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丨用一個故事,溫暖一座城

2021-01-19 正能量益家人

從前,她是社會新聞編輯和記者,常常伸出援手,為採訪對象發起救助活動。

如今,她是《信息時報》公益事業部總監,在求助者和愛心人士之間搭建起公益的橋梁。

算起來,黃鶯與公益已結緣十六年。她是媒體人,更是公益人。

七月下旬,關於性侵的話題引爆網絡,源自西方的Me Too以燎原之勢燒到中國,成為網絡熱門標籤,引發全社會討論。

緊跟熱點,黃鶯跟她所在的「一個故事溫暖一座城」公益聯盟策劃了一場座談會,主題就定為「對性侵說NO」。在開展主題討論的同時,他們向社會推出防性侵工具包,從防禦的角度保護弱者。

這只是「一個故事溫暖一座城」公益聯盟的一個小活動。自打2016年9月「一個故事溫暖一座城」公益平臺成立,到現在發展為聯盟,已經舉辦了20餘場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

最初,他們每個月為廣東的一家公益組織定製新聞傳播,從感人故事入手,包裝公益項目、傳播公益理念,做公益組織的定製傳播官。兩年來,在整個廣州的公益圈子裡漸漸有了影響力。

提起「一個故事溫暖一座城」,黃鶯有點「驕傲」,她說,這個項目,他們得到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支持,做出了獨樹一幟的公益策劃,在全國只此一家。

「一個故事溫暖一座城」由公益平臺漸漸生長成一個聯盟,並且在廣州市慈善會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攜手推動下,吸引了包括信息時報愛心檔案欄目、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華夏之聲《公益華夏》、廣東廣播電視臺南方衛視《人間真情欄目》、廣東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 《大愛有聲公益中國》、新浪廣東、大粵網等8家媒體,以及廣州市14家公益組織參與其中。

作為媒體人,黃鶯做此事的初衷,是為公益事業搭建平臺和橋梁。聯盟的形式可以聚合各方資源,促使一些野蠻生長的公益組織從單打獨鬥走向攜手合作,取長補短形成合力。「最終的結果,一定是1+1大於2。」

說到「橋梁」,黃鶯對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的「江河衛士」公益活動感觸最深。她覺得,在這個活動中,《信息時報》就成了一座橋梁,把天天正能量和大眾連了起來,引導更多人參與到環保公益當中。

在連續4年的「江河衛士」活動中,黃鶯設計了「民間河長」的創造性角色,通過他們,一點點改變了廣州天河區車陂湧的面貌:汙水排放減少了,湧水不臭了。

如今,民間河長已經成為廣州環保領域的無形資產。它是政府工作的市民幫手,更是普及環保意識的民間抓手。

今年,黃鶯和同事們把民間河長的概念又做了延伸,他們和教育部門合作,發動中小學生做「民間小河長」,讓他們利用實驗課的契機,參與測試河水水質,親近家鄉河,關心家鄉河。

「民間河長在廣州乃至全國各地的典範作用,已經從街道起步,向更廣泛的區域推廣開來。」

有時候黃鶯覺得,也許是16年前信息時報愛心檔案的第一篇報導造就了這一切。

 2002年,那時候黃鶯還是一名要聞部的編輯,時政新聞部的記者(現在信息時報總編輯助理王麗鳳)走訪街道,發現廣州繁華的大都市貧富懸殊相當大,在光鮮的高樓後面有著很多低矮的老房子,那裡的居住環境相當惡劣:逼仄的樓道堆滿雜物,電線橫七豎八……那是廣州的老城區,是低保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地方。

(網絡圖)

廣州的春夏之交悶熱潮溼,低矮的房屋地面終日泛著水汽。但凡有物品堆放在地上,就難逃發黴的結局。為了防止發黴,老城區的主人腦洞大開,吃的、穿的、用的,所有的一切被裝進塑膠袋,叮叮噹噹地吊在簡易床的蚊帳裡。

