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2018年1月,正在全國因大規模煤改氣後進入到數年不遇的氣荒之時,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公司發出的一份名為《關於再次重申嚴格執行日指定計劃的通知》指出,「目前供氣形勢持續惡化,中亞管道已經開始間歇輸送運行,今日中亞來氣由1.2億方進一步降至0.7億方,中石油管網面臨崩盤危險。」 此次減供的氣源主要為土庫曼國家天然氣康採恩的氣量,中亞減供後,國內氣源更加緊張,各地出現大面積工商業停限現象。
無獨有偶,2019年1月8日,有業內知情人士表示,土庫曼斯坦國家天然氣康採恩在未提前通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的情況下,突然降低天然氣供應量,導致中石油從該公司進口天然氣減少約3500萬立方米/日。中亞方面給出的官方理由是,因本地供電基礎設施老化造成意外停電,導致用電的天然氣壓縮機組全部停產。
一石掀起千層浪,國內LNG價格迅速漲至6000元/噸以上,貴州燃氣居然應聲一個板,各地燃氣企業如臨大敵。好在國家發改委及時闢謠表示傳言並不準確,有誇大炒作之嫌。順帶贊一句,這幾年經過移動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的影響薰陶,國家機關對於危機公關的意識確實是上了幾個臺階。
隨後有消息中亞逐步恢復至正常值,所有人虛驚一場。
土庫曼斯坦這兩年刷足了存在感。為啥每次都是土庫曼出么蛾子?為啥中亞一出事全國人民就心慌慌?
地獄之門,「財大氣粗」的土庫曼斯坦
從伊朗往北走,有一個十分神奇的國家,這個國家曾經也是蘇聯的一部分,但自從蘇聯解體以來,卻活活的把自己過成了另一個朝鮮!
這個國家並不太歡迎旅行者,想要拿到旅遊籤證十分困難,這裡貧酒店娛樂設施匱乏、網絡近乎癱瘓,警衛多如牛毛,拍照幾乎成為一項提心弔膽的任務。
這個國家,就是土庫曼斯坦,因其神秘封閉色彩,《孤獨星球》對於這個這個國家的評價是中亞的北朝鮮,世界上最為神秘和與世隔絕的國家,一個存在感不強但地理位置關鍵、資源稟賦豐富的國家。
庫曼斯坦1924年10月年加入蘇聯,1991年10月27日自立。剛自立時,土庫曼斯坦管理層開始討論如何給國家進行定位,最終的結論是:做個中間派,不管強龍還是地頭蛇,誰都不要得罪。既不加入丐幫,也不加入明教,土庫曼斯坦只做中間派,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1995年12月12日,聯合國正式承認了俄、中、美等26國提出的《關於土庫曼斯坦的永久中立協議》,正式確認土庫曼斯坦成為永久中立國,這是聯合國第一個確認的永久中立國,也是亞洲地區唯一一個中立國家。
土庫曼斯坦面積49萬平方公裡,看似不小,但一個卡拉庫姆沙漠就佔了國土的五分之四,比阿富汗強不了多少。
有時國運真的是生來就決定的。世界上有大大小小各樣的沙漠,有的沙漠天生「窮命」,比如撒哈拉沙漠。但有的沙漠生來就是富貴命,表面是一個貧瘠得叮噹響的窮鬼,其實內在是一個繼承億萬家產的富豪,比如卡拉庫姆沙漠。
根據2018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截止到2017年底,土庫曼斯坦已探明天然氣儲量19.5萬億方,佔全球儲量大10.1%,位列全球第五。
土庫曼斯坦有多「財大氣粗」?在卡拉庫姆沙漠的深處有一個著名的人造景點,土庫曼斯坦地獄之門,像一道大門聯通了世界與地獄。
1971年,前蘇聯的科學家在勘探沙漠裡的石油資源時,不慎鑽到了地表層薄弱的天然氣田,所有設備和營地頃刻塌陷,消失在巨大的坑洞之中。
為防止洞中有毒的氣體擴散,專家們決定將其點燃。起初以為幾星期後自會燃盡,可這一燒便持續了48年,如今形成了一個火山口似的深坑。
有種莫名喜感,這哪是油氣勘探,分明是拿個鐵鍬,一鍬下去挖出個天然氣氣井的節奏。
每年地獄之門白白燃燒掉的天然氣價值上億美金,要知道土庫曼斯坦2017年全國GDP才423億美金。
這裡插播一個中國駐土庫曼前大使龔獵夫先生講的故事,很有意思。
一次外交活動現場,龔先生偶遇喬治亞駐土庫曼斯坦大使,他看到龔先生,主動迎了上來說:「我去過中國的天津,那是一個很好的城市。」
龔先生很好奇,問他去天津幹什麼。
