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字體觀察:招牌備忘錄

2021-01-13 澎湃新聞
香港旺角街頭布局各異的招牌。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招牌組成了城市的文字風景,一朝一夕見證了城市歷史,一角一隅佔據了城市空間,一筆一畫描繪了視覺文化。然而招牌也正在面臨消逝的危機,大城市的一紙拆除令引起諸多熱議,熱潮褪去,人們或許只能憶起這場口水之仗,卻來不及留意真正的招牌風景。「城市招牌備忘錄」,謹以慰藉當代人的城市鄉愁。

招牌與城市歷史:「Light, Heat, Power! 」

招牌在中國古代的原型是「招幌」,「水村山郭酒旗風」,描繪的便是酒家的招幌迎風飄揚的模樣。起初僅是為了標示店面位置而掛起一面信手而書的旗子,隨著商業體系的成熟,各個行業逐漸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視覺元素,從文字、圖形到燈具的使用,紅藍黑金、諧音祥物、傳統紋樣的裝飾,招牌的進化是為中國古代商業發展史的縮影。 在西方,店外「招牌」(external sign board)見證了商業的繁榮,最初同樣源自「酒」。十四世紀的英格蘭街頭是啤酒的天下,當時的英國,純淨水不易得,人們只能飲艾爾啤酒(Ale)代替。為了規範啤酒市場,1389 年,查理二世頒布法令:「凡販酒之商戶,須外懸標誌,無則禁售。」到了十六世紀,手寫的旅店招牌風行一時,密集到了妨礙交通的程度,為此巴黎和倫敦頒布法令,規定招牌只能平貼於店外,不能懸於街道。繁密的招牌代表了街道旺盛的生命力,卻也因此頻遭政府管制。

Dan Gold 圖

進入二十世紀的資本主義工商業萌芽期,招牌繼續進化,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霓虹燈了。流光溢彩的霓虹招牌喚起無限的消費欲望,成為資本主義的直接象徵。霓虹的發明本是用來模擬北極光的幻彩效果,後在巴黎首次被用於廣告牌。在二十世紀,伴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光電與世界大戰的硝煙,霓虹燈快速擴散到世界各地:東京新宿的風俗店,上海南京路的百貨公司,好萊塢的電影院,香港的茶餐廳,澳門的賭場,地球表面從此又多了幾盞長夜之燈。尤其在商業快速發展的美國,霓虹燈大肆流行,一舉成為波普文化的代表符號,與彼時經濟的灰冷蕭條形成鮮明對比。

James Walsh 圖

給街道帶來新風景的霓虹燈同樣遭到了政府管制,1912 年,港英政府就曾頒布過《宣傳品規定條例》,「任何會破壞任何的天然美麗風景或損害性地影響任何地區的宜人之處的宣傳品」均屬違法。與此同時,出現了更省電的 LED,更堅固的塑膠板。更為關鍵的是,隨著跨國企業的出現,無法快速複製的霓虹燈不再能滿足品牌識別的統一性需求,很快被市場淘汰,成為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留下的驚鴻一瞥。

NEONSIGNS.HK 網站

香港的西九文化區 M+ 博物館曾舉辦一個互動網上展覽「NEONSIGNS.HK 探索霓虹」,「旨在探索、聯繫和記錄香港的霓虹招牌及展示這個香港獨有的街道景觀」。也有「香港招牌考」(Hong Kong Signage Archive)等項目通過各種方式收集並研究香港現存的各類招牌。現今的香港依舊保留著不少舊式霓虹燈和手寫招牌,與之相似的上海卻只留下了一條熙熙攘攘的南京路步行街,霓虹燈也早已被穩定恆亮的 LED 代替。

香港的視覺文化學者們採用了一種符號學的研究路徑,試圖解構指涉消費主義的招牌。與之相對的是日本的「考現學」(modernologio)——與「考古學」相對的——對現代的博物學研究。考現學者們積極反對消費主義,堅決不會踏進研究對象的店門;亦反對城市空間研究者自上而下的、符號學式的解讀,「空間派如同布爾什維克黨,物件派則是無政府主義者……」;他們帶著鄉愁上路,撿拾廢墟的瓦礫,拍攝隨時會消失的招牌,通過物件追憶街道之往昔。招牌自然是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吉田謙吉於 1924 年在《建築新潮》發表《東京簡陋招牌之美》(バラク東京の看板美),成為考現學最早的文獻。

