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高新區多元推進垃圾分類 點亮高新綠色生活2021-01-14 09:01責任編輯:宋曉彤
訊(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董文一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生活垃圾被稱為「放錯地方的資源」,有效的垃圾分類,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增加經濟效益。泰安高新區按照《泰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要求及泰安市分類工作特色管理經驗,結合轄區實際,高標準多層次縱深推進垃圾分類,積極打造垃圾分類新高地,創建綠色生活新時尚。
高新區自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採用「陣地式」「入戶式」「移動式」宣傳方式,促使宣傳全覆蓋,全方位發動社會參與,通過上門入戶宣傳、流動宣傳等形式開展宣傳;利用地插、樹牌、地貼、易拉寶、展板、橫幅、LED顯示屏、宣傳欄等媒介進行宣傳;通過開展宣傳活動及知識技能培訓提高幹部群眾、物管人員、社區工作者等對垃圾分類的參與率。截至目前,轄區內共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60餘場,累計發放宣傳材料35000餘份,公益廣告版面170餘處,LED顯示屏播放標語260餘處。
高新區一直將學校作為推動垃圾分類的主陣地,通過在各小學範圍內組織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宣傳活動,普及垃圾分類常識教育,開設垃圾分類創意展覽,鼓勵每個孩子展示自己的手工藝品、手抄報,在提高孩子積極性同時引導家長參與。學校完善垃圾分類設施,讓前來倒垃圾的學生秩序井然地將垃圾投入相應的垃圾桶內,讓他們從小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此外,學校方面還積極培養垃圾分類小先鋒隊員,實現小手拉大手、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進而輻射全社會的效果。
為適應更精更細的垃圾分類要求,提升前端投放準確率,高新區洪溝社區、五礦小區均確定為智能化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引進專業化垃圾分類運營團隊,購置智能分類管理設備,利用智慧垃圾分類管理平臺對居民信息、設備信息、積分信息、投放信息等進行管理。垃圾分類實行積分制度,建立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智能收集中心。高新區還新建智能收集中心,採取定時定點投放模式,保證了分類設施配置齊全、標識正確清晰、組合正確達標,為前端垃圾收集提供了硬體保障。
高新區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發動黨員和志願者,設置專職「督桶員」對居民進行知識宣傳與投放指導,逐步提升居民投放意識與分類水平,養成良好投放習慣。全區利用二維碼技術,實行每戶一卡一碼實名制,逐戶發放,讓居民分類垃圾後憑卡積分兌換相應獎勵,同時依照積分評比垃圾分類先進戶,給予鼓勵,激發居民群眾主動分類的積極性。高新區還在示範小區開設居民手工作品展示區,為小區居民提供了互動交流平臺,激發居民對廢物利用創意,實現垃圾源頭減量。
按照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要求,高新區建立了日漸完善的分類轉運體系,將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不同線路轉運,確保分類運輸過程不混合,在末端進行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據了解,目前,高新區已經配備四分類生活垃圾桶9600個,兩分類果皮箱2690個,四分類收集車輛31輛、餐廚垃圾車轉運2輛,四分類垃圾轉運站8處,計劃建設可回收物分揀中心1處,大件生活垃圾存儲室1個,建築垃圾無害化處置場2處。
【來源:中華泰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