他說:「喬治亞用的是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但是沒有錢支付。我當時就想到,土庫曼斯坦獨立之後,還沒有給軍隊換發新的軍裝。我就通過一些關係,聯繫到了中國天津的一家被服廠。廉價訂購了一大批土庫曼斯坦的新式軍裝,再高價賣給土庫曼斯坦政府,這樣,我們支付天然氣的錢就有了。」
中土能源合作,雙方共贏的明智之選
土庫曼斯坦由於地處歐亞大陸內部,雖然油氣資源極為豐富,但周邊伊朗、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均是油氣大國,同時由於沒有出海口,LNG貿易的通道也被堵死了。
留給土庫曼人向天然氣消費市場出口天然氣的只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往西向歐洲大陸出口,一個則是往東向中國出口。
由於中國天然氣資源較為稀缺,同時國內能源轉型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中土兩國能源合作一拍即合。
早在1994年,土庫曼代表團訪問中國期間,中國石油與土庫曼石油天然氣部籤署了合作意向書。
2000年,中石油與土庫曼石油部籤署了石油天然氣領域合作備忘錄,標誌著中國能源企業開始進入土庫曼能源領域。
2006年,在土庫曼總統訪問中國期間,中土籤署了《關於實施中土天然氣管道項目和土庫曼向中國出售天然氣的總協議》。根據這一協議,在2009年後的30年裡,土庫曼向中國每年提供300億方天然氣,這相當於中國2007年天然氣產量的一般。
2007年,中土兩國正式籤署天然氣管道協議,同年,中石油拿到《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勘探開發許可證》,中土兩國天然氣合作開發正式啟動。
起始於阿姆河右岸的中亞-中國天然氣管道工程於2007年動工,耗時不到3年,於2009年完工投運。這條管線途徑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哈薩克斯坦,從霍爾果斯進入中國,成為「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全長約一萬公裡,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管道。
2011年,中土兩國籤署天然氣增供協議,根據該協議,至2020年,土庫曼輸往中國的天然氣逐步增長至600億/年。
截至2018年9月底,中亞天然氣管道A/B/C三線累計進口天然氣2358.9億標方。土庫曼斯坦是中國最大天然氣進口國,進口佔比超過35%,中國同時也是土庫曼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
中國2018年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42%之上,對於土庫曼斯坦這個目前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中國還真缺不了。誇張點說,土庫曼這邊氣源打個噴嚏就夠中國吃一壺的。
一鍋亂燉:大國角力的中亞地緣政治格局
世界能源格局往往與政治格局相關聯,正如著名等式多言:石油=美金=戰爭。
中亞地區看似風平浪靜,但由於其獨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油氣資源,中亞地區一直都是大國角力的競技場。
中亞位於亞歐大陸結合部,也是歐盟、俄羅斯、中國的連接地帶,具有極其重要的地緣戰略價值,陸權論代表人物麥金德將中亞劃歸為世界「心臟地帶」,更有人稱中亞為「亞洲巴爾幹」。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最先覆蓋的區域就是中亞,不過由於大國競爭角力,中亞應該是目前全球區域性合作機制最多最複雜的區域。
除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之外,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俱樂部、美國「新絲綢之路」計劃、日本「絲綢之路外交」、印度「季風計劃」、「連通中亞」計劃、土耳其突厥語國家聯盟戰略、伊朗波斯語國家聯盟戰略、巴基斯坦「中亞計劃」、甚至蒙古「草原之路」均有涉及能源合作的框架。