在老城區,當時的愛心檔案記者王麗鳳見到了她一輩子都忘不掉的獨居老人,身材瘦削的老太太,佝僂著腰蹲在巷子裡,顫巍巍劃了根火柴,點燃了面前的「野鍋」。

「那根本不算一個家。」黃鶯根據記者的稿件回憶道,屋裡除了一張簡易床,一個蚊帳,其他什麼都沒有。老人吃的是從菜場撿來的菜葉,鍋灶用磚頭壘砌,能省一頓是一頓。

採訪中,記者問老人有什麼願望,老人說,她想要個電飯煲。有了電飯煲,她就不用再生火做飯了。

第二天的信息時報《愛心檔案》,除了有老城區的相關報導,還記錄下了這位老人的願望:一臺電飯煲。

那一天,去往老人家的路發生了擁堵。

有人開著私家車給老人送來了電飯煲,有人悄悄塞給老人幾百塊錢……後來,愛心檔案的第二期,街道準備了足夠的人力疏通交通,再後來,獻愛心的老闆們知道了要派手下人騎摩託車來送愛心物資,避免交通擁堵。

在活動現場的黃鶯(中)

就是這件小事,讓還是編輯的黃鶯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溫暖。她從沒想到,只是愛心檔案的一篇文章,就讓那麼多人默默獻出愛心,就因為一件老百姓的小事,喚醒了一座城的溫暖。

那臺電飯煲,是愛心檔案募集到的第一份「禮物」,成為了黃鶯參與公益的初心。

「把求助者的需求實實在在地講出來,讓更多的愛心人士看見,並且能夠實現自己的愛心,進而,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求助者的感人故事,將平臺從0做到1,從小做到大,黃鶯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支持著她一直堅持下去。

但有時候,黃鶯會自我復盤。她發現,雖然會遇到諸多困難,但公益人天然樂觀和積極向上,「就是那種幫了別人,然後自己特別開心的勁兒。」

前段時間,廣州金絲帶特殊兒童家長互助中心迎來了12周年慶。這個專門為癌症兒童提供服務的公益組織,每年至少幫扶1600名處於困境的兒童及其家庭。黃鶯見證了這個公益組織十二年來的成長,對其有著特殊的感情。

十二年前,第一次參加金絲帶的會議。

在周年慶典上,前理事長老崔說起了10多年前的往事,並且翻出了10多年前黃鶯來廣州金絲帶交流的照片,老崔想表達的感情有點複雜,感激裡夾雜著愧疚。

那一年,一家企業捐助了尚在起步階段的廣州金絲帶,為了表達對企業的謝意,老崔找到黃鶯,希望她能在報紙上給這個企業刊發一條簡短的消息。老崔當時只是抱著試試的念頭找到黃鶯,黃鶯在回復的郵件裡表達了她的困難,但在第二天的信息時報愛心檔案上,老崔竟意外地看到了這則消息,他知道是黃鶯的幫助讓這篇報導見報了。

10多年前,老崔沒有對黃鶯表達謝意;十餘年間,每念及此,卻往往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只有在心裡一直惦念著這份無法回饋的情誼;直到十多年後,老崔終於說出了這件小事。

這讓黃鶯有些動容。她沒有想到,自己早已忘懷的舉手之勞,竟然讓念舊的老大哥記了10多年。

那一刻她覺得很溫暖,讓她感受到了善舉的力量。看起來只是很微小的力量,卻能夠穿越那麼長的時間。

更讓她心存暖意的是,這10多年時間,自己陪伴這個公益組織一起成長,漸漸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成為其中一員,幫助了相當多的家庭擺脫了困境。

時間不會說謊,它是最好的證明。十六年來,《信息時報》的「愛心檔案」一直在延續,每周日兩個版面,準時與大家見面。

這份「愛心檔案」,連結起公益組織、基金會、企業以及愛心人士,聚合起一股強大的公益力量,也承載了黃鶯十六年的青春。正是十幾年點點滴滴的付出,讓黃鶯在2016年上榜首屆廣州慈善榜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慈善人物。她享受做公益的過程,收穫幸福感,也得到了沉甸甸的榮譽。