今和次郎、吉田謙吉合著《考現學:Modernologio》(春陽堂出版,1930年)、《考現學文集》(建設社出版,1931年)

茅盾在《子夜》開篇,寫上海霓虹燈街景:「Light, Heat, Power!」符號學的解讀也好,博物學的觀察也罷,伴隨著工業和商業而出現的招牌見證了城市的興衰起落, 直指現代化進程中的資本和權力。

招牌與城市空間:「隱秘的訊息」

香港旺角街頭的招牌

漫遊回香港。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譚智恆教授曾基於空間規劃,歸納出十二種招牌原型、三個類別:建築物上伸延、在建築物外牆以及在店面。香港作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香港島核心地區的建築容積率可以到達十倍。在水泥森林裡,招徠顧客的招牌必須找到自己的空間,突出建築牆面,懸於行人頭頂,造就了香港獨特的城市街景。

臺北街頭

也曾跟隨臺灣的設計師漫步於臺北街頭。完好存留下來的老建築很多,建築立面的肌理豐富,招牌也參差多態,豎排的橫排的,數碼的手寫的,貼牆的架空的,甚至還有掛在走廊頭頂的。慣用劉體楷書的店面給人一種溫和而日常的氣息,就著午後的陽光,讓人忍不住走進小店,吃上一碗牛肉麵。 招牌給予建築溝通的可能性,不同的招牌附著於不同的建築之上,才最生機勃勃。

2017年11月,即將被拆遷的老西門

上海緊湊的住宅空間亦造就了不同的招牌形態。踏進一道道石庫門,裡、坊、巷、弄錯綜複雜,許多弄堂僅容一人通過,推開窗,就能夠著對面人家的窗臺。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縱橫交錯,這樣的空間之內,店老闆們豎起一張張手寫的小招牌,掛在店門口,或者直接斜靠在牆邊,行人一道餘光就能清楚地意識到店鋪的存在。緊湊的弄堂裡,這廂有個裁縫鋪,那邊有個修鞋攤,招牌和牆邊的自行車、拖把、水龍頭一起,一進一出間,構成了最重要的日常記憶。

城市空間快速新陳代謝的代價是文化的難存,現如今以石庫門為代表的裡弄住宅也隨著城市規劃的進程不可避免地消失。上海的本土攝影師蓆子用鏡頭記錄下上海特色裡弄住宅的點滴細節,悉數收錄在《上海屋裡廂》一書內,成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份珍貴史料。

日本東京中野區

無一例外地,著眼城市文化的學者和藝術家們將目光聚焦到了招牌之上。在《向拉斯維加斯學習》裡,建築師羅伯特·文丘裡(Robert Venturi)等人強調了招牌作為「地標」的重要作用,有文字和圖像的招牌賦予一個空間以溝通的可能性,像霓虹燈一樣誇張的招牌可以增強「地方感」。這種「地方感」塑造了人們的城市記憶。 法國哲學家保羅·維利裡奧(Paul Virilio)進一步闡述了地形與記憶的關係。地形記憶是指把記憶材料編碼為圖像,用圖像對應事先確定的定位點,調動記憶時,記憶和空間位置重合。他舉例,古希臘哲學家西莫德尼斯(Simonides)擅長採用地形記憶的方法記憶複雜事物,空間賦予抽象事物以形象。現代城市陡增的光亮和招牌用視覺圖像刺激人的欲望和權力,毫無疑問強化了人們的城市記憶。如詩人也斯所言,「空間」(space)不再是單純的物理空間,變成了反覆積累記憶的「場所」(place),「城市總有霓虹的橙色/哪裡有隱秘的訊息」。霓虹燈會被淘汰,招牌會被拆除,基於招牌的城市記憶依然可以在人們的腦海中不斷累積,衍生新的視覺符號。

作為視覺文化的招牌:復古網頁和雷德裡屯

作為視覺文化的招牌影響了設計風潮。2012 年,網頁設計界尚流行擬物設計,其中「美式復古風格」(vintage/retro)的頁面設計層出不窮。明亮的色彩,手寫的西文字體,濃重的陰影,裝飾線和花邊。文字是街頭招牌的主要視覺元素,因此字體也成了復古風格中最重要的部分,標題字往往使用極富張力的手寫體(handwriting script)或板襯線體(slab serif)。一切視覺元素直指實體空間:六十年代的加州,晴空之下,強烈的日光直落在陶瓷的,錫皮的,木質的彩色招牌上,投下邊緣銳利的陰影,紅黃藍色,異常飽和。擬物之後的扁平,繼而進化出的長陰影風潮或許也是復古風格的進一步抽象,繁複的細節相繼被隱去,只有字體、顏色和最簡潔的造型被保留下來。