中亞成了香餑餑,誰都想來露露臉,誰都想來吃一口。
土庫曼中立國的定位以及大國在中亞賽場競相飆車,導致中國在土庫曼的影響力偏弱,合作緊密度和信賴度無法扎密紮實。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裡,土庫曼是唯一一個沒有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的國家。
土庫曼小算盤1:能源多元化出口戰略
目前土庫曼斯坦的能源輸出已經形成了北向、南向、東向三大通道。
北向通道是上個世紀70年代建成的中亞—中央天然氣管道,主要是通過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輸往俄羅斯,最大年輸氣能力500億立方米。這條管線在蘇聯時期主要用於內部天然氣消費,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做起二道販子,將土庫曼輸送過來的天然氣再倒手賣給歐洲包括烏克蘭。
南向通道是輸往伊朗的科別茲—科爾德庫伊管線和多夫列塔巴德—謝拉赫斯管線,兩條通道年輸氣能力200億立方米。
東向通道就是前面提到的輸往中國的中亞的天然氣管道A/B/C/D線,目前ABC三線已經建成,D線正在建設,建成后土庫曼每年可向中國輸氣650億立方米。
長久以來,苦於外輸通道難以打通,土庫曼斯坦沙漠裡巨大的金庫一直無法產生最大的效益,坐擁全球前五的儲量,年產量僅650億方,全球排在十名開外。土庫曼2013年天然氣產量就達到了600多億,5年過去了,還是停留在這個水平。
土庫曼斯坦一直想做的是繞過俄羅斯管道直接向歐洲供氣。
土庫曼斯坦通過裏海接上亞塞拜然的輸氣管道,繼而供給歐洲被認為是最佳方案,而亞塞拜然剛剛與土庫曼斯坦宣布在向歐洲供氣方面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得到了歐洲和土耳其的積極支持,另外也得到中亞有力攪局者美國的支持。歐洲一直想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土庫曼是方向之一,美國當然樂見其成,舉雙手贊成。
與此同時,土方還在積極推進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管線(TAPI)。2015年12月時該線路的土庫曼斯坦段已經開工,最終可以將氣直送印度,年設計運輸量330億立方米。美國將TAPI管道形容為「區域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項目」。哪裡都有「世界警察」的身影。
土庫曼的能源多元化出口戰略,一方面能夠增加國內天然氣出口通道,有效提升天然氣出口量;另一方面,多向的管輸通道打開後,皇帝女兒不愁嫁,土庫曼可以在中國、歐洲、印度等天然氣需求旺盛的大國地區間打橋牌,將天然氣儘可能賣給氣價較高地區以攫取最大利益。
土庫曼小算盤2:坐地起價耍流氓
土庫曼臨時聲稱設備出故障無法足量供應天然氣的小伎倆,有一項很重要的想法便是坐地要價、趁火打劫。
通過國家海關總署的數據可以得知,土庫曼供應的天然氣價格相對比較低。
每方一塊多的供應價格與供應歐洲的價格低不少,在中國天然氣供應最為緊張的冬季,土庫曼突然怒刷存在感,濃濃一股趁火打劫的味道。
說起來,土庫曼有著豐富的坐地起價、趁火打劫「作戰經驗」。
前面提到過,土庫曼北方通道是出口至俄羅斯,曾經在2008年達到400億立方米的頂峰,不過土庫曼見俄羅斯做二道販子生意賺錢太過容易,要求漲價,但俄羅斯一直沒有同意。
2009年4月,俄土天然氣管線發生不明爆炸,而雙方當時正在激烈商討土方供氣價格問題。爆炸造成了供氣完全中斷了數月,雖然最終得以繼續供氣,但對俄的供氣量大大下降甚至出現了關閥。
此時通往中國的管線還未全線貫通,所以在爆炸中斷對俄供氣期間,伊朗在這短短幾個月填補了空擋,成為了土庫曼斯坦天然氣的最大客戶。
後來隨著中亞、中國管線的貫通,從俄羅斯移出的氣被「自然過渡」到了中國。
土庫曼大費周折實際上就是出於中國給的更高的價格,當時中國價格是350美元每千立方米,而俄羅斯給的價格僅有240美元。
土庫曼這幾年要價的演技一直沒有長進。在之前2008年的冬天,土庫曼突然對伊朗停止天然氣出口,官方的解釋也是供氣設備出現技術故障,而伊朗則認為斷氣是為強壓伊朗接受土方新的更高天然氣價格。
小不忍則亂大謀,中國如何應對?