相關焦點

  •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愛上一個人而有時候愛上一座城還因為這座城裡溫暖的故事和動人的風景在山東臨沂這座極具煙火氣的城市嶄新的籃球場和足球場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傳遞體育精神和公益精神的「體育牆」「體彩牆」一個又一個精神抖擻的村民
  • 「用品質溫暖一座城」 正商集團舉辦周口品牌發布會
    11月28日,「用品質溫暖一座城」正商集團周口品牌發布會驚豔綻放,來自周口、商水、項城、淮陽近500位正商忠實客戶以及主流媒體代表共同見證了此次盛會。大道正商,深耕九州。正商集團副總裁張國強在致辭中首先為大家分享了正商的發展歷程。正商26年品質人居,布局全國十餘城,累計開發項目百餘盤,服務業主100餘萬人,連續八年銷售額、銷售面積居鄭州市第一名。
  • 德令哈和海子的故事:一座城和一個詩人,詩因城而生,城因詩而名
    或許,我可以戒菸、戒酒、戒矯情,戒掉一切原以為丟不掉的東西,只是永遠戒不掉對浪漫的迷戀,那種可以永遠停留在記憶裡的瞬間,是可以依靠著長睡的溫暖。那些過往永遠戒不掉……每個人都喜歡浪漫,多一點或少一點都無礙。
  • 「戶籍窗口百靈鳥」黃鶯的「一二三四歌」
    如今的她,化為一縷溫暖民心的陽光,開闢追捕逃犯的「第二戰場」,培育了三隻初生牛犢,提升了昌江公安分局戶政窗口四項服務指標。現為全國婦女十二大代表、景德鎮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兩次,曾獲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先進工作者、江西公安楷模、省首屆十大愛民警察、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幹警、中國好人等榮譽。
  • 黃鶯:用夢想照亮前行的路 | 理工伊人志
    兩歲的一次高燒而導致的視網膜色素變性,讓黃鶯成為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似乎從失明的那一刻起,她的命運就已經被註定,將來就只能做一個按摩師。但這並不是她的夢想,她想要做律師、做老師甚至想要做警察,她想要和普通人一樣,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將來的道路。因此,她初中畢業後,獨自一人遠赴青島,復讀兩年,只為了能夠上普通高中,能夠有一個參加高考的資格。
  • 深度觀察丨潮起湘江,一座正在崛起的智慧之城
    近年來,長沙主動搶抓機遇,積極落實國家關於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戰略部署,充分利用「三網融合」「國家下一代網際網路」「寬帶中國」試點城市的優勢,打造「寬帶長沙」「無線長沙」「數字長沙」,「移動生活之都」「虛擬實境之都」「北鬥之城」「移動網際網路第五城」「行動支付第三城」等一個個目標成為現實,正在朝著「中國軟體名城」「智能駕駛第一城」不斷進發。
  • 不負期待 用品質溫暖了一座城|正商信陽區域品牌發布會驚豔綻
    10月11日,正商集團繼首個項目紅河谷十年之際,再次攜信陽正商金域世家、光山正商書香華府、淮濱正商書香華府三個項目齊聚中樂百花酒店,「正商用品質溫暖一座城」品牌發布會驚豔綻放,信陽、光山、淮濱等地將近500位正商忠實客戶以及30多家媒體共同見證了此次發布,正商集團將再一次與信陽共進美好、共享品質生活。
  • 愛心中藥人,溫暖一座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愛心中藥人,溫暖一座城 2020-12-0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是每一座TOD都叫萬科天空之城
    TOD模式丨與城市共生長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以公共運輸為導向」,既是一種開發模式,也是一個特色區域。天空之城的內涵丨TOD上的高級煙火氣▲ 當TOD落地於杭州,地鐵萬科·未來天空之城以「遊輪-微型城市」為理念打造微縮型立體城市。
  • 為美好而來丨永定河孔雀城航天首府,用「細緻入微」創造美好生活
    為美好而來丨永定河孔雀城航天首府,用「細緻入微」創造美好生活 2020-11-27 11:43:44|來源:北京樓訊
  • 黃鶯 不一樣的風景