復古網頁的典型設計:使用 Lobster Two 字體(一度被濫用),環繞逼真絲帶的圓形標籤;粗黑窄體標題字,加上輪廓分明的陰影。這些元素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裝飾招牌和標誌風格一致。50 Fantastic (Nostalgic) Retro Website Designs 圖

Banner源自橫幅,logo源自招牌,icon源自標誌,網頁是虛擬之於現實的隱喻,當下亦是之於過去的隱喻,視覺符號無時無刻在不同文本(context)中互相轉譯。實體空間豐富多彩的招牌風格給虛擬空間的網頁設計帶來啟發。而時至今日,虛擬空間的審美也對實體空間產生影響。一條街上開始使用相同的背景色,相同的數碼字庫,相同的印刷工藝。街道成了界面,招牌也得遵循統一的 UI 風格。當我們追求一個極簡的網頁視覺的時候,對現實世界的雜亂也變得不堪忍受,我們或許已被現代主義美學裹挾。

提起香港的城市風景,自然會讓人聯想起「賽博朋克」四個字:《銀翼殺手》的雷德裡屯(Ridleyville),《攻殼機動隊》的新濱市,都有香港的影子。山口文憲這樣描述香港街頭密集到令人窒息的招牌:「這是一場兇猛的原色風暴。大小既無秩序,平衡亦壓根兒不受關注。它破壞調和、肯定混亂;積極主張自我、強調優勝劣敗……」香港成為了科幻作品中人類社會的「原風景」。

1995 年版《攻殼機動隊》TV 動畫一景,繁體字招牌已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

「原風景」指的是個人記憶深處故鄉和童年所見的最初的風景,人們往往對其有著不可割捨的鄉愁。科幻作者尋求一副未來圖景時,並未幻想一個全新的世界,而是不約而同地挪用了亞洲的城市景觀。擁擠、混沌、失範、神秘;漢字、豎排、霓虹、異域;舊世界的元素拼湊,構成了來自新世界的景觀。「當我探尋一副未來景象時,首先進入腦海的就是一座亞洲城市……一個人要想忠實於動畫製作方法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用真實的街道做模板,因此我想到了香港。」押井守如此描述《攻殼機動隊》的取景過程。想像未來,便必須懷舊,於是,承載地形記憶的招牌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原風景,在科幻文學中重生。

城市仿佛一個巨大的終端,街頭的圖像、聲音、氣味、電流成為城市的延伸,以驚人的速度向外傳遞訊息。招牌作為城市景觀的核心,見證城市的萌芽、發展和膨脹,也因此註定是易消逝的。作家們貪婪截取城市化進程中的吉光片羽,轉化成新的視覺符號重新被消費。這一生產、消逝、再生產、重新消費的過程充滿了鄉愁的意味,尤其是在城市化過速的當下,流變的城市風貌越來越難以留存,以招牌為代表的視覺符號甚至來不及被轉譯成文藝作品,就先被「轉移」到垃圾堆裡,城市的輪廓被切割,色調被統一,肌理被抹平。我們享受著城市的同時,似乎對城市文化的易逝渾然不知。與其沉浸在幻想都市之中,不妨放下手機走上街頭,穿越胡同弄堂、大街小巷,以漫步者的姿態迷失於真實世界,記憶隨時會被更新的城市景觀,不忘心中的原風景。

