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對於徐福這件事,歷史是怎麼記載的:
既已,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記》中曾兩次提到徐福尋藥,他是奉了秦始皇的命令去的,也確實攜數千人去尋訪仙人,當時尋訪的地方是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
但是徐福心裡也很明白,所謂的尋找長生不老藥根本就是沒有任何的線索,一切都只是道聽途說而已,可對於殘暴的秦始皇他又不敢說不去,所以第一次出去無功而返後找藉口說在海上遇到了「巨鮫」。秦始皇信以為真,還特意打造了戰船,後來徐福真的在海上殺了幾頭「巨鮫」,後人猜測有可能他殺的是鯨魚。
公元前210年徐福第二次出海,也在這一次之後便了無音訊,或許他也知道,第二次回來再空著手的話,有可能他就會被秦始皇處死,所以乾脆就不回來了。
那麼徐福到底去哪裡了?
第一種說法是徐福怕事情敗露後被秦始皇處死,所以他帶著團隊在青島附近下海,向北航行了不遠就在青島嶗山登錄,改姓「勞」後過起了隱居生活。
第二種說法是徐福害怕留在中原地區會被秦軍找到,即便是隱姓埋名也無法逃脫被追捕的命運,因此他就一路航行到了日本,就在今天的日本和歌山縣新宮市附近登陸,改名為「秦之徐福」過起移民的生活。
也正因為這第二種說法和日本零星的記載,才會有人認為,日本人是徐福帶過去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後代。
徐福並非第一批進入日本的人
(現代技術還原的繩文人與彌生人)
早在很久以前日本島上就已經生活著原住民,而這批人因為擅長製作具有典型性花紋陶器被稱為「繩文人」。
但隨著日本考古界對繩文人不斷的深入研究,他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繩文人雖然製作做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但仍然屬於舊石器文明,而在繩文人後面的一段時間裡,日本突然出現了技術水平相當高的農業、金屬、冶煉工藝技術,而這一些科技遠遠的超過了當時繩文人的文明。
經過再三的研究後發現,當時給日本原住民帶來農業和金屬冶煉技術的,是日本島上第二批進來的移民:渡來系彌生人。
彌生人並非一個國家的群體,而是當時航海技術略有發展,這些從東亞、東南亞各國不斷移民過來的人統稱為「彌生人」,這一批移民的來源地不同動機也不同,其中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躲避當時的戰亂,比如中國和朝鮮移民。
而移民的高峰期,基本上都是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之間,值得注意的是,徐福東渡的時間恰恰是在公元前210年,這也是多數移民日本的隊伍中的一個團隊而已。
彌生人的到來促使日本人口暴漲,文明跨越一大步
(彌生時代的日本人)
彌生人的到來直接促使日本列島的文明跨越了一大步,其中中國對於植物馴化的技術,就是水稻為典型。水稻在山東半島經過多次傳播後進入到了朝鮮,並且由朝鮮傳到了日本,也有說是中國直接帶入日本的,而這就是朝鮮和日本水稻文化的起源。
但在日本的一些典籍上記載,當時日本的水稻是由徐福直接引進的,但是這些記載太過於遙遠,所以其真實性已經無法確定。
從這以後依然還有許多的人移民到這一個島嶼國家,造成日本島上的人口越來越多,所以徐福團隊的三千多童男童女只是周圍國家移民隊伍中的其中一支,這一大批移民在日本列島駐紮下來後,才形成了現在一億多的人口。
因此並不是說日本人就是徐福團隊的後代,只能說日本人有部分人是徐福的隊伍的後代,但他的到來確實對日本古代文明的發展起到了一個非常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