「三平祖師信俗」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三平祖師文化傳承不斷、流傳廣泛。
三平寺每年有「三個初六」最為熱鬧,即:祖師公出生之日——農曆正月初六;祖師公出家之日——農曆六月初六;祖師公圓寂之日——農曆十一月初六。「三個初六」在民間也被統一敬稱為「祖師公生(即生日)」,每逢這三個初六三平寺香火盛於平時,晝夜燈火通明,連續不停的煙花炮竹聲在三平的崇山峻岭間迴響,化金爐周圍,炮竹金灰堆積如山。
歷史悠久的三平寺,蜚聲海外,香火頗盛,信眾遍布全球,年接待量達上百萬人次,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的信眾前來進香謁祖,已成為海內外三平祖師信眾之間交流聯誼的平臺、三平祖師文化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海峽導報 記者 林曉琪 通訊員 陳宗坪 俞傑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