(本文首發於Type is Beautiful網站,原題為《城市字體觀察:招牌備忘錄》,經作者授權發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適合做招牌設計的免費字體合集
    招牌設計中使用一些招牌字體往往會使作品增色不少,那麼有哪些可以用作招牌設計的字體呢?免費字體網為大家推薦幾款:1,漢儀鑄字招牌黑 漢儀鑄字招牌黑 是一款很不錯的招牌設計字體,加重的字形設計讓招牌更加引人注目!
  • 喜鵲招牌體之外,還有哪些適合做招牌的免費字體?都在這裡了!
    喜鵲招牌體是一款不錯的適合戶外廣告招牌的字體,然而這款字體並不是免費的!不適合大多數字體愛好者使用。免費字體網作為國內唯一完全免費字體下載基地,自然不會去推薦一款「掉在錢眼裡的字體」!實際上,還有很多適合做招牌的字體,這裡小編為大家一一推薦:1,漢儀鑄字招牌黑 漢儀鑄字招牌黑 是一款適合用作招牌的字體,目前在免費字體網是可以免費下載到的!2,黃引齊招牌體黃引齊招牌體是一款粗黑招牌字體,很適合用作廣告招牌使用!
  • 數字複製時代,手寫招牌價值何在?
    然而,在城市裡,這些店鋪正在不斷消失。若岡伸也,一個在大學攻讀視覺設計的年輕人,也發現了小店招牌的魅力。和很多人關注的產品和店鋪歷史不同,他的著眼點在那些由經營店鋪的店主們手寫的招牌。在這個年代,大多數店鋪招牌字體都由專業設計師通過電腦程式設計,那些不那麼精緻,甚至有些粗糙的招牌,反而顯得更為有趣。
  • 懂也沒用的漢字冷知識:最醜招牌上的字體究竟是些什麼鬼
    懂也沒用的漢字冷知識:最醜招牌上的字體究竟是些什麼鬼 2019-07-04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全聚德一塊手寫的招牌掛100年,以前滿大街的招牌都好有個性!
    知名的書畫店寶古齋的招牌,清光緒的老師翁同龢來題寫。老北京最有名氣的店全聚德,開店之初找了一位秀才為招牌題字,一塊招牌掛了100多年。手寫招牌,是在清朝榜書基礎上演化而來的,以楷書為主。招牌字體始終要「肥一點,要有力」,才顯得沉穩,讓人看了舒服,流露出與時代相符的奮進朝氣和鏗鏘風骨。
  • 香港路牌上的「監獄字體」
    相比起透過寫著「XX金鋪」、「X記飯店」的霓虹招牌去窺探香港地商業文化的變遷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字體反倒讓我更為著迷香港街頭招牌的文字大多採用的是梁文道曾這樣評價曾灶財的書法作品。除了招牌字體、曾氏書法外在香港一些老路牌上存在著另外一種筆鋒尖銳、造型獨特的字體——監獄字體都是出自舊時監獄裡犯人的手筆
  • 賽博朋克和香港城市景觀——末日都市的冷酷氣息
    ,他從香港的城市景觀中得到了最初的靈感藉助他的巧手,香港的實景變成了電影攻殼機動隊的場景攻殼機動隊(1995年)不用說之後的黑客帝國三部,其基本設定和創意均與前作攻殼機動隊和香港有著高度的相似性那麼問題來了,電影的座位與頹廢有關的賽博朋克空虛氣息的尖端未來城市的時候,無論如何選擇了香港作為模板香港的城市景觀有哪些特質給賽博朋克的世界帶來靈感
  • 字體視界|印品招牌體-一款連馬總都懊悔沒有使用的名稱字體
    字體視界|印品招牌體-一款連馬總都懊悔沒有使用的名稱字體適用於招牌的字體一直廣受熱捧,印品字庫/字體視界旗下品牌又推出了一款印品招牌字體,印品招牌體是一款區別於正文字,適用於招牌的字體,該款字體共計有5種字樣,據說連馬總都懊悔自家公司名稱沒有用這個字體
  • 見字如面,選對字體戰略,打造金字招牌!
    一、字體,是文明的化石,是時代的年輪字體,是我們每天都在用的,手機上、電腦上、牆上、街上到處都是字體,它幾乎充斥著我們工作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想想看,你脫口而出的字體有哪些呢?常見的字體有宋體、黑體、仿宋、微軟雅黑、楷體等等。到底什麼是字體呢?
  • 可口可樂為什麼要出一款字體?
    這套乍一看上去有點像它老式玻璃瓶包裝上的字體,其實靈感的確來源於此——是對可口可樂重返中國時所用的經典商標字體的一種「復刻」。可口可樂舊包裝不過它並不只是幾個字的設計,而是包含了7745個字符(漢字6769個,其他字符976個)的整套字體。設計者除了可口可樂,還有是國內最大的字庫生產商之一的方正字庫,以及漢字推廣機構「好字在」。
  • 戶外廣告設施和招牌怎麼設?東莞人大邀你提意見
