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機器人挑戰賽深圳落幕 實踐STEM教育融合於工程

2021-01-15 中國日報網

7月22日,2018第五屆「中美(國際)機器人挑戰賽」(CRC)在深圳坪山體育中心落下帷幕,來自中國、美國、以色列、波蘭等國共37支頂級中學生隊伍結束了為期兩天的機器人競技角逐。最終,由以色列的1577隊、深圳科學高中的5522隊以及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6353隊組成的聯盟獲得冠軍,獲得亞軍聯盟的隊伍則是來自以色列的1574隊、北京高中聯隊的5451隊以及蘇州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的6394隊。

據介紹,本次區域賽由美國非營利組織FIRST、中國城市青少年機器人聯盟和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聯合主辦,深圳市搭搭樂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叢文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雲之城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以機器人為媒,為中國青少年提供一個國際交流平臺

冠軍聯盟

據主辦方介紹,為了讓中國的青少年能享受到世界頂級的機器人賽事,非營利組織「中國城市青少年機器人聯盟」於2014年發起了「中美(國際)機器人挑戰賽」(ChinaRobotics Challenge,簡稱CRC),大賽引進了世界知名青少年機器人賽事「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

聯盟秘書長殷世非表示,自2014年第一次舉辦CRC以來,短短四年間CRC已經成為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FRC季後賽;諸多國際高水平FRC隊伍的參加,也使得CRC成為目前亞洲高級別的青少年機器人賽事。他說,CRC的創立和舉辦,為促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的可持續性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加快了中國STEM教育與國際水平接軌的步伐。

「FRC團隊價值在於聯合多方力量,激發團隊協作與創造力,展現高尚的專業精神。對於學生來說,這一賽事除了要求他們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和動手能力之外,還考察他們的溝通、協作和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殷世非說。

據他介紹,為了做出會搜集和傳送能量塊並會攀爬的機器人,CRC參賽隊伍賽前階段面臨的挑戰與考驗非常大。機器人在比賽場地要進行貼身肉搏,就像變形金剛裡的擎天柱大戰霸天虎,在高速和激烈對抗中,如果機器人的做工稍有不當,很容易「肢體橫飛」,當場陣亡。

組成一支FRC團隊相當於運營一家小型公司,隊伍參賽製造機器人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每個團隊分工除了翻譯研究規則、搭建機器人、編程,還要執行宣傳推廣、資金籌劃和商業運營等工作,不亞於一次創業的實戰模擬。大賽宗旨在於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考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簡稱STEM)領域的研究與活動,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科技領袖。

「真正的STEM教育應當融合工程實踐,定位於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跨學科也好,勤動手也罷,像FRC、CRC一樣,實現與真實世界的接駁,將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協作交流、批判性思考、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社會責任等,置於優先地位,才是這一類實踐教育的核心要義所在。」殷世非強調。

第一支全女子科技團隊—木蘭隊

木蘭隊

「女孩子學不好理工科」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性別刻板印象。但在CRC的比賽現場,記者發現了一支全女子機器人隊伍——木蘭隊,木蘭隊是中國第一支女子機器人隊伍,主要參加賽事為FRC和CRC,團隊成員均為14-18歲對科技創新充滿熱情,希望挑戰自己的女孩子。「木蘭」取自花木蘭,旨在鼓勵更多的女孩子加入科學與工程領域。

在賽場上她們與其他隊伍相比毫不遜色,無論是機器人的性能,還是團隊協作等,她們都表現的十分出色。

作為木蘭隊的機械組組長,李培毓說:「或許和別的女生不一樣,我更加喜歡設計和機械的部分。我喜歡不斷地去鑽研,去設計,去創新。每當電腦上的圖紙變成了真實的機器人的一部分,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我從來不會因為自己是女生而感到不能或者不應做一些工作,挖掘自己作為女生的無限潛力,是我這麼多年以來希望做到的。我希望讓更多女生了解機器人,精通機器人,我希望讓大家知道搞機不是男生的專利,女生亦可。」