    地上牆上、玄關角落,從油畫到攝影、從影像到裝置,這個工作室中存放了黃鶯近年來的大量作品,也記錄了她創作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因為社交恐懼症我被很多人誤會,覺得我很高冷,其實我很怕跟人交往。」喜歡幻想、性情內向羞怯的黃鶯和大多數人印象中那個先鋒時尚的女性藝術家有著巨大的反差,這些特質雖然如此相悖卻都屬於她,矛盾而真實。
  • 黃鶯《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我們把拍攝的視頻影像裡面的像素通過電腦程式進行解碼,又重新剪輯,創造出一個像腦電波的抽象影像,它不斷的呼吸和擴張,即和現實世界形成呼應,又展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新的空間,它是一種「虛擬的現實鏡像」,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使我們產生共鳴,將我們相互聯繫起來。
  • 新年新歲 生活明朗 萬物可愛 短詩:心有一座城
    題目:心有一座城這座城我曾經來過不知是何時亦不知是怎樣到達我知道這裡的每一條路都相通這裡的每一座房屋都相連每一棵樹上都有一隻小鳥棲息每一個窗口都有笑聲飄起我在黎明破曉前離去帶著愛人臂彎裡的溫度我在一張潔白的床單上種下紅色的罌粟花卻在將暮未暮的黃昏時刻把它拋棄在天涯這座城我曾經來過善良的城中人請點亮每一盞燈讓我的思念穿過重重歲月的迷霧看一看愛人是否安好新的一天已經開始我和命運的談判還在進行
  • 昆明是一座什麼樣的城?聽昆明人款款創文帶來的改變
    昆明的道路、綠化越來越好路上隨地吐痰、肆意闖紅燈的人少了機動車禮讓行人已經是一種常態昆明人的素質變得越來越高昆明市生態環境局五華分局局長向陽:歡迎大家來感受昆明的和諧安定、蓬勃發展和綠色生態喜歡昆明因為這是一座生態之城
  • 【精選刊文】秀麗槭新品種黃堇與黃鶯
    黃堇與黃鶯是從秀麗槭實生苗中選育的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彩葉樹新品種。1.特徵特性。這兩個品種為落葉小喬木,生長勢中等。葉片紙質,基部深心形或近心形,掌狀5裂,裂片長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具有不整齊的粗鋸齒,裂片深達葉片的1/2~3/4。黃堇新葉淡青黃色,成熟春葉淺黃綠色或淺黃綠色與綠色相間,初夏葉深黃綠色或深黃綠色與綠色相間,後漸變為淺青黃色與綠色相間。
  • 重慶把橋修成愛你的形狀 原來真的會因為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
    重慶把橋修成愛你的形狀 原來真的會因為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時間:2020-10-05 0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慶把橋修成愛你的形狀 原來真的會因為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 10月5日是肖戰的生日,小飛俠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肖戰慶生。
  • 「黃鶯」的寓意
    來自百度圖片 侵刪今天給大家欣賞兩首和「黃鶯
  • 在蓋州,愛上一座城的理由有千千萬萬
    4月27日,以「遼寧好人」故事為原型的電影《向愛而生》,在2019全國第十八屆院線國產影片推介會中舉行公益觀影活動。電影《向愛而生》取材自遼寧營口蓋州的真實故事。該片講述了農村青年遲峰遭遇車禍,導致妻子去世,自己癱瘓。禍不單行的是,兩個女兒一個失明,一個年幼,年邁的父母都身患重病。
  • 黃鶯:屢立戰功 捨己救人的河池抗日航空英雄
    廣西航空學校第二期飛行班同學錄(右起第4位為黃鶯)。投筆從戎 考入軍校黃鶯初中畢業後,曾到宜山縣立閒存小學(現宜州區實驗小學)任教,常勉勵學生勤奮攻讀,力求上進,將來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在參加多次空戰後,他曾提出一個問題:「空軍要機動化;我們出發轟炸敵人,因加油或休息的必要,往往來去就是一條航線,容易被敵人所算,所以務須機動化,使敵人捉摸不定,勞而無功。」2月28日,日機9架侵犯襄樊,黃鶯隨第七中隊隊長呂天龍升空攔擊,英勇作戰,敵機倉皇投彈後逃離。這是黃鶯在抗戰中初露頭角。
  • 詩詞丨憶江南·湘西土司城
    作者丨胡佔凡 湘西美, 樓隱霧中山。 翹腳簷頭出半月, 高臺隨嶺落雲邊。 靈溪土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