    為進一步規範城市戶外廣告設施和招牌設置管理秩序,維護市容環境安全、整潔、美觀,東莞市人大常委會現將《東莞市戶外廣告設施和招牌設置管理條例(草案修改稿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徵求意見。第九條【規劃和技術規範編製程序】 編制戶外廣告規劃、戶外廣告設施和招牌設置技術規範,應當同時徵求市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市場監管、應急管理、公安、氣象等相關部門意見,並採取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等形式聽取城市景觀、環境保護、結構安全等領域專家、行業協會和其他社會公眾的意見。
  • 上古城市景觀的衍變
    上古城市景觀的衍變講演人:唐曉峰 講演地點: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講演時間:二○一八年七月我們今天講演的題目,與上古城市有關。上古城市涉及城市發展最古老的階段,我們所思考的是,在文明初興時期,城市這類聚落的空間景觀特質。可以說,這是文明起源研究的一個側面。
  • 西交利物浦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系與SCP籤署合作備忘錄
    西交利物浦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系與SCP籤署合作備忘錄 http://www.huaue.com  2014年3月14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3月12日,西交利物浦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系
  • 海量正版精選字體 字體超市讓你瞬間擺脫版權困擾之苦
    海量正版精選字體 字體超市讓你瞬間擺脫版權困擾之苦 字體版權一直都是設計圈內關注度很高的問題,這幾年,因字體版權導致的侵權賠償案例太多了,近年來,微軟雅黑侵權一事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一時間很多設計師在工作中使用字體成了驚弓之鳥
  • 藝術的「上海時間」|景觀設計師眼中的「城市即展場」
    ,上海市政總院景觀團隊集成的設計作品《浦江貫通24小時城市活力圈》榮獲了「十年十大事件」的獎項殊榮。2008年我有幸參與並帶領團隊設計了上海外灘濱水區景觀改造提升工程。外灘濱水區是上海市最具標誌性的城市景觀區域,同時也是城市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活動場所之一。當時定位以簡潔謙遜的設計姿態,優雅現代的設計理念,尊重場地歷史積澱,把外灘33棟經典建築群的風貌留在城市裡,從城市肌理過渡到濱江帶,確保濱江景觀帶貫通開放。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⑦|景觀設計師眼中的「城市即展場」
    科藝融合外灘金典建築群夜景亮化「外灘燈光秀」的創意來自上海市政總院景觀團隊,其實這只是濱江生活的一個層面,在今年「上海設計之都」的活動發布中,上海市政總院景觀團隊集成的設計作品《浦江貫通24小時城市活力圈》榮獲了「十年十大事件」的獎項殊榮。
  • 平流霧景觀使城市美如仙境
    11月15日,上虞城市出現平流霧景觀
  • 城市規劃師考試輔導:區域景觀規劃初探
    區域景觀規劃著眼於在更大範圍內,從普遍聯繫的自然、社會、經濟條件出發,研究某一點(譬如城市)與周圍的環境的關係,以及周圍環境條件對城市的影響,從而更加科學、嚴謹、系統地規劃區域景觀。區域景觀規劃概念的提出應該說是對區域規劃和景觀規劃的內容的有力補充,區域景觀規劃是區域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區域景觀規劃是更大範圍和尺度的景觀規劃,有價值的區域規劃應該從對人類的需求和景觀的理解開始。
  •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應用技術研究
    結合相關的工程方案,將海綿城市系統應用在綠道景觀設計中,通過植草溝,下凹式綠地等技術手段實現道路徑流控制和局部雨洪管理。使海綿城市和綠道景觀共生。本文以某項目項目為例,通過對海綿城市技術具體實施的景觀類型,對生態綠道的景觀設計方法進行研究。
  • 景觀草的類型與價值、城市綠化中的應用
    景觀草的類型與價值、城市綠化中的應用連燚1 景觀草的類型與價值1.1 景觀草的分類1.1.1 根據生長季節分類。景觀草根據生長季節可分為暖季型和冷季型 2 類。1.2 景觀草的價值首先,景觀草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因其本身風格多樣、姿色美觀,同時形象也比較鮮明,可使城市綠化在設計過程中,更具有選擇性;其次,景觀草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