木蘭隊最終獲得「新秀全明星獎」、「工業安全獎」及「新秀得分獎」。

(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

相關焦點

  • 中美STEM教育對比,不忘初心
    還有一個更生動的段子:意思是1990s柯林頓時期,中美兩國同時派代表團去對方考察,回來都「震驚嚇尿」: 美國代表團驚呼:中國的STEM教育太發達了
  • 哈工大(深圳)舉行 2019 國際 STEM 教育深圳峰會
    中國教育在線訊近日,2019 國際 STEM 教育深圳峰會暨全國著名中學校長論壇在哈工大(深圳)舉行。峰會上,哈工大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籤署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將根據協議聯合組建哈工大 - 密西根中國 STEM 研究中心,這是國內外高校首次以 STEM 教育為主題建立的聯合研究中心。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 16歲青兒童STEAM教育品牌的產品研發和營銷推廣,是國內唯一一家集課程評價、教學區運營、比賽舉行、師資培訓與驗證於一體,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STEAM文化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和青少年兒童自主創新服務平臺。不論是只做樂高教育,還是致力於智慧機器人現代化的技術性文化教育,又或者綜合性的STEAM教育雲平臺,都是有分別的生存環境。非原創內容會有明確作者及來源標註。
  • STEM世博會深圳市益田村孵化器項目正式啟動
    STEM雲教室、女英才俱樂部、深圳STEM家庭訓練營和STEM教育聯盟深圳工作站等。孵化器項目在益田村四點半學校落地,將通過STEM雲教室等線上體驗式教學,更好地為社區兒童青少年提供優質免費的STEM教育資源,提高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培養未來的科技工程人才提供支持。
  • 微軟「編程之美」挑戰賽總決賽落幕:上海交大團隊奪冠
    IT之家8月18日消息 近日,微軟「編程之美」挑戰賽2017年總決賽在北京落幕。本次比賽共有26名選手,分別組成8支隊伍,目前比賽結果已經揭曉,最終奪冠的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交小通」團隊。
  • 深圳貝爾機器人科技節:人工智慧時代的親子濃情假日
    11月10日,由深圳貝爾機器人活動中心、深圳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圳青年」青少年創新教育基地聯合舉辦主辦的「2019深圳第一屆貝爾機器人科技節」圓滿落幕。為期兩天的科技節吸引了近1500組家庭參與活動,近5000人到場參觀。
  • 優必選科技Robo Genius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挑戰賽亮相深圳市學生創客節
    大賽現場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3日訊(記者 金洪竹)近日,由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主辦的2020深圳學生創客節暨第36屆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華潤深圳灣體育中心舉行
  • 首屆「航天杯」移動機器人AI創新技術挑戰賽成功舉辦
    航天科工三院副院長莊劍在挑戰賽開幕式上進行視頻致辭。中國日報1月10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三研究院獲悉,1月7日至9日,首屆「航天杯」移動機器人AI創新技術挑戰賽在線上舉辦。本次比賽由航天科工三院主辦,航天科工集團增材製造創新技術中心承辦。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等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  4.深圳鹽田應對策略  深圳市鹽田區地處深圳東部,是深圳東部灣區門戶和「東進戰略」支點。未來五年,鹽田區提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濱海城區的目標。
  • 2020年翔鷺社區「南華杯」人工智慧挑戰賽圓滿落幕,九邊形編程科技...
    8月19日,由翔鷺社區科協、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辦、九邊形AI少兒編程中心承辦的2020年翔鷺社區「南華杯」人工智慧挑戰賽在九邊形AI少兒編程中心圓滿落幕。比賽以「人工智慧」為主題,歷時一個月,吸引了近百名選手報名參賽。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1、概念區別:「STEAM」,S是指science(科學)、T是指technology(技術)、E是指engineering(工程)、A是指arts(藝術)、M是指math(數學),這是是源於美國的一種先進教育理念,它融合了五大學科知識,致力於在跨學科教育當中培養孩子的系統行的思維能力,讓兒童在實踐中習得知識,在實踐中培養動手能力,並形成科學思維,讓孩子從小建立起對世界的認知
  • 濰坊五中學子獲世界機器人大賽BDS工程挑戰賽無人機賽項中學組冠軍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9日訊(記者 孫小茹) 12月6日,世界機器人大賽第四個比賽日,從廣東佛山再次傳來喜訊,濰坊第五中學代表隊的許文升、楚建昊和苗冠樹獲得世界機器人大賽BDS工程挑戰賽無人機賽項中學組冠軍。
  • 深圳龍崗A-STEM探索 | 以人文的方式推動區域A-STEM教育實踐
    A-STEM教育作為深圳市龍崗區創新教育實踐的載體之一,從產生最初想法,到明確「A-STEM」概念,再到2018年出臺《深圳市龍崗區A-STEM課程建設指導意見》,經歷了嚴肅認真的文獻研究、專家論證、團隊研磨文稿的過程
  • 深圳探索普遍開設STEM課程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深圳要探索普遍開設ST E M課程,培育30個以上具有深圳特色的ST E M項目。昨日公布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提出,依託現有資源,建立一批科普教育基地、科技主題公園。到2020年,全市70%以上社區建有較完善的科普基礎設施。
  • 第三屆濟寧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暨創意編程及智能設計競賽圓滿結束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張娜 通訊員 朱琳)近日,第三屆濟寧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暨創意編程及智能設計競賽圓滿結束。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是濟寧市科協、市教育局面向濟寧市中小學生開展的一項將知識積累、技能培養、探究性學習融為一體的普及性科技教育活動。
  • ICRA 2018軟體材料機器人挑戰賽:浙大斬獲超半數獎項
    在幾個挑戰賽中,雷鋒網現場觀看了「軟體材料機器人挑戰賽(Soft material robot challenge)」,這場挑戰賽主要是讓參賽者展示他們使用軟體材料驅動的機器人,參賽者來自浙江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個全球知名高校,該賽事為展示軟體機器人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國際化的平臺,旨在促進軟體機器人領域的研究並提升其在真實場景下的適用性。
  • 教育--深圳年鑑
    ,就「粵港澳大灣區本土文化資源的教育合作」達成9個合作項目;推薦10所學校參加教育部「中美千校攜手項目」,赴美國開展交流活動;推動1所學校入選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AFS項目學校並多次舉行相關活動,推薦9所學校作為AFS項目備選學校。
  • MICCAI 2019落幕,商湯成功舉辦兩大挑戰賽
    2019年10月18日,深圳——10月13日至17日,國際頂級醫學影像學術會議MICCAI 2019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在中國深圳舉辦,商湯科技七篇論文入選主會。
  • 科技教育屢結碩果,創新之花開滿校園
    近年來,圍繞「突出科普,注重創新,強化實踐」的工作重點,瀏陽依託科技教育平臺,以科技活動為載體,著力抓好「四基」,深入推進科技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讓創新之花開滿校園。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周紅珍以科技節為平臺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這艘潛水艇為什麼有兩個駕駛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