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18第五屆「中美(國際)機器人挑戰賽」(CRC)在深圳坪山體育中心落下帷幕,來自中國、美國、以色列、波蘭等國共37支頂級中學生隊伍結束了為期兩天的機器人競技角逐。最終,由以色列的1577隊、深圳科學高中的5522隊以及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6353隊組成的聯盟獲得冠軍,獲得亞軍聯盟的隊伍則是來自以色列的1574隊、北京高中聯隊的5451隊以及蘇州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的6394隊。
據介紹,本次區域賽由美國非營利組織FIRST、中國城市青少年機器人聯盟和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聯合主辦,深圳市搭搭樂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叢文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雲之城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以機器人為媒,為中國青少年提供一個國際交流平臺
冠軍聯盟
據主辦方介紹,為了讓中國的青少年能享受到世界頂級的機器人賽事,非營利組織「中國城市青少年機器人聯盟」於2014年發起了「中美(國際)機器人挑戰賽」(ChinaRobotics Challenge,簡稱CRC),大賽引進了世界知名青少年機器人賽事「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
聯盟秘書長殷世非表示,自2014年第一次舉辦CRC以來,短短四年間CRC已經成為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FRC季後賽;諸多國際高水平FRC隊伍的參加,也使得CRC成為目前亞洲高級別的青少年機器人賽事。他說,CRC的創立和舉辦,為促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的可持續性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加快了中國STEM教育與國際水平接軌的步伐。
「FRC團隊價值在於聯合多方力量,激發團隊協作與創造力,展現高尚的專業精神。對於學生來說,這一賽事除了要求他們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和動手能力之外,還考察他們的溝通、協作和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殷世非說。
據他介紹,為了做出會搜集和傳送能量塊並會攀爬的機器人,CRC參賽隊伍賽前階段面臨的挑戰與考驗非常大。機器人在比賽場地要進行貼身肉搏,就像變形金剛裡的擎天柱大戰霸天虎,在高速和激烈對抗中,如果機器人的做工稍有不當,很容易「肢體橫飛」,當場陣亡。
組成一支FRC團隊相當於運營一家小型公司,隊伍參賽製造機器人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每個團隊分工除了翻譯研究規則、搭建機器人、編程,還要執行宣傳推廣、資金籌劃和商業運營等工作,不亞於一次創業的實戰模擬。大賽宗旨在於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考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簡稱STEM)領域的研究與活動,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科技領袖。
「真正的STEM教育應當融合工程實踐,定位於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跨學科也好,勤動手也罷,像FRC、CRC一樣,實現與真實世界的接駁,將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協作交流、批判性思考、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社會責任等,置於優先地位,才是這一類實踐教育的核心要義所在。」殷世非強調。
第一支全女子科技團隊—木蘭隊
木蘭隊
「女孩子學不好理工科」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性別刻板印象。但在CRC的比賽現場,記者發現了一支全女子機器人隊伍——木蘭隊,木蘭隊是中國第一支女子機器人隊伍,主要參加賽事為FRC和CRC,團隊成員均為14-18歲對科技創新充滿熱情,希望挑戰自己的女孩子。「木蘭」取自花木蘭,旨在鼓勵更多的女孩子加入科學與工程領域。
在賽場上她們與其他隊伍相比毫不遜色,無論是機器人的性能,還是團隊協作等,她們都表現的十分出色。
作為木蘭隊的機械組組長,李培毓說:「或許和別的女生不一樣,我更加喜歡設計和機械的部分。我喜歡不斷地去鑽研,去設計,去創新。每當電腦上的圖紙變成了真實的機器人的一部分,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我從來不會因為自己是女生而感到不能或者不應做一些工作,挖掘自己作為女生的無限潛力,是我這麼多年以來希望做到的。我希望讓更多女生了解機器人,精通機器人,我希望讓大家知道搞機不是男生的專利,女生亦可。」
木蘭隊最終獲得「新秀全明星獎」、「工業安全獎」及「新秀得分獎」。
(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