面對土庫曼耍流氓的行為,中國如何應對?最簡單的想法,玩不到一塊那就絕交唄。這是小孩行徑,成年人只講利益,顯然不可取。從前文可以看出,土庫曼能源合作穩定性問題不單純是簡單的公司間的合作問題,而是涉及到國家能源安全問題,需要從經濟、外交等多種途徑,採用多種手段綜合來解決。
這個問題挖的坑太大,自己玩的坑拼了老命也得努力填一填。
一、 緩兵之計。
鑑於目前國內高速增長的天然氣需求和不斷提升的對外依存度,中亞天然氣管道連接著中國輸氣管網的大動脈-西氣東輸管道,在短期內仍將是天然氣安全穩定進口的主要通道,而目前土庫曼的氣價還不算太高,對於土庫曼提出的一些不算太過分的要求可以予以暫且應允。另外,能源換貸款,藉助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渠道,向土庫曼提供一些貸款等小恩小惠。
二、 攘外必先安內。
想要一招制敵,最直接了得的辦法肯定是修煉內功,練就降龍十八掌。
首先是儘可能降低對外依存度。這點最為直接,但也是最難的。根據2018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已探明天然氣儲量5.5萬億方,全球佔比2.8%,其實這個儲量相比大多數國家已經是不錯的了,但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受制於環境條件、技術條件難以開採,所以國產氣一直只能是在一千多億小幅增長,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實現產量大幅提升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當然這裡面也涉及體制、壟斷、政策等多方面制約因素,這也是這幾年發改委積極推動油氣體制改革的原因之一。
其次,還有個直接辦法就是與土庫曼反向的能源進口多元化戰略。中國也一直在做這方面努力,目前北、西、南三條天然氣進口通道中的中亞、中緬早已接通,中俄東線也將在今年部分貫通。不過,中緬線氣量太少,難以支撐大局,中俄線全線貫通還需要一段時間。另外一個方向便是沿海接收站進口通道,這兩年隨著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立項審批的阻力顯著減小,中國海岸線基本是遍地開花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有近30座LNG接收站待建或正在審批,2022-2025年,一輪LNG接收站投產高峰可能到來。
最後,要想進口多元化戰略順利實現,還需要一個核心基礎,那就是國內長輸管網基礎建設與互聯互通。這點不用說,正是國家管網公司發揮作用的地方。2018年12月初重組「三桶油」管道業務並成立新公司的組建事項及組建方案上報至國家層面等待高層批覆。預計在今年冬供結束後,改革方案有望於5月份之後獲知審批結果。
三、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
加強中土兩國之間合作的廣度與深度,促進兩國合作的互信,以其他領域的合作換取能源的安全穩定供應。
首先是推動深化兩國間政治合作。這兩年,雙方高層較為頻繁,兩國也從友好合作關係發展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其次是推動除能源外其他經濟領域合作。目前,中國在土庫曼進口來源國中僅列第八位。在政治互信的基礎上,可以嘗試加大雙邊貿易的種類與規模。通過「一帶一路」合作機制,加強在交通、建築、化工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四、 長效機制。
鑑於目前國際能源價格及供應形勢快速變化的局面,可以考慮通過雙邊及多變的談判將過境國烏茲別克斯坦及哈薩克斯坦吸納進來,組成一個能夠進行能源對話及多邊合作的靈活對話機制,將天然氣價格及過境費用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五、 圍魏救趙。
發展自身經濟、外交、軍事等實力,努力提升地緣影響力。通過對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的影響,間接減緩土庫曼外輸管道的實施進程。不過,其實不用施加啥影響,以中亞如此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加之土耳其、阿富汗較為動蕩的國內局勢,土庫曼往歐洲的管線實施起來恐怕非常困難,並不像當年中亞-中國管線說建就建得成的,至於阿三心心念念的南亞輸氣管線更不用提了。
2019年冬季相似戲碼可能繼續上演?
前文《過去皆為序章,2019年天然氣行業十大猜想》中提過2019年一個大事便是中俄東線部分貫通,俄氣將會進來。
俄氣進來對中國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是個十足利好消息,但目前來看俄氣比土庫曼氣價格高出不少。
2019年冬季,若俄氣真的如期進到咱東北地區,土庫曼會再上演一出冬季設備檢修限供停供的戲碼嗎?
不好說,但請大佬中石油做好準備。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